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宝可转债A
icon
搜索文档
震荡市与可转债更配,分享4只绩优可转债基金
搜狐财经· 2025-10-10 09:57
这类品种能在股市下跌时提供一定的债底保护,又在市场反弹时通过股性捕捉上涨机遇,在此前的文章《从全市 场34只可转债基金里挑出4只绩优基》分享过4只绩优的可转债基金。随着市场的变化,对可转债基金的筛选条件 有所变化,当前市场需要选择控回撤能力更强的基金经理,接下来我们筛选一下: 筛选条件: 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仅有4只可转债基金满足要求,分别为:华宝可转债A、中欧可转债A、南方希元可转债 A、汇添富可转债A,如下图: | | | 其全规模合计 (报告期) | 最大回撤 [起始交易日期] | 最大回撤 | | 今年以来回报 [交易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起始交易日期] | | [是否年化] 否 | | 证券代码 | 草金周称 | [报告期] 2025 | 截止日1年前 | 2023-9-30 | 成立年限 | | | | | 中报 | [截止交易日期] | 截止交易日期 | [单位] 年 | 2025-9-30 | | | | [单位] 亿元 | 2025-9-30 | 2025-9-30 | | [单位] % ...
投资债基的秘密,藏在这份报告中!快来看看吧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27
债券型基金中长期业绩表现 - 债券型基金收益率均值随持有期限延长而持续走高 过去3年、5年、7年收益率平均值分别为8.37%、17.32%、32.36% [4] - 正收益产品占比随期限延长稳步提升 过去3年、5年、7年正收益产品占比分别为94.03%、97.62%、99.42% [4] - 中证全债指数过去3年、5年、7年涨幅分别为16.6%、27.63%、41.04% 中证信用指数同期涨幅为11.24%、19.5%、30.24% [4] 不同债券基金类别业绩对比 - 纯债型基金过去3年、5年、7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9.49%、17.64%、28.12% [5] - 指数型债券基金同期平均收益率为9.34%、18.82%、34.42% [5] - 混合债券一级基金平均收益率为9.8%、19.24%、33.04% 偏债混合型基金为5.97%、17.64%、44.26% [5] - 业绩分化程度随期限扩大 过去3年、5年、7年首尾收益率差分别为66.54、178.6、211.53个百分点 [5] 含权债券基金业绩表现 - 含权产品在市场调整时净值普遍承压 过去3年203只负收益债券基金中偏债混合型(109只)、混合债券二级(59只)和可转债基金(27只)占主导 [6] - 过去3年30只产品净值跌幅超10% 其中4只产品跌幅超20% 民生加银转债优选A(-25.34%)、先锋博盈纯债A(-24.93%)表现最差 [6] - 过去5年53只负收益产品中16只跌幅超10% QDII债券型基金表现疲弱 鹏华全球中短债人民币A(-47.37%)、鹏华全球高收益债人民币(-47.12%)垫底 [7] - 过去7年7只负收益产品中国泰境外高收益(-41.47%)、鹏华全球高收益债人民币(-39.51%)跌幅超30% [7] 绩优债券基金特征 - 长期业绩领先产品以含权基金为主 过去3年前十名中含权产品占118/144只 富国久利稳健配置A(41.2%)、华夏大中华信用精选A(34.97%)领跑 [8] - 过去5年73只收益率超30%产品中含权基金占67只 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131.24%)、华商恒益稳健(95.43%)表现突出 [8] - 过去7年596只收益率超30%产品中含权基金394只 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170.07%)、汇丰晋信2026(127.3%)等4只产品实现收益翻倍 [9] - 华商基金旗下多只产品长期业绩领先 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在5年期和7年期业绩排名中均位居首位 [10]
可转债基金大放异彩!2025年收益榜揭晓,南方基金刘文良夺冠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07
可转债基金市场表现 - 可转债基金结合债券与股票特性 在资本市场表现突出 受益于A股交投情绪高涨 沪指突破3800点创近十年新高 年内涨幅超过15% [1] - 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涨幅超过18% 刷新近十年高点 可转债基金在股市上涨时可转换为股票 提供灵活投资选择 [1] - 截至8月25日 可转债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达21.5% 全部76只基金实现正收益 表现远超其他债券型基金及部分混合型基金 [1] 大型可转债基金业绩排行(规模>10亿元) - 南方昌元可转债A以40.69%收益率位居榜首 规模15.33亿元 由刘文良管理 聚焦科技自主可控 新消费 创新药领域 [2] - 博时转债增强A收益率30.67% 规模15.31亿元 由高晖和过钧管理 [2] - 鹏华可转债D收益率30.27% 规模63.50亿元 由王石千管理 成立不足一年 受益于可转债市场供给紧张及配置需求增加 [2][3] - 中欧可转债A收益率27.30% 规模75.29亿元 由李波管理 [2] - 华宝可转债A收益率26.89% 规模21.77亿元 由李栋梁管理 [2] 中型可转债基金业绩排行(规模1-10亿元) - 银华可转债A以28.22%收益率领先 规模6.90亿元 由孙慧管理 股票配置以景气度为线索 转债配置以平衡型品种为主 [3][4] - 华富回馈转债A收益率24.53% 规模3.87亿元 由或弘毅管理 [4] - 宝盈融源可转债A收益率23.73% 规模1.30亿元 由王灏管理 [4] - 中海可转换债券A收益率23.29% 规模1.54亿元 由梅雷寒管理 [4] - 长信可转债A收益率22.63% 规模7.57亿元 由李家春和肖文劲管理 [4] 小型可转债基金表现 - 东方可转债A以28.92%收益率表现优异 权益仓位在二季度下降 但对下半年股票走势保持乐观 计划对高价标的适时止盈 [5]
博弈可转债市场 公募策略嬗变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05
可转债市场表现 - 可转债成为"固收+"基金超额收益重要来源,多只可转债主题基金年内回报率超15% [1][2] - 中证可转债指数持续走高,8月8日收于467.77点,处于历史高位 [1] - 南方昌元可转债A、博时转债增强A等产品年内回报率超20% [2] 机构操作分化 - 虚拟组合的可转债占比从2024年四季度的7.57%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6.01% [2] - 海富通基金旗下产品系统性提升权益仓位,可转债仓位显著压缩 [3] - 华安可转债仓位从一季度末的79.85%降至二季度末的72.99% [3] - 富国可转债、东方红聚利等产品增仓可转债,东方红聚利仓位从51.10%升至63.70% [3] 市场供需与结构变化 - 可转债均价处于历史峰值,130元到期品种占比极高 [3] - 上半年新券发行仅206亿元,下半年市场规模或缩减至6000亿元以下 [3] - 银行可转债加速退出,基金配置空间被动压缩 [5] - 非银金融、有色金属、医药等行业获明显加仓 [5] 投资策略调整 - 传统"双低策略"因资金涌入导致收益空间压缩 [4] - 华宝基金认为银行可转债供给压缩将促使配置转向其他标的 [5] - 宏利基金关注生猪养殖板块作为潜在底仓替代 [6] - 中信证券强调主动管理是超额收益关键 [7] 量化与主动管理创新 - 华富可转债团队创建股票与可转债双轨择时模型,叠加动量因子增强 [8] - 中欧基金采用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作为业绩基准,避免银行转债拖累效应 [8] - 中欧基金将期权思维融入量化模型,关注波动率信号 [8] - 国泰基金优化研究员KPI考核机制,强化投研协同 [10]
这一指数,连刷十年新高!多只主题基金年内收益率亮了
证券时报· 2025-07-02 19:06
可转债市场表现 - 可转债市场接连刷新十年新高,中证转债指数7月1日盘中最高达11605点,年内涨幅达718%,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涨幅超22% [1][2] - 转债市场呈现低波动、低回撤走势,增量资金持续入场,投资体验较好可能吸引更多资金 [2] - 供需矛盾支撑转债估值抬升,供给端自2024年持续收缩,需求端增量资金增加 [2] 可转债基金业绩 - 全市场跟踪可转债投资的基金年内收益率均为正,最高为中欧可转债A达1311% [1][4] - 南方昌元可转债A、博时转债增强A、宝盈融源可转债A、华宝可转债A等多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12% [4] - 东方可转债A、中海可转换债券A、银华可转债A、交银可转债A等年内收益率不低于10% [4] - 两只可转债ETF表现可观,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年内收益率超7%,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收益超5% [5] 市场驱动因素 - 资产荒逻辑下可转债成为必然选择,兼具债底保护和股性弹性 [1] - 权益市场赚钱效应强化转债结构受益,A股市场表现强化跌不动预期 [2] - 权益市场好转拓宽发行人化债渠道,转债偿债违约风险可控,退市风险聚焦个券影响有限 [3] 基金经理观点 - 中欧可转债基金经理李波认为,转债Beta价值来自债端夏普比率下降和股端小票+科技风格活跃 [6][7] - 持仓分散化以获取指数贝塔收益,超配偏股型转债放大弹性,行业配置均衡,化工、银行、机械、汽车靠前 [7]
公募青睐可转债 部分债基“马蹄疾”
深圳商报· 2025-05-27 01:21
可转债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A股主要指数下跌 但中证转债指数上涨逾3% 明显跑赢A股 [1] - 截至5月25日 共有10只债券型基金(A类份额)净值上涨超过7% 其中博时转债增强A 中欧可转债A 华宝可转债A等均为可转债基金 [1] - 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今年以来净值上涨11.45% 位居债基榜首 该基金可转债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74.51% [1] 公募基金持仓情况 - 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一季度末股票占基金总资产16.62% 重仓可转债包括本钢转债 崇达转2 重银转债 景23转债等 [1] - 富国优化增强一季度末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17.96% 可转债占基金资产净值33.09% 金融债券占比达47.00% [1] 私募基金持仓情况 - 截至去年底 9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合计现身49只可转债十大持有人名单 合计持有市值约31.81亿元 [2] - 睿郡资产旗下产品持有闻泰转债 晶澳转债等19只可转债 合计持有市值约25.45亿元 [2] 可转债评级变动 - 今年以来东时转债 富淼转债 裕兴转债 华宏转债 声迅转债等多只可转债评级被下调或列入观察名单 [2] - 5月15日*ST声迅公告称 中证鹏元维持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 声迅转债信用等级维持为A+ 并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2] 机构观点 - 华富基金表示 可转债作为"固收+"重要投资品种 得益于供需结构优化 整体表现较优 可关注低价格和低估值的"双低策略" [3] - 招商证券指出 目前平衡和债性风格转债价格处于中性点位 股性转债价格仍偏低 有一定提升空间 [3]
【财经分析】一季度债基市场降温收缩 “股债双驱”可转债产品领涨市场
新华财经· 2025-05-01 05:26
债券基金市场规模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债券基金发行54只,环比下降11.48%,发行份额1131.17亿份,环比下降28.16% [2] - 债券型基金份额合计9.03万亿份,较2024年末减少4379.80亿份 [2]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份额减少2786.38亿份,短期纯债型基金份额减少1580.26亿份,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份额减少1139.75亿份 [2] 产品结构变化 - 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发行份额占比显著提升,利率债指数基金及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规模占比超30% [2][3] - 短债基金维持热度,短期纯债型基金平均单只规模29.27亿份,显著高于市场整体均值21.75亿份 [2] - 含权债基发行遇冷,混合二级债基等含权品种一季度发行数量锐减 [3] 管理人格局 - 建信基金、宏利基金、大成基金三家管理人合计发行份额363.75亿份,占市场总份额32.16% [4] - 外资机构加速进入中国,贝莱德、施罗德等布局利率债基金,单只平均发行份额达20亿份 [4] 业绩表现 - 可转债基金收益水平最高,达到3.89%,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短期纯债收益率分别为0.71%、0.27%、0.15% [5] - 富国优化增强E、富国优化增强A、富国优化增强B收益率分别为10.4418%、10.4274%、10.4274% [8] - 华宝可转债A、华宝可转债C收益率分别为9.8749%、9.8047% [8] 市场走势分析 - 2025年一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1.60%最高回升至1.90%,季末收于1.8% [6] - 可转债基金表现优异得益于股市结构性机会和估值修复,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1%,上证指数下降0.5% [6] - 华宝可转债A、富国优化增强A等基金主要配置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高景气行业转债 [7] 后市展望 - 短期内债市大概率将维持震荡态势,信用债领域存在结构性投资机遇 [1] - 预计2025年内国债收益率将回归2.5%,债市定价隐含25BP左右的降息预期 [3] - 中短久期信用债在攻守两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具备较为可观的配置性价比 [10] - 全年对债市持看好态度,建议采用中高杠杆和中等久期策略,结构上向中短期集中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