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十一购物节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前CEO张勇 5354万港元买下香港半山豪宅
第一财经· 2025-10-27 07:59
据红星资本局,从阿里巴巴"退休"的张勇,近日有了新动态。 港股上市公司希慎兴业(00014.HK)10月24日发布公告称,当日全资子公司广运作为卖方与买方订立 协议,根据该协议的条款及条件,广运同意向买方出售位于竹林苑的一个住宅单位(实用面积约为2084 平方呎,约合193平方米),价格为5354万港元。 信息显示,竹林苑为希慎集团发展的住宅项目,位于香港半山坚尼道地的黄金地段。该项目由6座住宅 大楼组成,共有345个住宅单位及436个停车位。竹林苑由希慎集团持有作租赁用途。 希慎兴业称,买方公司由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勇全资拥有。据介绍,自2025年8月起,希慎集团已分阶段 出售竹林苑两座住宅大楼的住宅单位及部分停车位。该项目为希慎集团资本循环计划的一部分,本次出 售事宜预计将为希慎集团带来约1930万港元的总收益。 资料显示,张勇于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先后担任淘宝网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随后兼任淘宝 商城总经理,并于2011年6月淘宝商城更名后出任独立业务的总裁。2015年5月,张勇出任阿里巴巴 CEO,2019年成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 就职阿里期间,张勇打造了双十一购物节,带领天猫吸引 ...
阿里巴巴前CEO张勇,5354万港元买下香港半山豪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7 00:32
公司交易 - 希慎兴业全资子公司广运出售位于香港半山坚尼道竹林苑的一个住宅单位,实用面积约2084平方呎(193平方米),交易价格为5354万港元 [2] - 竹林苑项目由6座住宅大楼组成,共有345个住宅单位及436个停车位,原由希慎集团持有作租赁用途 [2] - 买方公司由希慎兴业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勇全资拥有 [4] - 本次出售是希慎集团资本循环计划的一部分,预计将为集团带来约1930万港元的总收益 [4] - 自2025年8月起,希慎集团已分阶段出售竹林苑两座住宅大楼的住宅单位及部分停车位 [4] 个人背景 - 张勇于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曾担任淘宝网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淘宝商城总经理,并于2011年淘宝商城更名后出任独立业务总裁 [4] - 2015年5月张勇出任阿里巴巴CEO,2019年成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 [4] - 在阿里巴巴期间,张勇主导打造双十一购物节,带领天猫推动品牌企业互联网化,并推动阿里巴巴“1+6+N”组织变革 [4] - 张勇于2023年9月10日卸去在阿里巴巴的一切管理职务,阿里巴巴表示张勇将在10亿美元投资支持下设立并掌管一个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 [4] - 2024年3月,张勇加盟晨壹基金,和创始人刘晓丹共同担任管理合伙人 [5] - 2025年8月1日,张勇获委任为香港交易所旗下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 [5] - 2024年12月9日,希慎兴业任命张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董事委员会成员 [5] 公司信息 - 希慎兴业是香港老牌地产商,主要从事商铺、写字楼、住宅出租等业务 [5]
阿里巴巴前CEO张勇,5354万港元买下香港半山豪宅
第一财经· 2025-10-27 00:17
2025.10. 26 本文字数:1143,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来源 | 红星资本局、 第一财经 据红星资本局,从阿里巴巴"退休"的张勇,近日有了新动态。 港股上市公司希慎兴业(00014.HK) 10月24日发布公告称,当日全资子公司广运作为卖方与买方 订立协议,根据该协议的条款及条件,广运同意向买方出售位于竹林苑的一个住宅单位(实用面积约 为2084平方呎,约合193平方米),价格为5354万港元。 信息显示,竹林苑为希慎集团发展的住宅项目,位于香港半山坚尼道地的黄金地段。该项目由6座住 宅大楼组成,共有345个住宅单位及436个停车位。竹林苑由希慎集团持有作租赁用途。 资料显示,张勇于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先后担任淘宝网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随后兼任 淘宝商城总经理,并于2011年6月淘宝商城更名后出任独立业务的总裁。2015年5月,张勇出任阿里 巴巴CEO,2019年成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 就职阿里期间,张勇打造了双十一购物节,带领天猫吸引了大批品牌企业互联网化,让阿里顺利进入 无线时代。2023年,他曾推动阿里巴巴24年来最大的"1+6+N"组织变革。2023年9月10日,张勇 ...
中国电商的来时路,藏在光棍节变身购物节的17年里
36氪· 2025-10-22 18:23
双十一购物节的起源与演变 - 双十一购物节起源于南京大学学生在千禧年左右创造的“光棍节”概念,作为年轻人互开玩笑和自嘲的校园文化[2] - 2009年11月11日,时任淘宝CFO张勇为提升天猫品牌影响力,在国庆节与圣诞节之间的促销真空期,以光棍节为名推出促销活动,首届活动仅有27家店铺参与五折促销,但实现了5200万元交易额[3] - 随着时间发展,双十一已从单日促销活动演变为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月度消费事件,活动定义从“增量战场”向“存量战场”倾斜[8] 双十一销售业绩增长轨迹 - 2010年双十一淘宝商城销售额突破9亿元,2011年淘宝商城及淘宝网总支付宝交易额突破52亿元,证明了该创意的商业价值[3] - 2012年淘宝及天猫双十一总销售额达191亿元,京东、当当、库巴作为新玩家分别取得3日销售额25亿、日销售额1亿、日销售额2.4亿的成绩[4] 物流生态的挑战与进化 - 2014年双十一当天全国邮政、快递企业揽收快递包裹8860万件,全行业处理快件量达5.86亿件,较2013年同期增长近70%[5] - 日最高处理量接近1亿件,比2013年同期增长54%,是当年日常处理量3309万件/天的3倍[5] - 初期爆仓问题催生快递员离职潮,后通过铁路部门推出电商网购高峰快运服务、快递公司组建空运支援队伍等优化措施,实现了全链路优化[7] 电商平台战略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 京东和淘宝开放直播生态与AI工具,实现消费者与商家间的需求精准匹配[10] - 在全球化布局下,京东已拥有130个海外仓库,淘宝将双十一概念推广至20个国家,旨在海外建立“第二个黑色星期五”的购物认知[10] 行业模式创新与生态成熟 - 物流网络高度成熟催生了次日达、当日达、闪送等特色服务[8] - 智能手机普及与高质量网络推动电商行业从图文购物模式向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型形态进化[8] - 双十一已从单纯的线上促销发展为涵盖多种购物模式、融合全球市场的庞大商业生态[10]
为什么双十一越来越提前了?
36氪· 2025-10-09 08:10
双十一时间线的演变 - 2009年首次双十一单日销售额为5200万元,随后几年销售额呈几何级数增长:2010年9.36亿元,2011年33亿元,2012年191亿元 [1] - 2012年天猫首次将活动延长至11月11日之前的几天,形成"双十一周期"雏形,2015年发展为从11月1日开始的系列活动 [2] - 2020年天猫首次采用"双节棍"模式,将活动分为两波,第一波从10月21日开始预售,第二波从11月4日到11日,使双十一从单日促销扩展为长达20多天的购物季 [2][3] - 2025年双十一起始日期为10月9日,相比2024年的10月14日提前了五天,京东618购物节也经历了从单日到整个6月甚至5月底开始预热的类似扩展 [1][4] 平台与商家驱动因素 - 平台延长活动周期以缓解系统压力和物流拥堵,早期单日爆发导致服务器崩溃、银行支付系统瘫痪及快递积压近一周 [6] - 更长的周期为平台创造更多营销触点、广告曝光和用户渗透机会,同时帮助商家分批次进行新品推广、库存清理和利润冲刺 [6][7] - 预售制为商家提供更高经营确定性,推动库存回归健康水位,提升对平台粘性,电商竞争白热化迫使平台通过提前启动活动抢占消费者心智和钱包份额 [7][8] - 双十一提前反映中国电商行业从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转变,线上用户增长见顶促使平台深耕单用户价值,通过延长活动时间挖掘消费潜力 [9] 双十一增长趋势变化 - 天猫双十一交易额同比增速从2010年的1772%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8.5%,2020年因首次统计整个活动周期成交额增速反弹至85.62% [10] - 2022年起天猫不再对外公布总交易额,最后一次公布是2021年,总交易额为5403亿元 [10] - 行业竞争从"一味低价"转向"价格力"竞争,即每个价格带的竞争力,即时零售成为新增长引擎,天猫超市闪购服务扩展至31城,京东秒送打通"小时达"全场景 [10][11] - 即时零售使3C、生鲜等品类复购率提升30%-56.3%,下单用户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40%,AI渗透至全链路,从前端购物助手到后端仓储物流优化 [11] 行业竞争格局与消费者体验 - 双十一参与者从创始者淘宝扩展至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平台,商家数量和商品品类逐年递增 [5] - 消费者期待高性价比商品和购物满足感,但厌烦满减叠券的复杂计算、先涨后降的虚假优惠及预售锁资后面临的售后维权难问题 [12] - 行业需聚焦透明规则、实在优惠和靠谱售后,优化消费体验而非在"提前启动"上内卷或在营销话术上玩花样 [13][14][15][16]
前阿里CEO张勇,履新港交所!
券商中国· 2025-08-01 23:53
港交所任命张勇为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 - 港交所宣布任命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及阿里巴巴前董事会主席张勇为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最新成员 [1] - 该委员会由深谙中国市场的资深专家组成,旨在向港交所董事会提供关于中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建议 [1] - 张勇的加入使委员会成员增至9人,中信资本控股董事长张懿宸担任主席 [3] 张勇的行业背景与经验 - 张勇曾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2015年起)和董事会主席(2019年起),直至2023年卸任 [3] - 在阿里巴巴期间主导创建"双十一"购物节,推动品牌数字化并完成PC向无线时代转型 [5] - 建设阿里巴巴统一数据中台并推动集团整体上云,为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5] 张勇近期动态 - 2024年3月加盟晨壹基金担任管理合伙人,探索并购基金新机遇 [5] - 此次港交所任命是其2024-2025年仅有的两次公开露面之一 [5][6] 委员会其他成员构成 - 包括港交所前主席史美伦、春华资本胡祖六、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益平等资深专家 [3] - 港交所主席唐家成和行政总裁陈翊庭也是委员会成员 [3] 港交所战略定位 - 唐家成表示张勇的经验将帮助港交所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 [3] - 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是港交所落实战略目标的重要顾问机构 [3]
前阿里巴巴CEO张勇加盟港交所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1 17:09
张勇加入香港交易所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 - 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获委任为香港交易所旗下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的最新成员 [2] -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表示张勇对于中国企业和金融市场拥有丰富经验及深刻认识 可为港交所董事会提供宝贵意见 帮助香港交易所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 [2] - 张勇加入后 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将增至九名 该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 成员包括深谙中国市场的资深业界专家 [4] 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构成 - 委员会主席由香港交易所非执行董事及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㦤宸担任 [4] - 其他成员包括香港交易所前主席史美伦、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胡祖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等资深人士 [5] -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以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也是委员会成员 [5] 张勇的职业背景 - 张勇曾在2015年出任阿里巴巴CEO 2019年成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 [5] - 在阿里期间 张勇打造了双十一购物节 带领天猫吸引品牌企业互联网化 推动阿里进入无线时代 [5] - 2023年推动阿里巴巴24年来最大的"1+6+N"组织变革 同年9月卸任阿里所有管理职务 [5] - 2024年3月加盟晨壹基金 和创始人刘晓丹共同担任管理合伙人 [5]
前阿里巴巴CEO张勇履新,加入港交所旗下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
第一财经· 2025-08-01 16:47
核心人事任命 - 张勇于2025年8月1日获委任为香港交易所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 [1][2] - 张勇现任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 曾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6] 委员会构成与职能 - 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 由深谙中国市场的资深业界专家组成 担任香港交易所董事会的顾问 [4] - 委员会成员增至九名 由香港交易所非执行董事及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担任主席 [4] - 其他成员包括香港交易所前主席史美伦 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胡祖六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 TPG中国合伙人孙强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及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 [6] 战略价值与行业背景 - 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表示张勇对中国企业和金融市场拥有丰富经验及深刻认识 可为董事会提供宝贵意见 [1] - 张勇曾打造双十一购物节 带领天猫推动品牌互联网化 推动阿里巴巴"1+6+N"组织变革 2024年3月加盟晨壹基金担任管理合伙人 [6] - 委员会旨在帮助香港交易所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 落实各项战略目标 [1]
双十一晚会停办,一个消费时代结束了
商业洞察· 2024-11-01 16:57
双十一发展历程 - 2009年首届双十一仅27个品牌参与,成交额5200万元,次年增长近18倍[6] - 2014年双十一参与品牌达2.7万家,成交额571亿元,较首届增长超1000倍[7] - 2020年双十一成交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行业预期未来将达万亿规模[3] - 2023年全网双十一GMV达1.14万亿元,增速仅2%,低于社零总额7.2%的增速[20] 猫晚发展历程 - 2015年首届猫晚由冯小刚执导,临时更换湖南卫视平台制作,筹备期不足50天[11] - 2017年猫晚促成易烊千玺成为天猫代言人,其参与次数为明星之最[12] - 2019年泰勒·斯威夫特参演成为猫晚最后高光,此后因疫情再无国际巨星现场演出[15] - 2023年猫晚停办,8年历史终结,节省预算转投商家补贴[19] 电商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19年拼多多GMV突破万亿,通过百亿补贴抢占低线市场[18] - 2020年抖音成立电商部门,采用直播带货模式争夺份额[18] - 2021年阿里推出淘特、点淘等独立App应对竞争[18] - 2023年电商平台大促周期延长至30天以上,天猫被京东、抖音、拼多多围剿[20] 消费行为变化 - 2021年消费者双十一兴奋度75%,2023年降至53%[20] - 2021年计划增加支出消费者占比51%,2023年降至23%[20] - 集中式大促被日常低价替代,直播电商推动消费场景碎片化[20] 阿里战略调整 - 2021年推行经营责任制,2023年实施"1+6+N"组织改革[19] - 2023年确定"五大战役"战略,聚焦价格力与直播业务[18] - 2023年双十一投入300亿消费券、30亿商家补贴、超百亿流量[20] - 重启预售机制并新增第二波预售,但保留"Value Beyond Price"品质标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