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保创新药目录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板块多重利好叠加,关注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和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等产品配置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5:13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是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精准汇聚港股创新药领军 企业;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则聚焦于A股创新药赛道,由不超过50家主营业务涵盖创新药研发的龙头公 司组成,在当前政策与产业趋势双重利好下,指数成分股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创新药板块资金布局意愿强烈,11月以来,全市场创新药相关ETF合计净流入超80亿元,一定程度 上反映出市场对板块投资价值的青睐。 政策面上,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12月初正式发布,为创新药支付开辟了重要渠道;产业层面,中 国创新药"出海"势头迅猛,2025年1-10月License-out总金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速超190%,交易覆 盖了ADC、双抗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 分析指出,中国在全球创新药BD交易中的项目数占比已从2019年的3%跃升至2024年的13%,金额占比 从1%提升至28%,显示了中国创新药企强劲的全球竞争力。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与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分别跟踪上述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布 局前沿创新药企业的工具。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首版创新药目录将发布
第一财经· 2025-11-10 21:32
商保创新药目录发布时间与规模 - 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于12月第一个周末发布,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3] - 121个药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其中80个左右药品同时申报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3] - 24个药品参与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首版目录纳入药品数量约30个,符合业界预期[3] 各方对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期待 - 药企希望通过承诺折扣扩大惠民保合作省份,增加目录内创新药的商保覆盖[3] - 商业健康险公司和地方惠民保经营主体希望掌控高价创新药赔付风险,增加商保杠杆作用,实现保费资金池扩大[3] - 医疗行业和患者群体期待通过目录增加创新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疏通患者用药最后一公里[3] 商保创新药目录面临的主要挑战 - 需要理顺商保创新药目录协商价与理赔责任的关系[4] - 需明确药企折扣让利的返还机制[4] - 国家医保局可能要求保司在目录落地后三个月内完善首次结算工作[5] 价格保密机制与返点模式 - 商保创新药目录将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形成支付价和市场标价的双价分离[7] - 药企通过厘定返现条款承诺给予保司支付折扣,以换取药品在商保报销目录中的优先位置[7] - 返点机制在欧美市场普遍存在,但在中国需与药品流通、进院等环节的价格治理要求相衔接[7] 协商折扣与理赔责任联动问题 - 若市场标价100万元的自费创新药,商保公司实际支付80万元,但参保人仍获50万元理赔额,则惠民保实际赔付责任不增反降[8] - 业界对协商折扣价格与理赔关系尚未达成共识,可能对商保创新药落地造成挑战[9] - 保司面临将药企让利空间用于纳入更多创新药或提升该款药物赔付比例的二选一难题[9] CAR-T产品的特殊运作模式 - CAR-T类药品可能率先进行理赔责任联动调整,因商保行业深度参与其支付创新和渠道拓展[10] - 多地惠民保将CAR-T产品单独设置保障责任和赔付封顶线,可单独调整保障责任而不影响整体特药责任[10] - CAR-T药品在商保创新药目录协商中进展顺利,可能有一款或几款药品纳入目录[10] 协商价落地的具体挑战 - 协商折扣并非固定折扣,因保司产品运行成本、精算能力及参保人中潜在患者规模不同而产生差异[12][13] - 药企折扣返还保司的路径尚不明晰,国家医保局要求业界自行协商探索,明年前三个月内完成结算[14] - 保司理赔系统难以精准识别药品使用情况,给返还金额测算的精度和效率带来挑战[17] 保司能力建设与中间方角色变化 - 商保创新药目录出台后,保司需要直接与药企进行价格协商,主动打通折扣返还路径[16] - 不少保司缺乏与医药医疗行业直接对话的人才储备、技术中台和资源积累[18] - 在折扣返还路径中仍可能有中间方参与,利益分配机制和价格保密落地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8]
首版创新药目录将发布:药企“让利”保司,患者获益几何丨“病有所保”大调研
第一财经· 2025-11-10 20:23
商保创新药目录概况 - 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于12月第一个周末发布,并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 今年有121个药品通过目录形式审查,其中约80个药品同时申报了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 [1] - 参与价格协商的药品有24个,首版目录纳入药品数量大致符合业界预期的30个左右 [1] 各方期待与目录意义 - 药企希望通过承诺折扣扩大惠民保合作省份,增加目录内创新药的商保覆盖 [1] - 商业健康险公司和地方惠民保经营主体希望更好掌控高价创新药赔付风险,增加商保杠杆作用 [1] - 医疗行业和患者群体期待增加创新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1] - 目录有望实现创新药的“价格保密”,形成支付价和市场标价的“双价”分离 [3] 核心挑战:协商折扣与理赔关系 - 业界对于协商折扣价格与理赔之间的关系尚未达成共识 [1][5] - 关键问题在于药企给予保司的折扣是全部由保司留存,还是用于提升对参保人的赔付比例 [4][5] - 若协商价使商保公司实际支付额降低(如从100万降至80万),但参保人理赔额不变(如50万),则惠民保实际赔付责任不增反降 [4] - 商保公司面临将药企让利空间用于纳入更多创新药还是提升该款药物赔付比例的“二选一”难题 [5] 核心挑战:折扣返还机制 - 药企“折扣让利”的返还机制尚不明确,国家医保局要求保司在目录落地后三个月内完成首次结算 [2][9] - 折扣返还路径不明晰,与目录内药品存在“两个价格”及保司自身能力不足有关 [10] - 过去保司将特药赔付责任外包给第三方机构(如TPA公司),药企折扣大部分为中间方获得 [11] - 新目录要求保司直接与药企协商,主动打通折扣返还路径,对保司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2] 落地实施的技术与操作难点 - 许多保司理赔系统无法精准识别药品使用情况,如具体药品费用、使用数量和通用名,给返还金额测算带来挑战 [13] - 由于产品运行成本、精算能力及潜在患者规模不同,相同让利折扣对保司的实际“体感”存在差异 [8] - 调整特药目录内单一药品的赔付比例可能需要改变商保产品的整体精算逻辑 [6] - 并非所有保司均具备与医药行业直接对话的人才储备和技术资源,折扣返还路径中仍可能有中间方参与 [14] 潜在突破口与机遇 - CAR-T类产品因设置单独赔付责任、市场标价高,更有可能进行理赔责任的联动调整,成为破冰口子 [6] - 有CAR-T药品在本次目录协商中进展顺利,可能纳入目录 [6] - 目录出台增加了保司与创新药企直接对话的机会 [14] - 地方惠民保运行主体或将成为率先探索落地实践的机构 [14]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上新” 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用药需求
央视网· 2025-11-05 15:01
目录发布与实施安排 - 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及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于12月第一个周末在广州线上线下同步发布 [1] - 新目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 今年目录调整中增设了商保创新药目录 [3] 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与特点 - 共有121个高值药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 [3] - 商保创新药目录由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与医保目录同时申报、同步调整 [5] - 企业可自主选择申报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或商保创新药目录,也可同时申报 [5] - 与医保目录调整不同,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 [5] 谈判参与情况 - 国家医保谈判有120家内外资企业现场参与 [3] - 参与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的目录外药品127个 [3] - 参与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的药品24个 [3] 行业背景与市场规模 - 2024年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3.26亿人,参保率巩固在95% [7] - 2024年基本医保基金总支出达到2.97万亿元 [7] - 2024年我国商业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9773亿元,同比增长8.2% [7] - 商业健康险资金规模已接近当年居民医保筹资总水平 [7] 医保与商保协同发展 - 商保创新药目录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用药需求 [7] - 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效能上相较于基本医保超过95%的资金使用率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7] - 国家医保局探索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错位发展 [9] - 上海、山东、杭州、厦门等地“商保+医保”一站式结算支付平台已落地,首个全国性“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在北京上线 [9]
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即将发布,关注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等配置价值
搜狐财经· 2025-11-05 13:00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午间收盘上涨0.03%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午间收盘上涨0.02% [1]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6% [1]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5% [1]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午间收盘上涨0.1%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此前连续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约4亿元 [1] 行业政策动态 - 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12月第一个周末正式发布 [1] - 该目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 目录价格协商工作已随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同步顺利完成 [1] - 该目录是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衔接医保药品目录、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 [1]
推进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国家医保局首次制定商保创新药目录
央视新闻· 2025-11-05 09:59
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核心动态 - 国家医保局于10月30日至11月3日组织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和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120家内外资企业现场参与,涉及127个目录外药品和24个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 [1] - 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及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于12月第一个周末发布,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年目录调整中首次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 [1][2] 商保创新药目录设立背景与目的 - 设立商保创新药目录旨在推动更多创新药进商保,共有121个高值药品通过该目录形式审查 [3] - 基本医保参保13.26亿人,参保率95%,2024年基金总支出2.97万亿元,但人均筹资仅1070元,约2/3来自财政补助,定位为“保基本” [5] - 部分临床效果显著、创新程度高的药品因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能力暂时无法纳入,需商保补充 [5] - 2024年我国商业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9773亿元,同比增长8.2%,资金规模已接近当年居民医保筹资总水平,但保障水平和效能相比基本医保95%的资金使用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5] 医保与商保协同发展举措 - 为解决医保与商保缺乏协同导致的“重复投保”或“保障缺口”问题,国家医保局探索支持两者错位发展 [7] - 推进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上海、山东、杭州、厦门等省市已落地“商保+医保”一站式结算平台 [7] - 在山东省医保商保同步结算平台,患者无需申请和提供材料即可自动理赔,截至今年8月已同步结算3600多万笔,共计21亿多元,惠及560万参保人 [7] - 为解决跨省就医同步结算难题,首个全国性“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在北京上线,于协和医院等试点医院为异地就医患者提供一站式结算 [7][8] - 以商保创新药目录为切入点,明确基本医保保障边界,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基础上探索医保数据赋能商保,实现患者端同步结算 [8]
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及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于12月第一个周末发布
北京商报· 2025-11-04 18:13
医保目录谈判与发布安排 - 国家医保局于10月30日至11月3日组织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和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工作 [1] - 120家内外资企业现场参与,其中参与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的目录外药品127个,参与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的药品24个 [1] - 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及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于12月第一个周末在广州线上线下同步发布,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国谈首次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20cm标的科创创新药 ETF(589720)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3:00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与商保创新药目录 -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启动,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为超出基本医保定位的创新药提供新支付渠道 [2] - 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推荐商业健康保险等参考使用 [2] - 2025年基本药品目录有535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商保创新药目录有121个药品通过审查,其中79个同时申报了两个目录 [2] - 商保目录中的创新药可不计入基本医保的自费率指标及集采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2] 创新药产业基本面利好 - 创新药产业迎来三大核心利好:业绩兑现逻辑清晰、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市场环境改善 [3][4] - 业绩兑现逻辑清晰,行业高热度BD交易精准匹配供需,国内药企优先通过BD兑现研发投入,预计未来2-3年业绩逐步释放 [3] - 政策支持包括商保支付端突破(37个高价创新药已纳入商保)和优先审评审批优化(临床审评缩至30个工作日) [3] - 市场环境方面,2025年6月中旬起A股进入“慢牛”行情,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为板块提供支撑 [4] 创新药相关投资产品表现 - 可关注科创创新药 ETF(589720),该产品聚焦科创板创新药企业,跟踪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享有20%涨跌幅限制 [5] - 从“924行情”(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30日,科创新药指数涨幅为117.04%,跑赢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109.62% [6]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紧密跟踪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覆盖A股、港股通等优质创新药企,全面反映产业表现 [8]
中信证券:商保创新药目录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建议关注镁信健康、思派等综合服务提供商
智通财经· 2025-08-27 10:29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 - 国家医保局启动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工作 标志着商保创新药目录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1] - 医疗健康产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估值体系有望重塑 [1] - 商业健康险目录后续推出有望覆盖创新药械 提升其院内使用率 进而鼓励上游创新 [1] 创新药械投资机会 - 创新药械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商保带来的增量支付额 估值体系有望提升 [1] - 因获批和医保谈判节点有时间间隔 创新药产品以及尚未纳入医保的CART-T产品有望受益商业健康险推出 [1] - 2023年-2030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支付额有望从73亿元增长至1262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50.3% [1] 商保综合服务提供商 - 综合服务提供商为保司提供药品临床价值分析、营销等综合解决方案 [2] - 综合服务提供商为保险需求方提供咨询、医疗问诊服务 [2] - 建议关注思派健康(00314)以及上海医药旗下的镁信健康 [2] 差异化医疗终端 - 医疗终端、药店有望迎来新支付方 打开未来业绩增长空间 [2] - 过往单一医疗需求有望变得丰富 打开我国多层次医疗需求潜在空间 [2] - 建议关注医疗服务企业以及药店行业 [2]
医保药品目录“双轨制”调整在即 商业健康保险发挥补位价值
金融时报· 2025-08-20 11:17
医保目录调整双轨制 - 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首次实施"双轨制",基本医保目录通过534个药品初审,商保创新药目录通过121个药品初审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药品,包括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或治疗罕见病的独家药品 [2] - 约80个药品同时申报"双目录"并通过形式审查,占商保创新药初审目录的60%,这些药品将优先进入基本医保谈判,失败后转入商保价格协商通道 [2] 商保创新药目录特点 - 商保创新药目录中西药占绝对主导,仅两款中成药入选,包括120万元/针的CAR-T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和115万元/针的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 [2] - 商保创新药目录为创新药企提供过渡性选择,通过形式审查后还需经历专家评审和价格协商,正式目录预计2023年10月至11月公布 [3] - 国家医保局为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提供"三除外"政策:不纳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不纳入集采中选可替代药品检测、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7]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 2023年职工医保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达84.6%,居民医保为68.1%,商业健康保险主要聚焦基本医保目录外领域 [4] - 2024年末我国创新药市场预计达1620亿元,其中医保支付占比44%,个人现金支付49%,商业健康保险支付仅7.7% [7] - 上海出台政策鼓励开发覆盖创新药械费用保障的团体健康保险产品,畅通创新药械"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 [6]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明确要求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更好满足多层次用药保障需求 [5] - 商业健康保险被赋予破解创新药支付难题的使命,需要深度整合医药服务与健康管理,发展"药品直付""药房直通"等服务型模式 [7] - 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倒逼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机构、药品企业、健康科技平台深度合作,拓展产业链协同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