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平板7S Pro

搜索文档
新折叠为何不用玄戒O1?小米称总量有限
观察者网· 2025-07-11 16:51
小米玄戒芯片动态 - 小米MIX Flip 2未搭载自研玄戒O1芯片 采用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售价5999元起 [1] - 公司解释玄戒O1芯片为第一代技术验证产品 规划总量有限 无法满足小折叠机型大规模量产需求 [1] - 玄戒O1芯片目前仅应用于小米15S Pro手机、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平板7S Pro等产品线 [1] - 雷军透露玄戒O1芯片实际表现超预期 原规划仅适配4款产品 总量准备不足 [1] - 公司计划将第二代玄戒芯片应用于汽车领域 研发周期需3-4年 第一代主要用于技术验证 [1] 智能手机市场格局 -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激活量排名:小米(含REDMI)以1141.76万台(16.63%)居首 vivo(1123.93万台/16.37%)第二 OPPO(1117.28万台/16.27%)第三 [2][3] - 小米市场份额同比增长7.39% OPPO同比增长10.48% 华为同比增长10.96% 苹果增长8.46% vivo同比下降5.95% [3] - 行业前五品牌份额差距在0.55个百分点内 其他品牌合计占比18.56% [2] 自研技术进展 - 数码博主爆料小米自研基带取得突破 但下一代SoC能否搭载玄戒O2芯片仍存不确定性 [3] - 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曾短暂曝光通话界面截图 被推测为测试自研5G基带 [3]
小米集团-W(01810.HK):小米发布YU7及AI眼镜等产品 人车家全生态迈上新台阶
格隆汇· 2025-06-29 10:08
小米YU7 SUV发布 - 小米YU7标准版CLTC续航达835km 配备800V高压平台及96 3kWh电池 最高时速240km/h [1] - 全系标配700TOPS NVIDIA Thor芯片 激光雷达 4D毫米波雷达 高清摄像头 超声波雷达及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1] - 定价为标准版25 35万 Pro版27 99万 Max版32 99万 低于对标Model Y各版本 [1] - 上市1小时内大定突破289000台 远超SU7发布时24小时88898台的成绩 [1] 小米AI眼镜发布 - 搭载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开放式防漏音扬声器 实现第一人称相机 三方APP视频通话与直播功能 [2] - 内置超级小爱 具备多模态智能交互能力 [2] - 电池容量相比Meta同类产品提升64% 配备Type-C接口支持边充边用 [2] 人车家全生态新品 - 发布MIXFlip2手机 小米平板7S Pro等移动设备 [3] - 推出小米手环10 开放式耳机Pro等可穿戴产品 [3] - 发布空调 吹风机 扫地机器人 洗地机等家电新品 [3] 财务预测 - 预测25-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 35/1 82/2 27元 [3] - 维持可比公司26年38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75 95港币 [3]
湖南小米之家三店同开 小米YU7长沙试驾火爆
长沙晚报· 2025-06-28 17:57
门店开业情况 - 湖南三家小米汽车融合店同时开业 包括长沙大悦城店 邵阳步步高新天地店 湘潭高新万达店 [1][5] - 门店类型为3C数码 汽车 智能家居一体化融合门店 [5] - 长沙大悦城店开业首日客流火爆 YU7展车被围得水泄不通 [1][3] 产品销售表现 - YU7新车试驾需求旺盛 周末试驾已排满 工作日部分时段有空余 目前排队至下周 [3] - 门店销售产品包括SU7 YU7新能源汽车 手机 平板 笔记本 耳机等数码产品 以及电视 空调 洗衣机等家电 [5] - 新上市产品包括YU7汽车 MIX Flip 2手机 平板7S Pro等 均可在门店体验 [5] 渠道布局进展 - 小米汽车在湖南已布局10家店 包括8家融合店 1家交付中心 1家销售服务中心 [7] - 长沙已布局7家门店 邵阳 湘潭新店为当地首家小米汽车融合店 [7] - 长沙大悦城店填补了北辰片区空白 [7] 市场反应 - 长沙大悦城店开门即涌入大批市民 十余名销售顾问全程接待 [3] - 小米汽车App试驾预约量激增 反映市场热度高 [3]
雷军喊话特斯拉,小米YU7正面开战Model Y
雷峰网· 2025-06-27 08:48
核心观点 - 小米 YU7 作为公司首款五座纯电 SUV,定价 25.35 万元起,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标准版售价仅比后者低 1 万元 [2][3] - 公司通过 800V 碳化硅平台、超级电机、智能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实现"豪华+性能"双突破,充电15分钟续航620km,零百加速3.23s [6] - SUV 是汽车行业主战场,YU7 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留资用户达 SU7 同期的三倍,但面临 Model Y 等强劲对手 [10][11] - 公司构建"人-车-家"生态,依托澎湃 OS 实现多设备协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产品参数 - 动力系统:全系标配 V6s Plus 超级电机,最高转速22000 rpm,最大马力690PS,峰值功率508 kW,最高时速253 km/h [6] - 续航充电:800V 碳化硅平台支持5.2C充电倍率,电量10%-80%仅需12分钟,15分钟充电续航620km [6] - 智能驾驶:标配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搭载700 Tops算力英伟达Thor芯片,1000万Clips端到端方案提升路口通过率23% [6] - 安全性能:2200MPa四门防撞梁使A柱承载提升35%,B柱提升70.5%,24小时耐力测试达成3944km行驶里程 [7][11] 市场竞争 - 定价策略:标准版25.35万/四驱版27.99-32.99万,对比Model Y焕新版26.35万/理想L6 24.98万/小鹏G7 23.58万 [8] - 空间表现:车身尺寸4999×1996×1600mm,前排头部/后排膝部等空间数据领先Model Y和卡宴 [11] - 竞品对比:Model Y 2023年全球销量超110万辆,焕新版单周交付近万辆;理想L6主打家庭,小鹏G7侧重城市智驾 [10][8] 公司战略 - 研发投入:辅助驾驶领域首期投资57.9亿元,团队规模超1800人,下半年将升级XLA大模型 [6] - 生态布局:通过澎湃OS实现手机/家电/穿戴/汽车深度融合,车辆作为智能家居延展入口 [12] - 产能规划:二期工厂即将竣工,三期工厂地块已竞拍,但交付周期仍达38-42周 [10][12]
雷军发布会杀疯了!3小时狂发10款新品,款款都牛X
搜狐财经· 2025-06-26 23:03
产品发布策略 - 发布会形式从单一新品发布转向全品类综艺式展示 体现公司生态布局野心 [1] - 通过对比竞品价格和性能参数直接向行业领导者宣战 [1][3] - 覆盖人车家全生态 一次性发布12个品类产品 形成协同效应 [13] 智能汽车业务 - YU 7 SUV三款配置价格区间25 35-32 99万元 较Model Y低1万元起 [3] - 顶配版零百加速3 23秒 搭载英伟达Thor平台 配置36处收纳空间 [3] - 九种配色+天际屏设计 主打年轻科技感 预售表现超预期 [3][14] 智能手机业务 - MIX Flip 2折叠屏手机起价5999元 采用3nm工艺 折痕耐久度达7 2万次 [5] - 徕卡Summilux镜头+5000万像素主摄 实现多视角拍摄功能 [5] - Redmi K80至尊版搭载天玑9400+芯片 2599元起售 续航达2 26天 [7] 智能硬件生态 - 平板7S Pro配备10610mAh电池 支持PC级应用 办公场景定位明确 [7] - AI眼镜集成拍摄/通话/语音助手功能 1999元起售即告罄 [11][12] - 穿戴设备形成完整矩阵 手表S4覆盖41mm市场 手环10续航21天 [9] 供应链与技术突破 - 关键零部件全面升级 包括3nm芯片/徕卡镜头/五单元耳机系统 [5][7][11] - 产品工业设计突出细节 如折叠屏三级连杆/钛丝耳挂等创新 [5][11] - 快充技术达120W 电池容量普遍突破7000mAh门槛 [7][9]
小米平板7S Pro现已开售,3299元起
快讯· 2025-06-26 19:34
产品发布 - 小米平板7S Pro正式开售 起售价3299元 [1] - 搭载玄戒O13nm芯片 配备12 5英寸高清屏幕 [1] - 内置10610mAh大容量电池 支持120W快充技术 [1]
资金动向 | 北水抢筹信达生物近7亿港元,连续20日抛售腾讯
格隆汇· 2025-06-26 19:11
南下资金动态 - 6月26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52.86亿港元,主要买入标的包括中芯国际(8.96亿)、信达生物(6.75亿)、建设银行(5.82亿)、香港中旅(5.3亿)、阿里巴巴-W(4.83亿)等,净卖出腾讯控股5.71亿 [1] - 南下资金已连续20日净卖出腾讯控股累计207.9862亿港元,连续12日净买入建设银行累计80.2139亿港元,连续6日净买入中芯国际累计42.8099亿港元 [3] 个股表现 - 香港中旅单日涨幅达86%,成交额69.64亿港元,获南下资金净买入4亿港元 [3] - 山东墨龙上涨19.7%,成交额42.52亿港元,获净买入0.94亿港元 [3] - 众安在线下跌6.6%,但获净买入3.42亿港元,成交额20.87亿港元 [3] 公司动态 信达生物 - 拟配售5500万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3.22%,配售价78.36港元较前日折让4.9%,预计净筹资42.65亿港元,90%用于研发管线推进,10%用于日常运营 [4] 香港中旅 - 受益于旅游业复苏,5月访港旅客达408万人次同比增20%,其中内地旅客312万人次增19%,非内地旅客9.55万人次增24% [4] 阿里巴巴 - 宣布从"资产交易平台"升级为"一站式资产服务平台",推进产品AI升级、展业模式升级和服务体系升级三大战略 [4] 小米集团 - 将于6月26日发布首款SUV小米YU7,同步推出小折叠手机Xiaomi Flip2、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等新品,天风证券维持目标价54.05港元,预计2025-2026年总收入达4718亿及6796亿元人民币 [5] 荣昌生物 - 将泰它西普海外权益授权给美国Vor Bio公司,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含4500万美元现金+8000万认股权证),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41.05亿美元及销售提成 [5]
小米YU7、AI眼镜等将发布;特朗普称希望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原油,中方回应……盘前重要消息一览
证券时报· 2025-06-26 08:34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于6月26日10:00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定于6月26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 [4] - 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目标到2030年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 大型LNG运输船本土化率提升到85%以上 [4] - 深圳市商务局提出深化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 支持生物技术和外商独资医院等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持续放宽电信、教育、养老、医疗等服务市场准入 [4] 国际贸易与能源 - 外交部回应特朗普希望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原油的言论 表示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5] -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国核设施在美国空袭中"严重受损" [6] 资本市场与公司动态 - 英伟达股价涨超4% 总市值达3.77万亿美元 再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6] - 小米将于6月26日晚发布小米AI眼镜、YU7手机、Xiaomi Flip2折叠手机及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 [8] - 国泰君安国际全资附属公司获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9] 行业与技术创新 - 招商证券指出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加速 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技术均取得显著进展 OpenAI CEO披露GPT-5开发计划 [18] - 东方证券认为全球减重领域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长效制剂、口服制剂、多靶点分子等方向的布局公司 [19] 上市公司公告 - 诺德股份表示铜箔业务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的收入占比不足1% [10] - 天际股份控股子公司获得硫化锂相关专利授权 正在推进产业化 [12] - 湘潭电化控股子公司与部分固态电池企业开展合作研发 尚未形成收入 [14] - 江河集团子公司签署约20.12亿元沙特王国塔幕墙工程项目合同 [16] - 德马科技与美客多集团子公司签订4338.88万美元销售合同 [16]
小米官宣将发布AI眼镜
新华网财经· 2025-06-25 11:15
小米AI眼镜发布 - 小米将于6月26日晚7时发布"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小米AI眼镜 [1] - 同场发布新品包括小折叠手机Xiaomi Flip2、搭载玄戒O1旗舰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等 [3] AI眼镜行业前景 - AI眼镜被视作AI大模型最佳应用载体之一 可集成相机、蓝牙耳机、AR等多重功能 [3] - AI眼镜占据人体唯一无接触多模态交互入口 是AI大模型落地移动终端的绝佳载体 [3] - 行业认为AI眼镜有望快速普及 具备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潜力 [3] - 眼镜作为高频日用品 消费者易接受长时间佩戴 配合轻量、时尚、亲民价格等特点 产品迭代速度可能较快 [3] - AI眼镜集成高渗透率品类功能 适配工作娱乐高频场景 存在刚需特性 [3] - AI+AR终极形态可能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 [3]
小米AI眼镜,明晚见!
证券时报· 2025-06-25 10:53
小米AI眼镜发布 - 小米将于6月26日晚7时发布"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小米AI眼镜 [2] - 同场发布的新品还包括小折叠手机Xiaomi Flip2、搭载玄戒O1旗舰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等 [5] AI眼镜行业前景 - AI眼镜是AI大模型的最佳应用载体之一 可集成相机、蓝牙耳机、AR等多重设备或功能 [4] - AI眼镜占据人体唯一无接触多模态(视觉+听觉+语言)交互入口 为AI大模型落地移动终端硬件的绝佳载体 [4] - 眼镜为高频日用品 消费者较易接受每日长时间佩戴 [4] - AI眼镜凭借轻量、美观时尚、亲民价格、AI大模型交互赋能 以及所需技术已初步成熟 有望较快迭代出达普及水平的产品 [4] - 一体集成相机、蓝牙耳机等高渗透率品类功能 适配工作、娱乐高频场景 存在刚需 具备快速普及潜力 [5] - AI+AR的终极形态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