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捕捉

搜索文档
2025中国游戏科技发展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7-08 14:17
中国游戏科技丨 白皮书 核心摘要: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游戏科技正以强劲的技术势能驱动科技创新进程。从《黑神 话:悟空》实现东方神话美学的数字重生,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突破动画工业制作边界;从DeepSeek显 著提升算力效率,到宇树机器人解锁高难度控制动作。这些现象级创新成果的背后,也有游戏科技与科技创 新深度共振的贡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载体,游戏产业早已超越传统娱乐范畴,其孕育的游戏科技正成为 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游戏科技引擎本质在于其双重属性,既是科技创新的压力测试场,也是跨领域赋能的通用接口。在技术纵深 层面,游戏产业对图形处理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底层技术的极限需求,直接推动了英伟达GPU、5G 通 信网络等关键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在产业协同层面,虚幻引擎的实时渲染架构已融入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游戏AI 训练框架正应用于自动驾驶仿真系统——这种 "技术突破 – 效应外溢 - 产业重构" 的循环机制,揭 示了游戏科技与科技创新共生共荣的底层逻辑。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及" 激发文化市 场主体发展活力 ...
利亚德(300296) - 2025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7 09:08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AI与空间计算业务板块以全球领先的光学动作捕捉技术为核心,研发、生产、销售动捕产品,推动其与各行业结合的应用方案,已应用于影视娱乐、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多领域 [1] - 公司在OptiTrack技术基础上,增加Lydia动作大模型等多种前沿技术能力,可提供不同解决方案 [1] - 2024年公司以“数据、服务、算法、硬件”为核心能力入局具身智能领域,发布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 [2] 具身智能领域赋能方面 - 数据方面,公司有丰富动作数据原始积累,可基于动作捕捉技术产出新数据,构建机器人动作数据集 [2] - 服务方面,公司从提供硬件设备拓展出数据采集开发、机器人训练等服务 [2] - 算法及硬件方面,开发小型摄像头,配合SLAM算法积累,为机器人提供空间定位摄像头 [2] 投资者问答 - 公司会基于客户需求提供硬件、软件、数据服务等,制定整体解决方案和机器人训练服务 [3] - 公司有现成高质量动作数据库,机器人厂商可提取数据,公司也会按需采集 [3] - 机器人达到泛化标准所需数据量不确定,如跑步训练百条有效数据配合算法可适应路况,精细动作需更多数据,算法泛化能力也是关键因素 [4] - 一条数据指一组有意义的动作 [5] - 数据采集后需先清洗,再调优线路,重定向给机器人 [5] - 公司有光学、惯性等多种技术路线,认为光学对机器人训练最合理,因其精度最高 [5]
利亚德(300296) - 2025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8:44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 主营业务分三大板块,LED智能显示板块营收占比超85%,文旅夜游曾占营收近30%,现占比不到10%,虚拟现实板块自2017年收购美国NP公司后设立,技术全球领先 [1] - 智能显示板块国内起家,2016年收购美国Planar公司后拓展海外业务,2024年海外显示业务占比达45.64% [1] - 国内市场推广分直销和渠道两种模式,2023年提出“直渠融合”销售策略 [2] - 海外市场分欧美和亚非拉,2023年下半年应对欧美中低端需求组建新团队,亚非拉市场2021年后布局,2024年营收占境外智能显示收入比重达34%,同比增长近40% [3] - 文旅夜游以声光电等技术为基础,为城市和景区服务,2024年营收7.1亿,占比稳定在10%左右,2025年有望成业绩增长抓手 [3][8] - 虚拟现实板块核心是NP公司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已成立北京虚拟动点,在人形机器人业务取得突破 [4] 投资者提问与回复 经营情况 - 各业务板块按战略推进,显示板块海外需求旺盛,管理上完成CEO更替和架构优化,产品加大细分市场投入,市场拓展采用“双品牌”制,拓展影院新兴场景,已落地30+项目 [5] 应收账款 - 主要来自文旅夜游板块,公司自2024年紧抓政策机遇催收,成立应收账款部,未来持续优化管理机制 [6][7] 文旅夜游业绩 - 2024年营收7.1亿,占比稳定在10%左右,2025年有望成业绩增长重要抓手,业务向全链条服务提供商转型 [8] 大型体育场馆项目 - 利亚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参与北京冬奥会等重大赛事和场馆建设改造 [9] C端拓展计划 - 自2020年储备进军C端技术和能力,2024年推出家庭影院解决方案,2025年推出AI/AR眼镜及AI玩具,两款产品推进量产 [10][11] 人形机器人业务 - 业务来源包括数据、服务、算法及硬件三方面,为机器人提供数据、服务和空间定位摄像头 [12] 特需行业业务 - 针对特殊行业提供定制化模拟训练产品 [13] 生产基地分布 - 国内分布在深圳、湖南、无锡、北京等地,海外有欧洲斯洛伐克工厂,沙特建厂加速推进 [14] 投资并购计划 - 持开放谨慎态度,目前无明确计划,不排除后续可能 [15][16]
“场景化设计+IP化运营”将数字技术融入消费场景 数字友好城市让技术可体验可消费
央视网· 2025-07-03 13:41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 大会于7月2日在北京开幕 为期4天 围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 数字安全 数据要素 数字医疗等新兴赛道举办50多场论坛和特色活动 [1] - 配套活动"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同步启动 将持续至7月5日 [1][13] 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 - 推出6000平方米数字综合体 设置十多个主题展区 展示50多家科技企业最新技术成果 [4] - 采用"场景化设计+IP化运营"模式 目标为实现数字技术可体验可消费 核心是数字技术普惠 [13] 展会亮点技术展示 - 1:1仿真C919飞机驾驶舱模拟舱 具备全交互功能仪表面板 实时地景视景系统 支持不同天气飞行体验 [5] - 展示风洞测试 超声悬浮演示仪等航空航天科技装置 运用LBE大空间定位技术打造混合现实研学场景 [8] - 呈现AI语音绘本创作 AR文物导览 无标记点动作捕捉等数字科技与文化创意融合项目 [11] 活动特色 - 室内外联动展示 北京坊步行街区同步举办科技市集 [11] - 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新场景 让市民直观感受数字技术对生活变革与文化创造的影响 [4][13]
人形机器人技术集中亮相浙江 上下游产业发展升级提速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13:52
展会概况 -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于6月20日至22日举办,汇聚全球200余家企业,覆盖从零部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 [1][3] - 展会期间签约6个重大项目,包括建成两座专业中试基地、落地年产160万件关键零部件及5万台整机的生产线 [1] - 展会集中展示仿生驱动、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 [1] 技术展示与应用 - 青瞳视觉自主研发高精度红外光学动作捕捉系统,通过捕捉人体和刚体运动数据精准训练机器人动作,已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仿生机器人行为训练 [3] - 同益中新材料加速技术攻关,去年成功研发高分子纤维腱绳产品,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特性,适用于灵巧手的柔性传动 [5] - 良质关节主攻关节模组,累计研发投入达一亿元,持续扩建生产厂房并加大研发投入 [3]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带动大批企业转型升级,上下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尤其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3]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6万亿元,人形机器人总量将达5900万台 [5] - 行业呈现上下游紧密合作趋势,推动整体产业向前发展 [5] 企业动态与市场反应 - 韩国某医疗器械公司团队在展会物色医疗机器人合作机会 [3] - 同益中新材料二十多年前开始关注机器人灵巧手领域新材料研发,近年加速技术攻关 [5] - 良质关节从去年加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产业需求增长驱动公司扩张 [3]
2025中国游戏科技发展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6-22 10:15
游戏科技核心观点 - 游戏科技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超越传统娱乐范畴,与科技创新深度共振[1] - 游戏科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科技创新的压力测试场,也是跨领域赋能的通用接口[1] - 游戏产业与科技创新形成"技术突破-效应外溢-产业重构"的循环机制,实现共生共荣[1][20] 中国游戏产业发展规模 - 2024年产业收入达4550.6亿元,近二十年复合增长率26.8%[3] - 用户规模突破7.5亿人,近二十年复合增长率18.6%[3] - 自研游戏国内市场收入占比从六成提升至八成以上,体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进步[5] - 2024年出海收入突破千亿元,美日韩核心市场合计占比57.3%[8] 游戏科技关键技术 游戏引擎 - 虚幻引擎5技术支持《黑神话:悟空》实现东方美学数字重生[1][24] - 国内厂商如腾讯、网易、三七互娱加速自研引擎布局,提升底层技术自主可控性[24] 人工智能 - 生成式AI已覆盖游戏开发全流程:NPC行为管理(决策树技术)、场景生成(GANs)、剧情设计(NLP)等[25] - 三七互娱构建40余种AI能力底座,通过"小七"大模型赋能立项策划到运营服务的全业务链路[26][28] 虚拟数字人 - 融合计算机图形学与AI技术,实现高精度建模与多模态智能交互[31] - 在游戏设计中可缩短30%项目周期,降低制作成本并创新社交模式[34] 动作捕捉 - 光学式捕捉精度达★★★级,适用于细微表情还原;惯性捕捉抗遮挡性最优[42] - 技术成本下降使应用场景从影视(《阿凡达》)扩展至游戏角色动画制作[37][41] 云游戏 - START ENGINE解决方案实现《EVOLUTION·进化》DEMO的实时流体动态仿真,降低本地硬件依赖[47] - 原生云游戏利用分布式计算特性,较传统方案提升50%渲染效率[47] 游戏科技外溢效应 - 文保领域:通过游戏引擎精准复刻文化遗产,扩展现实技术提升传播效率300%[51] - 医疗健康:AI+XR技术使手术定位精度提升2倍,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40%[56] - 智慧交通:游戏引擎构建自动驾驶仿真系统,降低实车验证成本60%[59] - 航空航天:腾讯游戏引擎技术为8万民航飞行员提供高拟真训练场景,风险降低75%[64] 未来发展趋势 - 游戏科技与通用技术重合度将提升至80%,成为元宇宙基建核心驱动力[67][72] - 在文化产业中从工具赋能进阶至系统重构阶段,推动生产流程再造[70]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北京:动作捕捉技术推动智能体育竞技发展
央广网· 2025-06-21 10:38
本月28日,一场机器人足球联赛,将在北京亦庄开赛。同一款机器人将分别效力于不同的队伍,实 现同等硬件条件下的软件较量。 央广网北京6月21日消息(记者张筱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北京一家从事影视、运动健康产业的动作捕捉技术公司,从去年开始拓展新业务:对人形机器人进行足 球训练。新技术发展,让科学梦想照进现实。相关文化娱乐项目的开发,也给技术发展带来了更多想象 空间。 走进位于北京首钢园的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一家入驻企业研发的动作捕捉装备,最初是用于 制作科幻影视作品,如今有了新的用途。 品牌总监孙宇阳: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机器人领域扩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些运动数据的需求 开始大量增加。我们希望它的动作近乎人类。如果是采集人体的数据,它会更加自然。 如何让新出炉的人形机器人,更快学会"人的动作"?让真人穿戴上动作捕捉设备,给机器人做"示 范",是其中一个解题思路。事实上,即便是同一款机器人,也可以在软件层面做不同的文章。 工作人员苏颖:一定要统一硬件。让大家比的是团队做算法开发的能力。 今年8月,在北京鸟巢和冰丝带还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这也将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综 ...
沉浸式人机对战、太空VR模拟驾驶、全息互动酒吧……当未来照进现实,百年工业遗址变身科幻空间
中国青年报· 2025-06-21 07:55
科幻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 [2] - 北京市科幻产业年均总营收增速26%,2023年底科幻企业和机构达632家,较2021年增加43% [10] - 北京市科幻产业总产值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处于引领地位 [10] 首钢园科幻产业布局 - 首钢园一高炉改造为科幻乐园,保留工业建筑风貌,融合AI、边缘计算等前沿科技 [2] -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聚集100多家企业,覆盖动作捕捉、图形渲染、AR/VR/MR等技术领域 [6] - 首钢园所在石景山区集聚236家科幻企业和机构,2024年科幻产业收入153亿元,占全市近三分之一 [14] 政策与规划 - 《北京市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2025年科幻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达600亿元,2027年超1000亿元 [14] - 石景山区发布全国首个科幻产业专项政策,设立科幻产业基金,提供技术孵化、人才对接等支持 [14] 技术与创新 -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形成"类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服务链,重点孵化核心技术 [20] - 北京市推动"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提升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12] 产业生态 - 科幻产业服务领域包括电子信息前沿、交叉领域及国际影响力科幻内容创作机构 [6] - 北京市通过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场景示范构建产业促进体系 [12]
视听系统典型案例推荐工作启动,这四个方向可申报
快讯· 2025-06-19 13:36
2025年度视听系统典型案例推荐工作 核心观点 - 五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度视听系统典型案例推荐工作,聚焦四个技术方向,旨在推广先进产品和解决方案 [1] 教育与会议视听系统 - 涵盖智慧黑板、智能交互投影、虚拟现实教育一体机等教育视听产品 [2] - 包括云台摄像机、传声器、扬声器等会议视听产品 [2] - 推广数字化教室、智能视听会议系统等解决方案 [2] 智能音视频采集系统 - 面向目标辨识、行为识别、工业探伤等场景的高精度摄像机、工业摄像机、热成像产品 [2] - 包含视觉感知算法、音频分析算法的系统级产品和解决方案 [2] 数字舞台和智慧文博视听系统 - 涉及沉浸式光影秀、运动LED屏、空间光成像等文化创意融合产品 [2] - 推广裸眼3D、AR/VR体验、动作捕捉等创新解决方案 [2] 近眼显示和激光显示系统 - 包括VR/AR/MR终端、AI眼镜、虚拟现实交互设备等近眼显示产品 [2] - 涵盖激光电视、激光投影等激光显示产品 [2]
凌云光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视觉、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印刷包装、光通信、数字人等行业 - 公司:凌云光、Jai、利亚德及其子公司、度量、青铜、优视科技、瑞尔曼、英实、奥艺、起点光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凌云光公司整体情况 - 一季度营收 6.14 亿元,同比增长近 40%,机器视觉收入 4.61 亿元,战略布局初见成效,毛利率明显提升 [2][4][5] - 持续进行内生和外延策略,每年研发投入约 4.5 至 4.6 亿元,在软件算法方面国际认可度显著提升 [4] - 预计全年营收增速 20%以上,利润端表现优于营收端,受益于 AI 能力提升和降本增效 [4][20]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机器视觉业务**:围绕三大核心技术为多行业龙头客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消费电子业务 Q1 收入增长超 80%,印刷包装领域预计今年增速达 30% [2][4][5] - **动补系统业务**:Q1 动补业务翻两倍,元客视界整体业务指标预计今年增长 30%,动补业务预计更明显增长,取决于下游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2][6] - **光通信业务**:预计保持平稳并有所提升,Q1 投资起点光子,希望推动业务增长 [18] - **数字人业务**:分为虚拟人直播和虚拟内容制作两个场景,与多家平台合作,预计今年有明显增速 [19] 动补系统相关情况 - 应用场景:服务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现用于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的训练和生产检测环节 [6] - 数据采集方式:主要通过虚拟现实、惯性动捕和光学动捕,未来光学动捕需求预计显著增加,光幕一体化是发展方向 [2][7] - 市场价值:一套光学动作捕捉设备价值二三十万元,400 平米、100 个工位的数据采集工厂总投资约 5000 万元 [2][7] - 数据量需求:小型 Demo 级约 10 万条,消费级百万条,工业级预计达千万条 [2][8] - 竞争格局:光学动捕有精度和规模化优势,主要竞争对手有利亚德及其子公司、度量、青铜等 [2][10] - 优势:软硬件结合,能贯通下游数据处理和仿真,已与英伟达等客户实现接口打通 [3][11] 收购情况 - 收购 Jai:1 月完成收购并在一季度并表,贡献四五千万收入,Jai 市场能力强、营销网络覆盖全球,棱镜产品有竞争力,与公司技术协同互补 [4][13][14] - 收购 JVI:在汽车、食品分选、半导体等行业有优势,双方互补式研发并推广到下游客户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动态补偿系统定制化程度较低,偏向标准化产品,调试完成后不需重新采购整个系统 [14] - 机器人本体厂商数据采集量小,大规模数据采集需求主要来自大模型厂商或数据采集工厂 [14] - 2024 年公司产品器件占比约 7 - 8%,视觉系统和视觉装备占比约 4:6,今年 Q1 消费电子领域视觉系统增速明显,预计全年视觉系统份额继续超过设备份额 [15] - 汽车行业是今年重点拓展领域,收购 JVI 后在相关行业有优势 [17] - 数字人业务正在研发硬件产品,预计今年推出新硬件产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