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

搜索文档
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攀升,出境“临期决策”比例不断提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3 23:24
国内游 - 2025年暑期国内游延续往年火热态势 西北和西南地区是游客首选 新疆产品热度尤为突出 6月底暑期资源已售罄 [1][3] - 携程数据显示暑期国内游前十名城市依次为北京 上海 乌鲁木齐 西安 贵阳 杭州 重庆 丽江 昆明 厦门 乌鲁木齐位列第三 [3]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新疆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独库公路恢复通车成为拉动新疆旅游的重要因素 [3] - 木鸟民宿数据显示"山间避暑"玩法受欢迎 北京大兴 南京江宁 福州鼓岭等地乡村民宿订单同比翻倍 [4] - 高温下室内避暑受亲子游用户青睐 7月博物院周边5公里内民宿订单环比上月呈现两位数增长 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等更受欢迎 [4] 出境游 - 飞猪数据显示日本 韩国 马来西亚 中国香港 泰国等短线目的地最受欢迎 欧洲 美洲等长线目的地也跻身前十 [7] - 暑期预订周期呈现两极分化 欧美长线目的地提前4-5个月预订 签证便利的短线目的地"临期决策"比例提升 7月第一周仍有大量新订单 [7] - 免签和电子签目的地增多 出行手续简化降低了提前规划的必要性 部分航线酒店"早鸟溢价"现象削弱了游客提前锁定的动力 [7] 入境游 - 7月1日至10日北京口岸出入境外国人达17.1万人次 同比增长22.1% 上海 江苏等地为入境游客准备了丰富文旅活动 [9] -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成为新趋势 外国游客对丝绸 家纺 茶叶等中国特色商品兴趣浓厚 科技产品如大疆 萤石等也热销 [9] - 免签政策降低了赴华旅行门槛 刺激了海外游客需求 但入境游增长还取决于主要客源市场与门户城市间的直飞航班数量 [9] 行业趋势 - 暑期旅游市场火热表现将为下半年乃至国庆旅游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推动行业加速向品质化竞争新阶段迈进 [10]
影石创新20250716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智能便携影像设备行业、消费级无人机行业、饮食行业 - **公司**:影石创新、大疆、GoPro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影石创新公司情况 - **公司概况**:年轻的新消费品公司,以研发为主导,创始人及核心高管团队年轻且技术背景强大,员工持股比例 7 - 8% [2][3] - **财务表现**:2024 年收入 56 亿元,同比增长 50%,2017 - 2024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 66%,2025 年一季度收入增长超 40%;2017 - 2024 年利润复合增长率超收入增速;2025 年一季度利润下滑;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复合增速 30%以上,26 - 27 年利润增速 40%以上 [4] - **产品表现**:消费级产品占 2024 年收入近九成,包括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和便携手持类相机;专业级产品占比不高;配件业务随消费级产品增长 [6] - **销售情况**: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近 80%,内外销均高增速;线上线下销售各占一半,海外官网占 20%渠道比例;美国市场线下经销和 KA 专业渠道各占 20% [7] - **盈利情况**:毛利率常年超 50%,研发费用率约十几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走高,净利率历史维持在 20%左右,2025 年一季度净利率降至百分之十几 [8][9] 智能便携影像设备行业情况 - **行业属性与需求变化**:围绕消费者拍摄和分享需求,与短视频平台发展相关,满足生活分享底层需求,用户基数扩大 [11] - **行业规模测算**:2024 年国内销量超 300 万台,考虑产品升级潜在需求;预计 2027 年国内销量 800 万台,市场规模超 2000 亿元;海外 2027 年销量 2000 万台,行业规模 600 亿元,2027 年整体规模 800 亿元 [12][15][16] - **创作者需求与保有率**:国内创作者需求基数 4000 万人,专业创作者保有率或超 50%,业余创作者不到 10%,预计未来三年专业人均拥有量超 100%,业余达 30%;海外创作者基数 1 亿人,专业保有率 110%,业余接近 40% [2][15][16] - **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高,CR3 占比 70%以上,消费级全景和运动相机领域达 85%以上;主要竞争者为影石、大疆和 GoPro;大疆在德日市场占主导,影石保持一定销售额;GoPro 全球份额下降 [18][19][20] 其他行业情况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全球市场规模约 70 亿美元(500 亿人民币),未来增长预期低于便携智能影像设备行业,2030 年复合增速个位数 [17] - **饮食行业**:供给创造需求,保有率低,产品形态和周期处于萌芽向上阶段,集中度高,内资品牌逐渐吃掉外资份额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影石创新发展方向**:在无人机、数码相机等品类前瞻研究,有望丰富品类和 SKU 提升份额,渠道布局成熟但仍有拓展空间,品牌建设注重年轻化、线上化运营 [24][25][26] - **影石创新盈利预测与估值**:未来三年国内收入增速约 40%复合增长,外销增速 30 - 40%;毛利率温和下降,2025 - 2027 年净利润复合增速 30%以上;25 - 27 年 PEG 区间 1.5 - 1.7 倍,对应 26 年 PE 约 45 - 50 倍 [27] - **影石创新潜在风险**:虽胜诉 GoPro 诉讼,但以外销为主,面临贸易政策及地缘政治风险 [31]
智能影像设备行业深度:全景、运动相机,顺应科技的影像工具、社交玩具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15 2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领先企业不断更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智能影像设备市场的增长潜力;全景和运动相机作为智能影像设备的主要细分领域,相比传统相机具有明显优势;短视频和户外运动的用户及爱好者增长,为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奠定基础;新一代智能视频编辑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友好的解决方案;预计中国运动相机市场快速增长;关注中国领先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潜力 [3][98][99][100][10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顺应科技的影像工具&社交玩具 - 智能影像设备以全景相机/运动相机、手持云台以及消费级无人机为主,全景和运动相机依托核心技术,在产品迭代中优化性能,开拓应用场景和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与传统影像设备相比有优势和差异化竞争力 [4] - 全景和运动相机主要硬件包括芯片、CMOS传感器及镜头模组等,结合核心技术研发和对用户体验的精进,满足消费者多种拍摄需求 [8] - 2024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零售规模超400亿元,出货量超5000万台,预计2027年零售规模接近600亿元,出货量超7000万台 [13] - 龙头企业配备自研防抖算法,运动相机小巧便携,可搭配不同配件,适用于多种场景 [19] - 影石创新等企业有效自研全景图像采集、拼接等技术,提供新颖视角,旗舰产品拍摄画质及帧频高,结合AI影像算法提升用户体验 [25][26] 前期记录分享情怀持续酝酿,后期剪辑门槛显著降低 - 运动相机顺应户外运动领域扩张,美国核心户外运动GDP增加值呈上升趋势,运动相机特性使其成为户外运动影像记录的最佳选择 [33] - 美国户外运动细分领域中,骑行、冰雪、水运动及徒步野营等2024年GDP增加值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全景/运动相机开拓了这些领域的使用场景 [36] - 中国网络视听用户数量增加,短视频用户数量及日均观看时长逐年上升,全球短视频用户和户外运动爱好者数量提升,为全景及运动相机奠定消费者基础 [40][43] - 智能视频剪辑工具普及,降低了自制视频门槛,全景及运动相机企业的APP平台具备多种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和粘性 [48] 全景/运动相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成长空间宽广 - 2024年全球运动相机零售额规模达368亿元,同比增长17%,出货量接近5000万台,同比增长12%,2024 - 2027年零售额规模及出货量复合增速有望达12%及11% [54] - 2024年全景相机零售额规模达59亿元,同比增长16%,出货量达234万台,同比增长20%,2024 - 2027年零售额规模及出货量复合增速均有望达10% [60] - 北美及欧洲市场在运动相机市场占权重地位,中国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增长态势显著,17 - 23年复合增速达41%,23 - 27年复合增速有望维持在26% + [65] - 2023年全景相机品类中,影石份额达67.2%,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GoPro全年相机出货量达243万台,影石创新达223万台,影石Ace系列销量增速亮眼 [70] 国内龙头品牌经营优异,发展潜力十足 - GoPro除硬件销售外,培养用户订阅服务,推出新订阅套餐,25Q1订阅服务收入超2200万美元,增长4%,ARPU增长5%,订阅附着率达49% [74] - GoPro 2024及25Q1毛利率分别为33.9%及32.1%,调整后经营利率分别为 - 9.0%及 - 11.9%,2024年净利润亏损4.32亿美元,2025年计划发售MAX2全景相机,2026年目标恢复成长性和盈利能力 [78] - 影石创新2022 - 24年消费级相机毛利率水平较高,2024年整体毛利率达52.2%,Ace系列产品有望在运动相机市场提升份额,带动收入增长 [81] - 影石创新渠道多元化布局,线上线下占比均衡,2024年线上及线下销售占比分别为48%及52% [85] - 影石创新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8.30/9.95亿元,同比增长104%及20%,2025H1预计营收32.1至38.1亿元,同比增长32.4%至57.10%,预计净利润4.9至5.8亿元,同比增速 - 4.7%至12.5% [91]
对话 | “AI+硬件”,影石创新刘靖康解密如何让原创飞轮持续运转
36氪· 2025-07-09 12:20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影石创新成功登陆科创板,凭借开创性全景影像技术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影像品牌之一 [1] - 公司成立10年来坚持原创产品研发路线,早期选择与业内跟风模仿不同的技术路径 [3][4] - 创始人团队技术背景深厚,大学时期即研发创新产品,形成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 [4] - 商业策略聚焦解决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通过高毛利产品实现盈利再投入研发的良性循环 [5][6][7] 产品开发方法论 - 产品选择标准:成熟市场中存在高毛利机会、消费者对现有方案不满的领域 [8] - 已推出7条产品线包括运动相机、全景相机、视频会议设备等,新产品线收入表现优异 [9] - 旗舰产品X5采用新材料和AI芯片,解决前代产品镜头易碎、暗光表现差等痛点 [10][11] - 通过渐进式改进扩大目标用户群,从极限运动爱好者延伸至普通家庭用户 [12] 技术创新方向 - 6年前开始布局AI自动剪辑技术,从传统CNN模型发展到端到端模型 [14] - 整合相机、云台和电机技术,实现自动跟踪拍摄和智能剪辑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14] - 技术研发围绕"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生活"的使命,专注智能影像领域 [12] - 面临消费级传感器实现工业级性能的成本控制挑战 [15] 全球化运营策略 - 出海坚持高端产品定位,避免价格战以保障研发投入 [16] - 产品完全成熟再推向市场,避免早期发布缺陷产品损害品牌 [17] - 注重全球专利布局,建议出海企业将专利注册作为首要任务 [18] - 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效率,包括营销投放管理和研发周期平衡 [17] 资本合作与资源整合 - 启明创投早期投资500万美元,后续持续提供供应链资源对接 [20][22] - 投资方认可"非共识"技术价值,在Demo简陋阶段即做出投资决策 [20] - 公司正在孵化多个新技术项目,寻求与投资机构深化合作 [22]
爱鸟护鸟,这些科技手段在助力(美丽中国·开展鸟类保护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正在起飞的无人机。 宁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红外热成像云台摄像机。 傅丽娜摄 声纹采集器。 张立勋摄 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 无人机巡护,让候鸟驿站更智能 "设定航线后,它能自动巡护,24小时不间断,没电了就自己去充。"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 员韩克武说,有了这些全天候、全覆盖、自动化、常态化的无人机等技防设备,"真是太智能了"。 位于天津市宁河区的七里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在这里工作了16年, 韩克武见证了监测技术的进步。149.28平方公里的七里海湿地,原来主要靠人工巡护。随着科技发展, 湿地添了摄像头、监控塔、监测车,用技防助力人防。 在芦苇荡等地形复杂、视野受限的区域,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部署了5套智能化无人机机库,每套机 库均可独立完成无人机放飞任务,5架无人机可同时起飞作业,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次全覆盖式的高 效巡护。 为避免无人机巡护对鸟类的影响,工作人员将无人机巡航高度设定高于鸟类常规活动层之上,同时结合 季节性生态监测数据,在鸟类繁殖期、栖息地等生态敏感时段与区域,动态调整飞行轨迹,保持安全监 测距离。"这样既确保巡护任务高效执行,又降低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
大厂工程师扎进实验室 用AI突破传统夜视技术——专访深知未来创始人张齐宁
证券时报· 2025-06-26 02:24
公司背景与技术突破 - 深圳深知未来智能有限公司由前华为、腾讯员工张齐宁于2017年创立,专注于AI驱动的全彩夜视技术研发[1] - 公司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达晨财智等一线机构,研发周期长达5年,强调"尊重时间"的创业理念[1] - 突破传统夜视技术局限,全球首创无补光条件下全天候全彩成像设备,通过"神经网络成像术"替代传统ISP算法中的20-30个数学公式[2] 产品应用与商业化 - 核心产品包括无人机AI夜视云台相机、观测镜等,应用于公共安全、应急抢险、能源巡检等领域[3] - 2022年产品首度商业化,央视钱塘江夜潮直播采用其技术实现无光环境下的全彩成像,填补市场空白[3] - 2022年营收突破亿元级,但创始人认为图像算法需像素级打磨,噪点处理不当易引发系统误判[5] 行业布局与战略时机 - 2023年6月进入自动驾驶赛道,瞄准车企在复杂光环境(如隧道强光、雨夜)下的安全需求痛点[5] - 创始人认为过早进入需教育市场,过晚则失去份额,选择在行业底层逻辑变化时切入[5] - 技术适配自动驾驶场景,解决传统视觉方案在极端光照条件下事故风险率高的问题[5] 团队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曾参与创办游戏科学(《黑神话:悟空》开发商),2017年因家庭原因独立创业[6] - 团队组建初期注重能力互补,后期更强调成员对长期目标的契合度与抗压能力[7] - 跨界整合AI算法、硬件设计与供应链管理,技术壁垒较高[6][7] 行业趋势与创新价值 - 全彩夜视技术颠覆传统单色/红外成像,实现黑暗环境下的色彩还原与细节捕捉[2][3] - 大模型等新技术发展为创业者提供机会,年轻创业者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更具优势[8] - 技术商业化验证了"耐心等待+精准时机"的模式,成为行业差异化竞争案例[5][7]
Z Waves|刘靖康:影石创新创始人,科创板首位90后董事长,200亿身家,21岁破解周鸿祎电话
搜狐财经· 2025-06-25 19:5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刘靖康1991年出生于广东中山,从小展现出对计算机技术的浓厚兴趣,大学期间通过"标准脸"程序与腾讯合作,并因破译周鸿祎手机号引发关注[1][2][3] - 2014年8月创立影石Insta360,初期聚焦全景相机研发,首款产品Nano第一个月销售额达2000万元但后续销量下滑[17][19][20] - 2017-2018年推出Insta ONE和Insta X系列全景运动相机,击败三星、理光等传统厂商[27] - 2020年启动科创板IPO,2024年8月完成上市,市值达45亿元[16][32][3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首创手机配件型全景相机Nano,采用"软硬结合"方案解决实时拼接难题,但初期因续航和场景定位问题遭遇瓶颈[19][20] - 通过用户行为洞察转型运动相机领域,开发隐形自拍杆、AI剪辑等差异化功能,形成"硬件+APP"生态闭环[21][25][28] - 产品矩阵覆盖Insta360 ONE/X系列运动相机、Go系列拇指相机、Link会议相机等,全球市占率超60%[27][28] 融资与资本运作 - 2014年9月获IDG资本65万美元天使轮投资,累计完成8轮融资,总额超10亿元[15][16] - 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迅雷、苏宁、中信证券等机构,2024年IPO募资4.64亿元[16] 市场与营销策略 - 海外收入占比超70%,2018年进入苹果全球零售体系,与Adobe/Google/徕卡达成深度合作[29] - 采用"品牌大使+极限运动内容+社交平台运营"组合拳,在Instagram等平台日均更新内容[29][31] - 针对细分场景举办摄影大赛,覆盖科技/摄影/户外运动类KOL实现精准营销[2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形成"影石向上,GoPro下滑"格局,但面临大疆、追觅等新进入者挑战[27][38] - 美国市场遭遇GoPro知识产权诉讼,需应对老牌厂商的专利壁垒[38] - 未来可能拓展微单/单反市场,探索全焦全景技术路线[38]
大疆“展翅”:飞向更多生活图景
深圳商报· 2025-06-24 06:39
公司发展历程 - 2006年成立于深圳莲花北村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出租屋,创始人汪滔主攻无人机飞控系统研发 [2] - 2007年推出首款产品XP2.0,2008年发布XP3.1实现多旋翼无人机自动悬停功能 [2] - 2013年1月发布"DJI Phantom"迅速撬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随后陆续推出多款产品占据全球近八成市场份额 [2] - 从无人机扩展到稳定器、运动相机、储能市场等领域,产品远销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2年9月全球总部"天空之城"落成,2024年筹建第二总部"天空之城2.0"总建筑面积188000平方米 [7] 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 - 累计申请超12000个专利,涵盖无人机控制系统、图像处理、飞行稳定性等关键技术领域 [3] - 近期推出DJI Mavic 4 Pro三摄旗舰影像航拍机,未来数月将发布Mini 5 Pro、Avata 3、Neo 2等新品 [3] - 智能驾驶品牌卓驭科技获北汽产投与广汽资本数亿元投资,已合作9家车企量产20余款车型 [5] - 即将推出首款扫地机器人融合激光雷达、视觉感知等技术,目标行业前三 [5] - 计划扩展到商业清洁、公共空间维护等领域,开发拖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产品线 [5]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无人机产品覆盖电子消费、摄影器材、户外运动、百货家电、电信运营等众多渠道 [2] - 2024年深圳无人机出口总额达145.7亿元同比增长19.6% [4] - 产品与方案已在测绘、物流、农业、应急救援等场景中应用 [5] - 车载移动部署机场方案代表低空应用场景落地的关键一步 [4] 政策环境与产业协同 - 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 [4] - 中办、国办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4] - 第二总部将集办公、展览、研发、中试为一体,为技术延展与产业协同提供支撑 [7] 战略方向与未来展望 - 以飞行科技为核心将技术"折叠"进城市运行肌理与日常生活 [1] - 从高空俯瞰技术优势转向地面生活多维触点,包括电助力自行车、智能驾驶、扫地机器人等 [1] - 技术延展既是对科技边界的重塑,也是书写全球智能硬件产业版图的注脚 [1] - 版图暂时没有边界也未到终点 [8]
杀出重围 建发股份一线城市积极拿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21:20
公司拿地动态 - 联发集团近期在深圳和上海高溢价拿地,溢价率分别达到46.6%和41.68%,显示出进军一线城市的决心 [2][3] - 在上海土拍中,联发集团以21亿元总价竞得浦东新区曹路科教园区地块,溢价率41.68%,楼面价约3.4万元/平方米,成为上海2020年以来溢价率第二高的地块 [2] - 在深圳土拍中,联发集团以12.12亿元竞得民治地块,溢价46.6%,楼面价44559元/平方米 [3] 土地储备战略 - 公司近期拿地行为表明其希望增加一线城市土地储备,在核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3] - 2023年联发集团拿地金额达123.4亿元,新增货值超200亿元,在上海拿下2幅地块 [3] - 根据2024年年报,联发集团土地储备主要集中在湖北鄂州、重庆、南昌、广西等地,一线城市土地储备规模较小 [3] 项目开发经验 - 联发集团曾与象屿合作开发金海汀云台项目,售价6.3万元/平方米,开盘即售罄,该项目紧邻本次上海拍卖地块 [3] - 在上海黄浦区新天地,联发集团联合新加坡丰隆斥资约90亿元拿下商住地块 [3] 土拍市场表现 - 上海2025年第五批次土拍共出让六宗地块,总出让面积3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起始价192.5亿元 [2] - 浦东新区曹路科教园区地块竞拍过程中,4家房企经过67轮竞价到达中止价,最终联发集团在竞品质环节胜出 [2]
2025年上半年兴趣消费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22 15:16
兴趣消费核心特征 - 场景化体验重构消费逻辑,消费者需求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共鸣 [1] - 科技与情感双驱动市场增长,AI相关品类GMV同比增长48.2% [2] - 小众爱好走向大众化破圈,烘焙品类中"新手烘焙套装"搜索量增长75% [3] 碎片化时间消费趋势 - 56%的20-40岁消费者愿为碎片化时间购买高浓度体验,"微体验"模式崛起 [2] - 近郊"慢远方"露营消费同比增长128%,Glamping套餐中"氛围感装备"成标配 [2] - 智能设备从功能性工具进化为"存在感制造机",VR眼镜等创造沉浸式体验 [2] 宠物消费新动态 - 宠物智能投喂一体机销量同比增长218.4%,远程监控和健康监测成养宠刚需 [3] - "异宠经济"崛起,玉米蛇等小众宠物饲育箱搜索量增长92% [3] - 消费者通过构建异宠生态缸打造"微观自然旷野",需求从宠物转向"小世界"掌控 [3] 消费分层现象 - 户外品类中500元以下便携装备与3000元以上专业级产品同步热卖 [4] - 20-29岁群体倾向为"社交属性"买单,30-39岁群体注重"功能溢价" [4] - 烘焙品类呈现"入门与进阶同步增长",专业级烤箱销量提升34% [3] 品牌营销变革 - 品牌营销从"卖产品"转向"造场景",某运动品牌通过场景化活动GMV增长185% [5] - IP联名产生破圈效应,联想与《西游记》联名吸引1.6万用户关注 [5] - UGC内容转化率比传统广告高3倍,"值友实测"类内容更受消费者信任 [5] 消费演进路径 - 中国消费市场经历三次跃迁:性价比时代→质价比时代→心价比时代 [20] - 2025年兴趣消费核心公式:心价比=质价合理+兴趣标签+情绪价值 [21] - 消费动机呈现"快乐-成长"双螺旋模式,84%消费者追求快乐愉悦与自我提升 [25] 消费者画像 - 20-40岁消费者占比69%,本科学历占比57% [23] - 82%消费者属于"动态权衡派",在理性与感性间寻找最优解 [24] - 47%消费者养成为兴趣定期付费习惯,46%每月投入超500元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