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 G9
icon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W(09868):2025年7月销量点评:月销再创新高,下半年密集新车有望持续抬升销量
长江证券· 2025-08-05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交付量达36,717台,同比+229.4%,环比+6.1%,创单月历史新高 [2][4][8] - 2025年1-7月累计交付23.4万台,同比+270.3%,累计总交付量突破80万台 [2][4][8] - 预计2025年收入达991亿元,对应PS 1.2X,Q4有望实现单季度扭亏及规模自由现金流 [8] 销量表现 - 主销车型MONA M03连续11个月交付超万台,累计超15万台;P7+累计交付超6.7万台 [8] - G7上市9分钟大定破万,8月6日全新P7将中国首秀,Q3计划交付两款重磅新车,Q4鲲鹏车型量产 [8] - 海外市场:2025款G6/G9欧洲上市,右舵X9印尼投产,P7+下半年进入欧洲 [8] 竞争优势 - 智能驾驶技术持续领先,G6/G9长期占据国内外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8] - 渠道变革与营销体系强化,叠加新车周期推动销量快速提升 [2][8] - 规模效应、平台化降本及软件盈利模式拓展增强盈利弹性 [2][8]
关税措施生效,恒指面临回调压力
国都香港· 2025-08-04 09:57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周五收报24507点,跌265点或1.1%,全周累计下跌880点或3.5%,科指表现更差,全周挫4.9% [2][3] - 蓝筹股普遍下跌,港交所(00388)下滑2.3%,建行(00939)走低2%,汇控(00005)跌0.9%,腾讯(00700)走低2.7%,中石化(00386)因盈警挫5.9% [3] - 恒生科技指数连跌七日累挫6.1%,全日成交2546.74亿元 [3] 宏观动态 - 标普中国7月制造业PMI降至49.5,低于上月的50.4,新出口订单收缩加剧,企业减产但信心改善 [5] - 国家发改委将加快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核电等重大项目,完善交通能源价格机制 [6] - 发改委将优化新业态市场准入环境,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 [7] 行业动态 - 外卖平台价格战引发关注,京东(09618)承诺规范补贴行为,抵制“零元购”等恶性竞争,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也呼吁抵制无序竞争 [9] - 小鹏汽车(09868)7月交付量达3.67万辆,同比增长2.29倍,首7个月累计交付23.39万辆,同比增长2.7倍 [10] - 小米汽车(01810)7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较6月增长约20%,服务网点覆盖全国106个城市 [11]
小鹏汽车-W(09868):2025年6月销量点评:销量同环比提升,销量结构持续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7-07 19: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 2025 年 6 月交付新车 34,611 台,同比+224.4%,环比+3.2%;2025 年 Q2 累计交付新车 10.3 万台,同比+241.6%,再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2][4][7] - 智能驾驶领先,渠道变革和营销体系加强,叠加新车周期,销量有望稳步提升 [2][7] - 规模提升、平台和技术降本效果将进一步体现,软件盈利商业模式拓展以及出海持续增长,未来盈利具备较大弹性 [2][7] - 预计公司 2025 年收入为 991 亿元,对应 PS 1.2X,大众软件收入体现大幅改善财务表现,进入新车周期,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小鹏汽车发布 2025 年 6 月销量,6 月交付新车 34,611 台,同比+224.4%,环比+3.2%;2025 年 Q2 累计交付新车 10.3 万台,同比+241.6% [2][4] 事件评论 - 6 月交付环比提升,同比高增,后续 G7 新车上市有望持续拉高销量;结构持续改善,出海迈出全球属地化生产关键一步 [7] - 强势新车周期下销量持续向好,后续新车密集上市有望持续增强销量;预期 Q4 实现单季度扭亏,实现全年规模自由现金流 [7] - 智能驾驶领先,渠道变革和营销体系加强,叠加新车周期,销量快速提升;规模、平台和技术降本及软件盈利、出海增长使未来盈利有较大弹性 [7]
小鹏汽车-W:小鹏汽车,智驾平权时代下扬帆远航-20250609
长江证券· 2025-06-09 13: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小鹏汽车“买入”评级 [8][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智能驾驶能力持续领先,随着渠道变革和营销体系加强,叠加强势新车周期,公司销量快速提升 [3][8] - 2025年公司处于新车大年,多款新车预期上市持续增强销量周期,规模提升、平台和技术降本效果将进一步体现,叠加软件盈利的商业模式拓展以及出海持续增长,公司未来盈利具备较大弹性 [3][8] - 复盘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产品力飞跃和价格下探推动新能源汽车由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新能源渗透率在10%-50%区间左右实现高速增长,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先和成本控制强的车企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5] - 智驾平权开启新周期,技术进步有望实现体验飞跃,视觉方案等持续降低高阶智驾成本,2025年将迎来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的大年,智能驾驶将成为继电动化又一轮格局重塑的机遇,以小鹏为代表的强智驾和强新车周期主机厂有望持续突破 [5] 各部分总结 鉴往知来,复盘新能源看智驾发展趋势 新能源时代:技术+成本优势造就行业龙头 - 复盘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技术进步产品力提升和价格下探,推动新能源汽车由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新能源渗透率在10%-30%区间左右实现高速增长,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先和成本控制强的车企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16] - 发展分为政策驱动期(2019年以前)、产品导入期(2020 - 2021年)、混动发力期(2022年以后)三个阶段 [16][17] - 国产特斯拉Model 3引领,技术进步解决痛点,优质新能源车型密集供给推动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高压快充技术和混动技术升级分别提升充电效率和解决纯电续航焦虑 [21][22][26] - 电池成本持续下探降低新能源车价格,混动车型技术革新降低用车成本,技术提升和成本优化使新能源车型价格持续下探,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下沉和渗透率提升 [28][33][35] - 头部车企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持续打造强产品力和高性价比的新能源产品,提升销量和份额,如比亚迪、吉利等 [39][40] 智驾平权时代:技术革新领航,成本下探加速渗透 - 技术飞跃,“端到端”技术持续探索智能驾驶上限,预期基座大模型和VLA推出,功能体验进一步跃迁,算法、算力、数据构成智能驾驶产业迭代的关键要素 [43][44] - 云端算力持续加配,国内车企持续深化与互联网厂商合作部署算力,国内新势力加速训练数据储备,同时需完善数据基建提升数据访问效率 [47][49] - 智驾功能体验从比拼城市NOA开城速度到实现“车位到车位”功能,用户的智能驾驶可用边界和体验不断提升 [51] - 高阶智驾成本持续下探,芯片及激光雷达持续降本,视觉方案愈发成熟,高阶智驾下沉至20万元以下已成趋势,L2以上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53][55] - 类比新能源渗透率拐点加速逻辑,未来L2及以上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在10%-50%区间左右实现高速增长,以小鹏为代表的强智驾和强新车周期主机厂有望持续突破 [63][68] 软硬一体构筑智驾优势,组织改革夯实落地执行 智能驾驶软硬一体化,智驾浪潮下打造龙头优势 - 小鹏汽车规划实现城区智驾100%无图、门到门智驾、类L3智能驾驶辅助、部分低速场景无人驾驶等目标,高频次、深度化OTA迭代,持续引领智能驾驶技术革新和功能落地 [70][72] - 智驾部门组织架构全面调整优化,搭建高效的AI智驾研发团队,注重AI端到端模型研发、智驾功能交付和用户体验以及AI训练效能,技术路线转向AI智驾 [74][75] - 小鹏汽车在数据、算法和算力等智驾基建方面具备领先优势,自建数据基础设施,高算力储备叠加高运行效率,“云端模型工厂”提升模型生产效率 [76][77] - 依托自研世界基座模型,将大幅提升AI汽车智力上限,启动72B大参数基模训练,开发强化学习的奖励模型,“规则时代”的领先经验赋能AI [80][84] - 自研图灵AI芯片,助力小鹏智驾实现软硬件一体化高效协同,提升智驾能力与体验,掌握成本优势,预计2025年Q2量产上车 [90] 技术优势持续领先,平台化造车打开降本空间 - 小鹏汽车坚持全栈自研软件和核心硬件,上市车型不断带来技术创新,如G3的自动泊车、P7的高速NGP等 [104] - 整车制造平台主要有D、E、F、H平台和滴滴平台,扶摇架构是模块化造车的技术核心,覆盖从A级到D级的多种车型,缩短研发周期,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率和成本通用化率 [107][108] - 拥有前后一体式铝压铸、CIB电池车身一体化、5C超充AI电池、图灵AI芯片等技术储备,入局增程,发布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首款增程车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 [111][114] 补齐短板,积极变革助力长足发展 - 历经G9和G6的失利,小鹏汽车在内部进行变革探索,优化组织管理、营销、渠道、供应链、生产能力等,MONA M03和P7+的市场表现是改革结果的逐步兑现 [120] 强势开启新车周期,智驾领先销量可期 - 小鹏汽车启动未来三年产品战略布局,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开启密集的产品迭代周期,2025年或将推出包括纯电SUV车型G7、P7改款E29及超级增程G01在内的三款战略级产品,形成持续性的新车周期 [7]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年收入为991亿元,对应PS 1.4X,AI定义汽车,智驾进展持续领先构筑AI时代核心护城河,给予“买入”评级 [8]
弘则研究 整车价格战及小鹏、零跑的预期差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 - **公司**:比亚迪、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吉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汽车行业价格战 - **对市场影响不大**:价格战并非突发事件,2024 年起每年都有价格竞争,资本市场和产业界有心理准备;经销商优惠力度调整在预期内,未达预期严重程度[2] - **股价下跌原因**:港股龙头公司比 A 股溢价 10%-20%,过去一个月股票涨势急,风吹草动易波动;资金链因素影响大,实际产业影响小;比亚迪等厂商优惠幅度与之前经销商暗地优惠相差不大[4] - **一口价政策实施方式**:将原本经销商掌握的暗地优惠公开化,整体优惠力度变化不大,更透明;部分车型因竞品关系有较大优惠[5] - **对未来季度业绩影响**:领跑品牌清库存车型优惠增加,预计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新款车型保持正常售价,行业做好应对竞争准备[6][7] - **具有营销意义**:比亚迪、小鹏、一汽等公司借节假日推出一口价政策吸引消费者进店,提高客流量,稳定股价,增加销售机会[8] 各公司情况 - **零跑汽车** - **一季度业绩亮眼**:销量近 9 万辆,同比增长超 160%;毛利率达 14.9%,得益于销量提升和与大众战略合作[10] - **海外业务进展**:马来西亚工厂项目启动,下半年本地化组装;欧洲项目预计明年年中本地化量产;会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者特点调整车型和动力形式;计划海外销售 B 系列车型[11] - **渠道扩张策略**:今年预计门店达 1000 家左右,升级现有门店为 4S 店,重点扩展一二线城市[13] - **潜在增长点**:八九月份有望突破 5 万台月销量,年底冲量达 6 万台;B01 定价便宜,预计走量[17][18] - **成本优势**:后发优势使整体投入成本相对较低,自动驾驶系统投入少,开始加大投资;比亚迪兼顾不同价格带产品线增加成本,零跑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成本优势[25] - **小鹏汽车** - **一季度业绩良好**:交付量 9.4 万台,同比增长 300%;营收超 150 亿元,毛利率 15.6%;净亏损同比收窄[12] - **新增长曲线**:AI 与汽车融合、全球市场扩展、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12] - **渠道扩张策略**:根据实际销量开拓门店,今年主要销售 Mona 03 Max 车型,开店策略依该车型预期销量调整[13] - **2025 年目标**:实现全年 40 万辆销量,第四季度盈亏平衡;通过提升毛利率实现目标,新车型上市后整体毛利率预计 10%-12%[32] - **促销活动**:推出较大力度促销,部分便宜车型降价 6000 元左右,贵车型降价近一万元;优惠多为原本可谈判折扣[33] - **研发费用**:整体收入提升,但研发费用占比仍高,未来是否降低占比暂无明确结果[34] - **新车型发布**:新款 P7(代号 129)预计三季度推出,八月上市,造型变化大,取代旧款 P7;新车型发布延迟受小米事件、现有车型销售、芯片准备不足等因素影响[35][37] - **理想汽车**:I8 和 I6 车型发布后市场预期低,但发布时间占优势,超出预期概率大;I8 销量若达 4000 多台,将提升整体市场预期[14] - **小米汽车**:与小鹏 G9 和 G7 价格带重叠,但人群定位不同;主要竞争集中在小米速 7 与小鹏 P7 改款轿跑[15] - **比亚迪** - **面临压力**:目标与当前销量有差距,受吉利等竞争对手紧逼;一口价策略端午节前后结束,不能通过亏损压垮其他企业[9] - **应对措施**:若端午节销售不佳,七八月份淡季过后可能加大 2000-3000 元优惠力度[31] - **吉利**: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表现好,新能源汽车品牌口碑待提升;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针对比亚迪竞争,2025 年压力大,通过精品策略打击比亚迪[21][3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小鹏 G7 市场预期**:定价未公布,预计 21-23 万元,定位介于 G6 和 G9 之间,市场反应需等定价公布后评估[22] - **下半年 EV 增速**:今年需求受以旧换新政策推动高,明年增值税减半政策致部分需求透支,下半年无显著变化,年底或有冲刺阶段;出口增长显著,EV 增长迅速,下半年增速预计无显著变化[23][24] - **智能驾驶技术影响**:2025 年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智能驾驶技术非决定性因素,消费者对品牌差异感知不强;比亚迪靠智能驾驶拉动销量增长面临挑战[28][29] - **小鹏汽车促销成本承担**:不清楚厂家与经销商在促销活动中各自承担的成本,相关调研未进行[33]
不犯错,是小鹏现在最正确的事丨一分钟财报
晚点LatePost· 2025-05-22 13:45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净亏损收窄至6.6亿元,同比和环比均下降超过50% [3] - 自由现金流超30亿元,主要受益于新品销量增长、毛利率提升及费用控制 [3] - 总体毛利率达15.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 [4] - 汽车毛利率为10.5%,连续7个季度环比提高 [4] - 一季度收入环比下滑2.9亿元至158.1亿元,但单车平均收入环比下降4.6%至15.3万元 [4] 业务运营 - 一季度新车交付量环比增加2500辆至9.4万辆,其中MONA M03占比达50.1% [4] - 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到10%,但贡献毛利比重接近40%,主要来自与大众的技术合作 [4] - 二季度预计交付量10.2万至10.8万辆,营收175亿至187亿元,同比增长115.7%至130.5% [5] - 公司目标全年销量翻倍增长,四季度实现盈利和规模化自由现金流 [5] 产品与战略 - 二季度将完成5款车型的年款升级或发布,三季度交付小鹏G7和P7,四季度推出增程式车型 [5] - 2025款G6、G9、X9已上市,但月度交付尚未明显放量,MONA M03销量占比仍超40% [5] - 公司从全栈自研转向矩阵式融合研发,以提升科技能力和中长期竞争力 [6] 行业竞争 - 小米首款SUV YU7预计首日订单8万辆,理想纯电SUV i8将于7月推出 [6] - 丰田、本田、大众等合资品牌加速推新,加剧新势力市场竞争 [6]
不犯错,是小鹏现在最正确的事丨一分钟财报
晚点Auto· 2025-05-21 22:52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净亏损收窄至6.6亿元,同比和环比均下降超过50% [2] - 自由现金流超30亿元 [2] - 总体毛利率达15.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 [2] - 汽车毛利率为10.5%,连续7个季度环比提高 [2] - 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到10%,但贡献毛利比重接近40% [3] 运营数据 - 一季度新车交付量环比增加2500辆至9.4万辆 [2] - MONA M03交付量占比达50.1% [2] - 单车平均收入环比下降4.6%至15.3万元 [2] - 预计二季度交付量10.2万至10.8万辆,营收175亿至187亿元,同比增长约115.7%至130.5% [4] 产品规划 - 二季度将完成5款车型的年款升级或发布 [4] - 三季度小鹏G7、小鹏P7两款全新车型将开始交付和放量 [4] - 四季度将推出全新的增程式车型 [4] - 2025款小鹏G6、G9、X9已上市,但月度交付尚未明显放量 [4] 行业竞争 - 小米将发布首款SUV小米YU7,预期上市首日订单达8万辆 [5] - 理想纯电SUV i8将于7月推出,定价更具进攻性 [5] - 丰田、本田、大众等合资品牌加快推新,冲击新势力市场 [5] 战略方向 - 公司正从全栈自研迈向矩阵式融合研发 [5] - 产品能否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是竞争关键 [5] - 在极限竞争中,不犯错也是一种成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