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致远回报混合

搜索文档
又有公司大手笔认购自家产品 2025年以来已有119家公募自购
搜狐财经· 2025-07-07 21:02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大成基金及其高管、拟任基金经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1][2] - 华商基金使用公司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 [2] - 2025年以来已有119家公募基金公司开展自购 [2][4] - 中欧基金年内自购次数达187次 泓德基金176次 景顺长城基金144次 [4] - 全市场超过100次自购的基金公司有7家 超过50次的有20家 [4] 自购产品类型分布 - 货币基金获得净申购比重最高 部分公司货币基金净申购规模占比超80% [1][4] - 权益类基金是自购的主要产品类型之一 [2] -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普遍获得各自公司自购 [2] 市场背景与动因 -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增多可能反映对中期行情看好 [2] - 自购潮往往出现在市场重要转折点 与市场下跌和阶段性低位相关 [2] - 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导致传统固收产品吸引力减弱 [4] - 货币基金通过买入返售、同业存单等工具维持稳定收益 [4] 市场特征 - 长期资本入市及赚钱效应带动市场热度 但结构性行情突出 [3]
真金白银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公募年内自购权益类基金超26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7-07 02:03
公募基金自购情况 - 7月以来华商基金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型基金 [1] - 大成基金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1] - 今年以来超过20家基金管理人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包括兴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博时基金等 [1] - 截至7月6日公募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26.19亿元是去年同期自购金额的3倍多 [1] 公募自购特点 - 在市场震荡时果断出手如4月8日博时基金运用65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招商基金运用5000万元投资旗下股票型及混合型公募基金 [1] - 在基金新发时积极自购如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的交银施罗德基金、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博时基金等均进行了自购 [2] - 基金经理常态化自购逐渐增多如博道基金何晓彬7月继续定投1万元已累计定投31个月鑫元基金刘俊文6月加仓30万元 [2] 监管政策导向 - 1月23日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 [2] - 5月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将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等指标加分幅度提升50% [2] - 前述指标占"服务投资者能力"评分权重合计不低于80% [2]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未来将有更多基金管理人加入自购阵营自购金额将稳步增长 [3] - 通过真金白银投入公募基金将真正实现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3]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公募基金管理人近期接连自购
证券日报· 2025-07-07 00:18
公募基金管理人自购行为 - 大成基金及其高管、拟任基金经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型基金,承诺持有1年,该基金募集期为7月7日至7月22日,拟任基金经理李博管理两只其他混合型基金 [1] - 大成基金6月7日曾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型基金 [1] - 华商基金7月1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型基金A类份额 [1] - 交银施罗德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型基金 [2] - 兴证全球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基金 [2] 自购行为的行业意义 - 公募基金管理人自购体现其对投研实力与产品潜力的信心,传递市场前景乐观信号,提振投资者情绪 [2] - 自购行为加强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促使更注重长期投资价值与风险控制,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2] - 权益类基金成为自购重要对象,反映机构对权益资产长期配置价值的判断及对市场估值修复和经济基本面改善的预期 [2] - 监管部门持续鼓励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今年以来对股票型基金的净申购金额达13.17亿元 [2] 自购对品牌与业务的影响 - 自购行为对公募基金管理人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有显著积极影响,增强投资者信任感 [3] - 自购传递基金管理人对投研能力和产品价值的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和资金流入 [3] - 良好品牌形象吸引潜在客户,提升现有客户忠诚度,促进长期持有和追加投资 [3] - 市场低迷时期积极自购的基金管理人后续在新基金发行、规模扩张等业务上更顺利,客户数量稳步增长 [3]
第二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上报 产品设计以投资者为本
证券日报· 2025-07-05 00:15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上报情况 - 7月4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第二批11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集体上报 其中2只为股票型基金(景顺长城基金 建信基金) 9只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国泰基金 华泰柏瑞基金 东方红资产管理等) [1] - 新上报产品费率结构与首批一致 设置三档费率水平 基准档1.2% 升档1.5% 降档0.6% [1] - 本次上报产品中4只聚焦行业或主题 覆盖高端装备 医药 制造业等领域 其余为全市场选股产品 [2] 政策背景与产品特点 -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建立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费率模式 [1] - 新模式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实际业绩显著低于基准适用0.6%降档费率 显著超越基准适用1.5%升档费率 [1] - 个别产品采取发起式安排 进一步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2] 首批产品表现与市场反馈 - 首批26只产品5月16日上报 5月23日获批 5月27日启动募集 截至6月底24只完成募集 合计募资226.8亿元 单只平均规模9.45亿元 [2] - 华商基金 信达澳亚基金旗下2只产品因渠道档期仍在募集中 华商基金7月1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 [3] 机构布局与战略意义 - 景顺长城基金作为首批试点机构 在首只产品结募后继续申报景顺长城高端装备股票型基金 聚焦大科技主题 [2] - 新模式产品将持有人收益率置于核心位置 实现管理费率与投资者长期收益直接挂钩 [2] - 费率改革推动公募机构聚焦超额收益能力 促进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 [3]
至少1000万!大成基金,又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2:48
大成基金自购行为 - 大成基金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自购旗下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型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1][2] - 大成基金年内第二次自购,6月初曾宣布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型基金 [1][4] - 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博的代表作大成精选增值连续10年跑赢沪深300指数,近三年单位净值增长17.77%,位列同类前5% [4] 公募基金行业自购动态 - 截至7月3日,年内110家基金公司净申购旗下非货币基金产品合计达41.25亿元 [5] - 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成为今年发行亮点,多家公募积极自购:华商基金2000万元认购华商致远回报、兴证全球基金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基金、博时基金1000万元投资旗下博时卓睿成长及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天弘基金1000万元自购天弘品质价值混合 [5] - 自购行为释放信号:基金公司通过真金白银投入传递对产品长期价值的信心,同时浮动费率改革进入实操阶段,头部机构加速布局此类产品推动行业转型 [5]
至少1000万!大成基金,又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2:27
大成基金自购动态 - 公司及高管、拟任基金经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自购旗下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型基金 承诺持有至少1年 [2][4] - 拟任基金经理李博代表作大成精选增值近三年单位净值增长17.77% 位列同类前5% [4] - 年内第二次自购 6月曾拟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型基金 [5] 公募基金行业自购趋势 - 年内110家基金公司净申购非货币基金合计41.25亿元 [7] -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成发行亮点 多家公司自购:华商基金2000万元认购华商致远回报 兴证全球基金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承诺持有≥3年) 博时基金各1000万元投资博时卓睿成长(浮动费率)及博时卓越优选混合 天弘基金1000万元自购天弘品质价值混合 [8] 行业信号解读 - 自购行为释放对产品长期价值的信心 浮动费率改革进入实操阶段 [8] - 头部机构加速布局浮动费率产品 推动行业向"重投资者收益"转型 [8]
华商基金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2000万元
新浪基金· 2025-07-01 10:35
专题:聚焦浮动费率基金!买前必看6问6答! - 华商基金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A类基金份额(代码:024459)[1] - 该基金为首批获批的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之一,拟由华商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张明昕管理[1] - 华商基金成立于2005年,坚持"主动管理"和"价值成长"策略,服务于居民财富长期增值[1] -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的募集期为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21日[1] 风险提示 - 该部分内容被明确要求跳过,不进行总结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 该部分内容与公司和行业无关,不进行总结
华商基金张明昕: 紧跟时代边际变化 深耕产业趋势景气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06-30 04:22
投资理念与方法论 - 投资价值划分为三个维度:深度价值、成长价值和博弈价值,更侧重成长价值,专注于行业和企业高速发展阶段带来的投资机会 [2] - 产业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0到1的突破阶段关注技术突破可能性,1到10的成长期跟踪基本面兑现情况,10到N的成熟阶段较少参与 [3] - 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体系,自上而下把握宏观趋势和政策导向,自下而上挖掘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公司 [3] 历史投资机会与行业趋势 -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多年历程中,工业化城镇化、移动互联、供给侧改革、消费升级、新能源、AI等系统性机会均源于时代背景变迁 [2] - 近年系统把握5G、新能源、AI、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投资机遇,2021年核心资产泡沫破裂前转向新能源,2023年AI狂热时切换至算力板块 [2][5] - 当前"AI+万物"被视为最大历史潮流,AI产业趋势不可逆转,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衍生领域为核心方向 [7] 风险控制与投资纪律 - 风险控制核心在于坚守价值底线(安全边际)和强调投资把控性,安全边际不限于低估值,更关注合理股价位置和确定产业趋势 [4] - 避免通过大规模仓位调整应对波动,关键时点选择市场风格和行业比仓位更重要,形成"顺大势逆小势"纪律 [5] - 短期市场调整是检验投资逻辑的时机,优质成长股往往在市场恢复时率先反弹且涨幅超预期 [5] 市场展望与结构性机会 - 政策发力降低系统性风险,经济数据现积极信号,DeepSeek引发大模型平权浪潮,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共识,奠定资本市场良好基础 [6] -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中国资产价值重估进程刚开始,将涌现更多长期投资标的 [7] - 新消费、创新药、军贸军工等板块或存在系统性机会 [7] 产品动态与行业影响 -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作为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将于7月1日发行,浮动费率改革有利于机构聚焦超额收益能力,推动行业回归专业主义 [6]
浮动管理费 与您共进退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7月1日正式启航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5:26
今年,砥砺前行27载的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又迎来一里程碑式的变革——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 金正式获批发行,这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进入加深"与投资者共进退"的深度利益绑定新时代。 华商基金投研体系以"深度研究驱动投资"为特色,构建了专业高效的投研平台。根据国泰海通证券近日 发布的公司评价,截至今年一季度,华商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表现中长期业绩均位列前十,其 中近7年业绩排名前三(3/111),近5年业绩排名第八(8/135)。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张明昕,理学硕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现任华商基金权益 投资副总监,拥有近10年证券从业经历(其中5.3年证券研究经历、4.2年证券投资经历)。张明昕此前曾 任英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级权益投资经理、权益投资部股票投资总监等职。 经过多年的打磨,华商基金张明昕逐渐形成了"基于产业趋势的景气投资"这一核心投资理念。他认为, 全面的价值评估与合理的价格提供了较好的安全边际,这是投资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处于景气周期向上 的行业才能够不断走出新高,通过全面的跨行业比较及深入的产业链研究,寻找能够戴维斯双击的阿尔 法标的是获取投资业绩重要的保障。 其中 ...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获批!最低、最高档费率相差超一倍
搜狐财经· 2025-05-23 20:57
监管政策与产品审批 - 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从5月16日申报到获批仅用一周时间 体现监管部门推动公募行业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决心 [2] - 产品设计响应《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 未来一年头部机构浮动费率基金发行量需占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以上 [6] 产品结构与费率设计 - 26只产品均为混合型基金 全市场选股 业绩基准对标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 股票仓位中枢约80% 部分含港股和债券投资 [6] - 统一设置三档管理费率:基准档1.2%/年 升档1.5%/年(需年化收益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 降档0.6%/年(年化收益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 [3][4] - 费率调整采用非对称原则 升档激励幅度0.3个百分点 降档惩罚幅度0.6个百分点 体现对投资者保护 [6] 运作机制与投资者条款 - 持有不足1年赎回按基准档1.2%收费 满1年后根据业绩触发费率调整 [4] - 以100万元投资为例 持有一年后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则管理费从1.2万升至1.5万 跑输3个百分点则降至0.6万 [6] 行业影响与机构动态 - 易方达等26家基金公司首批获批产品 包括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富国均衡配置混合等 覆盖主流公募机构 [3] - 浮动费率模式将管理费与持有时间、超额收益挂钩 构建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担机制 促进长期持有和健康生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