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生态
搜索文档
拓展零碳生态布局 宁德时代签署多份合作协议
新华财经· 2025-11-14 17:05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公司与宜宾市人民政府、五粮液集团、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拓展零碳生态布局,深化产业链协同合作 [1] 与宜宾市人民政府合作 - 合作围绕“零碳产业、零碳能源、零碳城市、零碳智能”四大方向展开 [1] - 目标在5年内在宜宾全域建成零碳生态集群,助力宜宾加速建成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先行区 [1] 与五粮液集团合作 - 双方将在“项目、资本、供应链”方面协同发力 [1] - 通过零碳建设推动传统白酒产业新能源化,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与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合作 - 合作聚焦“锂资源开发、产业合作、技术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 [1] - 目标为四川打造万亿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提供坚实的矿产资源保障,助力四川打造全球锂电产业核心高地 [1]
宁德时代拓展零碳生态布局 深化产业链协同合作
人民网· 2025-11-14 16:42
合作框架与核心目标 - 公司与宜宾市人民政府围绕“零碳产业、零碳能源、零碳城市、零碳智能”四大方向开展合作,力争5年内在宜宾全域建成零碳生态集群 [1] - 合作旨在助力宜宾加速建成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先行区 [1] 产业链协同合作 - 公司与五粮液集团将在“项目、资本、供应链”方面协同发力,通过零碳建设推动传统白酒产业新能源化 [1] - 合作旨在为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资源保障与产业高地建设 - 公司与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聚焦“锂资源开发、产业合作、技术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 [1] - 合作将为四川打造万亿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提供坚实的矿产资源保障,助力四川打造全球锂电产业核心高地 [1]
宁德时代锚定储能全域增量新赛道
鑫椤储能· 2025-11-13 20:54
政策导向与市场机遇 -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政,明确储能为新能源融合的枢纽,推动储能从配套设施向价值创造主体转变 [1][2] - 政策优化沙戈荒等新能源基地储能配置比例,支持新型储能与光热、抽水蓄能协同打造100%新能源基地 [2] - 新政提及新能源与配建储能一体化调用、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等要求,与公司战略高度契合 [2] - 政策发布次日储能板块强势领涨,公司盘中涨幅近6%,市场认可政策与龙头结合的发展模式 [2] 技术布局与产品矩阵 - 公司量产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上实现突破,满足大型储能电站长周期充放需求 [3] - 钠离子电池凭借高安全性与低温性能优势,为北方高纬度地区储能项目提供适配方案 [3] - 骁遥双核电池具备定制化能力,可灵活响应沙戈荒基地、数据中心、工业园区等不同场景的功率与容量要求 [3] - 全固态电池研发处于全球前列,为储能技术未来升级预留空间,多技术路线策略支持多品种互补开发任务 [3] 应用场景拓展 - 在交通能源融合领域,天行电池已成为新能源重卡首选,其高强度版本适配矿区等复杂工况,为光储充换一体化布局提供动力核心 [4] - 水上场景已有近900艘搭载其电池的电船与全国首个货船换电项目,印证了储能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商业化可行性 [4] - 公司在宜宾等多地打造零碳样板园区,通过风光储一体化与绿电直连模式,践行以绿制(造)绿的产业协同理念 [4] - 储能应用从电站侧延伸至用户侧,实现全域渗透,形成全域增量空间 [4] 商业模式与生态构建 - 巧克力换电联盟已覆盖45个城市,年内将建成1000座换电站,实现车电分离并构建可循环的储能服务网络 [5] - 未来全球3万座换电站的规划将进一步激活分散储能资源价值 [5] - 在电池回收领域,实现99.6%的镍钴锰回收率与96.5%的锂回收率,持续降低储能全生命周期成本 [5] - 欧洲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推动了零碳生态的全球化布局 [5]
利好突袭!A股 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2:59
【导读】上午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宁王"携新能源强势领涨,电池、能源金属走强;银行等板块低迷 11月13日上午,A股三大股指低开高走,创业板指涨幅扩大至2.68%,沪指重回4000点上方,北证50指数大涨超3%。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4017.94点,涨0.44%;深证成指涨1.8%,创业板指涨2.68%。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为1.26万亿元。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共3835只个股上涨,84只个股涨停;1416只个股下跌。 从板块看,新能源板块持续爆发,电池板块拉升走强,能源金属板块领涨,氟化工、存储芯片板块活跃;而银行股全线下跌,公路铁路运输、石油天然 气、中药、宠物经济、白色家电等板块走弱。 | 锂电电解液 11.16% | 锂电正极 8.63% | 动力电池 8.48% | 锂矿 8.43% | 磷酸铁锂电池 7.47% | 精细化工 5.80% | 基本金属 4.78% | 贵金属 4.53% | 化肥农药 4.38% | 电工电网 4.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锂电池 7.30% | 锂电负 ...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宜宾开幕:180项目签约额超861亿元 业界聚焦固态电池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21:40
大会概况与核心主题 -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 主题为“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 [1] - 大会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建圈强链和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1] - 现场签约180个绿色新能源项目 总金额达861亿元 [1][6] 行业规模与增长数据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 [2]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动力电池销量达到786GWh 同比增长48.9% [1][2]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动力电池出口量超过129GWh 同比增长32.7% [2] - 前三季度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总额超过9000亿元 其中锂电池贡献近4000亿元 占比超过四成 [2] - 在近200GWh的锂电池出口总量中 宁德时代出口120GWh 占比近六成 [2] - 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GWh 同比增长49.2% 全年有望突破200GWh [5] 技术发展与未来趋势 - 无模组电池包、电池底盘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并进入市场应用 [2] - 全固态电池整体处于研发和中试阶段 预计到2030年前后完成中试验证和小批量装车应用 [1][3] - 预计到2030年 固液混合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450Wh/kg [3] - 企业预测2025年普及3C超充和半固体电池尝试应用 2027年6C超充规模化应用和固态电池小规模示范 2030年后固态电池逐步商业化 [4] - 产业需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 从局部突破到全域增量 [2] 龙头企业战略与行业风向 - 宁德时代正从四个维度探索新增长空间 技术突破、场景拓展、模式创新、构建零碳生态 [2] - 品质被视为宁德时代最重要的标签 产业需坚持高质量发展 [2] 宜宾市产业生态与集聚效应 - 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在2023年和2024年均超千亿 成为当地继白酒后的第二个千亿级产业 [5] - 宜宾已累计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 规划产能300GWh 已建成210GWh 构建了绿色闭环全产业链 [5] - 展会展览面积达5万㎡ 参展企业和机构超230家 覆盖全产业链上下游及国际企业 [6] - 签约项目全面投产后 预计年产值突破900亿元 年税收贡献超50亿元 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 [7]
事关全固态电池!曾毓群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17:25
公司技术与产品进展 - 公司已量产第四代磷酸铁锂电池,在高比能、长寿命、高功率方面领先行业主流第二代、第三代产品 [8] - 公司第五代产品近期开始量产,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实现新突破 [9] - 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度处于全球前列,已有10余年研发积累并组建领先团队 [10] - 固态电池行业科学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距离商业化尚有距离,预计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10] - 搭载公司电池的两吨级eVTOL已在复杂环境下完成多次飞行验证,并取得TC、PC、AC,正在取得OC [10] 商业模式创新与场景拓展 - 公司正推动“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将电池从商品变为服务 [12] - 公司的“巧克力换电联盟”已覆盖全国45座城市,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1000座换电站 [13] - 公司与京东、广汽集团推出“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整合公司电池技术及换电生态,电池租用购买价为4.99万元 [13] - 埃安UT super基于公司巧克力换电系统,并采用最新耐高温电池,无需水冷,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 [13] - 公司换电体系能灵活兼容固态电池,让用户享受前沿科技 [14] - 公司参与打造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和全国首个货船换电项目,计划让绿色交通延伸到海陆空全域 [14] 公司战略与行业展望 - 公司正从技术突破、场景拓展、模式创新、零碳生态四个维度持续探索新增长空间 [4] - 新能源产业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从局部突破到全域增量,迎来更广阔、更系统的增长时代 [14] 公司市场表现 - 截至11月12日收盘,公司A股股价报386.38元/股,涨幅0.2%,总市值达1.78万亿元 [5]
事关磷酸铁锂 曾毓群透露技术大突破!年底将建成1000座换电站
上海证券报· 2025-11-12 16:12
技术产品创新 - 公司量产的第四代磷酸铁锂电池在高比能、长寿命、高功率方面全面领先行业主流的第二代、第三代产品 [1][4] - 公司第五代磷酸铁锂产品近期已开始量产,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实现新突破 [1][4] - 公司在三元体系电池上保持长期领先,相关技术已在麒麟、骁遥等电池中广泛应用 [4] - 公司2025年推出的“钠新”钠离子电池有效降低对锂资源依赖,更安全、更低碳,并解决低温性能痛点 [4] - 公司的“骁遥”双核电池实现多体系自由组合,推动电池走向“定制化” [4] - 公司在全固态电池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度处于行业前列 [4] 商业模式与基础设施 - 公司正推动“车电分离”发展模式,让电池从商品变成服务 [4] - 公司巧克力换电联盟已在全国四十多个城市布局,计划到年底建成1000座换电站 [4] - 公司与京东、广汽合作推出的国民好车基于巧克力换电系统,采用耐高温电池无需水冷,换电体系能灵活兼容固态电池 [5] 应用场景拓展 - 公司电池应用正从乘用车走向商用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以形成“全域增量” [6] - 在商用车领域,公司天行电池已成为纯电重卡首选,并针对矿区、工程机械推出专用高强度版本 [6] - 在电动船舶领域,搭载公司电池的各类电船已近900艘,覆盖内河与近海多种航区,公司参与打造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和首个货船换电项目 [6] - 在低空出行领域,公司两吨级eVTOL已在复杂环境下完成多次飞行验证,并已取得TC、PC、AC,正在取得OC [6] 零碳生态与资源循环 - 公司正积极布局风、光、储一体化,打造绿电直连的零碳产业园区,在四川宜宾以及海南、福建、山东等地的项目正在落地 [7] - 公司牵头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国家标准,其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均为全球最高 [8] - 公司2025年在欧洲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GECC)”,联合全球伙伴共同推进循环经济转型 [8]
事关磷酸铁锂,曾毓群透露技术大突破
上海证券报· 2025-11-12 16:10
核心技术进展 - 量产第四代磷酸铁锂电池在高比能、长寿命、高功率方面全面领先行业主流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 [1][3] - 第五代磷酸铁锂产品近期已开始量产 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实现新突破 [1][3] - 在三元体系电池上保持长期领先 技术已应用于麒麟、骁遥等电池 [3] - 2025年推出“钠新”钠离子电池 有效降低对锂资源依赖 更安全低碳并解决低温性能痛点 [3] - “骁遥”双核电池实现多体系自由组合 推动电池定制化发展 [3] - 全固态电池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度处于行业前列 [2][3] 商业模式创新 - 推动“车电分离”发展模式 使电池从商品变成服务 [4] - 巧克力换电联盟已在全国四十多个城市布局 计划到年底建成1000座换电站 [4] - 与京东、广汽合作基于巧克力换电系统推出国民好车 采用耐高温电池无需水冷 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且换电体系可兼容固态电池 [4] 应用场景拓展 - 电池使用场景从乘用车拓展至商用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 [5][6] - 在商用车领域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创历史新高 天行电池成为纯电重卡首选 并针对矿区、工程机械推出专用高强度版本 [6] - 在电动船舶领域 搭载公司电池的各类电船已近900艘 覆盖内河与近海航区 参与打造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和首个货船换电项目 [6] - 在低空出行领域 两吨级eVTOL已完成复杂环境多次飞行验证 已取得TC、PC、AC 正在取得OC [6] 零碳生态布局 - 积极布局风、光、储一体化 打造绿电直连的零碳产业园区 项目在四川宜宾及海南、福建、山东等地落地 [8] - 牵头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国家标准 当前镍钴锰回收率达99.6% 锂回收率达96.5% 均为全球最高 [8] - 2025年在欧洲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GECC)” 联合全球伙伴推进循环经济转型 [8][9]
曾毓群:推动新能源产业加速迈入「全域增量时代」
鑫椤锂电· 2025-11-12 14:15
行业与公司发展成就 - 中国新能源产业高速成长,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已成为出口新支柱 [3] - 今年前三季度“新三样”出口总额超过9000亿元,其中锂电池贡献近4000亿元,占比超过四成 [3] -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锂电池出口120GWh,在近200GWh的锂电池出口总量中占比近六成 [3] - 公司在全球13大生产基地创造近15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宜宾基地未来员工将突破5万名 [3] -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纳税245亿元,同比显著增长 [3] - 公司十年来持续坚持长期研发投入,总额超过800亿人民币,仅今年前三季度投入超过150亿元 [3] - 公司累计拥有和在申请专利近5万项,是海外申请专利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 [3] - 目前全球超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搭载公司电池,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00万吨 [4]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公司量产的第四代磷酸铁锂电池在高比能、长寿命、高功率方面全面领先行业主流第二代、第三代产品 [7] - 第五代磷酸铁锂产品已开始量产,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实现新突破 [7] - 公司在三元体系电池上保持长期领先,已在麒麟、骁遥等电池中广泛应用 [8] - 今年推出的“钠新”钠离子电池有效降低对锂资源依赖,更安全、更低碳,并解决低温性能痛点 [8] - “骁遥”双核电池实现多体系自由组合,让电池走向“定制化” [8] - 公司在全固态电池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度处于全球前列 [9] 应用场景拓展 - 公司电池正从乘用车走向商用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形成“全域增量” [11][12] - 在商用车领域,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创历史新高,天行电池已成为纯电重卡首选 [12] - 针对矿区、工程机械等高强度工况,公司推出专用高强度版本 [12] - 在电动船舶领域,搭载公司电池的各类电船已近900艘,覆盖内河与近海多种航区 [13] - 公司参与打造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和全国首个货船换电项目 [13] - 在低空出行领域,公司两吨级eVTOL已在复杂环境下完成多次飞行验证,并取得TC、PC、AC,正在取得OC [13]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推动“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让电池从商品变为服务 [15] - 公司“巧克力换电联盟”已覆盖全国45个城市,到年底将建成1000座换电站,未来将在全球建成3万座 [15] - 公司与京东、广汽合作推出“国民好车”,基于巧克力换电系统,采用最新耐高温电池,无需水冷,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 [15] - 换电体系能灵活兼容固态电池,让用户享受最前沿科技 [15] 零碳生态构建 - 公司积极布局风光储一体化,打造绿电直连的零碳产业园区,在四川宜宾、海南、福建、山东等地落地“零碳样板” [16] - 公司牵头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国家标准,当前镍钴锰回收率已达99.6%,锂回收率达96.5%,均为全球最高 [16] - 公司在欧洲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GECC)”,联合全球伙伴共同推进循环经济转型 [16] - 零碳之路将成为产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为未来发展注入长期动力 [17]
上海电气“双会”连轴秀:从研讨到展陈 解码风光储氢全链智慧
中国能源报· 2025-10-22 22:44
公司近期活动与战略展示 - 公司于10月19日至22日通过主办创新研讨会和参与风能展,深度参与能源行业盛会,集中呈现风光储氢等领域的前沿洞察与全场景解决方案 [1] - 研讨会汇聚150余位智库专家、学者及产业链伙伴,共探新型电力系统下风光储协同发展路径 [1] 风电业务全场景解决方案 - 针对沙戈荒基地场景,提供匹配不同资源品质、适应极端环境的适度大型化机组,以及少人/无人运维解决方案 [3] - 针对分散式场景,提供环境适配、低风高效、电网友好、并针对电力市场交易进行订制化的风电机组及配套解决方案 [3] - 针对深远海场景,提供高可靠大型海上风电机组,针对低频、柔直等送出要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以及基于母船的深远海运维模式 [4] - 针对绿电直连场景,通过真实高效的新能源、精细化负荷管理等措施保障项目稳定运行 [4] - 公司以差异化模式进军海外,推动中国装备国际化 [4] - 在风能展上推出陆上超低风速(5.X-6.X MW)、沙戈荒(7.X-10MW+)及海外定制机型,形成适配多场景的产品矩阵 [19] - 通过智能偏航系统解决方案提升机组捕风效率,延长偏航传动链寿命,并发布叶片延长技术,助力老旧风场提质增效 [21] - 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收益共享机制,推动分散式风电与县域经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 [28] 光伏业务场景化竞争策略 - 公司聚焦沙戈荒、海光、交通等场景痛点,以定制化产品策略攻克应用难题 [6] - 推出更高效异质结光伏组件2.0产品,通过工艺、效率、材料升级实现更稳定可靠,结合场景化方案为客户提升收益 [7] - 以光伏治沙为特色,提供光伏治沙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发电效益与生态修复双轮驱动 [30] - 通过全球首个漂浮式"风光渔"示范项目,展示海上光伏组件应对特殊环境的能力,阐述"上风中光下渔"的立体开发模式 [31] 储能业务多元化技术布局 - 液流储能凭借高安全、长寿命、易安装、易扩容优势,提供新能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10] - 液流储能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全场景项目交付能力,稳居液流电池第一梯队,连续两年新接订单突破10亿元 [10] - 公司正开发行业内单体功率最大的1500kW下沉式储能模块,拓展液流+X储能新模式 [10] - 锂电储能适配"十五五"新型储能以锂电池为主、多元化技术协同的背景,提供新能源+储能、调峰调频等全方位解决方案 [13] - 明星产品EffiSync X系列液冷储能系统及户外柜式储能系列产品具有高安全、高输出、精细管理和高度集成特点,灵活匹配各类工商业场景 [15] 氢能业务全链条布局 - 公司聚焦"制、储、加、用"全链条,依托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等标杆项目经验,展示绿氢核心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 [33] - 提供从生产到终端应用的全周期服务 [3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针对深远海严苛环境,分享涵盖抗台风设计、防腐技术、智能运维策略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19] - 构建涵盖环境状态感知、疲劳寿命感知等6大模块的全感知框架,保障高可靠高收益 [20] - 通过AI预测维护精准定位变流器等关键部件,实现运维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防御",构建全生命周期可靠性体系 [22] - 重点解析构网型技术在风电微网中的应用,助力机组主动构建稳定电网环境,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3] 综合能源服务与零碳生态构建 - 依托全产业链装备能力,聚焦集中式能源、综合能源两大业务板块,打造"风光储氢"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 [17] - 构建新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为能源客户提供全方位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17] - 为工业客户提供绿电替代一体化方案,构建立体式零碳产业园区,达成能源与工业联动,助力深度降碳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