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饼

搜索文档
零售商为什么都盯上了烘焙?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05 08:42
商超烘焙崛起趋势 - 山姆瑞士卷2019年推出后成为现象级单品,占部分门店月营业额8%-10%,年销售额超10亿元[6] - 盒马已有四款烘焙单品销售额破亿元,多款超5000万[6] - 胖东来网红「大月饼」年销售额超两亿元[7] - 永辉41家调改门店烘焙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20%[13] - 烘焙食品主要消费渠道中线下商超占比达37.7%,零售渠道与饼房呈现对分江山趋势[17] 商超转型烘焙动因 - 生鲜品类同质化严重,价格优势受社区团购冲击[9] - 永辉2021年营收首次下滑,受社团团购低价扩张影响[9] - 烘焙品类可提供更多差异化开发空间[10] - 大润发土豆面包上架首日售罄,二手平台价格翻倍[11] - 脆脆蛋挞月业绩稳定1300万元,有望成为年销破亿单品[11] 商超烘焙竞争优势 - 山姆蔓越莓贝果7个23.8元,Costco肉桂提子贝果6个19.5元[19] - 大润发9.9元可买两个猪扒包或三个台式面包[21] - 奥乐齐蛋挞、瑞士卷等定价9.9元,白脱小餐包6.6元[21] - 沃尔玛自有品牌沃集鲜30款以上烘焙定价9.99元[22] - 100%动物奶油成标配,原料采用进口新西兰奶粉[23] - 奥乐齐坚持12小时发酵工艺提升小麦香气[23] - 山姆榴莲千层榴莲含量超33%,奥乐齐含34.6%金枕榴莲果泥[23]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立高食品2024年营收38.35亿元,净利润暴增266.94%[13][14] - 恩喜村被亿滋收购后当季贡献7200万美元净收入[13] - 盒马通过鲜品部打通供应链使草莓成本降低17%[26] - 昆山糖盒工厂实现全链路生产,节省面包生产6%成本[27] - 沃尔玛通过精简SKU实现价格仅为专业烘焙店一半[24] 营销与网红效应 - 山姆绿豆糕、大润发土豆面包等多次登上热搜[4][11] - 商超官号在小红书等平台进行新品预热和核心卖点宣传[27] - 奥乐齐使用「价格不到甜品店三分之一」作为高频宣传文案[27] - 盒马策划「为雪王献上特供版900颗草莓盒子蛋糕」等节日活动[29] - 吃播博主以山姆瑞士卷为主题的「甜品局」助推二次传播[31] 产品创新方法论 - 盒马与供应商5轮交流迭代草莓盒子,糖度下调90%[35] - 恩喜村向山姆推荐瑞士卷品类,经调整后成为现象级单品[35] - 本土商超从「看品采购」转向联合研发模式[36] - 盒马在烘焙中添加谷物、种子并减糖减油契合健康风潮[37] - 大润发土豆面包设计「挖土豆」场景包装增强趣味性[39] - 盒马推出金箍圈碱水包借势黑神话悟空热度[39]
一文读懂胖东来的经营哲学
虎嗅· 2025-07-04 09:3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全球化逆流加剧、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主要大国正将重点转向提升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 [1] - 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消费降级加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经营困境,传统实体零售企业首当其冲 [1] - 中国实体零售商受抖音和淘宝直播等新兴电商模式冲击,经营状况日益恶化,国美和苏宁等昔日巨头已陷入资不抵债境地 [1] - 永辉超市2021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过80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11%,扣非净利润锐减近70% [1] 胖东来发展历程 - 1995年成立于河南许昌,从烟酒日用百货零售商发展为涵盖超市、购物中心及商业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性集团 [3] - 生存阶段(1995~2001年):提出"用真品换真心"理念,通过多元化经营、建立配送中心和区域合作提高效率 [4] - 精神阶段(2002~2005年):开设第一家生活广场,进军新乡市场,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5][6] - 文明阶段(2006~2019年):战略收缩,关闭业绩不佳门店,推出"胖东来·大胖"高端品牌 [7] - 信仰阶段(2019年至今):建立中央厨房和物流中心,布局线上渠道,成立联商东来商业研究院 [8] - 目前拥有13家门店,2024年销售额达170亿元,涵盖十大业务领域 [9] 胖东来经营哲学 - 创始人于东来提出"自由·爱"企业信仰,强调为员工、顾客、供应链伙伴及竞争对手创造价值 [10][11] - "自由"指对利益相关者的尊重与赋能,"爱"体现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11][12] - 企业目标不仅是商业利益,更是通过商业载体传播先进文化理念,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14] - 践行社会责任顺序:员工→顾客→供应链伙伴→竞争对手,最终反哺企业商业回报 [15] 胖东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与员工价值共创 - 薪酬远超行业水平,遵循"三三三"利润分配原则(30%回馈社会,30%用于发展,30%分配给员工) [20] - 基层员工月薪达8000元(许昌平均3000元),提供全家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和退休金计划 [20] - 每日工作不超过7小时,春节闭店5天,设立10天"不开心假"和"委屈奖" [21] - 2024年推出《幸福生命手册》,培养员工健全人格 [22] 与顾客价值共创 - 建立严格供应商筛选机制和质量检测流程,果切产品8小时未售出必须下架 [25][26] - 提供14天无理由退换货、7日调价退差价,设立便民设施和特殊人群服务 [27] - 中央厨房开发网红产品如30元大月饼,成为许昌"城市名片"和"6A级景区" [28] 与供应链伙伴价值共创 - 尊重供应商合理利润,签订长期合同保障稳定收益,建立透明结算体系 [29] - 开发自有品牌提升合作伙伴市场竞争力,推动供应商环保标准升级 [30][31] 与竞争对手价值共创 - 公开企业文化手册和培训资料,组织行业交流会分享运营经验 [32] - 对步步高、永辉超市等实施无偿"调改",帮助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实现市值翻倍 [33][34] 胖东来模式的可复制性 - 创始人强调不可盲目复制,需内化其底层逻辑 [39] - 复制难点:企业家觉醒程度、企业文化构建落地、合理分配政策制定 [40][41][43] - 成功要素包括领导者人文素养、完整员工关怀体系、当地经济适配性 [41][45] 业绩与行业影响 - 2023年13家门店销售额107亿元,2024年增至170亿元 [46] - 商业模式将社会责任置于核心,成为全球零售行业创新灯塔 [46][47] - 为行业提供启示:平衡竞争力与人文关怀,构建可持续商业生态 [48]
为什么专业烘焙店做不过超市?
36氪· 2025-07-03 08:59
盒马的烘焙品类目前平均业绩已经占到门店日均营业额的30%左右。如果遇到当前盒马鲜生在全国各地 新店开业的情况,盒马的烘焙品单日能卖到40万元以上,已属常规操作水平。消费者提到盒马的草莓盒 子蛋糕,无一不认可是被门店现做的新鲜和高品质的奶油及糕胚所吸引。盒马的草莓盒子蛋糕,并不是 品质平平的预制蛋糕,毕竟新鲜蛋糕是不能预制的。 补充一个特别信息,限于草莓的冬季生长周期,盒马草莓盒子蛋糕并非全年销售。瑞士卷、榴莲千层、 大福、抹茶芝、奶油红豆,也是盒马的销量爆品。其中,瑞士卷还是2023年盒马与山姆大打价格战的头 号单品。盒马8片装的瑞士卷,售卖26.9元,规格和价格,都是更偏向消费者的友好定位。 中国零售开始懂得操作自有品牌商品,烘焙属于很有代表性的品类。更为突出的是,目前在国内最善于 制作烘焙品的商家,可能就是超市,而非大众印象中的专业烘焙连锁店。 一个供应链,一个效率,助力超市在烘焙品方面,领先于专业的饼屋商家。 供应链的硬实力,建立在烘焙品的口感上,且很大程度上是比拼原材料的优劣。 原料菜在任何食品当中,都是重要的基础条件。不过,差别在于,一道好菜可以凭借厨师的过硬手艺, 能把白菜吊出鲜汤的口感。一款好面 ...
零售商为什么都盯上了烘焙?
新浪财经· 2025-06-25 21:40
商超烘焙行业趋势 - 烘焙品类成为商超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抓手,替代生鲜成为新引流品类 [1][2] - 山姆瑞士卷年销售额超10亿元,占部分门店月营业额8%-10% [1] - 盒马已有四款烘焙单品销售额破亿元,多款超5000万元 [1] - 胖东来网红大月饼年销售额超2亿元 [1] - 永辉调改门店烘焙销售额同比增长520% [3] 商超烘焙爆款案例 - 山姆桂花酒酿绿豆糕、瑞士卷、榴莲千层(榴莲含量>33%)成为现象级单品 [1][13] - 大润发土豆面包首日售罄,二手价炒至45元(原价18.9元),紧急补货10万盒 [3] - 大润发脆脆蛋挞月销1300万元,预计年销破亿 [3] - 盒马草莓盒子销售季销售额近2亿元 [1] - Costco肉桂提子贝果6个19.5元,山姆蔓越莓贝果7个23.8元 [7]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立高食品2024年净利润暴增266.94%,营收38.35亿元 [3][4] - 恩喜村被亿滋收购后单季贡献7200万美元净收入 [3] - 盒马通过昆山糖盒工厂实现全链路生产,节省面包生产成本6% [15] - 盒马抹茶盒马村降低原料成本,草莓供应链成本下降17% [15] - 商超烘焙渠道加价率低于饼房,因租金和采购成本优势 [14] 产品策略与创新 - 大单品策略:沃尔玛沃集鲜SKU精简,价格仅为专业店一半 [13] - 健康化趋势:盒马减糖90%的草莓盒子、酸面团面包 [19][21] - 趣味设计:大润发土豆面包配铲子勺子,盒马金箍圈碱水包 [21] - 联合研发:50%爆品创意来自商超洞察,50%来自供应商提案 [20] 营销与社交传播 - 小红书种草:奥乐齐强调"价格不到甜品店三分之一" [17] - 节日营销:奥乐齐9.9元万圣节限定,盒马900颗草莓蛋糕 [19] - 社交货币属性:山姆瑞士卷成为吃播热门主题 [19] 行业格局变化 - 商超渠道占烘焙消费37.7%,与饼房形成"对分江山"趋势 [5] - 传统饼房衰落:克莉丝汀退市,欢牛蛋糕屋倒闭 [5] - 头部商超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烘焙连锁 [7]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超市
经济日报· 2025-06-14 04:50
胖东来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 截至6月2日2025年胖东来商贸集团合计销售额达101.76亿元,其中超市业态销售额最高约为55.66亿元 [3] - 凭借高品质产品、人性化服务和成熟供应链构建消费者信任,商品质量与生鲜新鲜度符合高品质生活需求 [3] - 通过公布采购价和销售价增强透明度,符合当下消费心理,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 [4] - 服务细节包括安心休息区、统一着装导购、个性化商品推荐等,提升购物体验 [2] 传统超市调改的关键举措 - 永辉、物美、步步高等传统超市开启"胖东来版"自主调改,北京永辉千禧街店为丰台区首家调改门店 [1] - 调改聚焦商品品质升级:引入小汤山有机蔬菜、无抗生素鸡肉、帝王蟹等高端生鲜,实行"零隔夜"日清制 [6][7] - 服务优化包括调整烘焙区动线、提供肉禽海鲜加工服务、增设便民设施(充电宝、血压仪等) [8][9] - 永辉鸿坤广场店商品汰换率达80.5%,新增率65.7%,一二线品牌占比65.8%,北京特色商品占比11.2% [11] 调改的本土化与差异化实践 - 北京门店增加京味特色商品如艾窝窝、驴打滚,烘焙区商品更新率80%并推出联名产品 [12] - 选择调改门店需考量周边居民需求,如永辉鸿坤广场店覆盖京南并辐射河北消费者 [12] - 全国调改面临成本压力与文化适配挑战,需平衡规模化与精细化服务 [10]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2024年连锁超市行业51.1%实体门店来客数同比增加,3/4企业通过调改实现业务增长 [5] - 商务部等7部门提出零售业从卖商品转向卖服务体验,推动实体店新型改造 [14] - 未来方向包括场景化改造、供应链优化、数字化精准营销及文化赋能 [15]
海底捞你学不会,胖东来你学不了
创业邦· 2025-05-12 11:13
核心观点 - 胖东来通过"极致的生意模型"在零售行业取得显著成功,2024年总营收接近170亿元,人效和坪效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 [3] - 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了"产品-服务-供应链-文化"四位一体的商业体系,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4] - 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建立消费者信任,通过"真品+安全"的产品策略、"前置+无打扰"的服务体系、"高薪+家文化"的组织管理实现长期价值 [6][15][28] - 供应链战略从集中采购升级为"OEM+中央厨房"模式,自营产品占比达30%,未来目标提升至50%以上 [38][43] - 坚持"规模与利润双克制"的发展理念,29年仅开13家门店,拒绝盲目扩张 [52] 产品策略 - 以"真品换真心"为核心理念,1995年起坚持不售假货,形成差异化品牌标签 [6][8] - 建立超过欧盟标准的食品安全体系,农残检测项目达308项,生鲜产品实施"超国标、看齐欧标"的品控标准 [8][9] - 熟食/烘焙产品禁用防腐剂,保质期控制在1天内;果切产品当日出清;炸油使用不超过12小时 [9] - 食品安全事件后产品常被抢购,被消费者称为"人民特供",反映出市场对安全食品的强烈需求 [11][12] 服务体系 - 服务系统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阶段:售前提供产品详细使用说明,售中坚持"无事不扰、无处不在",售后执行"不满意就退货" [15][17][18] - 2023年因擀面皮和三文鱼事件赔偿消费者超千万元,危机处理态度获得消费者反向补偿 [19] - 服务创造情绪价值,顾客复购率高,形成"只有一次和无数次"的消费黏性 [22][26] - 与行业"去服务化"趋势相反,将服务视为竞争壁垒而非成本,带动高质量复购 [23][25] 企业文化 - 实行"家文化"管理,淡化层级关系,员工互称"哥",考核侧重幸福感而非业绩 [28][29] - 2024年员工平均工资达9000元(许昌平均工资2-3倍),店长月薪超4万元 [30][31] - 提供30-40天带薪年假、8小时工作制、委屈奖(5000-8000元)、"不开心假"等福利 [35] - 员工离职率低于5%,平均工龄超10年;2024年招聘151:1的竞争比例吸引高学历人才 [32] 供应链管理 - 实施"严选策略",SKU控制在10000-15000个,约为传统商超的50%-75% [38] - 打造4个年销过亿单品:大月饼(年销3亿)、DL茶叶(6亿)、DL精酿啤酒(预计5亿)等 [41] - 供应链3.0阶段以中央厨房为核心,投资15亿建3.4万㎡生产基地,采用医疗级无菌标准 [44] - OEM合作千岛湖啤酒、邦吉集团等头部供应商,按专属配方定制生产 [44] 发展模式 - 拒绝全国扩张,29年仅布局许昌/新乡13家门店,保持"规模克制" [52] - 自营产品毛利控制在30%,低于行业水平;热门品类主动缩短营业时间 [52] - 对比餐饮行业盲目扩张案例(西贝8次快餐尝试、哥老官全部门店倒闭),强调"做好>做大" [54] - 通过30年时间积累品牌信任度,形成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 [57]
海底捞你学不会,胖东来你学不了
36氪· 2025-05-09 20:45
公司业绩与行业地位 - 2024年总营收接近170亿元,拥有13家门店和超过15000名员工,人效和坪效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超越家乐福、沃尔玛等国内外品牌 [1] - 坪效表现显著优于餐饮上市企业:海底捞2023年营收414+亿元(1343家门店/14万员工),百胜中国营收800+亿元(15423家门店/43万员工) [1] - 被网友称为"人民特供",因食品安全标准超过欧盟(农残检测308项 vs 欧盟258项) [6][8] 产品策略 - 核心卖点是"信任",通过"真品+安全"建立消费者心智,1995年即提出"用真品换真心"口号 [2][3][5] - 食品安全执行超严标准:熟食不含防腐剂(保质期1天)、果切当日出清、炸油12小时更换 [6] - 自营产品占比达30%,4个单品年销过亿(如DL茶叶年销6亿),目标三年内将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50% [43] 服务模式 - 服务系统分为售前(产品参数可视化)、售中(无事不扰式服务)、售后(不满意就退货)三部分 [12][15][16] - 售后案例包括"千万元擀面皮赔偿"和"三文鱼事件顶格赔偿+奖励打假人10万元" [16] - 服务创造"心价比",顾客赔偿金直接回流消费,形成"只有一次和无数次"的复购闭环 [18][19] 企业文化与员工管理 - 实行"家文化":淡化层级(员工称于东来为"哥")、考核员工幸福指数(含爱情/理财等6维度) [26] - 2024年员工平均工资9000元(许昌本地2-3倍),店长月薪达8万元 [27][28] - 福利包含30-40天带薪年假、8小时工作制、委屈奖(5000-8000元)、6000㎡豪华休息区 [32][33] 供应链创新 - 供应链3次迭代:从集中采购→贴牌生产→中央厨房自营(投资15亿建3.4万㎡无菌车间) [46][47] - 大单品策略成效显著:网红大月饼日销3.5万块(年销3亿超五芳斋),DL精酿啤酒年销预计5亿 [43] - OEM合作顶级供应商(千岛湖啤酒代工精酿、邦吉集团供应葵花籽油) [46] 发展战略思考 - 坚持"规模克制":29年仅开13家店,拒绝全国扩张邀约 [54] - "利润克制":自营产品毛利控制在30%,医药超市因利润过高被整顿,黄金/茶叶部门提前下班 [54] - 行业启示:西贝等企业从"做大"转向"做好+做久",警惕盲目扩张导致速生速死 [57][58] 行业趋势洞察 - 消费趋势向"真与安全"倾斜:80.99%消费维权涉及食品安全,养生奶茶/无糖咖啡需求激增 [9][10] - 供应链成为竞争关键:餐饮品牌向上游延伸(自建种植基地/加工厂),供应链创新驱动品类革命 [50][51][53] - 信任经济崛起:物质市场饱和后,"心智经营"取代模式杠杆,成为新质生产力 [59][60]
青睐老品牌 爱上“新国潮”(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7 06:48
老国货品牌年轻化趋势 - 90后成为购买老字号最多群体 00后下单量同比增速达95% [11] - 北京稻香村零号店通过二十四节气主题设计和寻宝活动吸引年轻消费者 [17][18] - 瑞蚨祥推出"新中式"旗袍 满足年轻人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需求 [14] 老国货品牌创新策略 - 光明乳业与冠生园联名推出大白兔雪糕 引发年轻消费者怀旧情绪 [19] - 海鸥表在电商平台推出"潮表"系列 30岁以下消费者同比增长40% [20][21] - 同庆楼在短视频平台发起"臭鳜鱼100种做法"挑战 拓展年轻客群 [22] 数字化营销成效 - 抖音平台老字号视频投稿量同比增长99% 播放量达4906亿次 [22] - 杏花楼咸蛋黄肉松青团直播10秒售罄13万盒 [21] - 广誉远推出穿越短剧《了不起的国货》观看量超100万次 [23] 消费者行为分析 - 42.42%受访者因老国货注重创新研发而选择购买 [17] - 年轻消费者看重老国货高性价比 同时追求文化认同感 [13][15] - 95后白领表示愿为"文化认同感"支付溢价 [15]
这家山姆麻薯供应商去年狂揽38亿元 揭开商超“网红”烘焙单品的繁荣与隐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07:01
沃尔玛供应链与立高食品业绩表现 - 沃尔玛恢复中国供应商出货,美国客户承担关税,山姆会员商店的中国烘焙供应商表现亮眼[1] - 立高食品2024年营收达38亿元,5年内实现收入翻番(2020年18亿元→2024年38亿元)[1] - 冷冻烘焙食品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3.53%,烘焙原料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2.74%[1][4] 立高食品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38.35亿元,同比增长9.61%,扣非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44.89%[3] - 冷冻烘焙食品收入21.33亿元(占比55.6%),烘焙食品原料收入16.75亿元(占比43.67%)[6] - 商超渠道收入同比中个位数下滑,餐饮渠道实现突破,奶油产品线收入超5亿元(同比增长60%)[9][12] 大客户依赖与渠道调整 - 沃尔玛连续7年为第一大客户,2024年贡献22.91%营收,第二大客户占比不足3%[11] - 冷冻烘焙收入下滑因核心商超客户2024年产品阶段性调整,但麻薯等基础产品保持独家供应[8][11] - 公司策略包括拓展餐饮渠道(如茶饮连锁)、开发奶油等原料产品,计划2025年增加商超优质单品[12] 冷冻烘焙行业动态 - 会员制超市(山姆、胖东来)带动商超烘焙需求,立高食品借此成长[3] - 行业并购活跃:亿滋投资恩喜村,安井食品收购莱卡尔(太仓)烘焙70%股份[3] - 冷冻烘焙被称为"烘焙中的预制菜",半成品通过冷链配送至商超/餐饮终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