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
搜索文档
银商联手!温州银行20亿元金融支持加码温商国际化
搜狐财经· 2025-11-04 17:15
合作核心内容 - 温州银行与温州市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达成战略合作,旨在融合金融资源与温商网络,构建覆盖跨境金融、信贷融资、资金结算等多维度的金融服务体系 [1] - 合作将为温商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及海外温商回归兴业提供金融支撑 [1] 具体金融支持措施 - 温州银行将提供20亿元人民币意向性总授信额度,并配套国际结算、贸易融资、汇率风险管理等综合跨境服务 [3] - 针对“全球招商合作伙伴”企业、重点海外温商回归项目及本土培育的跨国公司,银行将开辟绿色服务通道,提供优先授信审批、利率优惠、费用减免等措施 [3] 信息与培训服务协作 - 温州银行将定期为工商联及相关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政策解读、汇率风险管理、国际结算实务等专业培训 [3] - 此举旨在助力企业提升现代金融工具运用能力,增强全球市场风险应对能力与综合竞争力 [3] 合作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是温州银行践行地方法人银行使命、深耕本土经济的重要举措 [4] - 合作被视为共同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推温州对外开放的新路径与新模式,为当地现代金融生态建设及温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
六大行前三季净利超万亿 息差承压下探索突围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6:10
核心观点 - 六大国有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万亿元,呈现盈利稳健增长和资产质量改善的特征,但净息差压力依然突出 [1] - 面对净息差挑战,行业正从资产端结构优化和负债端成本压降双向发力,以探索突围路径,且息差已显现边际企稳迹象 [7][8] 盈利表现 - 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归母净利润达1.07万亿元,所有银行归母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1][2]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3.03%领跑六大行,工商银行以2699.08亿元归母净利润的绝对额居首 [2]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69%,其跨境金融和国际结算业务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784.83万亿元 [2][3] 资产质量 - 截至9月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下降,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4%为六大行最优水平 [4] - 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295.08%居六大行之首,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较上年末提升 [5] 净息差挑战与应对 - 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去年同期下降0.12个百分点 [6] - 邮储银行净息差1.68%为六大行最高但同比明显下降,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6%和1.30% [5] - 资产端方面,银行加大对公领域精准投放,例如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999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2% [7] - 负债端方面,行业通过挂牌利率调降、规范定价管理等手段主动压降负债成本 [7] - 分析预计银行净息差将环比基本平稳,未来息差降幅收窄有利于净利息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8]
建行菏泽鲁西新区支行为企业定制服务,银企携手促地方经济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10-16 23:49
核心观点 - 建设银行菏泽鲁西新区支行为一家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企业提供了850万元厂房抵押快贷及综合金融服务,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 [1] 信贷支持 - 该支行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在一周内完成850万元厂房抵押快贷的审批发放,满足了企业的迫切融资需求 [1] - 该笔资金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并助力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 [1] 综合金融服务 - 以信贷合作为契机,该支行为企业提供了包括代发工资、国际结算、财富管理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 [1] - 目前该企业已将800余名员工的代发工资业务迁移至该支行,国际结算业务也全面转入 [1] 业务影响与展望 - 此次合作实现了银企共赢,在稳就业、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 - 下阶段该支行计划深耕当地市场,创新金融服务,为更多实体经济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 [1]
报告显示:我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稳步增长
新华社· 2025-10-04 11:37
行业总体态势 - 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在坚实基础和强力政策支持下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1] - 行业将沿着"产业深耕+技术赋能"路径持续升级,以完善服务体系、强化风控能力、深化国际合作为方向 [1] 国际结算与融资业务 - 2024年银行业国际结算量达12.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35%,创历史新高 [1] -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为4884.75亿美元,较上一年出现小幅回落 [1] - 国际保理业务量为133.18亿美元,为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1] 国内结算与融资业务 - 2024年国内信用证结算量达3.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9%,创历史新高 [1] - 国内贸易融资业务量为4.6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5% [1] - 国内保理业务量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3%,是银行业保理业务的主要增长点 [1]
中银协发布《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19:03
行业发展现状 - 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整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 - 2024年银行业国际结算量12.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35%[2] - 国内信用证结算量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9%[2] -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4884.75亿美元较上一年小幅回落[2] - 国内贸易融资业务量4.66万亿元同比增长16.35%[2] - 国际保理业务量133.18亿美元近三年来首次同比下降[2] - 国内保理业务量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17.03%[2] 业务创新方向 - 深耕产业链场景需求推动供应链金融数智化平台建设[3] -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四流合一与贸易单据智能审核[3] - 针对小微外贸企业需求创新贸易融资便利化授信服务[3] - 聚焦跨境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出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产品[3] - 紧扣科创企业跨境贸易需求开发全生命周期贸易金融支持[3] 风险防控措施 - 构建多层次评估与预警机制优化市场布局并完善风险对冲工具[3] - 完善贸易融资线上化数据安全体系建立模型审计机制[3] - 强化外汇合规管理遵照1+6外汇展业改革制度体系要求[3] - 完善全流程核查机制动态应对国际制裁与反洗钱挑战[3] 战略定位与展望 - 贸易金融应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在稳外贸保产业链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4] - 银行业贸易金融将沿着产业深耕+技术赋能路径持续升级[4] - 不断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强化风险防控能力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4]
农行宁夏分行以金融服务助力第七届中阿博览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20:38
核心观点 - 农业银行宁夏分行作为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金融支持单位 通过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及全球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支持中阿经贸合作 并依托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区域金融枢纽建设 [1][2] 金融合作与协议 - 公司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2020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外贸外资领域构建金融支撑体系 覆盖国际市场开拓、融资渠道拓展及跨境结算服务 [1] - 2025年1至7月公司实现国际结算3.7亿美元 跨境人民币结算2.7亿元 本外币贸易融资3.5亿元 [1] 博览会服务保障 - 公司抽调业务骨干驻会服务 制定完备实施方案及工作预案 落实专班专组制度确保金融服务无遗漏 [1] - 协助开展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活动专班工作 通过专业金融视角构建中阿合作桥梁 [1] 金融服务内容 - 贸易融资服务依托经验及产品体系 提供灵活额度与便捷审批 特别为中小企业提供快速融资填补资金缺口 [2] - 国际结算服务凭借成熟网络与风控能力保障资金安全高效流转 增配多语种人员并增设服务窗口 提供7×24小时线上咨询 [2] - 全球供应链金融服务针对跨国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 打造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 助力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链合作获融资便利 [2]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公司借助博览会推动贸易与资金双向流通 助力宁夏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金融服务枢纽 [2] - 金融服务持续升级以契合中外企业多元需求 进一步稳定中阿产业链与供应链合作关系 [1][2]
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助力闽企在肯尼亚打造东非最大的建材超市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6 16:19
项目概况 - 中国武夷在肯尼亚内罗毕建设东非最大一站式建材卖场COLOHO MALL,汇集28类建材上万件单品[1] - 项目创新融合线下卖场与线上平台,突破选购限制并丰富当地家装选择[1] - 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推动跨境合作地标发展[1] 建设阶段金融支持 - 银行通过固定资产贷款与流动资金贷款组合产品保障2.8万平方米场馆建设[3] - 配套供应链金融与国际结算服务协助提前布局跨境物流体系[3] - 金融方案奠定"全球采、全球销"运营基础[3] 运营阶段金融创新 - 运用"保理E贷"特色产品承接应收账款,解决境内外供应商结算难题[3] - 通过金融科技简化80%以上线下纸质审批流程[3] - 助力上千家中小微供应商凭订单快速获贷[3] - 推动产供销体系顺畅运转并提升政策性金融服务覆盖面[3] 战略规划 - 银行将持续以全链条融资融智服务支持闽企海外市场拓展[4] - 重点推动中国好技术、好产品进入非洲及全球市场[4]
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中行境外机构财务效益稳健增长,2024年末总资产达1.15万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3-27 10:2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财务效益稳健增长,集团贡献度进一步提升,未来将从多方面扩大全球化优势,巩固提升全球化经营优势 [1][2] 2024年中国银行境外业务情况 - 境外机构总资产达1.15万亿美元,集团占比22.48%,较上年末提升0.17个百分点 [1] - 境外机构实现税前利润111.06亿美元,集团贡献度达26.72%,同比提升4.08个百分点 [1] 境外业务增长前景因素 - 中资企业“走出去”趋势加强,对相关金融服务需求增加 [1] - 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系列政策不断落地显效,“走出去”“引进来”政策走深走实、共建“一带一路”纵深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稳慎扎实推进 [1] 未来扩大全球化优势举措 重点业务方面 - 巩固扩大传统跨境业务优势,在结售汇、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领域发力拓展 [2] - 构建新兴业务领域优势,加强对跨境电商、海外仓、中间品贸易等外贸新业态主动服务,提升全品类金融服务市场份额 [2] 重点区域方面 - 巩固港澳地区地位优势,推动中银香港从城市银行向区域性银行转型升级 [2] - 深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业务发展,丰富利率汇率等产品线,拓展银团、跨境并购、债券、现金管理等业务 [2] - 加快培育中亚、拉美、中东等全球化发展新增长极,有序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2] 2025年展望 - 把握境外利率维持相对高位的有利环境,保持境外业务对集团的重要贡献,巩固提升全球化经营优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