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

搜索文档
财务造假!这家公司,或被强制退市!
证券时报· 2025-07-14 08:26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公司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被中国证监会拟处以1000万元罚款,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1] - 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钱群山实际控制公司但披露为钱群英[2] - 2020年至2023年通过无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虚增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4.95亿元、4.68亿元、4.31亿元、3.77亿元,占当期营收26.46%、26.39%、21.26%、16.82%[3]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披露利润总额2.89%、51.65%、26.42%、29.81%[4] - 2020年至2023年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分别为1.27亿元、13.93亿元、15.43亿元和16.93亿元,占净资产6.88%、74.2%、84.6%和96.09%,但未在年报中披露[5] 相关人员处罚措施 - 实际控制人钱群山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处罚款1500万元(直接责任500万元+实际控制人1000万元)[6][7] - 时任董事钱群英被警告并罚款200万元[7] - 时任董事陈颐被警告并罚款150万元[7] - 时任财务总监孙曦和子公司总经理骆啸分别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7] 公司现状及业务情况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4日起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6] - 截至公告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将配合证监会工作并行使听证等权利[9] -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和医美业务,医药产品涵盖抗病毒、抗肿瘤等领域,医美业务聚焦高端注射类产品[9] - 截至7月11日股价报2.42元/股,总市值17.23亿元,股东户数8.6万户[10] - 股票交易数据显示:当日最高价2.45元,最低2.41元,成交额3927万元,换手率2.28%,市盈率24.45倍[11]
深夜突发!600200,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00:12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2][5] - 2020年至2023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3.7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6.46%、26.39%、21.26%、16.82% [7] - 同期分别虚增营业成本4.81亿元、4.48亿元、4.11亿元、3.55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成本的37.08%、35.47%、28.40%、20.95% [7] - 同期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89%、51.65%、26.42%、29.81% [7] - 公司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2018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7] - 中国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钱群山等高管给予警告,并合计处以2050万元罚款 [7] 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财务造假事项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 - 自7月14日起,公司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 公司首次发布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8] - 若后续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确认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公司将申请停牌并及时披露 [10] -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公司停牌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发出拟终止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10] 公司经营及财务数据 - 公司股价截至7月11日收盘报2.42元/股,总市值为17.23亿元 [2] - 公司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等领域 [10] - 医美生物科技板块主要聚焦于高端医美注射类产品 [10] - 2024年营业收入15.99亿元,同比下降28.64% [10][1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048.35万元,2023年为-7194.52万元 [10][1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亿元,同比下降34.85% [11]
深夜突发!600200,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00:01
公司违规与处罚 - 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其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2][7] - 公司通过子公司与关联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为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3.7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6.46%、26.39%、21.26%、16.82% [9] - 虚增营业成本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为4.81亿元、4.48亿元、4.11亿元、3.55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成本的37.08%、35.47%、28.40%、20.95% [9] - 虚增利润总额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为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89%、51.65%、26.42%、29.81% [10] - 公司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2018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10] - 中国证监会拟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钱群山等高管给予警告,并合计处以2050万元罚款 [10] 退市风险 - 公司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2] - 自7月14日起,公司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 如果公司后续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将申请停牌并及时披露有关内容,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停牌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发出拟终止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14] 公司经营与财务 - 公司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主要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消化系统、心血管类等领域;医美生物科技板块主要聚焦于高端医美注射类产品 [1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99亿元,同比下降28.64%;归母净利润为7048.35万元,2023年为-7194.52万元 [15] - 截至7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42元/股,总市值为17.23亿元 [4]
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链”聚新势能 “质”创新未来
中国化工报· 2025-07-07 14:34
产业升级与转型 - 荆门石化年产60万吨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项目首吊到位,标志着"油转特"项目进入新阶段,推动石油化工产业链高端化发展 [1] - 园区聚焦六大产业(石油化工、碳一化工、锂电池材料、生物医药、光固化剂、防水材料),通过链式整合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能级跃升 [1] - 采取"一企一策"盘活机制,累计让6家僵尸企业焕发新生,腾挪出数百亩低效用地,为优质项目开辟空间 [2] 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发展 - 以荆门石化为龙头,引进28家下游企业(如玲珑轮胎、巨邦石化),构建从基础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完整生态 [2] - 以盈德气体煤制氢工业气体岛为核心,串联"气头—化工—新材料"碳一产业链,形成资源高效流转的闭环 [3] - 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实现全生命周期循环,涵盖上游锂盐(金泉新材料)、中游三元前驱体(格林美)、电解液(新宙邦)、下游电池生产(亿纬锂能)及回收(美华),预计总产值达200亿元 [3] - 园区内18家上市公司与90%中小企业实现上下游协同,年产值阶梯式增长 [3] 精准服务与价值链提升 - 构建"分企施策"服务机制,解决企业用工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搭建产业链对接会等资源互通平台 [4] - 支持光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固润科技投资15亿元扩建项目,预计新增35亿元产值,打造国内光固化材料重要生产基地 [4] - 防水材料产业链引进东方雨虹、科顺防水两家龙头,形成高端防水卷材和新型涂料特色产业链,预计年总产值突破20亿元 [5] 人才驱动与创新体系 - 建设化工安全技能培训基地和化工产业人才联盟,整合高校(如武汉工程大学)与龙头企业(亨迪药业、润都制药)资源,形成"产学研用"协同体系 [6] - 生物医药产业链覆盖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六大品类324个品种,研发生产全链条体系完善 [6]
研判2025!中国抗菌涂料行业分类、发展历程、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分析:人们对健康和卫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抗菌涂料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3.68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5 09:08
中国抗菌涂料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涂料市场,行业处于战略机遇期,受益于重涂市场崛起及新基建、城镇化等政策带动需求增长[1] - 2024年抗菌涂料市场规模达109.8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153.68亿元,CAGR约11.8%[1][16] - 抗菌涂料兼具健康防护与装饰功能,在医疗、家装、公共场所渗透率持续提升[1][5]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抗菌涂料是通过抗菌剂处理防止微生物生长的功能性涂料,分为天然/有机/无机三大类[3] - 相比普通涂料具有两大核心优势:99.9%抗菌率(如巴德士产品)及优异的耐候性/装饰性[5][20]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医院墙面、家电表面、汽车内饰等高频接触区域[10] 产业链结构 **上游** - 核心原料抗菌剂2024年市场规模130.1亿元(+6.71%),应用场景从传统建材向电子/食品包装等新兴领域延伸[12] - 树脂/颜填料等基础材料占成本主要部分[10] **中游** - 生产环节技术壁垒体现在纳米材料分散、复合抗菌剂协同等工艺[25][26] **下游** - 建筑业为主要应用领域,2024年总产值32.65万亿元(2017-2024年CAGR 6.23%)[13] - 医疗场景可降低40%以上交叉感染风险[10] 竞争格局 **国际品牌** - 阿克苏诺贝尔Interpon AM系列为技术标杆,PPG抗病毒涂料灭活率99.9%[18][20] - 宣伟/巴斯夫通过特种涂料占据高端市场[20] **本土企业** - 三棵树2024年家装墙面漆收入29.67亿元(+12.73%),工程漆40.84亿元(-12.66%)[21] - 立邦中国建立亚太最大研发中心,覆盖建筑/工业全场景产品[23] - 巴德士采用德国巴斯夫抗菌乳液,嘉宝莉布局水性漆技术[20] 技术发展趋势 - 复合抗菌剂研发:有机/无机材料协同提升广谱杀菌+长效稳定性[25] - 纳米技术应用:纳米银/氧化锌解决分散性难题,拓展医疗包装场景[26][27] - 标准体系完善:建立抗菌率测试/耐久性评估等国家标准[28] 政策驱动因素 - 新型城镇化/旧城改造政策催生建筑涂料需求[1][13] - 绿色建筑标准推动抗菌功能成为标配[13] - 2020年涂料工业协会发布抗菌涂料行业标准[8]
雅本化学ESG评级升至AA级 绿色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新风尚
全景网· 2025-07-01 09:41
近日,雅本化学(300261)凭借其在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引领方面的卓越表现,ESG评级由BBB上调 至AA,此评级为目前行业最高评级。作为精细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雅本化学不仅在技术创新和产品 优化上持续突破,更在ESG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以绿色创新为引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内精细化工行业低碳转型的先行者,雅本化学积极响应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以1.5℃温控 目标为指引,全力践行《巴黎协定》的长期愿景。公司于2023年正式启动SBTi承诺流程,成为国内精 细化工领域首批加入该倡议的企业之一。以2022年为基准年,公司针对范围1、范围2及范围3的碳排放 制定了明确的减排目标,计划于2033年前达成。经过全面的碳盘查及两年多的精心筹备与持续努力,雅 本化学于2025年6月成功通过SBTi官方的严苛目标验证。这一里程碑式突破,不仅标志着在应对全球气 候变化、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更充分彰显了其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坚定决心与 责任担当。 作为雅本化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技术创新始终贯穿公司发展脉络。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费用高达 1.23 亿元,构建起覆盖产品全生命周 ...
美股新股前瞻|尼龙长丝制造商佳美新材:业绩稳健增长,锚定行业转型升级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15:28
公司概况 - 福建佳亿化纤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佳美新材向SEC递交IPO申请,计划募资最高600万美元,股票代码为"CNMT" [1] - 公司成立于1999年,专业生产定制尼龙长丝产品,专注于弹性尼龙功能纱线的研发和制造 [1] - 主要产品包括初级POY产品、普通DTY产品、功能性和定制的DTY产品以及花边、面料等 [2]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收入0.94亿元,2025财年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2.34% [3] - 2024财年净利润587.6万元,2025财年净利润837.9万元,同比增长42.6% [3] - 功能性及定制型DTY产品2025财年收入2438.4万元,同比增长23.8% [3] - 初级POY产品2025财年收入2287.9万元,同比增长73.8% [3] - 蕾丝、面料和其他收入2025财年3492.7万元,同比增长约122.5% [3] 产品与技术 - 开发了浸铜抗菌抗病毒尼龙丝、无卤无滴阻燃尼龙丝、隔热储热尼龙丝等多种功能性产品 [1] - 产品分为初级POY产品、普通DTY产品、功能性和定制DTY产品以及花边面料等 [2] - 初级POY产品是生产其他衍生尼龙产品的基本材料 [2] - 普通DTY产品是传统尼龙弹力纱,用于一般服装制造 [2] 市场与销售 - 产品应用于服装、家用纺织品和医疗服装等领域 [2] - 销售网络从国内扩展到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海外市场 [2] - 尼龙长丝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纺织行业,呈现"波动复苏"特征 [4] - 2023年尼龙长丝实物消费量约316万吨,2019-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3.3% [4] 行业趋势 - 行业向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对功能性高端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 [8] - 纺丝技术、改性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的进步支撑产品高端化 [8] - 环保法规趋严推动行业向循环经济、生物基尼龙、可降解尼龙方向发展 [8] - 预计2024年尼龙消费量343万吨,2028年接近470万吨 [4] 竞争格局 - 面临大型垂直整合纺织制造商和小型制造商的激烈竞争 [7] - 竞争对手可能拥有更多资金、技术、制造等资源优势 [7] - 产品同质化和产能过剩加剧行业竞争 [4][7] - 公司通过产品升级转型在竞争中寻求有利地位 [8]
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广州市“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专场路演顺利举行
广州日报· 2025-06-27 00:38
活动概况 - 广州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之广州市"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第28期生物医药专场路演活动于6月26日在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举办 [1] - 活动由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办,广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深交所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深交所科融通V-Next)、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协办 [1] - 120余名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代表参加活动 [1] 参与企业情况 - 6家广州生物医药企业参与路演 [3] - 企业业务覆盖呼吸专病全周期远程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新型抗病毒药物、中枢神经药物、器官纤维化等领域药物、双/多抗药物开发、青光眼治疗微创引流器械、硬组织再生医疗产品以及脑控康复机器人等 [3] 政府支持措施 - 政府通过"送人、送钱、送场景"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3] - 政府机构积极助力企业与高校、金融机构对接,并帮助企业开拓渠道资源 [3] - 广州市正在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生物医药与健康"定位为6个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生物制造"位列5个战略先导产业 [3] 未来发展规划 -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和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将在广州市委金融办指导下,充分发挥广州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作用 [3] - 将进一步细化产融对接服务举措,推动资本市场服务重点产业链企业更加精准、高效 [3] - 加快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助力广州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3]
安奈儿困局突围:亏损不是终点,失去“未来叙事”才是—从控制权变更看童装赛道的价值重构
搜狐网· 2025-06-12 14:48
资本市场估值逻辑 - 资本市场更看重公司的成长叙事而非短期盈利 亏损但具备清晰战略和增长空间的公司能获得更高估值容忍度 [1] - 股价反映未来现金流折现(DCF)逻辑 特斯拉、京东等长期亏损企业因代表行业变革叙事而受追捧 [2] - 拉夏贝尔案例显示 营收超百亿但缺乏新故事的企业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2] 安奈儿投资价值分析 新股东协同效应 - 实控人变更为世纪金源总裁黄涛 其旗下拥有"童兜天地"等儿童业态品牌 与公司儿童产业战略形成协同 [3] - 世纪金源在地产和商业运营领域的资源 有望为安奈儿打开渠道拓展空间 [3] 被低估的核心资产 - **渠道网络**:覆盖全国近700家门店 含一二线核心商圈 拥有30年中国儿童体型数据库及超百万会员数据 [3] - **品牌价值**:位列中国十大童装品牌 具备高信任度的品牌心智和忠诚度 试错成本高的行业特性强化其优势 [4] - **科技壁垒**:拥有抗病毒抗菌面料技术 电子束接枝技术具备拓展至成人功能性服装和家纺领域的潜力 [5][6] 潜在业务升级方向 - **门店改造**:将传统门店升级为含IP体验区、亲子活动区、健康服务角的复合空间 验证"IP+科技+服务"模式 [4] - **品牌强化**:通过面料安全测试台、有害物质检测仪等可视化手段 建立"科学育儿"品牌联想 [4] - **技术商业化**:与上下游合作开发新材料 拓展技术应用至运动、户外、医护等新领域 [6] 市值与资本预期 - 当前市值36亿元 实控人变更反映资本市场对公司多重低估价值和未来可能性的溢价认可 [6]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及取得七项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21
核心观点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并新增7项发明专利,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建陶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和知识产权优势 [1][2][4] - 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327项,其中发明专利414项,体现了持续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 [1][4] - 获奖专利"抗菌抗病毒去甲醛防污剂及制备方法、釉面砖及制备方法"具有复合功能,可应用于医疗康养、酒店等高卫生安全要求的场景 [1][2] 专利获奖情况 - 公司第四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专利为"抗菌抗病毒去甲醛防污剂及制备方法、釉面砖及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21 1 0815913 9),由公司及三家控股子公司共同持有 [1] - 该专利通过复合改性材料和优化配方,使釉面砖具备抗菌、抗病毒、去甲醛等多重功能,且效果持久,突破了功能单一的技术局限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授予,经院士、行业协会等多方推荐评审,代表国家级认可 [1] 新增专利与技术优势 - 近期新增7项发明专利,专利权期限均为20年(自申请日起算) [4] - 公司现有有效专利总数达132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31 2%(414项),凸显研发成果转化能力 [1][4] - 此前已凭借"立体孔洞装饰陶瓷砖制备方法"等核心技术三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形成专利技术集群 [2] 行业地位与战略 - 作为建陶行业领军企业,公司持续强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地位,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 - 技术创新方向聚焦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2] - 专利布局覆盖材料配方(如抗菌防污剂)、生产工艺(如布料系统)和产品设计(如洞石瓷砖)全链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