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型扬声器
icon
搜索文档
歌尔股份(002241):业绩稳健增长,AI终端新起点
华安证券· 2025-10-27 16:2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正处于AI终端增长的新起点 [4][5][6] - 公司第三季度收入稳健成长,盈利能力同比有所修复 [4][5] - AI技术与智能硬件融合深化,为公司业务开辟新的成长空间 [5][6]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81.07亿元,同比下降2.21%,归母净利润为25.87亿元,同比增长10.33%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305.57亿元,同比增长4.42%,环比增长43.8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1.71亿元,同比增长4.51%,环比增长23.48% [4] - 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12.85%,同比增长1.49个百分点,单季度研发投入为16.26亿元,同比增长3.20亿元,研发费用率为5.3% [5]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亿元、41.6亿元、51.6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96元、1.17元、1.46元 [7][9]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53.24亿元、1160.99亿元、1266.6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3%、10.2%、9.1% [9]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2.2%、12.4%、13.1%,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7%、10.8%、12.0% [9] AI终端驱动因素 - 全球巨头依视路陆逊梯卡3Q25收入同比增长11.7%,其与Meta合作的智能眼镜是业绩主要驱动力,市场需求强劲,特别是在北美市场 [5] - 依视路陆逊梯卡计划提前实现可穿戴设备年产能1000万副的目标,并将在其他品牌中引入与Meta的合作 [5] - 智能耳机因更强的SoC、更多元化传感器和AI技术融合,有望成为最私密的个人计算终端,增强智能手机功能 [6] - AI技术与智能手机、耳机、眼镜融合深化,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需求增长,趋势有望拓展至更多智能硬件 [6]
歌尔股份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逾10% 将积极拓展新兴智能硬件业务
中国证券报· 2025-10-25 06:2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81.07亿元,同比下降2.21%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5.87亿元,同比增长10.33%,基本每股收益0.75元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305.57亿元,同比增长4.42%,归母净利润为11.71亿元,同比增长4.51% [3] - 公司拟实施现金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分红总额预计5.22亿元,占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20.16% [3] 业务板块分析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智能硬件三大板块 [4] - 精密零组件业务聚焦声学、光学、微电子、结构件等领域,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VR/AR、AI智能眼镜等终端 [4] - 智能硬件业务中,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细分产品线进展顺利,成为拉动盈利的重要力量 [4]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板块内个别项目受产品迭代周期影响,收入有所调整 [4] 运营管理与竞争力 - 公司持续推进精益运营,通过优化成本控制、提升生产效率等举措夯实盈利能力 [4] - 公司长期服务全球科技与消费电子行业领先客户,在微型扬声器、MEMS声学传感器、VR/AR产品、AI智能眼镜等领域占据领先市场地位 [4] 机构观点与行业前景 - AI技术正持续重塑消费电子终端形态,催生新的产品品类 [5] - 光波导、微显示、系统级封装等技术的成熟及软件应用的发展,将推动AI智能眼镜、AR增强现实产品快速成长 [5] - AI与智能手机等现有产品的融合深化,将拉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微型扬声器等产品需求 [6] - 公司AI智能眼镜、VR/AR等新兴业务表现良好,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历史业绩与复苏态势 - 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237.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048.9亿元,2022年至2024年经历调整后,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已逐步回归增长轨道 [5] - 公司归母净利润2023年为10.9亿元,2024年恢复至26.7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5.7%至14.2亿元 [5]
歌尔股份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逾10%
中国证券报· 2025-10-25 04: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1.07亿元,同比下降2.21%,但归母净利润达到25.87亿元,同比增长10.33% [2] - 第三季度单季业绩改善明显,营业收入305.57亿元,同比增长4.42%,归母净利润11.71亿元,同比增长4.51% [2] - 公司宣布现金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分红总额预计5.22亿元,占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20.16% [2] 业务板块分析 - 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与智能硬件业务实现亮眼增长,有效对冲了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因产品迭代周期影响带来的收入调整 [3] - 精密零组件业务聚焦声学、光学、微电子、结构件等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VR/AR、AI智能眼镜等终端 [3] - 智能硬件业务中,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细分产品线进展顺利,成为拉动盈利的重要力量 [3] 新兴业务与增长动力 - AI智能眼镜、VR/AR等新兴业务表现良好,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 AI技术持续重塑消费电子终端形态,光波导、微显示、系统级封装等技术成熟将推动AI智能眼镜、AR产品快速成长 [4] - AI与智能手机融合深化,拉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微型扬声器等产品需求,为精密零组件业务开辟新空间 [4] 机构观点与历史业绩 - 机构看好公司发展前景,指出其收入整体稳健,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已逐步回归增长轨道 [4] - 公司利润端呈现复苏态势,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的10.9亿元恢复至2024年的26.7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5.7%至14.2亿元 [4]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智能硬件三大板块,在微型扬声器、MEMS声学传感器、VR/AR产品等领域占据领先市场地位 [3]
豪声电子(920701):首次覆盖:集研发及制造为一体的专业电声企业,下游客户较优质
江海证券· 2025-10-21 15:5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投资评级为增持(首次)[1][6] - 当前股价为19.38元[1][6] - 报告核心观点:公司为集研发及制造为一体的专业电声企业,下游客户优质,受益于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向上,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4][6][50] 公司基本情况 - 浙江豪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12] - 主营业务为微型电声元器件以及音响类电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2][15] - 主要产品包括微型扬声器、微型受话器、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等微型电声元器件以及车船用扬声器、立式音响等音响类电声产品[15] - 实际控制人为徐瑞根、陈美林夫妇,合计控制公司60.82%股份的表决权,股权结构稳定[18] - 管理层具备一线工作经验,董事长徐瑞根拥有丰富行业履历[19][2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营业总收入从2019年的4.6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亿元,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56%[2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16亿元,同比增长12.38%[23] - 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的0.2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2亿元,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8.27%[2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0.35亿元,同比下降75.86%,主要因2024年同期确认大额资产处置收益[25]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至17.91%[27] - 财务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9.02、10.44、12.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88%、15.72%、18.26%[6][67]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0.72、0.90、1.09亿元,同比增速为-58.11%、24.68%、21.82%[6][67] 业务分析 - 微型电声元器件业务为收入主要来源,2024年收入占比达83.69%,2025年上半年占比提升至85.63%[30] - 微型电声元器件业务收入从2019年的4.06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6.69亿元[30] - 2024年微型电声元器件业务毛利率为12.06%,2025年上半年上升至16.57%[32] - 音响类电声产品业务2024年收入为1.1亿元,毛利率为22.91%,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上升至23.87%[30][32] - 公司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领域,2022年智能手机应用占比62.01%,平板电脑占比35.27%[50] 行业前景与竞争优势 -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7882.3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0737.7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3.94%[52] - 中国平板电脑出货量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9.5%,二季度同比增长16.7%[55] - 我国单喇叭和多喇叭音响出口金额2024年恢复增长,同比增长4.35%[59] - 公司客户包括华勤技术、龙旗科技、闻泰科技、京东方等ODM制造商,以及TCL、传音控股、OPPO、VIVO、摩托罗拉等品牌制造商[63] - 根据2019年行业排名,公司营业收入在国内电声行业亿元以上企业中排名第8[62]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2、0.65、0.80元/股[70]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6.88、29.58、24.28倍[70] - 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市盈率分别为40.05、30.87和24.01倍[70] - 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结合行业前景给予增持评级[70]
歌尔股份(002241):AI驱动终端升级 收购上海奥来加码眼镜终端光学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42
核心观点 - AI技术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发展动能 带动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成长并开辟新空间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明显提升 归母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歌尔光学与上海奥来强强联合 通过交易增强眼镜终端核心竞争力 [2][3] 行业趋势 - AI技术与智能手机等产品融合不断深化 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市场需求增长 [1] - AI智能眼镜全球市场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快速成长 新产品层出不穷 [1] - 光波导 微显示 系统级封装等技术成熟和软件应用发展将推动AI智能眼镜和AR产品持续快速成长 [1] - AI技术在终端设备侧落地有望催生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形态及使用场景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 同比减少7.02% [1]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 [1] - 2025H1毛利率为13.47% [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12.45亿元 同比增长0.83% 环比增长30.0% [1] - 20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9.48亿元 同比增长12.12% 环比增长102.20% [1] - 2025Q2毛利率为14.29% [1] 战略布局 - 歌尔光学拟通过增发股份方式取得上海奥来100%股权 [2] - 上海奥来从事光波导 超表面器件 衍射光学器件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产品业务 [2] - 交易可实现优势互补 显著增强歌尔光学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竞争力 [2] - 取得上海奥来已购建固定资产 缓解歌尔光学独立投资资金压力 [2] - 帮助歌尔光学加快形成成熟产能 抢占市场先机 [2] - 交易后公司仍是歌尔光学第一大股东 [3] 业务协同 - 公司将整机业务领域优质客户资源和项目资源与歌尔光学精密光学器件核心竞争力相结合 [3] - 继续推动公司和歌尔光学业务协同发展 [3] - 公司在声学 光学 微电子 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竞争优势 [3] - 拓展汽车电子业务 在传感器 AR HUD模组及光学器件等方向取得积极进展 [3]
歌尔股份(002241):盈利能力改善逻辑持续兑现,业务多点开花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8-24 21:17
投资评级 - 歌尔股份投资评级为"推荐"且维持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盈利能力改善逻辑持续兑现 业务多点开花 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1] - 智能声学整机及声学零部件业务逐步改善 且公司为全球XR行业代工龙头 有望受益于行业出货增长 [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5.35/42.68/52.83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 同比下降7.01% 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 [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12.45亿元 同比增长0.83% 环比增长30.3% 实现归母净利润9.48亿元 同比增长12.12% 环比增长102.2%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43.17/1109.00/1210.00亿元 同比增速3.3%/6.3%/9.1%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5/42.68/52.83亿元 同比增速32.6%/20.7%/23.8% [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1/1.22/1.51元 [3] - 当前市盈率30倍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0/24/20倍 [3] 业务分析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2025H1实现营业收入83.24亿元 同比下降34.92% 主要受部分产品迭代停产影响 [7] - 精密零组件业务2025H1实现营收76.04亿元 同比增长20.54% 毛利率23.49% 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 [7] - 智能硬件业务2025H1实现营收203.41亿元 同比增长2.49% 毛利率11.51% 同比提升2.27个百分点 [7] 增长驱动因素 - 苹果有望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AirPods Pro 3 公司作为智能声学整机组装领先厂商有望受益 [7] - AI手机及AI眼镜等终端产品持续迭代 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产品市场需求增长 [7] - 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152万台 同比增长533% 预计2025年将迎来AI眼镜爆发元年 [7] - 公司在AI眼镜领域布局包括声学零部件、组装、光机模组、衍射光波导等环节 卡位头部品牌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9.87元 总市值1042.91亿元 流通市值921.29亿元 [4] - 每股净资产9.71元 市净率2.9倍 预计2025-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2.9/2.6/2.4倍 [3][4] - 12个月内最高价30.30元 最低价18.04元 [4]
歌尔股份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7% 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6%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2: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5.49亿元同比下降7.02% [1] - 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1]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 [1] - 营业成本同比减少9.08% [1] - 毛利率达13.47%较上年同期11.51%提升1.96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合计38.85亿元同比增长18.88% [1] - 研发投入21.35亿元占营收比重5.6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71亿元同比减少24.38% [1]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因产品迭代周期影响营收下降 [2] - 精密零组件业务进展顺利 [2] - 智能硬件业务中AI智能眼镜和智能可穿戴产品线表现良好 [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温和复苏 [2] - AI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为行业注入新动力 [2] - AI与智能手机融合深化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需求增长 [2] - AI智能眼镜产品全球市场规模快速成长且新产品层出不穷 [3] - 光波导/微显示/系统级封装等技术成熟将推动AI智能眼镜和AR产品持续快速发展 [3] 公司战略与展望 - 持续提升精益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成效显著 [2] - AI技术落地将催生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形态及使用场景 [3] - 语音交互和拍摄识图功能成为AI智能眼镜主要卖点 [3] - 声学/光学/传感器/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业务将迎来新增长点 [3]
歌尔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9: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下降7.02% [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5]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同比增长13.89%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71亿元,同比下降24.38% [5][7] - 总资产864.0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7% [5] 业务板块表现 - 精密零组件业务收入76.04亿元,同比增长20.54%,毛利率23.49% [13]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收入83.24亿元,同比下降34.92%,毛利率9.93% [13] - 智能硬件业务收入203.41亿元,同比增长2.49%,毛利率11.51% [13] - 境外业务收入320.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5.38% [13] 研发投入与费用 - 研发投入21.35亿元,同比增长14.51%,占营业收入比重5.69% [6] - 销售费用3.36亿元,同比增长14.42% [11] - 管理费用10.80亿元,同比增长14.93% [11] - 财务费用1.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60.05%,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1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01.7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52% [14] - 应收账款133.0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5.61% [14] - 存货134.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35% [14] - 短期借款110.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3.38% [14] - 长期借款50.7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8.33% [14] 投资与衍生品交易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9.45亿元,主要因新增对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的投资及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增加 [11] - 衍生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2亿元,主要为外汇衍生品合约公允价值变动 [14][16] -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比重19.21%,主要分布在香港和越南子公司 [14] 技术创新与行业趋势 - AI人工智能技术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新动力,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需求增长 [6] - AI智能眼镜全球市场规模快速成长,新产品层出不穷 [6] - 公司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竞争优势 [6][8] - 已建立跨领域技术集成研发平台,与多所知名高校开展长期合作 [9]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共计5.15亿元 [24] - 控股股东歌尔集团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4743.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36% [21][23] - 公司回购股份1613.28万股,支付金额3.38亿元 [21][23] - 制定并落实《市值管理制度》,维护公司市值稳定 [21]
豪声电子实控人方拟减持 2023年上市申万宏源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6 10:31
员工持股平台减持计划 - 嘉兴美合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减持98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0000% [1] - 嘉兴美兴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减持35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3571% [1] - 减持时间为首次披露之日起30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嘉兴美合投资和嘉兴美兴投资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陈美林的一致行动人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通过上述平台减持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徐瑞根、陈美林夫妇,嘉兴美合投资和嘉兴美兴投资均为陈美林控制的企业 [1]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3年7月19日在北交所上市,发行价格为8.80元/股 [2] - 发行数量为2,450.00万股(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或2,817.50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 [2] - 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杨睿、瞿骏驰 [2] - 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募集资金总额为21,560.00万元,净额为19,271.93万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23,690.92万元,用于扩建年产3500万只微型受话器、2500万只微型扬声器、5500万只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费用总额为2,288.07万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2,515.24万元(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其中保荐承销费用为1,600.00万元或1,826.38万元 [2]
2025年中国电声器件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点企业以及发展趋势研判: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发展,电声器件需求持续增加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2 09:10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电声器件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305.30亿元增长至2024年456.39亿元 [1][9] - 行业增长主要受消费电子、汽车工业、智能家居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持续增加驱动 [1][9] -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推动消费电子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1][9] 下游应用领域分布 - 消费电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62%,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 [12] - 汽车电子领域占比18%,车载音响、语音交互系统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9][12] - 其他应用领域(智能家居、医疗、教育、工业)合计占比20% [12] 手机出货量与需求联动 - 2024年中国手机出货量达3.14亿部,同比增长8.7% [14] - 每部手机需配备听筒和至少一个扬声器,出货量增长直接带动电声器件需求增加 [14] - 智能手机作为多媒体娱乐设备,对扬声器音质和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14] 行业重点企业竞争格局 - 瑞声科技和歌尔股份处于行业前列,专注于高端声学解决方案和VR/AR声学组件 [16] - 瑞声科技2024年声学产品营业收入82.14亿元,较2023年74.99亿元有所增长 [17] - 歌尔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 [18] - 国光电器深耕传统音响和汽车音响,上声电子专注汽车声学系统 [16] - 江苏远宇电子以耳机产品为主,奋达科技覆盖消费电子电声器件 [16] 技术发展趋势 - 电声器件向小型化与集成化发展,满足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需求 [21] - 智能化与自适应功能成为趋势,包括智能降噪、环境感知和语音识别技术 [22][23] - 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推动行业创新,上下游企业合作开发新技术 [24]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50-80年代行业基础薄弱,依赖进口并初步建立生产体系 [6] -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改革开放推动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 [6] - 21世纪10年代至今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注重高端市场和国际竞争 [6][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涵盖磁性材料、振膜材料、线材及音圈等原材料与零部件 [4] - 中游聚焦电声器件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耳机等产品 [4] - 下游连接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终端应用行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