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氛

搜索文档
毛戈平(1318.HK):业绩如期靓丽增长 高端美妆定位不断强化
格隆汇· 2025-08-29 11:0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36.1%,基本每股收益1.37元 [1] - 归母净利率达25.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费用率下降和经营效率提升 [1] - 经营净现金流8.3亿元,同比增长34.2%,存货周转天数156天,同比减少42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8天,同比持平 [3] 分品类表现 - 彩妆/护肤/香氛/培训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5%/42%/0.4%/2.6%,其中彩妆同比增长31.1%,护肤增长33.4%,培训业务下降5.9% [1] - 新推出香氛系列包括"国蕴凝香"和"闻道东方"联名产品,完善高端产品矩阵 [4] - 彩妆/护肤/香氛/培训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2.7%/87.5%/77.6%/62.9%,其中彩妆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护肤下降0.2个百分点,培训下降9.5个百分点 [3]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51.4%,同比增长39%,其中线上直销占比40.6%增长39%,线上经销占比10.8%增长38.9% [2]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48.6%,同比增长26.6%,其中线下直销占比43.4%增长25%,线下经销占比2.1%增长27.7%,跨国零售商占比3.1%增长53.8% [2] - 截至2025年6月末自营专柜405个(净增27家),经销商专柜32个(净增1家),同店平均收入约290万元,同比增长18% [2] 运营效率与费用 - 整体毛利率84.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线上渠道毛利率83.9%下降0.5个百分点,线下渠道毛利率85.7%下降0.6个百分点 [3] - 期间费用率50.5%,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45.2%下降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3%下降1.5个百分点 [3] - 营销推广开支占比20.9%,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3] 品牌与会员发展 - 新入驻北京SKP、重庆星光68等高端商场,在杭州开设品牌形象旗舰店和核心专柜 [4] - 线上会员1340万人,线下会员560万人,总复购率26.8%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线上复购率24.1%提升2.6个百分点,线下复购率30.3%提升1.6个百分点 [4] - 高端美妆定位持续强化,线下店效增长成为主要驱动力 [4]
连卡佛回应关闭成都门店以及退出内地传闻:传言不实
新浪财经· 2025-08-28 18:44
公司运营动态 - 成都连卡佛被传2026年租约到期后停运 但公司回应传闻不实 租约到期时间更晚 目前正与业主方就商场未来规划积极沟通[1][2] - 成都连卡佛位于成都IFS三层和四层 2015年开业 是中国内地第四家门店[1] - 本季度业务策略调整导致部分销售岗位员工协商离职[2] - 上海连卡佛清空大上海时代广场一层香氛美妆专柜 原区域因"专柜协议"模式与双方未来规划不适配而终止 美妆品类迁至三层 一层保留核心展示区[5] - 上海门店四层改为奥莱折扣区域 计划开设面向年轻消费者的概念空间 提供往季商品[5] - 公司明确表示无退出中国内地市场计划[5] - 目前中国内地共设三家门店 分别位于成都IFS 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和上海大上海时代广场 北京银泰中心门店已于2021年停业[2] 消费者体验与数字化 - 消费者反映在连卡佛难以找到兼具特色和实穿属性的服饰[6] - 数字化表现不佳 App和小程序电商存在停顿时间长 页面加载失败 服务器崩溃等问题[6] - 线上订单退货需通过写邮件申请 流程繁琐[6] 行业竞争环境 - 连卡佛载思集团由九龙仓集团前主席吴光正持有 为私有公司 无需对外发布财务数据[2] - 同集团百货型买手店品牌Joyce已于2023年关闭上海恒隆广场门店 完全退出中国内地市场[8] - 港资背景买手店在中国内地市场声势愈微 香港I.T集团2020年宣布私有化 以每股3港元约13.05亿港元现金价向小股东收购股份 创始人沈嘉伟家族持股从63.61%降至50.65%[8] - 奢侈品牌和设计师品牌逐渐倾向直营或通过代理商开设独立门店扩张 行业对百货型港资买手店需求不再迫切[8] - 出境游人数上升使消费者可全球比价 倾向选择价格更低且可叠加退税优惠的海外百货或大品牌直营门店[9] - 奢侈品电商崛起使消费者不再依赖本地买手店选货 可直接通过海外直送购买[9] 品牌与转型策略 - 连卡佛2015年至2020年举办"创意集结号"项目支持新兴中国设计师品牌 8on8 Feng Chen Wang和Snow Xue Gao等曾入围 获奖品牌可在内地和香港门店销售[11] - 2020年后未再举办"创意集结号"项目 但仍销售部分中国设计师品牌产品[11] - 设计师品牌市场因经济环境变化萎缩 消费者注意力和消费金额快速下降[11] - 买手店渠道对独立设计师品牌仍具较高知名度 但目标客群以年轻人为主 受零售波动打击最大[11] - 港资买手店存在坚持自我品牌发展理念但对消费群体高速变化的时尚需求把控不足的问题[12] - I.T集团在中国内地推行"1+N"模式 "1"指I.T或i.t blue block "N"指规模较小门店品牌及代理运营的潮流品牌独立店铺[14] - i.t blue block曾快速扩张 选址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上海新天地 深圳万象天地和前滩太古里等商场 销售Beams Carhartt和Kangol等潮流品牌[14] - 连卡佛成为Kim Kardashian内衣品牌Skims在亚洲市场线下独家零售商 并引入The Row等高价设计师品牌 密集宣传因韩流走红的韩国设计师品牌[14] - 港资买手店距离完全扭转过往形象仍需经历相当长时间转型[15]
毛戈平(01318):业绩如期靓丽增长,高端美妆定位不断强化
光大证券· 2025-08-28 11: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36倍 [1][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靓丽 营业收入25.9亿元 同比增长31.3% 归母净利润6.7亿元 同比增长36.1% [4] - 高端美妆定位持续强化 通过新品推出、渠道升级和会员运营实现高质量增长 [8][9]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至50.5% 推动净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25.9% [6][4] - 上调盈利预测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12.1/15.8/20.4亿元 较前次预测上调3%/4%/3% [9] 财务表现 - 盈利能力强劲 上半年毛利率84.2% 归母净利率25.9% [4][6] - 营运效率提升 存货周转天数156天 同比减少42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8天 同比持平 [7] - 现金流健康 经营净现金流8.3亿元 同比增长34.2% [7] - 财务预测乐观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3.4%/30.9%/29.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7.1%/30.8%/29.2% [11] 业务分析 - 品类结构优化 彩妆占比55% 护肤占比42% 新推出香氛品类占比0.4% [5] - 各品类增长强劲 彩妆收入同比增长31.1% 护肤收入同比增长33.4% [5] - 渠道协同发展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51.4% 同比增长39%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48.6% 同比增长26.6% [5] - 线下渠道提质增效 专柜数量增至405个自营专柜和32个经销商专柜 同店收入约290万元 同比增长约18% [5] 战略举措 - 产品矩阵丰富 推出"国蕴凝香"系列香水和"闻道东方"系列香水及居家香氛产品 [8] - 渠道高端化 新入驻北京SKP、重庆星光68百货等高端商场 在杭州开设品牌形象旗舰店 [9] - 会员体系成熟 线上会员1340万人 线下会员560万人 总复购率提升至26.8% 其中线上复购率24.1% 线下复购率30.3% [9]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472.79亿元 总股本4.90亿股 [1] - 估值水平合理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36/27/21倍 PB分别为10/8/7倍 [11][17] - 股息率逐步提升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红利分别为1.08/1.59/2.28港元 对应股息率1.1%/1.6%/2.4% [17]
2025白云机场美妆节8月26日开幕
广州日报· 2025-08-27 09:55
暑运旅客数据 - 白云机场暑运期间累计接送旅客1285.1万人次 [1] - 日均进出港旅客超23万人次 [1] 商业活动策划 - 公司联合商铺运营商及品牌方举办"2025白云机场美妆节"活动 [1] - 活动时间为8月26日至30日共5天 [1] - 活动覆盖T1、T2两座航站楼 [1] 商业合作规模 - 活动联动33家商铺参与 [1] - 采用"体验+优惠"双驱动运营模式 [1] 主题活动内容 - 设置14个主题展台覆盖香氛、科技美妆、健康养生领域 [1] - 美妆互动彩车与AI机器时代科技展区成为人气打卡点 [1] - 活动主题包含香化美妆、科技美妆、滋补美妆三大方向 [1]
科技与品牌双轮驱动 助推香妆产业迈向全球创新高地
消费日报网· 2025-08-26 10:47
行业盛会概况 - 2025年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2025CAME)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1] - 大会以"科技 品牌 共进"为主题 推动行业从流量竞争向"科技+品牌"双轮驱动的价值竞争跃迁 [1] - 活动坚持"高品质 高规格 高精尖"标准 突出"专业化 精品化 国际化"特色 [1] 参与主体与规模 - 已吸引逾百家国内外优质企业和头部品牌同台亮相 涵盖原料 品牌与流通全产业链 [2] - 国际大牌与新兴国货品牌共聚一堂 推动技术转化与商业合作落地 [2] - 汇聚国内外头部企业 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 构建产学研销深度融合平台 [1] 活动内容与特色 - 将举办数十场行业交流会 涵盖政策解读 全球监管趋势 香料香精科技前沿 ESG绿色发展等重要议题 [1] - 院士专家将领衔发布行业科技突破成就 启动香氛情绪跨学科研究及产业痛点攻坚会议 [1] - 设置香氛体验区 香蘭Lan香水评赏展示区及"美力大赏"时尚走秀活动 [2] 消费促进举措 - 南京市定向发放"美丽消费券" 联合雅诗兰黛 薇诺娜 自然堂等知名品牌推出高性价比产品 [2] - 首次推出"玩美香妆节" 整合四大消费场景(美好香氛生活市集 美丽美妆美容市集 美味道地美食市集 美妙落日音乐市集) [2] 战略价值定位 - 构建覆盖信息交流 商贸对接 标杆树立 消费引导的全链条生态体系 [1] - 深度响应国家"扩内需 促消费"政策导向 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1] - 以共创未来 共享资源 共促消费三大价值为导向 成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
174家首店冲入武汉:武汉天地、咸安坊抢下冠亚军
36氪· 2025-08-25 09:52
首店经济规模与增长 - 武汉重点商业载体累计新开品牌首店174家,较去年同期145家增长20%,数量创历史新高 [1] - 首店层级显著提升,包括全国首店5家、华中区域首店46家、湖北首店22家及武汉首店101家 [1] - 全国首店涵盖新西兰轻奢香氛Côte Noire、杰士邦线下旗舰店、bearnova、太平鸟珍珠小黑裙主题店及support surface线下店 [1] 首店空间分布特征 - 首店分散于41个存量项目,但头部聚集效应显著,8个商业项目首店数量超10家,合计新开100家首店,占比57.5% [2] - 武汉天地三大项目引入18家首店,覆盖零售、餐饮、文体娱和生活服务四大业态,含国际大牌非标门店及中国特色品类 [2] - 武汉咸安坊首店数量达74家,占比超78%,上半年新增14家首店,聚焦潮流零售与夜间消费场景 [4] 重点商业项目首店引进策略 - 武汉武商MALL引入12家首店,包括法国设计师品牌ANN ANDELMAN、韩国眼镜fake me及国产品牌麒麟大口茶等 [6] - 武汉武昌万象城上半年引入12家首店,含4家华中首进品牌,并开展香港迪士尼20周年内地首展等高人气活动 [6] - 武汉万象城三年引进400余品牌,首店及高能级店占比近35%,上半年首店超10家且完成最大规模改造升级 [6] 业态分布与消费趋势 - 餐饮类首店81家占比46.6%,零售类63家,生活服务类14家,文体娱10家,儿童亲子仅6家 [8] - 餐饮细分品类中新式饮品17家、烘焙甜品6家、日式料理9家及餐酒吧12家,体现多元化消费需求 [9][10] - 零售类以服装为主力,覆盖女装、运动装及时尚生活品类,反映消费升级与个性化趋势 [10] 生活服务与体验业态 - 生活服务类首店聚焦美发造型、美容SPA及美甲等个人形象与健康领域 [12] - 文体娱及儿童亲子类首店数量较少,但体现商业体对家庭消费和体验式消费的重视 [12]
上海书展的“含书量”下降了?
新浪财经· 2025-08-21 08:21
书展整体表现 - 第21届上海书展接待读者超38.2万人次 同比增长28.4% [4] - 图书销售总码洋达6472.7万元 增长31.6% [4] - 文创产品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 同比增长100.1% [4] - 书展期间带动相关消费约1.81亿元 南京西路商圈日均客流56.8万人 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增长39.07% [4] 图书销售趋势 - 教育类书籍构成销售基本盘 教辅书及学生用书销售明显增长 [9] - 影视改编带动图书销量 《罗小黑战记》《浪浪山小妖怪官方绘本》现场断货 《沙丘》《银河帝国》持续畅销 [8] - 心理调适类图书热销 反映"反内卷"文化趋势 [9] - 世纪文景摊位日均码洋达7-8万元 七天总码洋有望突破50万元 [9] 产品形态创新 - 小开本设计受欢迎 适应碎片化阅读需求 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新版《大唐狄公案》与杜拉斯作品集小开本系列 [10] - 中信出版社"无界文库"小开本公版书受欢迎 包含《悉达多》《局外人》等经典 [12] - 广西师大出版社鲁迅文库本售出180套(约900本) 采用现代化封面设计 [12] - 图书盲盒受欢迎 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附带书签的盲盒系列 强调"偶然相遇"概念 [8] 文创产品发展 - 文创进入3.0阶段 从简单附属品发展为独立文化创意产品 如人文之宝香氛和七海制造局莎士比亚周边 [14][15] - 情绪价值成为设计重点 黑塞、卡夫卡、伍尔夫等作家IP与女性意识、疗愈话题呼应 [16] - 帆布包热销因制作门槛低、实用性强 如《"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联名款在小红书获关注并售罄 [18][21] - 文创反哺图书销售 人文之宝联名香水开发周期长达一年 带动原著销售 [18] 销售机制特征 - 书展主要价值在于种草效应而非即时转化 读者常现场看货后转向其他平台购买 [24] - 图书折扣机制不透明影响现场销售 七海制造局文创产品八八折被感知为实在优惠 [24] - 线下书展文创热度高于图书 但综合线上线下渠道后图书关注度未必低于文创 [23][24]
上海书展上的图书、文创与“含书量”之争
新浪财经· 2025-08-20 12:21
书展整体表现 - 书展接待读者38.2万人次 同比增长28.4% [1] - 图书销售总码洋达6472.7万元 增长31.6% [1] - 文创产品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 同比增长100.1% [1] - 带动相关消费约1.81亿元 [1] 销售渠道特征 - 图书销售存在多渠道价格差异 读者倾向于现场体验后转向线上平台购买 [22] - 文创产品因定价稳定且折扣透明 更易在展会现场形成直接销售转化 [22] - 书展核心价值体现在产品展示和种草效应 而非即时销售转化 [22] 图书销售趋势 - 教育类书籍构成销售基本盘 教辅及学生用书在开学前夕呈现集中采购高峰 [6] - 影视联动图书如《罗小黑战记》《沙丘》因影视曝光度提升出现断货现象 [4] - 心理调适类图书热销 反映反内卷文化趋势下读者对慢生活主题的关注 [6] 产品形态创新 - 小开本设计成为趋势 适应碎片化阅读场景 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大唐狄公案系列 [7] - 图书盲盒产品兴起 通过随机匹配机制创造读者与文学的偶然相遇体验 [4] - 广西师大出版社鲁迅文库本售出180套 采用现代化封面设计吸引年轻受众 [9] 文创产业发展 - 文创产品从附属品升级为独立文化产品 形成3.0版本的系统化IP开发模式 [13][15] - 帆布包类产品因制作门槛低且实用性强 成为最畅销文创品类 [17] - 香氛等跨界联名产品开发周期达一年 反向带动原著图书销售 [17] 出版机构案例 - 世纪文景日均码洋达7-8万元 中型出版单位表现亮眼 [6] - 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人文之宝品牌构建完整产品线 覆盖现当代及外国文学 [17] - 上海译文七海制造局以莎士比亚主题开发系列文创 策划周期达5个月 [21]
倒计时3天!一场嗅觉产业盛宴即将开启
FBeauty未来迹· 2025-08-19 12:41
展会概况 - 第十一届芳香产业(上海)展览会暨首届芳香产业供应链展览会将于2025年8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1] - 展会以"芳香严选"为主题 目标为"芳香融入生活、芳香引领生活"[15] - 展会覆盖芳香种植及文旅、提取设备及技术、精油及纯露、空间香氛及设备、纯植物洗护产品、健康管理机构及个护电器、芳香疗法及教育和香道文化传承等全产业生态链[14] - 展会已成为国内芳香领域标杆平台 被业内誉为"芳香产业第一展"[14] 论坛体系结构 - 设立芳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作为核心论坛 特邀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茹主持[2] - 设置六大平行论坛:中系芳疗应用趋势论坛、品牌香创探索论坛、芳香创新应用论坛、芳香破圈融合论坛、企业运营论坛、产业链教育与培训论坛[1] - 配套两场独立调香师沙龙活动[1] - 设立企业宣传论坛和芳疗师智库成立仪式等专项活动[9][10] 产业前沿议题 - 全球柑橘市场回顾由IFF LMR大亚洲区客户经理李雅婧分享[2] - 百年麝香技术演进由帝斯曼-芬美意香原料大中华区业务总监孙灵讲解[2] - 日本天然芳香精油应用案例由日本高级调香师藤井京子分享[2] - 天然精油功效稳态化研究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教授寇兴然探讨[2] - 香氛科学叙事进阶由未来迹FBeauty主编刘颖分析[4] - 全球空间香氛新时代趋势由广东国际香氛科技集团策略与产品专家张又兮解读[4] 应用创新方向 - 中系香疗应对亚健康策略由国际芳疗精油研发与教育专家杨淑静提出[3] - 芳香穴疗临床应用由上海质觉自然文化学院院长原文嘉探讨[3] - 情绪护肤功效应用由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主任姚雷研究[3] - 中医香疗创新趋势由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香疗研究院副院长黄小英分析[3] - 嗅觉干预安全性由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尚靖研究[6] - 芳香疗法在精神心理应用由情绪芳疗课程版权者潘昀彤探讨[6] 产业融合拓展 - 银发经济香疗照护场景由台湾清华大学LPWAN产业联盟智慧农业办公室资深高级研究员张根生探索[7] - 老年慢性病芳香护理由美国整体芳香疗法协会印度区总监Rebecca Park Totilo研究[7] - 嗅觉环境设计提升康复花园功能由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成员张楠探讨[7] - 芳香情绪护肤与香村振兴共生由杭州市上城区区政协委员方俊平提出[7] - 小红书香薰行业增长趋势由小红书官方商业化营销经理凝光分析[7] 人才培养体系 - 培育嗅觉"金手指"香氛职业培训由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茹推动[8] - 调香师专业知识补位由上海馥皓生物联合创始人严国强负责[8] - 精油营销师底层逻辑培训由上海质觉自然文化学院院长原文嘉主持[8] - 香氛营销品牌故事传递由嗅觉策略顾问小赛指导[8] - 评香师职业技能培训由评香师培训基地执行主任蒲薇娜开展[8] 商业生态建设 - 疗愈经济未来发展由AROMA芳香俱乐部创办人葵花探讨[12] - 门店同城流量拓客由巨芯咨询创始人刘杰负责 目前签约门店5000家+[13] - 芳疗师IP打造由全平台IP专家老钱推动 全网粉丝50W+ 签约赋能主理人IP600+ 累计变现体量20亿[13] - 疗愈师培训体系由愈在东方品牌创始人吉娜建立 2016年创办正心疗愈学院培育疗愈师20000+[13] 年轻消费市场 - Z世代芳疗消费市场由探索绿洲品牌孵化运营总监老潘分析[14] - 企业成长案例由探索绿洲董事长禹植夏分享 从2万做到3000万的芳疗故事[14] - 天然植物最新技术由探索绿洲研发中心新原料技术总监小章同学探讨[14] - 独立调香师成长路径由Aprilis Fragrance Studio主理人王淼分享[14] - 中国香水工业发展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冯涛解读[14]
城市流量新“窗口”的密码何在?
新华日报· 2025-08-15 06:56
快闪经济市场规模与商业效应 - 2025年"快闪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单场IP快闪销售额可达千万级,全网曝光量上亿人次 [1] - 上海复兴岛RED LAND活动吸引超10万年轻玩家打卡,江苏多地快闪活动联动知名IP(如《盗墓笔记》、迪士尼)形成现象级流量 [1] - 南京景枫中心"黄油小熊"全国首展带来上亿级线上曝光,PINGU首站吸引40万粉丝,线条小狗快闪店首进中国获百万粉丝打卡 [5] 快闪店核心运营策略 - 通过"限时、限量、限地"营造稀缺性,结合联名IP、首发新品及沉浸式设计(如NEVERLAB粉色涂鸦建筑)强化情感连接 [2][3] - 精准分众运营:周同学快闪店聚焦白领,"卡游X小马宝莉"瞄准亲子家庭,实现圈层共鸣 [4] - "轻量化"模式降低试错成本,如cococean椰子水通过围挡快闪预热市场,LINDA FARROW利用限定店建立高端形象 [6] 消费者行为与产品溢价 - Z世代愿为情绪价值支付溢价,如169元钥匙扣、271元毛毯等低性价比商品因限定属性热销 [2] - 粉丝经济驱动消费,SEVENTEEN周边快闪店提供"看展+社交"复合体验,商品溢价被接受 [3] - 南京汉堡节全国巡展首站引发排队3小时现象,"首发+青年文化"模式成流量密码 [5] 本土IP与城市文化融合 - 江苏本土IP如"苏超"足球联赛快闪店在南京南站日均18万客流中展示文创产品,强化城市精神 [7] -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快闪店携60款新品登陆上海,结合饲养员互动传递野生动物保护理念 [8] - 专业IP运营公司(如钝感光波)选择头部IP合作,推动"文旅+IP"模式在无锡等地落地 [9] 行业挑战与创新方向 - 同质化问题显现(如动漫主题展泛滥),需持续创新形式与内容以避免消费者疲劳 [9] - 短期运营导致售后难题,品牌需平衡短期热度与长期价值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