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团体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旗下的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6-28 16:12
和黄医药上市表现 - 2021年6月30日和黄医药在香港二次上市,发行价40.1港元,首日盘中最高涨至85.8港元(涨幅110%),收盘涨50% [3] - 同期热门新股奈雪上市首日破发,而冷门的和黄医药仅2.1万人申购,远低于奈雪的64万人申购 [1] - 某大V与投资者合作打新乙头(300手/682万港元),中签237手(货值538万),上市首日获利500万并按约定分成350万 [5] 富卫集团招股信息 - 富卫集团为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旗下保险公司,2013年以21.4亿美元收购ING港澳及泰国业务组建,通过十余次并购拓展至10个市场 [7] - 2023年市场份额:东南亚第五(4.7%)、港澳第十(3.6%)、泰国第二(17.7%) [8] - 发行价38港元,市值483亿港元,PB 0.9倍,低于同业友邦(PB 2.4倍)、保诚(PB 1.9倍) [15] 富卫集团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净利润:-3.20亿、-7.17亿、1000万美元 [9] - 2024年香港市场56.4%保费来自内地访客(2.64亿美元),3年增长6.3倍 [10] - 2024年合约服务边际(CSM)同比增长30.5%,2025年Q1新业务价值再增31.9% [11] 富卫集团业务结构 - 2024年寿险产品结构:分红人寿(36.5%)、非分红人寿(28.0%)、医疗及附加保险(22.2%) [10] - 收入地区分布:港澳34.2%、泰国及柬埔寨32.6%、日本15.7%、其他东南亚17.5% [10] - 线上直销占比6.5%(高于行业均值),APP支持AI自助理赔 [12] 富卫集团融资历史 - 2022年1月融资每股成本6.27美元(约49.2港元),本次发行价38港元意味着前期投资者亏损30% [14] - 本次IPO募资34.71亿港元,基石投资者锁定19.5亿,流通盘15.2亿(占总市值3%) [17] - 上市开支高达5.42亿港元,显著高于同规模IPO(如蜜雪冰城1.64亿、毛戈平1.5亿) [17] 市场认购情况 - 富卫集团乙组打新需77万港元本金,预计申购人数1.5万,乙头中签10-15手 [20] - 当前认购热度不足,若孖展超购500倍则评级可上调至"满仓干" [21]
百亿亏损,百亿商誉,百亿分销权:富卫集团四冲IPO幕后的李泽楷“钞能力”大揭秘!
市值风云· 2025-06-19 18:02
核心观点 - 富卫集团通过频繁并购快速扩张业务版图,但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李氏家族的"钞能力"而非产品差异化或数字化优势 [10][11][12][13][41] - 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19-2024年累计亏损近100亿人民币,主要源于高额并购成本、外包投资管理及分散运营的高成本结构 [48][49][50][51] - 数字化战略宣传与实际业务贡献存在明显割裂,传统分销渠道仍贡献93.6%新业务价值,预计到2033年传统渠道占比仍达92.9% [24][26][28][29] - 独家银行分销权构成核心竞争优势,但需支付巨额费用(2024年分销权账面价值达14.39亿美元),且存在合作终止风险 [37][38][39][44] 业务扩张策略 - 2012年通过收购ING港澳及泰国业务组建公司,后续通过14起收购进入10个亚洲市场,仅菲律宾和印尼为自主设立 [10][11][12][13] - 在东南亚市场份额从2015年第14位升至2023年第5位,自称"增长最快泛亚寿险公司",但主要依赖并购而非有机增长 [15][16][18][23] - 2020年收购大都会人寿香港业务强化本地市场,2019年收购泰国汇商银行人寿99.2%股权奠定泰国市场地位 [13][55] 财务与资产结构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亿、-7.17亿和0.1亿美元,2024年勉强盈亏平衡 [48][49] - 账面主要资产为商誉(15.07亿美元)和分销权(14.39亿美元),合计占2024年总资产超60% [40][41] - 投资组合保守:79.2%配置债券,仅0.5%直接投资股票,31.8%资产自主管理,其余外包给柏瑞投资等第三方 [61][62][64] 业务模式特点 - 产品高度同质化:五大类寿险产品结构与同业无本质差异,新业务价值贡献均衡(分红险36.5%、非分红险28%) [52][53] - 区域市场分化严重:港澳以分红险为主(86%),泰国侧重非分红险(79%),日本91%收入来自个人保障产品 [70] - 银行渠道依赖度高:与33家银行合作含8家独家协议,泰国汇商银行合作贡献当地最大保费来源 [37][54] 数字化战略争议 - 宣称数字化领先(四国实现全自动核保),但2024年数字化渠道仅贡献6.4%新业务价值,预计2033年仍不足8% [24][26][28][29] - 援引的东南亚消费者数字化偏好数据(40%60岁以上人群倾向数字渠道)被质疑不符合区域现实 [31][32][35]
“小超人”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四度冲击IPO 内地访客业务成为新增长极
犀牛财经· 2025-05-28 15:16
公司上市进展 - 富卫集团于5月19日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此前曾于2022年2月、9月及2023年3月三次递表 均因市场波动或财务数据未达预期而未能成功 [2] - 若成功上市 将成为李泽楷旗下第五家上市公司 [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荷兰国际集团在港澳及泰国的保险业务 2013年被李泽楷以21亿美元收购并更名 [2] - 通过十余年密集收购 业务从最初3个市场拓展至10个市场 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等 [2] - 年化新保费规模从2014年的3 09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9 16亿美元 增长5 2倍 [2] - 东南亚市场按年化新保费计已跻身行业前五 [2]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收益从4 93亿美元增至9 11亿美元 [3] - 净利润从亏损3 2亿美元收窄至2023年的7 17亿美元 2024年实现1000万美元盈利 [3] - 此前净亏损主要由于不利的资本市场变动导致的投资回报亏损 [3] 业务亮点 - 内地访客业务成为新增长极 报告期内新业务销售额增长6 3倍 [3] - 年化新保费从4200万美元增至2 64亿美元 新业务价值从1800万美元升至1 09亿美元 [3] - 截至2024年末 内地访客保单持有人达6万名 占总保单数的1 1% [3] - 分红人寿保险是核心支柱 2024年贡献36 5%的新业务价值 [3] - 银行保险渠道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贡献40%以上的新业务价值 [3] - 数字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超过2900名保险经纪及独立顾问通过数字渠道实现业务触达 [3] 潜在挑战 - 东南亚市场占新业务价值的78% 但该区域政治经济波动风险存在 [4] - 投资收益波动导致净利润波动较大 2023年曾因日本Athene再保险交易产生5 05亿美元税前亏损 [4] - 港澳业务高度依赖内地客流 在内地设立持牌保险公司的申请仍悬而未决 [4] 募资计划 - 此次IPO募资计划聚焦资本强化 拟用于提升偿付能力和扩建东南亚网络 [4] - 目标3年内覆盖超1500万客户 [4]
李嘉诚次子圆“保险梦”?四次冲刺IPO,三年亏损超1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5-27 14:03
公司概况 - 富卫集团由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于2013年创立,是一家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业务覆盖中国香港(及澳门)、泰国(及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包括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2] - 2023年公司在东南亚市场按年化新保费计为五大保险公司及顶尖银行保险公司[2] - 李泽楷通过其直接全资拥有的实体PCGI Holdings控制富卫集团约66.70%的投票权[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分别为4.93亿美元、4700万美元、9.11亿美元[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7.17亿美元、1000万美元,2024年扭亏为盈[2] - 2023年净亏损较高主要由于不利的资本市场变动及日本Athene再保险交易相关的投资亏损(占税前亏损5.05亿美元)[4] - 2024年扭亏为盈得益于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增加、资本市场积极向好及开支管理改善[4] 保险业务 - 2022-2024年保险服务业绩分别为4.45亿美元、6.79亿美元、6.7亿美元[4] - 2022-2024年年化新保费分别为14.08亿美元、16.46亿美元、19.1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8.8%[5] - 2024年年化新保费中分红人寿占比38%,非分红人寿28%,危疾/医疗等22%,单位连结式寿险8%,团体保险6%[5] - 2024年分销渠道占比:银行保险39.2%、代理人21.6%、保险经纪/独立理财顾问30.7%、其他8.5%[5] 新业务价值 - 2022-2024年新业务价值分别为8.23亿美元、9.91亿美元、8.3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6%[6] - 2024年新业务价值中分红人寿占比37%,非分红人寿28%,危疾/医疗等22.2%,单位连结式寿险8%,团体保险6%[6] - 2024年渠道贡献占比:银行保险46.6%、代理人15.2%、经纪/独立理财顾问31.8%、其他6.5%[6] 投资业务 - 截至2024年底投资资产为453亿美元,其中419亿美元为保单持有人及股东投资,34亿美元为单位连结式寿险投资[7] - 2022-2024年投资收入分别为12.25亿美元、14.18亿美元、14.57亿美元[7] - 2024年投资组合中79.2%为债务证券,政府债券占债务证券的51.5%[8] - 公司证券占债务证券的30.9%,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及公用事业领域[8] 资本结构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债务包括:借贷27.86亿美元(含银行借贷9.89亿美元、中期票据3.18亿美元、次级票据14.79亿美元)、永续证券7.59亿美元、租赁负债9600万美元[9] 发展历程 - 2013年李泽楷从荷兰国际集团收购寿险业务组建富卫集团,同年瑞士再保险投资公司收购12.34%股权[3] - 公司通过收购和设立子公司进入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日本、马来西亚等市场[3] - 此前三次递表未果(2022年2月28日、9月13日及2023年3月13日),本次为第四次申请港股上市[2]
李嘉诚“幼子”李泽楷,又欲“敲上市钟”!
国际金融报· 2025-05-26 17:18
上市申请与历程 - 富卫集团于2024年5月19日第四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 [1] - 公司曾于2021年启动上市筹备,2022年2月28日、9月13日及2023年3月13日三次递表均未成功,2021年原计划赴美筹资30亿美元后改道香港 [1]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公司由李泽楷2013年创立,是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业务覆盖10个市场包括中国香港/澳门、泰国/柬埔寨、日本及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 [3] - 2023年成为东南亚市场按年化新保费计前五大保险公司及顶尖银行保险公司 [4] -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人寿保险总承保保费预计从2023年4070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5790亿美元 [3]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对中国内地访客销售的年化新保费分别为4200万/2.04亿/2.64亿美元,新业务价值达1800万/1亿/1.09亿美元 [4] - 2024年末中国内地访客保单持有人约6万人,占总保单持有人1.0%,有效保单占比1.1% [4] - 净保险及投资业绩从2022年4.93亿美元降至2023年4700万美元后回升至2024年9.11亿美元 [8] - 净利润从2022年-3.2亿、2023年-7.17亿改善至2024年盈利1000万美元 [8] - 2024年保险收益27.24亿美元同比下降1.2% [9] 募资用途与财务结构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增强偿付能力、构建资本缓冲及东南亚市场扩张(重点印尼) [10]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总借贷27.86亿美元(其中银行借贷9.89亿美元) [10] - 2024年商誉金额15.07亿美元,存在潜在减值风险 [10][11]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李泽楷商业经历包括1993年以9.5亿美元出售STAR TV、1999年130亿美元收购香港电讯54.06%股权 [5][6] - 2010年5亿美元收购AIG Investments并重组为柏瑞投资,该资产2023年以12亿美元出售 [6][7] - 目前控制电讯盈科、香港电讯、盈大地产三家港股公司及一家美股SPAC,总市值超1000亿港元 [7]
李嘉诚“幼子”李泽楷,又欲“敲上市钟”!
IPO日报· 2025-05-26 15:40
富卫集团上市申请 - 富卫集团第四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 [1] - 公司此前曾三次递表失败 2021年原计划赴美筹资30亿美元后改道香港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由李泽楷于2013年创立 是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 业务覆盖10个市场 [3] - 通过收购和获取新牌照方式扩张 包括菲律宾 印尼 新加坡等新兴市场 [3] - 2023年成为东南亚市场按年化新保费计的前五大保险公司 [4] 中国市场表现 - 香港及澳门业务受益于内地访客 2022-2024年内地产客年化新保费分别为4200万 2.04亿 2.64亿美元 [5] - 内地访客新业务价值从1800万美元增长至1.09亿美元 增长6.3倍 [5] - 截至2024年末有6万名内地保单持有人 占总数的1% [5] 创始人背景 - 李泽楷为李嘉诚幼子 商业成就显著 被称为"小超人" [7] - 曾创立STAR TV并以9.5亿美元出售 主导130亿美元香港电讯收购案 [7][8] - 目前掌控三家港股上市公司 总市值超1000亿港元 [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亿 -7.17亿 1000万美元 实现扭亏为盈 [11] - 2024年保险收益27.24亿美元 较2023年下降1.2% [12] - 截至2024年商誉达15.07亿美元 存在减值风险 [14][15] 募资用途 - 增强偿付能力 构建资本缓冲 支持业务扩张特别是印尼市场 [13] - 截至2025年4月有27.86亿美元借贷 其中银行借款9.89亿美元 [14]
李泽楷,又要IPO了
创业家· 2025-05-24 17:10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天IPO ,作者周佳丽 天天IPO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IPO动态 港股排队IPO。 作者:周佳丽 来源:天天IPO 豪门现身。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富卫集团有限公司日前递交招股书,将在港交所上市。而富卫集团背后 掌门人正是李嘉诚次子——李泽楷。 不同于兄长李泽钜为父接班,李泽楷选择自立门户:通过一笔笔收购,开启自己的商业版图。 富卫便是其中之一。2013年,李泽楷收购荷兰国际集团在中国香港和澳门、泰国的保险业务 等,由此组成富卫集团。现在,富卫集团的业务已遍布亚太地区,其中约有60000名保单持有 人来自中国内地。 李泽楷最为创投圈津津乐道的,是早年卖掉腾讯股份,错失一笔超级回报。这一次如若顺利 IPO,他又将收获一家上市公司。 01 李泽楷掌舵 财务上,2022年—2024年,富卫集团实现净保险及投资业绩分别为4.93亿美元、4700万美 元、9.11亿美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7.17亿美元、1000万美元,在2024年 扭亏为盈。 虽然目前富卫集团尚未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但内地用户对之并不完全陌生。根据招股书,集 团在香港(及澳门)的业务历来 ...
2024年业绩“V型反转”,富卫集团四度闯关港交所
证券之星· 2025-05-23 18:14
2024年财报成为富卫IPO叙事的关键转折点。招股书显示,其2024年全年净利润达1000万美元,相较于 2023年的7.17亿美元亏损和2022年的3.2亿美元亏损实现了"V型反转"。在净保险及投资业绩方面,2024 年的9.11亿美元也相对于2022年、2023年的4.93亿美元、4700万美元大幅增长。这一强势变化主要是由 于2024年投资回报同比激增了251.53%至12.62亿美元。 5月19日,港交所披露的一则招股书,将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的保险帝国再次推至聚光灯下。这是富卫集 团继2022年两次、2023年一次递表失效后,第四次冲击港股IPO。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联席保荐人仅 有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招银国际、摩根大通已不在保荐人行列,而招股书中披露的2024年"扭亏为盈"的 业绩,似乎为这场长达三年多的资本长跑增添了新筹码。 从收购荷兰国际集团(ING)港澳泰保险业务起家,到如今覆盖10个市场、年化新保费超19亿美元,作为 李泽楷商业版图中最耀眼的资产之一,富卫集团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泛亚洲保险市场扩张史"。 富卫集团是一家迅速增长的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采用以客为先及数码赋能的模式,以期成为亚洲新一 ...
富卫集团IPO:主席马时亨73岁高龄,58岁CEO黄清风去年领薪342万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5-23 09:52
公司上市申请 - 富卫集团于5月19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此次为公司在2022年2月28日、2022年9月13日、2023年3月13日三次递表失效后的第四次申请 [2] - 控股股东李泽楷通过PCGIHoldings拥有66.70%的投票权 [4] 业务概况 - 公司为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成立于2013年,提供人寿保险、健康保险、雇员福利及理财产品 [2] - 东南亚市场(泰国、菲律宾、印尼等)贡献2024年约50%的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 [2] - 2023年按年化新保费计为东南亚市场前五大保险公司及顶尖银行保险公司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保险收益分别为24.08亿、27.56亿、27.24亿美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20亿、-7.17亿、1000万美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3.20亿、-7.33亿、2400万美元 [3] - 2024年保险服务业绩670百万美元,投资回报1262百万美元 [3] 管理层架构 - 董事会由13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9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5] - 马时亨(73岁)任主席兼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金融机构任职经历 [6][7] - 黄清风(58岁)任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2024年薪酬342.4万美元,拥有30年保险行业经验 [6][7][8]
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四闯港交所:2024年扭亏为盈,资产负债率近90%
财经网· 2025-05-22 18:37
时隔两年多,"香港首富"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旗下险企再度冲刺IPO。 5月19日,富卫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富卫集团")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为其 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富卫集团成立于2013年,定位为一家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采用以客户为先及数码赋能的 模式。成立十余年间,这家公司通过并购迅速扩张,其业务已覆盖香港、澳门、泰国等多地;2024年公 司净利润升至1000万美元,同比上财年扭亏为盈。 尽管市场地位不断攀升,再加上"小超人"李泽楷的加持,富卫集团的上市之旅依旧"坎坷"。据过往报 道,公司最早于2021年9月向纽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融资近30亿美元,但于同年12月撤回了赴美上 市申请。 紧接着,富卫集团将目光转向香港资本市场,公司曾于2022年2月、9月及2023年3月向港交所主板递交 上市申请,募资额"缩水"至10亿美元,但均未如愿闯关。 去年扭亏为盈,资产负债率攀升 从业务布局来看,目前,富卫集团通过人寿保险、健康保险、雇员福利(团体保险)及理财产品的多元 化产品组合,提供简单易懂而且切合需要的方案。 不过,富卫集团的上市之路坎坷不平,前三次递表均未成功,其资产负债率也节节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