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

搜索文档
粤港澳大湾区今年以来前往遵义游客达210.2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6:19
中新网广州8月23日电 (记者 蔡敏婕)第33届广州博览会正在广州举行。本次贵州遵义展馆围绕协作帮扶 促消费的核心主题,集中展示遵义8个对口帮扶县(市)及珠遵消费协作企业联盟的粮油、果蔬、饮料、 茶叶、酱香白酒等名优农特产品,让广大市民感受遵义生态农产品的独特风味。 山川纵横、草绿林密的遵义,已成为炎炎夏日粤港澳大湾区游客避暑的首选旅游目的地。记者从遵义展 馆获悉,截至6月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今年前往遵义游客达210.2万人次,同比增长12.7%。 围绕建设一流旅游城市和打造赤水世界级旅游景区的目标,遵义推进旅游产业化,推出"四季游"主题精 品线路64条,乌江寨荣获"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广博会上的遵义展馆设置农文旅展 区,推介"东线自然·人文茶旅线路""西线丹霞·古镇·酒旅线路"等旅游资源,以图文、视频等方式展现了 遵义万亩茶海、山水风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此外,遵义展馆还设有新茶饮展区,以"遵义茶底+新茶饮调配"直观演绎"山海协作"的味觉创新。2024 年以来,珠海和遵义整合优势,联动高校院士团队成立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建设全国新茶饮供应链 中心。2024年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7 ...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答21:希望与广东进一步深化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9:49
近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在北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南航的运营之下,当 前,每周约有16个航班往返两国,这不仅为旅客提供了更多便捷的飞行选择,也方便了果蔬等易腐产品 的快速运输,为两国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 今年3月底,哈什米率团访问广州时表示,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的巨大成就令人赞赏。他本次在北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希望与广东一道,进一步推动两地贸 易和投资往来,深化农业、信息技术、新能源、矿业和纺织业等领域合作,为巴中关系向前发展注入新 内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实习生贺一然北京报道 ...
上半年越南自美进口商品金额同比增长24.8%
商务部网站· 2025-08-02 12:27
越南自美国进口商品情况 - 2025年前6个月越南自美国进口商品总额达88亿美元,同比增长24 8% [1] - 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件是最大进口品类,金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35 9%,占比29% [1] - 棉花进口金额7 994亿美元,同比增长79 3%,占比9% [1] 进口商品增长情况 - 塑料原料进口金额环比增长48 8% [1] - 果蔬进口金额环比增长43 7% [1] - 木材和木制品进口金额环比增长75 5% [1] - 宝石贵金属进口金额环比增长55 4% [1] - 糖果及制品进口金额环比增长690 3% [1]
黑龙江绥化:筑牢粮食“压舱石” 现代农业绘新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08:16
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 - 绥化市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 推进"三大"建设、"四个农业"晋级和"五化"目标实现 加速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1] - 2024年粮食总产量24115亿斤 比2020年增长1952亿斤 位居全省前列 每百斤中国粮食中有绥化优质粮172斤 [2] - 生猪出栏62764万头占全省2675% 肉蛋奶产量1668万吨 水产品产量208万吨 果蔬年产量244万吨 多项指标全省第一 [3] 粮食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 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 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集成"五良"融合措施提升单产 [3] - 发展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实施龙江和牛 大鹅 民猪特色项目 推进畜禽养殖基地建设 [3] - 设施农业和露地种植双轮驱动 放大寒地黑土 富硒 绿色优势 推进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 - 构建"5+8"农业产业体系 重点打造玉米 水稻 大豆 肉类 乳品5大重点产业集群 [4] - 2024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业营收6045亿元 比2020年增长4423% 加工转化率813%全省第一 [4] - 玉米加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营收近300亿元较2020年翻倍 加工能力超1100万吨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4] 现代农业科技与绿色发展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7% 比2020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十四五"选育推广502个优良品种 [5] - 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892% 比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 10个县区全部实现全程机械化 [6] - 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超90%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4% 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1203万亩 [6] 农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 - 制修订48项农业地方标准 鲜食玉米团体标准成为全国首个地级市命名标准 [6] - 构建"8+9+20"农业品牌格局 "寒地黑土"品牌价值100235亿元 [7] - "绥化鲜食玉米"品牌价值4063亿元 "海伦大豆"5117亿元 "庆安大米"14549亿元 [7]
宏观周报:反内卷成效初现,美国加密货币法案通过-20250720
银河证券· 2025-07-20 19:16
国内宏观-需求端 - 7月地铁客运量增速同比1.07%、环比5.04%,国内执行航班数平均值环比13.08%、同比2.28%,7月前两周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1万辆,同比上涨5.7%,较上月同期下降6.7%[2] - 截至7月18日,7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均值环比-2.7%、同比下降14.8%,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较6月均值上升3.3%,同比下降37.4%[2] 国内宏观-生产端 - 7月高炉开工率平均环比下降0.3pct至83.35%,焦炉开工率环比下降0.94pct至72.93%,电炉产能利用率环比下降1.74pct至51.31%[2] - 7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平均上行6.58pct至32.4%,螺纹钢开工率上行0.36pct至43.06%,水泥发运率上行2.8pct至40.01%[2] 物价表现 - 截止7月18日,猪肉平均批发价周度环比上升0.2%,生猪期货结算价格上升0.15%,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0.09%,6种重点监测水果平均批发价下降0.98%,苹果期货结算价格上升1.21%,鸡蛋价格周环比下跌0.17%[2] - 截止7月18日,WTI和布伦特原油分别下跌1.44%和1.05%,螺纹钢下跌1.04%,焦煤、焦炭、铁矿石价格分别上涨1.1%、13.11%、5.47%,铜和玻璃价格分别上涨1.65%、8.66%,铝和水泥价格分别下跌1.26%、1.47%[2][3] 财政和投资 - 本周新增特别国债1230亿,新增地方一般债190亿,发行进度达60.8%,新增专项债(不含化债)1315亿,发行进度53.0%[3] 海外宏观-政策层面 - 特朗普威胁解雇鲍威尔但成功率有限,美国《天才法案》等通过或巩固美元地位[2][3] - 欧盟考虑针对价值720亿欧元(836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可能坚持对日本加征25%的关税[3] 海外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6月CPI同比2.7%,核心同比2.9%,PPI同比2.3%,核心同比2.6%[3] - 美国6月零售销售月率名义环比增0.6%,对照组环比0.5%,6月新屋开工年化13.2万户,营建许可139.7万户[3]
宏观周报(7月14日-20 日):反内卷成效初现,美国加密货币法案通过-20250720
银河证券· 2025-07-20 14:49
国内宏观-需求端 - 7月地铁客运量增速同比1.07%、环比5.04%,国内执行航班数平均值环比13.08%、同比2.28%,7月前两周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1万辆,同比上涨5.7%,较上月同期下降6.7%[2] - 截至7月18日,7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均值环比-2.7%、同比下降14.8%,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较6月均值上升3.3%,同比下降37.4%[2] 国内宏观-生产端 - 7月高炉开工率平均环比下降0.3pct至83.35%,焦炉开工率环比下降0.94pct至72.93%,电炉产能利用率环比下降1.74pct至51.31%[2] - 7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平均上行6.58pct至32.4%,螺纹钢开工率上行0.36pct至43.06%,水泥发运率上行2.8pct至40.01%[2] 物价表现 - 截止7月18日,猪肉平均批发价周度环比上升0.2%,生猪期货结算价格上升0.15%,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0.09%,6种重点监测水果平均批发价下降0.98%,苹果期货结算价格上升1.21%,鸡蛋价格周环比下跌0.17%[2] - 截止7月18日,WTI和布伦特原油分别下跌1.44%和1.05%,螺纹钢下跌1.04%,焦煤、焦炭、铁矿石价格分别上涨1.1%、13.11%、5.47%,铜和玻璃价格分别上涨1.65%、8.66%,铝和水泥价格分别下跌1.26%、1.47%[2][3] 财政和投资 - 本周新增特别国债1230亿,新增地方一般债190亿,发行进度达60.8%,新增专项债(不含化债)1315亿,发行进度53.0%[3] 海外宏观-政策层面 - 美国《天才法案》等三项关于加密货币的法案通过众议院,支持私人部门数字货币发展并巩固美元地位[3] - 欧盟考虑针对价值720亿欧元(836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可能坚持对日本加征25%的关税[3] 海外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6月CPI同比2.7%,核心同比2.9%,PPI同比2.3%,核心同比2.6%[3][4] - 美国6月零售销售月率名义环比增0.6%,对照组环比0.5%,实际零售销售在5月降低0.95%后环比增0.35%[3][4]
江西:城乡建设“蝶变” 民生福祉“加码”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23:14
江西省涉农经济发展 - 2024年江西省涉农主体实现销售收入3672.2亿元 同比增长9.9% [1] - 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877元增至2024年的18436元 年均增幅9.4% [1] 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 江西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十四五"期间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 - 以县城和特色小镇为纽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支撑点 推动经济强县、农业强县、文旅美县、生态名县建设 [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十四五"以来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近1.3万个 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元 [2] - 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643多个 惠及居民194万户 [2] - 改造棚户区(危旧房)45万套 约125万人"出棚进楼" [2] - 改造城中村4.5万户 农村危房1.8万户 [2] 农业产业化发展 - 形成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产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链 [3] - 培育茶叶、中药材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链 [3] - 运用工业化理念和市场思维推进农业产业化 从生产、加工、流通、供应、销售五端发力 [3]
国际公路运输(TIR)+属地直通 新疆筑就跨境物流高效新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00:30
中哈农产品贸易合作 -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迎来新机遇 [1] - 新疆九鼎商贸物流集团通过"国际公路运输(TIR)+属地直通"模式实现首批110吨果蔬直达哈萨克斯坦阿勒腾奥尔达市场 [1] - "两国双园"模式(九鼎市场与哈萨克斯坦阿勒腾奥尔达市场)实现集采直通 [1] 物流模式创新 - "两国双园"模式实现"境内提速+跨境免停",为中哈农产品贸易开辟"时效+品质"双优通道 [2] - 新模式使果蔬24小时直达中亚市场,运输时间缩短12小时,货损率趋近于零,单箱成本降低15% [2] - TIR"一车到底"和中哈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优先验放"双重便利提升物流时效 [1] 市场拓展与战略合作 - 中亚市场优质农产品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中国农产品更广泛进入中亚市场 [2] - 九鼎商贸物流集团与阿塞拜疆ERT Agro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复制"两国双园"模式开展跨境物流与农产品贸易合作 [2] - 计划通过新疆至阿塞拜疆线路尝试,优化运输环节并打通整条通道 [4]
浙江嘉兴:深化“六改六融”,争创新时代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典范
人民日报· 2025-06-20 06:02
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 浙江省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推进共同富裕[1] - 嘉兴市通过"六改六融"机制推动城乡规划、产业、资源、环境、社会事业、治理六大领域高水平融合[1] - "六改六融"包括市域空间治理、教科人一体、要素市场化配置等6个方面改革[1] 农业创新发展案例 - 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建立200多亩现代化"植物工厂",采用"飞地抱团"发展模式[1] - 该模式由镇级投资、村级入股、共富基金共同参与,引入专业公司运营[1] - 工厂集研发、观光、研学功能于一体,种植300多种作物[1] 经济发展成效 - 缪家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08年210万元增至2024年1800万元[2] -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万元增至5.9万元[2] - 嘉兴农村居民收入连续21年居浙江省首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1[2] 乡村产业振兴 - 秀洲区新塍镇采用"全域整治+集中流转+标准地"模式整合5.3万亩良田[3] - 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1.27亿斤,连续4年保持"亿斤"水平[3] - 该镇成功列入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3] 科创产业发展 - 嘉兴市布局南湖亚太路科创带,串联多个产业强镇和乡村组团片区[4]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建成投用[4] - 嘉兴连续3年获得浙江省"科技创新鼎"[4] 城乡基础设施 - 嘉兴公交101路连接城市与乡村,展现城乡融合风貌变化[3] - 嘉兴90%以上镇入选全国千强镇,实现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00万元全覆盖[2]
新疆兵团:绘就绿富同兴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7:45
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 新疆兵团引导职工整合空置房间、院落及零星土地资源,将庭院经济与人居环境提升相融合,实现创收与环境优化双赢[1] - 典型案例包括李大叔在自家庭院建设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实现家庭自给并外销市场,显著节省开支[1] - 赵明辉通过后院养殖肉牛和奶牛,每头牛年收入约5000元,并计划扩大养殖规模[2] 农文旅产业融合 - 新疆兵团推动基层培育农事体验、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等业态,构建多产业融合的全域旅游格局[2] - 第八师150团赵拥军打造军垦特色民宿,涵盖休闲娱乐、采摘、烧烤等功能,吸引城市游客[2] 经济效益与规模扩展 - 庭院经济模式使职工家庭将"方寸地"变为"聚宝盆",如蔬菜大棚实现自给并外销增收[1] - 养殖户通过扩大品种牛引进规模提升收入潜力,单头牛年收入达5000元[2] - 民宿经济因休闲旅游需求增长而持续扩张,退休职工通过特色经营实现创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