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探寻科技赋能生态建设新路径
经济日报· 2025-10-30 06:06
优化政策设计,构建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生态科技专项扶持基金,重点资助国产化监测设备、 AI生态模型等关键领域研发。例如,浙江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推动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 有效解决项目启动资本金不足的难题。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揭榜挂帅"科研立项机制,定向委托高校、 企业攻关,建立科研单位与保护区的长期对接机制,破解前沿科技与基层保护的脱节问题。加强国际人 才合作,强化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夯实创新人才根基,尤其强化生态数据科学、绿色技术工程等领 域人才培养机制,扩大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供给。 激活产业动能,切实保障科技落地应用。培育生态科技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慧监测设备制造、碳汇核 算软件开发等细分领域,打造龙头企业。推广"光伏治沙"等产业模式,鼓励将治沙技术与清洁能源开发 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建立生态科技产品认证体系,对通过认证的智慧管护设备、低 碳技术给予市场推广补贴。推行生态环境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专家团队下沉基层提供技术帮扶。例 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蒙能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年营业收入 8.2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7万吨,年节约标准煤 ...
第二届塞内加尔投资论坛举行 中企展示合作成果
新华社· 2025-10-08 15:56
论坛概况 - 第二届塞内加尔投资论坛主题为"联通机遇,共建未来" [1] - 论坛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近郊的迪亚姆尼亚久市举行,为期两天 [1] - 沙特阿拉伯为本届论坛主宾国,吸引多国政要、专家和国际投资者出席 [1] 塞内加尔投资环境 - 塞内加尔总统法耶表示塞内加尔在吸引外资方面具有多重优势 [1] - 塞政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欢迎各方分享经验,共建互利共赢合作关系 [1] 中国企业参与 - 塞内加尔总统法耶和总理松科应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李志刚邀请参观中国企业展区 [1] - 20多家中国企业精心布置展区,集中展示基础设施、5G通信、智能制造、低碳技术等领域的中塞合作成果和未来愿景 [1] - 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李志刚表示希望中塞企业界凝聚共识、对接需求、共创未来 [1] - 目前已有逾100家中资企业在塞内加尔开展投资经营 [1] 中资企业业务领域 - 中资企业业务涵盖高速公路、桥梁、港口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1] - 业务涉及钢铁、陶瓷、建筑材料等制造业投资 [1] - 业务还包括信息技术和高新科技等领域 [1] - 中资企业成为推动中塞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 [1]
第十八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圆满闭幕
搜狐财经· 2025-09-30 22:44
展会概况与规模 - 第十八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于9月29日圆满结束,会期3天,主题为“绿创未来 链通世界” [1] - 展会展览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设有1号馆、2号馆、3号馆、室外展区及序厅展区五大展区,共计340余个展位 [3] - 参展企业总数超过300家,其中市外企业占比69%,采购企业500余家,参观人数达到6万人次 [1] 参展企业与展品范围 - 国内外知名企业齐聚,包括贝克休斯、卡特彼勒、康明斯、道达尔、中石化、中海油、京东工业等,其中贝克休斯、必维集团等为首次参展 [3] - 展品涵盖260个大类、12000多个品种,涉及海洋油气装备、水下智能系统、低碳技术、无人机应用等前沿领域 [3] - 除传统能源企业外,低空经济、海工装备等新兴领域企业如普宙无人机、德威盛,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如东北石油大学等也独立设展 [3] 展会特色与活动 - 展会重点突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企业抱团出海赋能”、“传统能源绿色转型”三大特色 [1] - 同期举办20余场高规格会议活动,围绕“抱团出海”、“国际采购”、“未来产业”、“新品发布”四大专题展开 [5] - 活动形式包括国际采购对接会、技术需求发布(如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揭榜挂帅”)、新品发布会等,旨在促进贸易与技术合作 [5][7] 行业影响与平台价值 - 展会有效促成了大批贸易与技术合作项目,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构建高效通道 [7] - 作为国内第二大获得UFI认证的石油装备类专业展会,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引擎 [7] - 经过连续十七届成功举办,该展会已发展成为展示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促进交易合作的重要国际平台 [7]
“脱钩”逆流必败于合作大势
经济日报· 2025-09-22 06:06
在华美企经营现状 - 绝大多数在华美企仍选择深耕中国市场 未因贸易战触发大规模企业回流 [1] - 报告覆盖254家在华美企 其中48%的美企呼吁全面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1] - 71%的受访企业在2024年实现盈利 [2]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张 消费升级活力澎湃 [1] - 中国产业链条完整 基础设施发达 人力资源丰富 使企业能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实现从研发到市场的无缝对接 [1] - 48%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监管环境透明度较高 较去年大幅提升13个百分点 41%的企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充满信心 [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本土企业越来越质疑美加征关税政策 认为成本最终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2] - 以汽车行业为例 2025年二季度福特、通用和斯泰兰蒂斯因关税损失合计22.5亿美元 全年预计损失将达70亿美元 [2] - 双边贸易关系的波动给在中国经营的外国企业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1] 全球供应链格局 - 美国力推的"制造业回流"政策收效甚微 现代制造业依赖高度专业化的集群网络和生态系统 [3] - 市场共识日益清晰 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取代中国的角色 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 更是世界市场和全球创新中心 [3] - 跨国企业如特斯拉、苹果、大众仍致力于"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的深度本土化策略 [3]
亚洲国家加紧推进能源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6-25 10:41
亚洲能源转型挑战与机遇 - 亚洲国家面临能源转型挑战,需在化石燃料依赖与低成本能源偏好间寻求平衡 [1] - 亚洲能源会议指出转型需务实路径,避免极端化处理化石能源问题 [1] 能源供应链本土化 - 标普全球认为能源转型是亚洲国家实现供应链本土化的战略窗口 [2] - 各国政府需通过政策指引、补贴和政府投资干预下一代燃料市场 [2] - 氢能源、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回报率低,私营部门参与难度增加 [2] 石油需求格局变化 - "三速亚洲"格局将主导2050年前石油需求前景:OECD亚洲国家渐进转型、中国市场增速放缓、非OECD亚洲国家持续增长 [2] - 中国从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引擎转变为成熟且逐渐下降的市场 [3] - 印度成为亚洲成品油需求核心支柱和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主要驱动力 [3] 炼油与油气行业转型 - 亚洲炼油行业面临挑战与机遇,需重新思考能源利用、废物管理和产品供应策略 [3] - 上游油气企业需应对新盆地开发、成本管理、减排和技术创新挑战 [3] - 国家石油公司需在碳氢化合物、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3] 务实转型路径 - 行业领袖呼吁允许化石燃料继续支撑发展中国家经济与能源需求增长 [4] - 化石燃料应与可再生能源共存,并通过CCS等脱碳技术管理碳排放 [4] - OPEC支持"全能源策略",产油国已开始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并启动CCS/CCUS项目 [4] 资金支持与区域合作 - 东南亚仅吸引全球2%的清洁能源投资,与国际资金支持不足有关 [4] - 日本通过"亚洲零排放社区"计划促成350余个联合脱碳项目,覆盖多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