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锂离子电池

搜索文档
中国锂电池之父——陈立泉院士获2025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提名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29 21:48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 - 202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提名专家12人,包括11名两院院士和1位非院士专家 [1] - 陈立泉院士获得提名,为锂电领域增添荣誉 [1] 陈立泉院士背景 - 出生于1940年,现年85岁,是我国锂电池领域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引领者,被誉为"中国锂电池之父" [4] -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 - 从事特种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工作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 学术与产业贡献 - 在固态离子学、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二次电池领域取得多项成果 [4] - 研发出我国第一块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和纳米硅碳核心负极材料以及系列核心正极材料 [7] - 研制出我国首条圆柱锂离子电池中试线 [8] - 策划推动了宁德时代等企业创办和发展 [8] - 深耕锂电池研究48年 [10] 人才培养 - 培养了黄学杰、李泓、曾毓群等在中国锂电池行业担当中流砥柱的科学家与企业家 [4]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标准 - 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中国公民 [12] - 授予在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效益或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公民 [12] - 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12]
豪鹏科技(001283):年报业绩符合预期,积极开拓新领域
中银国际· 2025-05-07 21: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增长,积极开拓新客户和新应用领域,营收和利润规模有望增长,结合产能整合和新业务拓展仍处于投入期,维持“增持”评级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001283.SZ,市场价格为人民币57.45,板块评级“强于大市” [2] - 发行股数8200万股,流通股5786万股,总市值47.11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1.17亿元,主要股东潘党育持股21.13% [3][4]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2.2%、7.4%、-7.3%、36.2%,相对深圳成指涨幅分别为2.3%、10.1%、-4.3%、33.1% [3] 财务数据 - 2023-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45.41亿、51.08亿、58.10亿、66.14亿、75.3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9.5%、12.5%、13.7%、13.8%、13.9% [8] - 2023-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亿、0.91亿、2.39亿、3.17亿、3.9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8.4%、81.4%、161.4%、33.1%、23.7% [8] - 调整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至2.91/3.87/4.79元(原预测2025-2026年摊薄每股收益为1.66/2.26元),对应市盈率19.7/14.8/12.0倍 [6][8]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51.08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81.43%;扣非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12.38%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5亿元,同比增长23.27%;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903.92%;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9] 业务情况 - 2024年全年电池销量5.14万只,同比增长18.32% [9] - 方形锂离子电池营收29.17亿元,同比增长18.54%,毛利率同比下降1.38个百分点至18.42%;圆柱锂离子电池营收15.98亿元,同比增长33.30%,毛利率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至17.95%;镍氢电池营收5.36亿元,同比下降18.23%,毛利率同比下降5.44个百分点至11.55% [9] 发展战略 - 坚持深耕消费类领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供应份额,积极开拓新兴领域,已拓展戴尔、微软等全球科技头部企业,完成客户结构多元化升级 [9] - 紧密追踪AI+硬件新市场机遇,协同AI眼镜、AI服务器电源等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商,融入客户价值创造活动 [9]
豪鹏科技(001283):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盈利能力逐步修复,多领域布局AI+端侧
国元证券· 2025-04-30 17: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稳健,盈利能力逐步修复,多业务协同发展,消费电池稳中有升,且突破新兴赛道,多领域布局AI+端侧,业务持续增长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与盈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08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81.43%;销售毛利率为18.23%,销售净利率为1.79%,同比上涨0.68pcts [1]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12.25亿元,同比增长23.27%;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903.92%;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1384.75% [1] 业务发展情况 - 产品聚焦消费电池领域,多业务协同发展,消费电池业务持续稳健增长 [2] - 2024年方形锂离子电池营收29.17亿元,同比增长18.54%;圆柱锂离子电池营收15.98亿元,同比增长33.30%;镍氢电池营收5.36亿元,同比减少18.23% [2] 新兴赛道布局情况 - 持续深化“核心业务深耕与新兴赛道突破”双轨发展战略,巩固消费电子领域合作,拓展全球科技头部企业 [3] - 紧密追踪AI+硬件新机遇,协同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商取得突破性进展 [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2.21/73.37/85.05亿元,同比增长21.78%/17.94%/15.9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3.27/4.21亿元,同比增长130.61%/55.46%/28.82%,对应PE为19.33/12.44/9.65 [4] 财务数据 |财务数据和估值|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540.81|5108.45|6221.05|7336.97|8504.81| |收入同比(%)|29.53|12.50|21.78|17.94|15.9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0.30|91.25|210.44|327.14|421.43| |归母净利润同比(%)|-68.39|81.43|130.61|55.46|28.82| |ROE(%)|1.96|3.76|7.83|11.13|13.02| |每股收益(元)|0.61|1.11|2.56|3.98|5.13| |市盈率(P/E)|80.89|44.58|19.33|12.44|9.65| [6]
豪鹏科技(001283)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7:58
新兴技术与市场机遇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技术引领消费电子产业升级,对电池要求更高,公司坚持“All in AI”战略,深耕消费类领域并前瞻性布局AI+赛道 [1][2] - 公司积极面向新兴领域,强化AI+端侧硬件、AI服务器电源、具身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及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战略布局和行业突破,已与部分头部客户处于试产或量产阶段 [6] 储能市场 - 公司基于自身电芯制造和成本管控能力,审慎布局储能业务,聚焦差异化竞争优势,精准寻找目标客户,目前储能业务占比不高,但电芯产品性能与头部友商相当,已被众多客户评为优先级供应商 [2] 原材料价格应对 - 碳酸锂价格今年小幅上扬,短期内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钴金属价格呈“短期政策扰动推升、中长期技术替代压制”格局,公司基于客户订单等动态管理原材料库存和采购策略,保障供应并控制成本 [3] 镍氢电池市场 - 镍氢电池成为车载T - Box备用电源主流方案,随着相关标准发布和系统更新认证要求,市场新增量需求显现,公司作为全球龙头,产品满足车规级要求,与众多车企达成长期稳定合作,是部分造车新势力独家供应商 [4] 固态电池研发 - 公司半固态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950Wh/L(循环寿命>500周),已通过极端安全测试并向部分穿戴类客户送样评估;全固态电池“自适应键合作用”技术开发项目稳步推进 [4] 业务领域探索 - 公司立足消费类电池主业,保持市场敏感度,探索AI+端侧、机器人、低空等新技术应用,坚持“核心业务深耕与新兴赛道突破”双轨发展战略 [5][6][8] 全球化布局 - 公司秉持“风险可控、成本优化、敏捷响应”理念,建立“一个全球总部+两个产学研基地+一个海外制造基地”产业布局,未来结合客户需求,在有订单支撑时将部分订单放海外制造 [6] 营收增长与潜力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2.50%,由笔记本电脑及周边、智能穿戴、手机、个人护理等领域推动,未来随着AI大模型应用渗透,这些业务板块将有更多应用场景和消费需求,公司技术及产能准备充分 [6] 产品毛利率提升 - 2024年公司各产品线毛利率受产能整合等因素影响,未来将通过聚焦高毛利市场和价值客户、布局新应用领域、完成产能整合、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和减费等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7]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3.18亿元,同比下降4.61%,公司研发投入更聚焦高回报、高附加值业务领域,管理更精细化,完成产能迁移和产线归集,整合实验室资源,利用研发工具提升效能 [7] 海外市场布局 - 公司深化全球化战略,面向新兴领域布局,非北美地区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实现海内外客户协同增长 [8]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立足消费类电池主业,探索新技术应用,坚持“核心业务深耕与新兴赛道突破”双轨发展战略,夯实核心竞争力,推动业绩稳健、高质量发展 [8]
豪鹏科技(00128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民生证券· 2025-04-28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1] - 多业务协同发展,消费电池盈利稳健,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二次回购彰显发展信心 [2][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对应PE为19、14、11倍 [4]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51.08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81.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减少12.38%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5亿元,同比增长23.27%;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903.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1384.75% [1] - 2024Q4营收13.25亿元,同减13.68%,环减9.76%;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增317.45%,环减72.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增208.77%,环减70.05% [2] 业务情况 - 软包锂离子电池营收29.17亿元,同比增长18.54%;毛利率18.42%,同比变动 - 1.38pcts [2] - 圆柱锂离子电池营收15.98亿元,同比增长33.30%;毛利率17.95%,同比变动 - 1.59pcts [2] - 镍氢电池营收5.36亿元,同比减少18.23% [2] 客户情况 - 持续深化与惠普、索尼等核心战略客户协同创新机制,拓展戴尔、微软等全球科技头部企业,25年一季度加速AI眼镜客户拓展 [3] 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9日,累计回购公司股3,580,450股,占总股本4.37%,成交总金额198,581,276.32元,回购方案实施完成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60.18、69.52、79.29亿元,同比增速17.8%、15.5%、14.1%;归母净利润2.37、3.13、4.07亿元,同比增速159.7%、32.0%、30.2% [4]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2.50%、17.80%、15.52%、14.06%;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1.43%、159.69%、31.96%、30.20% [9][10][11]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8.23%、20.26%、20.25%、20.25%;净利润率分别为1.79%、3.94%、4.50%、5.14% [9][10][11] - 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41%、72.05%、71.59%、71.37% [9][10][11]
中比新能源 副总经理兼研究院院长 尚随军 将发表《圆柱电池在绿色家储市场的开发及应用》主题演讲-2.28起点圆柱电池论坛
起点锂电· 2025-02-22 18:27
行业活动概况 -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 [1] - 活动规模预计超过500人 邀请200+圆柱电芯及应用企业 300+电池材料设备配套企业参与 [1][12] - 中比新能源作为金牌赞助商支持活动 公司副总经理尚随军将发表《圆柱电池在绿色家储市场的开发及应用》主题演讲 [1][5] 圆柱电池市场动态 - 2024下半年以来圆柱电池市场爆发 头部企业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10] - 32、40、46等大圆柱系列产品在轻型动力、储能、两轮车、无人机等多个领域快速放量 [10] - 全极耳、高镍、硅碳、钠电等新技术与圆柱电池结合创造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10] 中比新能源公司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2006年成为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锂电池企业(股票代码:CBAT) [6] - 拥有大连和南京两大生产基地 产品涵盖磷酸铁锂及三元体系圆柱电池 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家庭储能等 [6] - 32系列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已出货超2000万只 正加快布局40/46系列大圆柱产品 [9] 技术论坛议程亮点 - 将发布中国圆柱电池综合竞争力20强排行榜 覆盖电芯、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 [10][13] - 设置三大专场讨论:技术与创新、工艺及智能制造、材料体系创新与应用 [13] - 包含6场圆桌对话 主题涉及下一代技术创新、全极耳工艺机遇、细分市场成长性等 [13] 行业参与情况 - 起点圆柱电池全国行活动已巡访20+企业 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比新能源等头部厂商 [8] - 拟邀参会企业覆盖全产业链 包括亿纬锂能、LG新能源等电池厂商 小牛、九号等应用企业 以及德方纳米、多氟多等材料供应商 [14] - 设备领域参会企业包括逸飞激光、诚捷智能等 其中逸飞激光冠名技术专场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