专户产品

搜索文档
上半年公募“赚钱榜”:ETF大厂盈利降速 权益系中小机构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0:47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正式披露完毕,一批由上市公司持股的基金公司,其半年度"赚钱榜单"也得以揭 晓。 在资本市场情绪和流动性的整体回温下,上半年来,公募基金整体经营水平实现了正增长。据不完全统 计,当前共有70家公募基金公司(含资管机构)披露了2025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其中69家披露了同期净 利润,总和为201.86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增长30.5亿元。 进一步来看,在上半年,共有36家基金公司净利润相较2024年同期实现正增长,23家负增长,还有7家 收窄了亏损。多元、全面的产品矩阵,让头部基金公司的业绩与行业表现基本同频,而中小型基金公司 受不同的核心业务布局影响,盈利能力分化相对更为显著。 盈利前十强座次生变 回顾2025上半年的资本市场,经济基本面的逐步修复与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为A股市场提供了更多支 撑。全A股市场超过 3700 只个股在上半年实现上涨,推动大型ETF获得可观的资金流入。科技、创新 药、新消费等主题轮动为权益投资提供了进攻矛头,也让以成长性为首的权益基金吸金显著。 在更加积极的投资情绪下,对比2024年同期,头部基金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整体的业绩有所提振。其 中,净利润"十亿俱乐部 ...
轻信仰,重质量,一条不一样的稳健收益之路
点拾投资· 2025-08-06 09:02
核心观点 - 在无风险收益下行时代,传统银行理财难以满足投资者需求,多元化资产配置成为更优解决方案 [1] - 华夏基金通过双轮驱动模式,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专户产品,满足低波稳健收益需求 [1] - 多元稳健收益团队由固定收益总监范义领衔,通过四大长期策略形成稳健收益 [1][2] 投资策略框架 负债端特征驱动 - 专户产品需严格满足机构客户对底层持仓穿透要求,坚决放弃信用下沉策略 [4] - 通过充分沟通明确客户负面清单,聚焦宏观久期收益和多资产收益 [4] - 在约束条件下做减法,转向更可持续的收益来源 [4] 多资产能力构建 - 基于MVP宏观模型建立久期策略优势,2018年前瞻性提高组合久期 [7] - 重点布局可转债市场,配置10+投研人员深度挖掘定价偏离机会 [8][10] - 将可转债作为能力拓展跳板,实现从纯债到多资产的全覆盖 [10] 投资理念进化 - 从"信仰驱动"转向"质量驱动",建立价值投资框架 [12] - 强调现金流折现本质,债券与股票收益来源具有一致性 [13] - 通过跨资产投资经历培养自下而上研究能力 [12] 团队管理机制 纪律与自主平衡 - 采用主账户人模式统一风险收益特征 [15] - 在风险预算框架下给予基金经理自主决策空间 [15] - 区分纪律底线与行为限制,实现约束与创新的平衡 [15] 多元化团队建设 - 团队成员具备差异化专业背景:宏观周期、转债成长、量化模型等 [17] - 细分策略专人负责,包括ABS、类利率债、高收益债等 [18] - 通过集体智慧应对市场变化,提高决策胜率 [19] 行业趋势应对 - 低利率环境下,向多策略和多资产要收益成为核心能力 [21] - 资管行业进入护城河构建阶段,平台化能力成为竞争关键 [22] - 机构投资者更看重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而非单一业绩指标 [22]
外商独资公募高管走马灯,富达基金官宣换帅,公司面临长不大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7-22 15:41
高管变动 - 富达基金原董事长黄小薏因个人原因卸任,李少杰接任董事长并继续履行富达国际职责,孙晨出任总经理[3] - 黄小薏在华宝基金任职19年,2022年加入富达基金,2024年10月接任董事长[4] - 李少杰2010年加入富达国际,长期主导亚太地区战略发展[5] - 摩根基金原首席信息官卢蓉离任,贾建国接任[8] - 贝莱德基金刘映洲履新副总经理,郁蓓华出任总经理[8][9] - 宏利基金任命唐华为首席信息官,原首席信息官高贵鑫离任[10] 业务发展 - 富达基金获批公募基金牌照,发行10只公募基金和多个专户产品[3] - 富达基金目前管理规模52.10亿元,较去年末68.27亿元缩水23.69%[5] - 富达中债0-5年政策性金融债规模从32.40亿元降至15.51亿元,降幅52.15%[6] - 富达中债0-2年政金债规模从4.05亿元降至3089.45万元,降幅92.38%[6] - 富达低碳成长和富达悦享红利优选规模分别下降60.04%和60.33%[6] - 富达基金今年新成立3只产品,其中富达任远稳健三个月持有规模5.35亿元[6] 产品表现 - 富达传承6个月A和富达悦享红利优选A年内回报分别为17.91%和17.20%,排名前25%[7] - 富达低碳成长A、富达创新驱动A和富达港股通精选A年内收益分别为9.01%、8.51%和5.50%[7] - 富达中债0-5年政策性金融债A年内收益0.34%,其余三只债基收益0.26%、0.06%和0.01%,排名倒数10%[7] 行业动态 - 贝莱德基金加快本土化平台建设,优化投资团队和风险管理方式[10] - 贝莱德基金目前管理规模68.60亿元,较去年末107.85亿元缩水36.39%[10] - 摩根基金今年规模1874.45亿元,较去年末增长2.49%[11] - 宏利基金今年规模955.61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9.88%[11]
周末官宣!富达基金董事长,卸任!
券商中国· 2025-07-19 10:03
高管变动 - 富达基金原董事长黄小薏因个人原因卸任 李少杰接任董事长并继续履行富达国际职责 [1][2][3] - 黄小薏在任期间领导公司取得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牌照 发行10只公募基金及多个专户产品 [3] - 富达国际亚太区总裁高度评价黄小薏对客户关系维护及业务基础建设的贡献 [3] - 总经理孙晨5月已上任 曾任职于Tradeweb、嘉实国际等机构 将负责业务策略落实与监管沟通 [4][3] 公司业务发展 - 富达国际2004年进入中国 2022年12月获外商独资公募牌照 当前管理资产规模超50亿元 [5] - 已发行10只产品覆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及FOF 业务覆盖全球25个地区 [5] - 行业人士指出外资公募需时间本土化 产品打磨与客户服务是核心 部分机构已显现本地化能力 [5] 行业趋势 - 外资公募被视为中国基金行业增量力量 未来或推动行业多元化与竞争格局丰富化 [5] - 2020年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开后 外商独资公募加速落地 黄小薏曾参与中外合资公募拓荒 [3][5]
中信建投基金2024年净利0.5亿 资产管理规模增51.64%、公募规模增38.21%
财经网· 2025-03-28 11:3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建投发布2024年年报,披露全资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经营情况,公司业绩良好且资管规模增长显著,未来将围绕投资者需求持续发展 [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中信建投基金营业收入合计3.65亿元,净利润0.50亿元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信建投基金总资产10.36亿元,净资产8.62亿元 [1]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 -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建投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421.7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1.64% [1]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941.9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8.21% [1] - 专户产品及其基金子公司的专户产品管理规模合计479.8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7.39% [1] 公司公募基金管理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建投基金共管理公募基金59只 [1] - 28只基金的收益排名进入市场前50%,22只基金进入市场前30%,19只基金进入市场前20%,6只基金进入市场前10% [1] 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 2025年中信建投基金将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提升投研能力和投资业绩,提质增效,强化内部治理 [1] - 通过产品创新扩展和丰富产品体系,加强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