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测序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合成生物A股突发!688089,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交易终止公告 - 嘉必优于2025年8月29日宣布终止收购欧易生物63.21%股权的交易计划 [2][4] - 终止原因为未就交易核心条款达成一致且综合考虑外部市场环境变化 [4][6] - 公司表示不承担违约责任且经营活动不受重大影响 [6] 交易方案细节 - 最初拟收购欧易生物65%股权后调整为63.21%股权 交易对方从14名减至13名 [7] - 调整后方案为发行2977.29万股(每股19.29元)加现金支付 总交易价格8.306亿元 [7] - 资产评估增值率达441.23% 交易完成将新增商誉7.21亿元 占2024年9月末总资产的43.3%及净资产的47.21% [7] 股价表现与时间线 - 自2024年10月29日公告重组后 股票复牌日(11月12日)录得20%涨停 截至2025年8月30日股价累计上涨近40% [2] - 2025年3月20日通过调整后重组议案 4月9日收到交易所问询函 6月11日再次调整业绩补偿条款 [7][8] - 最新股价报28.82元/股 总市值49亿元 [2]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嘉必优为微生物合成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ARA、藻油DHA等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8] - 欧易生物为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 处于嘉必优产业链上游 [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17.6%)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59.01%) [8]
A股突发!688089,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5:31
交易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欧易生物63.21%股权 交易原因为未就交易核心条款达成一致且综合考虑外部市场环境变化 [1][2][3] - 交易终止后公司无需承担相关违约责任 且不会对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 - 交易终止前公司曾多次调整方案 包括将收购股权比例从65%降至63.21% 交易对方从14名转为13名 并取消减值补偿承诺 [4][5] 交易方案细节 - 调整后交易方案为以19.29元/股价格向13名交易对象发行2977.29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5.03%) 股份支付对价5.743亿元 现金对价2.563亿元 合计交易价格8.306亿元 [5] - 以2024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 交易资产评估增值率达441.23% 若完成将新增7.21亿元商誉 占2024年9月末总资产43.3%及净资产47.21% [5][6] - 交易方案在6月11日再次调整 主要涉及业绩补偿金额计算方式和减值补偿承诺 [6]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微生物合成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溶性营养素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是全球ARA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 [6] - 欧易生物属于产业链上游技术赋能公司 为面向基础研究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 拥有组学服务全流程核心技术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 同比增长17.6%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59.01% [7] 市场反应与进程 - 自2024年10月29日公告重组消息后 股票于11月12日复牌录得20cm涨停 截至2025年8月30日股价上涨近40% 最新报收28.82元/股 总市值49亿元 [1] - 交易进程包括3月27日收到上交所受理通知 4月9日收到审核问询函 最终于8月29日宣布终止 [5][6]
A股突发!688089,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5:21
交易终止 - 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欧易生物63.21%股权 交易原因为未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且综合考虑外部市场环境变化 [2][4][6] - 交易终止后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不会对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6] - 交易筹划时间约10个月 自2024年10月29日公告至2025年8月29日终止 [2][8] 交易方案调整 - 收购股权比例从65%降至63.21% 交易对方从14名减至13名 取消减值补偿承诺 [9] - 调整后交易对价合计8.306亿元 其中股份支付5.743亿元(发行价19.29元/股 发行2977.29万股)现金支付2.563亿元 [9] - 交易资产评估增值率达441.23% 以2024年9月30日为基准日 新增商誉7.21亿元占当时总资产43.3%及净资产47.21% [9][10] 市场表现与财务 - 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后股价复牌录得20cm涨停 自2024年11月12日至2025年8月30日股价上涨近40% [2] - 最新股价28.82元/股 总市值49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17.6%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59.01% [11]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是国内微生物合成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溶性营养素的先驱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是全球ARA产品主要供应商 [10] - 欧易生物为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 处于产业链上游 拥有组学服务全流程核心技术 [10]
赛纳生物:基因测序解锁“治未病”新选项
北京商报· 2025-08-04 17:33
从首个人类基因组耗资30亿美元,到百元级的健康消费新选项,基因测序正经历一场静默变革。 每个人的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疾病风险,还决定了对药物、营养和运动的反应。基 因检测正从"治病"向"预防""健康管理"甚至"营养学"延伸,催生全新消费场景。 以减肥需求为例,如脂肪量和肥胖相关基因(α-酮戊二酸依赖的双加氧酶基因(FTO))与肥胖风险、 载脂蛋白AⅡ基因(APOA2)与饱和脂肪敏感性,定制饮食方案;结合运动基因(如α-肌动蛋白-3基因 (ACTN3)与爆发力)优化训练计划,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能提高运动效果,减 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传统健康管理往往在疾病症状出现后才介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这一局限将被打 破,从遗传角度实现"未病先防"。"未来公众对健康管理需求不断前移,结合不同生命阶段和不同生命 基因的表型数据(如体检指标、生活方式等),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基因健康档案,实现风险的动态追踪 和管理的持续优化。以脑卒中急救为例,急救黄金时间内,若患者有基因健康档案,医生可依据患者对 特定药物代谢反应和药物有效性等区别,制定临床用药方案。 全生命周期的基因健康档案的意 ...
诺禾致源实控人方1个半月减持447万股 2021上市2募资
中国经济网· 2025-06-04 14:47
股东权益变动 - 致源禾谷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077,773股(占总股本0.50%)并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179,000股(占总股本0.52%),持股比例从11.32%降至10.30% [1] - 诺禾禾谷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17,488股(占总股本0.05%),持股比例从3.02%降至2.97% [1] - 两股东合计减持4,474,261股,权益变动触及1%整数倍标准 [1][2] 公司股权结构 - 致源禾谷和诺禾禾谷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瑞强的一致行动人,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李瑞强 [2] 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4月13日科创板上市,发行4,020万股(占总股本10.04%),发行价12.76元/股,募资总额51,295.20万元,净额44,976.96万元 [2] - 原计划募资50,398.63万元用于基因测序平台扩产、试剂研发、信息化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IPO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赵陆胤、焦延延,发行费用6,318.24万元(含承销费4,355.66万元) [2] 定增募资情况 - 2023年定增发行1,600万股(发行价20.76元/股),募资总额33,216万元,净额32,760.86万元 [3] - 定增保荐机构仍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赵陆胤、彭博,发行费用455.14万元 [3] - 11家机构参与认购,包括广发基金、华安证券、中欧基金等 [3] 累计募资规模 - IPO与定增合计募资84,511.2万元 [4]
创心之路创业数据研究报告(2024)
创业基金会· 2025-06-03 17: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创业投资市场稳中有升,投资热点集中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机构多元化且注重风险控制与资源优化 [8][30] - 创业基金会资助企业总体经营情况优于市场表现,为初创企业拓展了早期融资渠道,践行普惠金融,响应国家耐心资本号召 [6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创业投资情况综述 - 创业投资市场稳中有升,预计投资项目总数达8221个,同比增长约3.29%,活跃度和增长潜力显现 [8][9] - 投资热点方面,智能制造一枝独秀,引领市场;投资分布上,投早投小效果显著,早期投资增长;机构性质呈现多元化,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各显神通 [8] - 区域布局呈现“多极化集聚效应并荐”特点,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珠三角地区在高科技和智能制造领域有吸引力,内陆城市逐步成为创新创业新热土 [13][14][17] 2024年创业投资热点领域变化情况 2024年创投市场整体表现 - 投资热点聚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和绿色能源等技术驱动型行业,符合国家政策战略导向 [19] - 智能制造占比最高,达41.58%,显示投资者对其增长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高度信心;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潜力大;非热门领域获得融资机会减少 [21] 2024创业投资热点变化趋势 - 智能制造领域稳健增长,受益于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升温,从语音识别到生成式AI技术深刻改变多个行业 [25] - 医疗健康领域调整中有创新,基因组学技术市场前景广阔;绿色能源与新材料是未来明星领域,相关技术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25][26] 2024年与2023年对比分析 - 智能制造领域投资略有增长,反映市场对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巨大需求;医疗健康和企业服务领域小幅回落,进入理性调整期;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增长热点 [30] 热点行业排名变化情况 - 智能制造连续3年占据首位,表明其在当前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医疗健康保持稳定,一直位居第二;人工智能从2023年的第七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三位 [31][33] 人工智能领域出现爆发式增长 - 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爆发性增长,预计2024 - 2030年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0% [33] 智能制造细分领域的热点主要是芯片、新材料和新能源 - 集成电路(芯片)以26.56%的比例位居投资分布首位,是产业升级的基础;新材料成为新热点,投资占比为15.04%;新能源继续受到重视,占比14.49% [36] 医疗健康细分领域的热点主要是生物技术、制药和医疗器械 - 生物技术和制药开发占据近半数投资份额,显示其在医疗健康行业创业投资中的主导地位;医疗器械也是重点投资行业;机器人技术投资增长 [37] 企业服务细分领域的热点主要是服务、数据服务和行业信息化 - 企业IT服务重要性增加,反映企业对数智化转型的需求加大;数据服务占比达13.65%,显示企业对数据的重视提升;行业信息化有较大需求,帮助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和提高运营效率 [44][45] 2024年创业投资分布情况 - 投早投小效果显著,早期投资有较大增长,种子天使轮和A轮融资项目数量显著增加,获得早期投资的项目占77.45% [45][46] - A轮投资项目占比创新高,达到50%;种子天使轮投资重回投资热点,占比达27.35% [48] 2024年投资机构的变化情况 投资机构呈现出数量稳定而结构多元化现象 - 活跃投资机构基本稳定,2024年数量与2022年相比保持稳定并略有回升,投资机构更加注重理性决策与长期价值创造 [50][51] - 机构投资比的变化表明市场日趋成熟,头部机构通过积累的品牌效应和专业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新兴机构则需通过精准的投资策略找到市场空间 [51] 2024年头部创业投资机构的变化情况 - 中科创星和紫金科创异军突起,显示出对当前创投市场的信心;深创投表现稳定,依旧是重要的投资机构;奇绩创坛更进一步,排名上升 [54] 2024年重点行业活跃的投资机构变化情况 - 智能制造领域仍然是产业资本主导;医疗健康领域商业资本保持活跃;企业服务领域商业资本保持领先;汽车交通领域头部机构持续关注;人工智能领域受到头部机构高度关注 [57][58][59] 2024年代表性的创业投资机构分析中科创星 - 中科创星专注于硬科技的早期投资,打造以研究机构、市场和早期投资为一体的创业平台,践行ESG价值投资理念 [59] - 2024年投资的代表性项目包括清晨智控、奥卡汽车、瀚海量子、端元科技和智微新材等,均具有硬科技属性 [60] 创业基金会资助企业总体经营情况优于市场表现 - 创业基金会资助企业总体经营健康有序,存续时长约为中小企业平均存续时间的2倍,远超市场平均水平 [62][65] - 基金会的资助为初创企业拓展了早期融资渠道,缓解了“死亡之谷”危机,增强了企业的市场信任和资源整合能力 [65] - 基金会践行普惠金融,成为商业投资之外的重要补充,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平可得的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创业创新 [73] - 基金会响应国家耐心资本的号召,企业发展需要耐心和信心,耐心资本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实现长期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86][94] 创业基金会的资助为初创企业拓展了早期融资渠道 - 创业基金会资助企业获得融资的比例比社会平均水平高4倍,获得融资的企业比例达到79% [66] - 资助企业获得融资以天使轮和A轮为主,早期融资在全部融资项目中的占比达到75.98%,天使轮比例最高 [68][69] - 资助企业获得融资总额超过了176亿,天使轮融资总额约为10亿,平均每轮约500万;A轮融资总额超过19亿,平均每轮约2000万 [70] 创业基金会践行普惠金融,公益资助成为企业融资外的重要补充 - 基金会资助企业来自服务业,与市场上创业投资集中的智能制造和医疗健康领域形成互补,践行了普惠金融理念 [80] - 资助企业中,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融资数量较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融资活跃度较高 [82] 创业基金会响应国家耐心资本的号召,企业发展需要耐心和信心 - 获得A轮及以后轮次融资的企业成立时间跨度较大,2011 - 2015年成立的企业获得融资数量最多 [85][92] - 企业从成立到获得A轮及以后轮次融资的时间平均约为3.2年,A轮融资多发生在企业初步稳定后准备扩张的阶段 [92] 创业基金会资助企业典型案例分析 - 本诺电子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电子粘合剂制造,从成立之初获得天使基金资助,历经多年发展,不断融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融资总额超过2.5亿人民币 [96][100][101] - 百沐生物成立于2020年12月,致力于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精准医疗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获得战略融资,拥有自主研发平台和专业团队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