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团体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友邦与美中嘉和建立策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格隆汇APP· 2025-09-16 17:15
公司合作动态 - 友邦香港及澳门与医疗集团美中嘉和建立策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1] - 合作允许友邦指定团体保险成员在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享受可负担的癌症质子治疗及健康检查计划 [1] -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以先进癌症治疗技术享誉业界 [1] 合作内容细节 - 合作覆盖友邦指定团体保险的合资格受保成员 [1] - 服务内容包括指定癌症质子治疗和健康检查计划 [1] - 合作体现友邦"AIA友好职场人生计划"提升雇员健康福祉的策略 [1]
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旗下的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6-28 16:12
和黄医药上市表现 - 2021年6月30日和黄医药在香港二次上市,发行价40.1港元,首日盘中最高涨至85.8港元(涨幅110%),收盘涨50% [3] - 同期热门新股奈雪上市首日破发,而冷门的和黄医药仅2.1万人申购,远低于奈雪的64万人申购 [1] - 某大V与投资者合作打新乙头(300手/682万港元),中签237手(货值538万),上市首日获利500万并按约定分成350万 [5] 富卫集团招股信息 - 富卫集团为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旗下保险公司,2013年以21.4亿美元收购ING港澳及泰国业务组建,通过十余次并购拓展至10个市场 [7] - 2023年市场份额:东南亚第五(4.7%)、港澳第十(3.6%)、泰国第二(17.7%) [8] - 发行价38港元,市值483亿港元,PB 0.9倍,低于同业友邦(PB 2.4倍)、保诚(PB 1.9倍) [15] 富卫集团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净利润:-3.20亿、-7.17亿、1000万美元 [9] - 2024年香港市场56.4%保费来自内地访客(2.64亿美元),3年增长6.3倍 [10] - 2024年合约服务边际(CSM)同比增长30.5%,2025年Q1新业务价值再增31.9% [11] 富卫集团业务结构 - 2024年寿险产品结构:分红人寿(36.5%)、非分红人寿(28.0%)、医疗及附加保险(22.2%) [10] - 收入地区分布:港澳34.2%、泰国及柬埔寨32.6%、日本15.7%、其他东南亚17.5% [10] - 线上直销占比6.5%(高于行业均值),APP支持AI自助理赔 [12] 富卫集团融资历史 - 2022年1月融资每股成本6.27美元(约49.2港元),本次发行价38港元意味着前期投资者亏损30% [14] - 本次IPO募资34.71亿港元,基石投资者锁定19.5亿,流通盘15.2亿(占总市值3%) [17] - 上市开支高达5.42亿港元,显著高于同规模IPO(如蜜雪冰城1.64亿、毛戈平1.5亿) [17] 市场认购情况 - 富卫集团乙组打新需77万港元本金,预计申购人数1.5万,乙头中签10-15手 [20] - 当前认购热度不足,若孖展超购500倍则评级可上调至"满仓干" [21]
“小超人”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四度冲击IPO 内地访客业务成为新增长极
犀牛财经· 2025-05-28 15:16
公司上市进展 - 富卫集团于5月19日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此前曾于2022年2月、9月及2023年3月三次递表 均因市场波动或财务数据未达预期而未能成功 [2] - 若成功上市 将成为李泽楷旗下第五家上市公司 [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荷兰国际集团在港澳及泰国的保险业务 2013年被李泽楷以21亿美元收购并更名 [2] - 通过十余年密集收购 业务从最初3个市场拓展至10个市场 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等 [2] - 年化新保费规模从2014年的3 09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9 16亿美元 增长5 2倍 [2] - 东南亚市场按年化新保费计已跻身行业前五 [2]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收益从4 93亿美元增至9 11亿美元 [3] - 净利润从亏损3 2亿美元收窄至2023年的7 17亿美元 2024年实现1000万美元盈利 [3] - 此前净亏损主要由于不利的资本市场变动导致的投资回报亏损 [3] 业务亮点 - 内地访客业务成为新增长极 报告期内新业务销售额增长6 3倍 [3] - 年化新保费从4200万美元增至2 64亿美元 新业务价值从1800万美元升至1 09亿美元 [3] - 截至2024年末 内地访客保单持有人达6万名 占总保单数的1 1% [3] - 分红人寿保险是核心支柱 2024年贡献36 5%的新业务价值 [3] - 银行保险渠道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贡献40%以上的新业务价值 [3] - 数字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超过2900名保险经纪及独立顾问通过数字渠道实现业务触达 [3] 潜在挑战 - 东南亚市场占新业务价值的78% 但该区域政治经济波动风险存在 [4] - 投资收益波动导致净利润波动较大 2023年曾因日本Athene再保险交易产生5 05亿美元税前亏损 [4] - 港澳业务高度依赖内地客流 在内地设立持牌保险公司的申请仍悬而未决 [4] 募资计划 - 此次IPO募资计划聚焦资本强化 拟用于提升偿付能力和扩建东南亚网络 [4] - 目标3年内覆盖超1500万客户 [4]
李嘉诚次子圆“保险梦”?四次冲刺IPO,三年亏损超1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5-27 14:03
公司概况 - 富卫集团由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于2013年创立,是一家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业务覆盖中国香港(及澳门)、泰国(及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包括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2] - 2023年公司在东南亚市场按年化新保费计为五大保险公司及顶尖银行保险公司[2] - 李泽楷通过其直接全资拥有的实体PCGI Holdings控制富卫集团约66.70%的投票权[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分别为4.93亿美元、4700万美元、9.11亿美元[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7.17亿美元、1000万美元,2024年扭亏为盈[2] - 2023年净亏损较高主要由于不利的资本市场变动及日本Athene再保险交易相关的投资亏损(占税前亏损5.05亿美元)[4] - 2024年扭亏为盈得益于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增加、资本市场积极向好及开支管理改善[4] 保险业务 - 2022-2024年保险服务业绩分别为4.45亿美元、6.79亿美元、6.7亿美元[4] - 2022-2024年年化新保费分别为14.08亿美元、16.46亿美元、19.1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8.8%[5] - 2024年年化新保费中分红人寿占比38%,非分红人寿28%,危疾/医疗等22%,单位连结式寿险8%,团体保险6%[5] - 2024年分销渠道占比:银行保险39.2%、代理人21.6%、保险经纪/独立理财顾问30.7%、其他8.5%[5] 新业务价值 - 2022-2024年新业务价值分别为8.23亿美元、9.91亿美元、8.3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6%[6] - 2024年新业务价值中分红人寿占比37%,非分红人寿28%,危疾/医疗等22.2%,单位连结式寿险8%,团体保险6%[6] - 2024年渠道贡献占比:银行保险46.6%、代理人15.2%、经纪/独立理财顾问31.8%、其他6.5%[6] 投资业务 - 截至2024年底投资资产为453亿美元,其中419亿美元为保单持有人及股东投资,34亿美元为单位连结式寿险投资[7] - 2022-2024年投资收入分别为12.25亿美元、14.18亿美元、14.57亿美元[7] - 2024年投资组合中79.2%为债务证券,政府债券占债务证券的51.5%[8] - 公司证券占债务证券的30.9%,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及公用事业领域[8] 资本结构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债务包括:借贷27.86亿美元(含银行借贷9.89亿美元、中期票据3.18亿美元、次级票据14.79亿美元)、永续证券7.59亿美元、租赁负债9600万美元[9] 发展历程 - 2013年李泽楷从荷兰国际集团收购寿险业务组建富卫集团,同年瑞士再保险投资公司收购12.34%股权[3] - 公司通过收购和设立子公司进入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日本、马来西亚等市场[3] - 此前三次递表未果(2022年2月28日、9月13日及2023年3月13日),本次为第四次申请港股上市[2]
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四闯港交所:2024年扭亏为盈,资产负债率近90%
财经网· 2025-05-22 18:37
公司概况 - 富卫集团是李泽楷旗下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成立于2013年,采用以客户为先及数码赋能的模式 [1] - 公司业务覆盖香港、澳门、泰国等十余个市场,拥有超过2900名保险经纪及独立理财顾问合作伙伴 [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1000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87.31% [1] 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并购迅速扩张,先后收购越南Great Eastern Life、日本AIG、马来西亚Takaful等保险企业 [2] - 业务版图扩张至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柬埔寨等地 [2] - 建立了领先的东南亚银行保险平台,拥有八个独家合作伙伴 [2] - 2024年百万圆桌注册会员人数排名全球跨国保险公司第六位 [2] 产品结构 - 产品组合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雇员福利及理财产品 [4] - 2024年新业务价值构成:分红寿险36.5%、非分红寿险28.0%、重疾医疗定期人寿保险22.2%、单位连结式寿险7.5%、团体保险及企业自有保险5.7% [4] - 分销渠道构成:银行保险46.6%、代理人15.2%、经纪或独立理财顾问31.8%、纯网上保险等其他渠道6.5%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4.93亿美元、4700万美元、9.11亿美元 [4] - 2022-2024年净利润:-3.2亿美元、-7.17亿美元、1000万美元 [4] - 2023年净亏损主要由于不利的资本市场变动及日本Athene再保险交易相关投资亏损5.05亿美元 [5] - 2024年扭亏为盈主要归因于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增加、资本市场向好及开支管理改善 [5] 债务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27.86亿美元借贷,包括银行借贷9.89亿美元、中期票据3.18亿美元、次级票据及证券14.79亿美元 [6] - 拥有面值9.50亿美元及账面值7.59亿美元的未偿还永续证券 [6] - 2022-2024年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83.22%、85.51%、87.31% [6] - 截至2024年末无形资产账面净值30.85亿美元,其中商誉15.07亿美元、分销权14.39亿美元 [6] 上市计划 - 2024年5月19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为联席保荐人 [1] - 此前曾三次递表港交所未成功,2021年曾计划赴美融资30亿美元后撤回 [3] - 拟将IPO募资用于提高资本水平、为营运实体提供增长资金、加强股本及偿付能力 [6]
富卫集团再冲IPO,第四次递表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5-20 18:28
上市申请与进程 - 富卫集团于2024年5月19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公司此前曾寻求在美国上市 2021年9月向纽交所提交申请融资近30亿美元 后因监管问题撤回 [2] - 此次为第四次递表港交所 前三次分别为2022年2月28日 9月13日及2023年3月13日 [2] - 市场预期估值高达90亿美元(702亿港元) 具体取决于金融市场状况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分别为4.93亿美元 4700万美元 9.11亿美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 -7.17亿美元 1000万美元 [3] - 2025年一季度香港新上市公司达17家 募资总额176.8亿港元 同比激增2.69倍 [3] - 德勤预测2025年香港新股市场约80只新股上市 融资1300亿至1500亿港元 [3] 业务概况 - 公司为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 业务覆盖中国香港(及澳门) 泰国(及柬埔寨) 日本等十个市场 [5] - 主要产品包括分红人寿(36.5%新业务价值) 非分红人寿(28.0%) 危疾及医疗险(22.2%)等 [5] - 2024年3月27日申请50亿美元全球中期票据及资本证券计划 拟12个月内发行 [5] 控股股东与市场观点 - 公司由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控股 [3] - 李泽楷认为香港经济具有韧性 经历过多次危机后仍能恢复增长 [3][4] - 其表示全球排名可能低估香港 政府措施效果显著 社会气氛融洽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