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型扬声器
icon
搜索文档
歌尔股份(002241):AI驱动终端升级 收购上海奥来加码眼镜终端光学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42
核心观点 - AI技术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发展动能 带动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成长并开辟新空间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明显提升 归母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歌尔光学与上海奥来强强联合 通过交易增强眼镜终端核心竞争力 [2][3] 行业趋势 - AI技术与智能手机等产品融合不断深化 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市场需求增长 [1] - AI智能眼镜全球市场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快速成长 新产品层出不穷 [1] - 光波导 微显示 系统级封装等技术成熟和软件应用发展将推动AI智能眼镜和AR产品持续快速成长 [1] - AI技术在终端设备侧落地有望催生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形态及使用场景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 同比减少7.02% [1]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 [1] - 2025H1毛利率为13.47% [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12.45亿元 同比增长0.83% 环比增长30.0% [1] - 20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9.48亿元 同比增长12.12% 环比增长102.20% [1] - 2025Q2毛利率为14.29% [1] 战略布局 - 歌尔光学拟通过增发股份方式取得上海奥来100%股权 [2] - 上海奥来从事光波导 超表面器件 衍射光学器件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产品业务 [2] - 交易可实现优势互补 显著增强歌尔光学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竞争力 [2] - 取得上海奥来已购建固定资产 缓解歌尔光学独立投资资金压力 [2] - 帮助歌尔光学加快形成成熟产能 抢占市场先机 [2] - 交易后公司仍是歌尔光学第一大股东 [3] 业务协同 - 公司将整机业务领域优质客户资源和项目资源与歌尔光学精密光学器件核心竞争力相结合 [3] - 继续推动公司和歌尔光学业务协同发展 [3] - 公司在声学 光学 微电子 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竞争优势 [3] - 拓展汽车电子业务 在传感器 AR HUD模组及光学器件等方向取得积极进展 [3]
歌尔股份(002241):盈利能力改善逻辑持续兑现,业务多点开花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8-24 21:17
投资评级 - 歌尔股份投资评级为"推荐"且维持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盈利能力改善逻辑持续兑现 业务多点开花 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1] - 智能声学整机及声学零部件业务逐步改善 且公司为全球XR行业代工龙头 有望受益于行业出货增长 [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5.35/42.68/52.83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 同比下降7.01% 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 [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12.45亿元 同比增长0.83% 环比增长30.3% 实现归母净利润9.48亿元 同比增长12.12% 环比增长102.2%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43.17/1109.00/1210.00亿元 同比增速3.3%/6.3%/9.1%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5/42.68/52.83亿元 同比增速32.6%/20.7%/23.8% [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1/1.22/1.51元 [3] - 当前市盈率30倍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0/24/20倍 [3] 业务分析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2025H1实现营业收入83.24亿元 同比下降34.92% 主要受部分产品迭代停产影响 [7] - 精密零组件业务2025H1实现营收76.04亿元 同比增长20.54% 毛利率23.49% 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 [7] - 智能硬件业务2025H1实现营收203.41亿元 同比增长2.49% 毛利率11.51% 同比提升2.27个百分点 [7] 增长驱动因素 - 苹果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AirPods Pro 3 公司作为智能声学整机组装领先厂商有望受益 [7] - AI手机及AI眼镜等终端产品持续迭代 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产品市场需求增长 [7] - 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152万台 同比增长533% 预计2025年将迎来AI眼镜爆发元年 [7] - 公司在AI眼镜领域布局包括声学零部件、组装、光机模组、衍射光波导等环节 卡位头部品牌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9.87元 总市值1042.91亿元 流通市值921.29亿元 [4] - 每股净资产9.71元 市净率2.9倍 预计2025-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2.9/2.6/2.4倍 [3][4] - 12个月内最高价30.30元 最低价18.04元 [4]
歌尔股份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7% 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6%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2: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5.49亿元同比下降7.02% [1] - 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1]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 [1] - 营业成本同比减少9.08% [1] - 毛利率达13.47%较上年同期11.51%提升1.96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合计38.85亿元同比增长18.88% [1] - 研发投入21.35亿元占营收比重5.6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71亿元同比减少24.38% [1]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因产品迭代周期影响营收下降 [2] - 精密零组件业务进展顺利 [2] - 智能硬件业务中AI智能眼镜和智能可穿戴产品线表现良好 [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温和复苏 [2] - AI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为行业注入新动力 [2] - AI与智能手机融合深化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需求增长 [2] - AI智能眼镜产品全球市场规模快速成长且新产品层出不穷 [3] - 光波导/微显示/系统级封装等技术成熟将推动AI智能眼镜和AR产品持续快速发展 [3] 公司战略与展望 - 持续提升精益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成效显著 [2] - AI技术落地将催生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形态及使用场景 [3] - 语音交互和拍摄识图功能成为AI智能眼镜主要卖点 [3] - 声学/光学/传感器/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业务将迎来新增长点 [3]
歌尔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9: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下降7.02% [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5]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同比增长13.89%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71亿元,同比下降24.38% [5][7] - 总资产864.0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7% [5] 业务板块表现 - 精密零组件业务收入76.04亿元,同比增长20.54%,毛利率23.49% [13]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收入83.24亿元,同比下降34.92%,毛利率9.93% [13] - 智能硬件业务收入203.41亿元,同比增长2.49%,毛利率11.51% [13] - 境外业务收入320.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5.38% [13] 研发投入与费用 - 研发投入21.35亿元,同比增长14.51%,占营业收入比重5.69% [6] - 销售费用3.36亿元,同比增长14.42% [11] - 管理费用10.80亿元,同比增长14.93% [11] - 财务费用1.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60.05%,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1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01.7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52% [14] - 应收账款133.0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5.61% [14] - 存货134.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35% [14] - 短期借款110.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3.38% [14] - 长期借款50.7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8.33% [14] 投资与衍生品交易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9.45亿元,主要因新增对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的投资及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增加 [11] - 衍生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2亿元,主要为外汇衍生品合约公允价值变动 [14][16] -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比重19.21%,主要分布在香港和越南子公司 [14] 技术创新与行业趋势 - AI人工智能技术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新动力,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需求增长 [6] - AI智能眼镜全球市场规模快速成长,新产品层出不穷 [6] - 公司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竞争优势 [6][8] - 已建立跨领域技术集成研发平台,与多所知名高校开展长期合作 [9]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共计5.15亿元 [24] - 控股股东歌尔集团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4743.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36% [21][23] - 公司回购股份1613.28万股,支付金额3.38亿元 [21][23] - 制定并落实《市值管理制度》,维护公司市值稳定 [21]
豪声电子实控人方拟减持 2023年上市申万宏源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6 10:31
员工持股平台减持计划 - 嘉兴美合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减持98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0000% [1] - 嘉兴美兴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减持35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3571% [1] - 减持时间为首次披露之日起30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嘉兴美合投资和嘉兴美兴投资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陈美林的一致行动人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通过上述平台减持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徐瑞根、陈美林夫妇,嘉兴美合投资和嘉兴美兴投资均为陈美林控制的企业 [1]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3年7月19日在北交所上市,发行价格为8.80元/股 [2] - 发行数量为2,450.00万股(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或2,817.50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 [2] - 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杨睿、瞿骏驰 [2] - 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募集资金总额为21,560.00万元,净额为19,271.93万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23,690.92万元,用于扩建年产3500万只微型受话器、2500万只微型扬声器、5500万只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费用总额为2,288.07万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2,515.24万元(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其中保荐承销费用为1,600.00万元或1,826.38万元 [2]
2025年中国电声器件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点企业以及发展趋势研判: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发展,电声器件需求持续增加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2 09:10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电声器件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305.30亿元增长至2024年456.39亿元 [1][9] - 行业增长主要受消费电子、汽车工业、智能家居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持续增加驱动 [1][9] -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推动消费电子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1][9] 下游应用领域分布 - 消费电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62%,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 [12] - 汽车电子领域占比18%,车载音响、语音交互系统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9][12] - 其他应用领域(智能家居、医疗、教育、工业)合计占比20% [12] 手机出货量与需求联动 - 2024年中国手机出货量达3.14亿部,同比增长8.7% [14] - 每部手机需配备听筒和至少一个扬声器,出货量增长直接带动电声器件需求增加 [14] - 智能手机作为多媒体娱乐设备,对扬声器音质和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14] 行业重点企业竞争格局 - 瑞声科技和歌尔股份处于行业前列,专注于高端声学解决方案和VR/AR声学组件 [16] - 瑞声科技2024年声学产品营业收入82.14亿元,较2023年74.99亿元有所增长 [17] - 歌尔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 [18] - 国光电器深耕传统音响和汽车音响,上声电子专注汽车声学系统 [16] - 江苏远宇电子以耳机产品为主,奋达科技覆盖消费电子电声器件 [16] 技术发展趋势 - 电声器件向小型化与集成化发展,满足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需求 [21] - 智能化与自适应功能成为趋势,包括智能降噪、环境感知和语音识别技术 [22][23] - 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推动行业创新,上下游企业合作开发新技术 [24]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50-80年代行业基础薄弱,依赖进口并初步建立生产体系 [6] -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改革开放推动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 [6] - 21世纪10年代至今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注重高端市场和国际竞争 [6][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涵盖磁性材料、振膜材料、线材及音圈等原材料与零部件 [4] - 中游聚焦电声器件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耳机等产品 [4] - 下游连接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终端应用行业 [4]
豪声电子: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6-28 22:03
发行相关 - 本次发行数量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为2450.00万股,全额行使为2817.50万股,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367.50万股(不超本次发行数量15%)[10] - 每股发行价格8.80元/股,发行后总股本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为98000000股,全额行使为101675000股[10] - 2023年6月5日发行底价从8.80元/股下调至4.38元/股[55] 业绩数据 - 2022年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较上年下降约11.9%,平板电脑下降约3.3%[15][81] - 公司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销售收入由2021年度60122.54万元降至2022年度51180.64万元[15][81] - 2022年度营业收入6.69亿元,净利润6537.16万元,毛利率18.55% [54] - 2023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12771.73万元,同比变动率-28.67%;扣非归母净利润698.51万元,同比变动率-32.26%[35][37]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214.07万元、2678.35万元和2509.54万元[18][112] - 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58%、15.99%和18.55%[19][100] - 报告期各期主要产品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毛利率分别为13.08%、11.64%及12.74%[19][100] 市场与客户 - 报告期内,公司外销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613.27万元、14,591.01万元及13,298.1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17.27%、19.26%及20.19%[22][83]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7.59%、64.46%及63.19%[29][85] - 2022年末公司对前五大客户在手订单金额7048.72万元,较2021年末12269.14万元下滑[35][107] 成本与费用 - 2021年和2022年,假设劳务外包成本与正式人员一致,公司成本费用将分别增加1,026.15万元与652.21万元,占营业总成本比例分别为1.42%和1.06%[24][89] - 足额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各期成本费用将分别增加267.00万元、331.08万元和202.58万元,占营业总成本比例分别为0.45%、0.46%和0.33%[98] 产能与搬迁 - 公司将于2023年12月30日前完成主要生产经营场地搬迁,计划8 - 12月实施[94] - 若关键设备损毁或故障致微型电声元器件产能下降5%,不利影响金额约占2022年利润总额6.08%[34][95] 技术与专利 - 1KHz处的灵敏度从123dB提升至126dB,产品响度提升[66]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获授权专利数量达63项[70]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总额24966.5万元,拟募集资金投资额23690.92万元[77] - 募投项目正式投产后前五年预计每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可达2738.55万元[115][118] - 募投项目计划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正式投产,预计2027年实现满产[116]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瑞亨投资持有瑞豪國際發展有限公司99.99%股份[42] - 员工徐瑞根持有公司2.86%股份[42]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91.02%的股份[109] 其他 - 报告期内存在向关联方借款与通过实际控制人代收款项等内控执行不到位事项,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已完成整改[110] - 2022年3月12日公司董事会成员调整,独立董事岳丛啸7月13日辞职,同日唐松华当选独立董事[182]
豪声电子: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6-08 15:56
发行相关 - 发行股数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2450.00万股,全额行使不超过2817.50万股,超额配售不超367.50万股,占比15%[9] - 每股面值1.00元,发行价格不低于4.38元/股[9] - 2023年6月5日,发行底价从8.80元/股下调至4.38元/股[54] 业绩数据 - 2022年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降11.9%,平板电脑降3.3%,公司微型电声元器件销售收入从2021年60122.54万元降至2022年51180.64万元[14][83] - 2022年营业收入669209468.93元,毛利率18.55%,净利润65371571.96元[53] - 2023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12771.73万元,同比降28.67%;扣非后净利润698.51万元,同比降32.26%[34][109]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各期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58%、15.99%和18.55%[18][102] - 2022年研发投入占比3.75%,2021年3.49%,2020年3.55%[53]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35%,扣非后17.92%[53] 客户与订单 - 报告期内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7.59%、64.46%及63.19%,对第一大客户华勤技术占比分别为22.12%、29.68%及25.45%[28][87] - 2022年末对前五大客户在手订单7048.72万元,较2021年末12269.14万元下滑[34][109] - 截至2023年3月末音响类电声业务在手订单4060.27万元,较2021年末6512.87万元下滑[21][85] 研发与技术 - 报告期各期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214.07万元、2678.35万元和2509.54万元[17][114] - 公司微型电声元器件1KHz处灵敏度从123dB提升至126dB[67]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已获授权专利63项[70] 成本与风险 - 假设劳务外包单位工时成本与正式人员一致,2021年和2022年成本费用分别增加1026.15万元、652.21万元[23][91] - 原材料采购价格及直接材料成本上涨5% - 20%,主营业务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95] - 公司计划2023年8 - 12月搬迁,有无法按时完成风险[31][96] 股权结构 - 瑞亨投资直接持股32.77%,为控股股东;徐瑞根、陈美林夫妇合计控制81.09%股份[50] - 发行前总股本7350万股,拟发行不超2450万股,发行后股本不超9800万股[154] - 徐瑞根、陈美林、张远等多人直接持股情况[140] 募投项目 - 扩建项目拟投资19966.50万元,拟募集18690.92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拟投资5000.00万元[77][78] - 募投项目正式投产后前五年预计每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2738.55万元[117][120] - 募投项目计划2024年底或2025年初投产,预计2027年满产[118] 董监高相关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高级管理人员3名[164][169][172] - 2022 - 2025年不同人员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164][169][172] - 2022 - 2023年部分董监高人员变动情况[184] 承诺事项 - 实际控制人承诺自上市起12个月内不转让发行前股份,任职、离职相关转让限制[188][189] - 减持股份需提前披露计划,按规定披露进展和结果,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90][198] - 相关人员承诺特定违法违规情形限制期内不得减持股份[191][195]
豪声电子: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5-17 15:44
业绩总结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6.69亿元,净利润6537.16万元,毛利率18.55%,研发投入占比3.75%[53] - 2023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预计12154.19 - 12793.89万元,同比降30.49% - 26.84%[33][34][35] - 2023年1 - 3月公司归母净利润798.39 - 894.09万元,同比降41.48% - 34.46%[34][35] - 2023年1 - 3月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684.95 - 780.65万元,同比降42.92% - 34.95%[33][34][35][36] 用户数据 - 无 未来展望 - 2023年一季度公司经营业绩预计下滑,不利影响消除和刺激措施落地后,业绩下滑风险较小[33][36] - 募投项目计划2024年底或2025年初投产,预计2027年满产[11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微型电声元器件1KHz处灵敏度从123dB提升至126dB[67] - 公司微型受话器最大振幅从0.25mm提升至0.45mm[68] - 公司微型扬声器及集成模组最大振幅从0.3mm提升至0.5mm,共振频率从900Hz降至800Hz[68] - 公司微型电声元器件在500HZ频率下失真度可保持在5%以内[68] - 公司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高可靠组装生产工艺使拉拔力从3 - 5N提高到10 - 12N,出货量累计超1亿只,减少设备22套,单工位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70] - 工装报废率降低30%左右,组装良率和效率均提高20%以上,受话器单体测试工装寿命从2000只/PCS提高到100000只/PCS,测试能力从30000只/天提高到40000只/天,产品损耗率从1.2%下降到0.27%,单台测试机生产能力从3300个/班提升到3800个/班,2019年下半年以来减少开模10套次,开模、注塑时间节省40%左右[7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 其他新策略 - 公司计划2023年8 - 12月实施现有经营场所搬迁,若新厂房建设等前置工作7月底前未完成,搬迁启动时点可能顺延[31][94] 发行相关 - 发行股数不超2450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2817.50万股(全额行使),每股发行价不低于8.80元/股[10][57] - 发行前每股收益0.89元/股,每股净资产4.38元/股,净资产收益率20.35%[57] 客户与市场 - 2022年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降11.9%,平板电脑全球出货量降3.3%[15][82] - 公司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60122.54万元降至2022年的51180.64万元[15][82] - 报告期内外销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613.27万元、14591.01万元及13298.18万元,占比分别为17.27%、19.26%及20.19%[22][84] - 截至2023年3月末音响类电声业务在手订单4060.27万元,较2021年末的6512.87万元下滑[22][84]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7.59%、64.46%及63.19%,对第一大客户华勤技术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2.12%、29.68%及25.45%[29][86] - 2021 - 2022年公司对闻泰科技销售收入持续减少,2022年末为1007.97万元,占比1.51%[30][32][86]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58%、15.99%和18.55%,主要产品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毛利率分别为13.08%、11.64%及12.74%[19][100] - 假设综合毛利率下降5%、10%、15%,2022 - 2020年利润总额变动及占比有相应变化[21][102] - 假设主要产品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毛利率下降5%、10%、15%,2022 - 2020年利润总额变动及占比有相应变化[20] - 假设劳务外包单位工时成本与正式生产人员平均时薪一致,2021 - 2022年成本费用分别增加1026.15万元与652.21万元,占比分别为1.42%和1.06%[24][89] - 报告期内,外币升值或贬值5%、10%对主营业务收入有不同影响[26][106]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8473.90万元、24184.20万元及15164.92万元,占比分别为49.36%、50.13%及29.70%[107]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8903.59万元、11018.20万元及8347.93万元,占比分别为23.79%、22.84%及16.35%[108] 股权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7350万元[48][123] - 瑞亨投资直接持有公司32.77%股份,徐瑞根、陈美林夫妇合计控制公司81.09%的股份[50]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91.02%的股份[111] 风险因素 - 关键生产设备损毁或故障致微型电声元器件产能下降1% - 5%时,营业收入下降576.46 - 2882.32万元,毛利下降86.07 - 430.33万元,占2022年利润总额比例为1.22% - 6.08%[95] - 公司以部分不动产及新厂区在建工程为抵押物,无法按时还款可能被司法处置[96] - 公司部分建筑物与构筑物未取得产权证书,面积为10634.07平方米,占比约11.87%,可能被认定为违章建筑[97] - 足额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公司各期成本费用将分别增加267.00、331.08、202.58万元,占比分别为0.45%、0.46%、0.33%[98]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独立董事[163]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本届任职期间为2022年3月 - 2025年3月[16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3名,本届任职期间均为2022年3月 - 2025年3月[171] 承诺事项 - 实际控制人徐瑞根、陈美林等承诺自股权登记日次日至上市或发行终止期间不转让股份,新增股份在办理限售前不转让[187][190][193][195][197][198][199][200] - 实际控制人徐瑞根、陈美林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已持有的股份[187][197][198][199][200] - 实际控制人徐瑞根、陈美林任职期间每年转让发行人股票数量不超持有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188][196] - 实际控制人徐瑞根、陈美林减持相关规定及价格、时间限制[189][192][193][194][19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