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

搜索文档
财务造假!这家公司,或被强制退市!
证券时报· 2025-07-14 08:26
*ST苏吴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7月13日晚间,*ST苏吴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因连续多年造假,拟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同时 触及上市规则中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如根据正式的处罚决定书结论,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公告称,经查,*ST苏吴及相关人员的违法事实如下: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中国证监会拟决定: 同时,钱群山作为*ST 苏吴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组织、指使实施案涉事项,行为恶劣,情节较为严重。依据《证券法》第 二百二十一条和《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证监会令第185号)第三条第一项、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五条、第七条的规定, 中国证监会拟 决定:对钱群山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公司表示,根据收到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情况,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将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规则》第9.5.2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4日起将被上海证 ...
深夜突发!600200,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00:12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2][5] - 2020年至2023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3.7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6.46%、26.39%、21.26%、16.82% [7] - 同期分别虚增营业成本4.81亿元、4.48亿元、4.11亿元、3.55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成本的37.08%、35.47%、28.40%、20.95% [7] - 同期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89%、51.65%、26.42%、29.81% [7] - 公司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2018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7] - 中国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钱群山等高管给予警告,并合计处以2050万元罚款 [7] 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财务造假事项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 - 自7月14日起,公司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 公司首次发布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8] - 若后续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确认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公司将申请停牌并及时披露 [10] -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公司停牌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发出拟终止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10] 公司经营及财务数据 - 公司股价截至7月11日收盘报2.42元/股,总市值为17.23亿元 [2] - 公司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等领域 [10] - 医美生物科技板块主要聚焦于高端医美注射类产品 [10] - 2024年营业收入15.99亿元,同比下降28.64% [10][1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048.35万元,2023年为-7194.52万元 [10][1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亿元,同比下降34.85% [11]
深夜突发!600200,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00:01
【 导读 】*ST苏吴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或 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记者 闻言 7月13日晚间, *ST苏吴 发布 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ST苏吴的上述事项将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5.2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重大违法 强制退市情形, 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自7月14日起,*ST苏吴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7月11日收盘,*ST苏吴股价报2.42元/股,总市值为17.23亿元。 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多项虚假记载 公告显示,7月13日,*ST苏吴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监管认定*ST苏吴的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吴贸易发展(杭 州)有限公司、江苏吴中海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与浙江优诺德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关联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 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此外,《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ST苏吴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2018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 ...
2025年免疫调节益生菌品牌推荐:引领下一代微生态疗法浪潮
头豹研究院· 2025-07-09 20: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中国免疫调节益生菌市场快速发展,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加强下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企业会加大产品多样化和消费者教育投入以满足市场需求;本土企业研发和产能提升,有望摆脱进口依赖、降低成本;市场潜在需求大但未完全开发,推出多元产品和加强消费者教育可促终端市场扩张;行业发展面临菌种资源和成本控制挑战,本土省份有望推动本土化产品发展;消费者需求和政策放宽推动产品剂型多样化,促进行业竞争与创新 [4][9][12][28][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摘要:近年中国免疫调节益生菌市场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增加使益生菌产品成焦点,头部企业研发创新推动市场规模扩张和产品竞争力提升,未来市场将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展,企业会加大产品多样化和消费者教育投入 [4] - 免疫调节益生菌定义: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定义益生菌为摄入足量可使人体健康获益的活性微生物,存在于发酵食品或作为膳食补充剂;其免疫调节功能包括增强黏膜屏障、激活免疫系统和调节细胞信号;中国市场应用的免疫调节益生菌菌种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等 [5] - 市场演变:免疫调节益生菌发展历经萌芽期(17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启动期(20世纪末期)、高速发展期(至2010年)和成熟期,各阶段反映科学认知深化和市场应用扩展 [6][8] 市场现状 - 市场规模:2019 - 2024年中国免疫调节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从20.97亿元增至55.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52%;预计2025 - 2029年从128.35亿元增长至219.0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4.30%;关注免疫力提升的消费者是主要购买群体,健康专家和行业人士推广助力市场扩展 [9] - 市场供需:供给上,中国曾依赖海外原料菌粉,近年本土企业加大研发和产能扩张,如科拓生物、倍加洁,生产能力向海外趋同,摆脱进口依赖,降低成本,自有原料产线利好产品定价;需求上,中国居民约八成有潜在免疫调节需求,但2023年电商平台仅2.2%消费者因免疫调节目的购买益生菌产品,居民对免疫健康关注有上升空间,消费者对益生菌接受程度较高,产品在免疫调节方面潜在市场未完全开发,推出多元产品和加强消费者教育可促市场扩张 [10][11][12] 市场竞争 - 市场评估维度:十大代表品牌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核心技术壁垒与研发深度(菌株与原料研发能力、生产工艺先进性)、产品矩阵适配性与场景创新(剂型与体验创新、跨界配方协同性)、科学公信力与生态协同效率(科研信任背书体系、生态协同扩展性) [13][14] - 市场竞争格局:骨骼健康益生菌行业呈现梯队情况,第一梯队有北京同仁堂、i - Health、健合国际、汤臣倍健;第二梯队为华大营养、Garden of Life;第三梯队为深圳精准健康、纽崔莱 [14] - 十大品牌推荐:包括北京同仁堂、精准健康、i - Health、健合集团、赫力昂、Garden of Life、上药信谊、纽崔莱、华大精准营养、汤臣倍健,各品牌在产品研发、技术、渠道等方面有不同优势 [15][16][17][18][20][21][22][23][24][25] 发展趋势 - 益生菌菌种资源的多样性和成本控制是行业关键挑战,本土各省份凭借丰富资源和科研实力,有望推动本土化益生菌产品的发展,降低成本并扩展市场:如广东省微生物资源库收藏超6.5株农业微生物,含200多种潜在免疫调节功能益生菌菌株,超5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研究,年发表超100篇相关科研论文,有望推出贴合本土消费者产品,降低成本,引领市场扩容 [28] - 消费者需求的多元演变和政策放宽推动益生菌产品剂型多样化分布,政策改革为免疫调节益生菌行业提供新发展空间,促进市场竞争与创新:消费者需求使产品剂型丰富,政策放宽拟增加新食品形态,为行业提供发展空间,吸引厂商进入,推动市场充分竞争,企业通过创新剂型和提升质量争夺市场 [29]
云顶新耀:嘉善工厂成功放行EVM14首批临床样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6-20 15:15
公司动态 - 云顶新耀宣布其嘉善工厂顺利完成通用型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首批临床样品放行,该样品将用于支持中美两地的临床试验[1] - 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此次样品放行体现了公司自研mRNA技术平台端到端的全价值链能力,为EVM14等核心管线自主研发提供保障[1] - EVM14是一款靶向多种肿瘤相关抗原的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拟用于鳞状细胞癌治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头颈癌等[1] - EVM14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5年3月获得美国FDA批准,公司计划近期向中国CDE递交临床试验申请[1] 研发管线 - 除EVM14外,公司还开发了多个肿瘤及自免相关的mRNA治疗药物,包括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免疫调节肿瘤治疗性疫苗、自体生成CAR-T产品等[2] - 公司开发了新一代LNP递送系统以增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2] 生产基地 - 公司位于浙江嘉善的生产基地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达58000平方米,投资规模超过9亿元[2] - 该基地拥有全套先进生产设施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已于2022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2] - 该基地为公司产品的本土化研发、生产及商业化运营提供强力支撑[2]
华北制药与关联财务公司签约,预计2025年发生金融业务2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5-23 21:16
关联交易与金融服务协议 - 公司与冀中能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三年期《金融服务协议》,涵盖存款、结算、信贷等服务,预计2025年金融业务总额20亿元 [2] - 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明细:存款业务10亿元(占同类业务55.34%)、贷款业务4亿元(占3.92%)、票据业务6亿元(占33.43%) [3] - 财务公司由河北省国资委实际控制,注册资本45亿元,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206.3亿元,净利润6427.43万元 [3][4] 风险控制措施 - 公司制定存款风险处置预案,成立董事长领导的专项小组监控资金安全,要求及时上报风险 [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财务公司的存贷款余额为零,股东华北制药出资9亿元持股20% [7][8]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5.74亿元(同比+0.65%),归母净利润5749.16万元(同比+216.72%),扣非净利润增长376.62% [10][11] - 总资产219.94亿元(同比+2.4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3亿元(同比-71.2%) [11] - 二级市场表现:5月23日收盘价6.04元(+1%),总市值103.6亿元 [11] 公司治理与股东会 - 拟于2025年6月11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工作报告等议案 [10] -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化学制药、生物技术药物、维生素等领域,产品超700个品规 [10]
突发!600200,董事长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 2025-05-14 22:44
公司动态 - 董事长钱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立案仅针对个人,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2][3]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于2024年2月26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若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 - 公司每周披露1次风险性提示公告,说明立案调查进展情况 [3]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9亿元,同比减少28.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8.35万元 [6] - 复基控股的其他关联方企业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7.69亿元未归还,导致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叠加其他风险警示 [6] - 全资孙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销售有限公司贷款逾期,导致公司及销售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可能影响融资能力和部分业务 [7] 业务情况 - 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主营业务涉及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等领域 [4] - 医美生物科技板块聚焦高端医美注射类产品,通过外部引进、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布局产品管线 [4]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巩固医药产业核心地位,重点培育医美生物科技产业,形成"医药+医美"两大核心产业格局 [6] 法律风险 - 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及时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杨锋因协助实施骗取出口退税被起诉追究刑事责任,案件已于2025年4月22日第一次开庭 [7] - 公司银行账户可能存在被进一步冻结的风险 [7]
突发!600200,董事长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21:20
公司高管及信息披露问题 - 董事长钱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公司此前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立案调查仅针对董事长个人 公司称不影响日常经营活动[1] - 公司每周披露1次立案调查进展的风险提示公告[2] 财务及审计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5 99亿元 同比减少28 64%[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048 35万元[4] - 会计师事务所对2024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关联方企业非经营性占用资金7 69亿元未归还[4] - 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叠加其他风险警示[4] 业务板块及发展战略 - 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运营 主营药品研发生产销售[2] - 产品覆盖抗病毒 免疫调节 抗肿瘤 消化系统 心血管等领域[2] - 医美生物科技板块聚焦高端医美注射类产品[2] - 未来发展战略为"医药+医美"双轮驱动[4] 法律及经营风险 - 全资子公司及前董事长因涉嫌协助骗取出口退税被起诉[5] - 全资孙公司贷款逾期导致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5] - 立案调查及债务逾期可能影响公司融资能力和部分业务[5]
浙江金华:扛起“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浙中担当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22:12
中新网金华4月30日电 (钱晨菲 张益晓 叶永永)4月30日,以"新时代 新金华 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金华 发展大会开幕。近千名海内外浙江金华籍代表人士、"新金华人"代表等相聚家乡,共叙情谊、共谋发 展、共话未来。 "世界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2017年11月,首届金华发展大会向海内外金华游子发出召 唤,千余人齐聚叙乡情、话发展。此后,金华发展大会成为金华人的约定,也成为海内外金华人合力共 建,助推家乡高质量赶超发展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当地锚定"港""廊""链"主战场,突出"抢机遇、抓项目、助企业、提消费"经济工作主线,持续 放大开放优势、激活创新动能、强化产业支撑,坚定扛起"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浙中担当。 这是长三角首趟出口货物铁公联运班列(整列),不仅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国际物流解决方案,也为 金华(义乌)通往中亚地区(方向)开辟了一条物流新通道。 地处"浙江之心",金华有着"海陆并联、东西互济"的枢纽地位。西向依陆出境,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 增至25条线路,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到达境外站点100个以上;东向依港出海,金 东、义乌、永康海铁联运三线齐发,不断拓宽东 ...
江苏吴中(600200) -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1-3月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4-29 22:13
证券代码:600200 证券简称:江苏吴中 公告编号:临 2025-029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 1-3 月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承担法律责任。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主营业务 2025 年 1-3 月主要经营数据情况公告如下: 1、2025 年 1-3 月,公司医美生科业务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302.2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175.09 万元,增长 8,781.59%,医美生科业务主营业 务毛利 9,257.4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186.40 万元,增长 12,922.63%。 2025 年 1-3 月,公司医药业务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9,753.26 万元(其 中医药工业 13,972.06 万元,医药商业 5,781.21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1,844.15 万元,减少 52.51%,医药业务主营业务毛利 10,473.57 万元,较上年 同期减少 3,547.84 万元,减少 25.30%。 治疗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