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
搜索文档
利好来了!刚刚 国办发布实施意见!信息量很大
中国基金报· 2025-11-08 00:20
政策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系统性验证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3][8] 总体要求与目标 - 坚持创新引领、改革推动、因地制宜、安全有序、系统推进、融合发展原则 [3][8] - 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 [3][8] - 扩大生产场景、工作场景、生活场景供给,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发展路径 [3][8] 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 - **数字经济领域**: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应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 [4][9] - **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 [9] - **全空间无人体系**: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等应用场景,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 [4][9] - **生物技术领域**:推动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新材料、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重点开放生物基材料替代、生物能源低碳转化等应用场景 [4][9] - **清洁能源领域**:推动清洁能源在铁路、公交、环卫、重卡等领域开放应用,创新数字化智能化能源生产运行管理、智能电网、绿电直供、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 [4][10] - **海洋开发领域**:推动深海探测、深海开采、深远海养殖、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场景培育和开放 [4][10] 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应用场景 - **制造业领域**: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核心技术应用,创新柔性生产线、智能工厂、绿色工厂、零碳园区等应用场景 [11] - **交通运输领域**:创新智能交通管理、车联网、智能调度等应用场景,开拓国际航班空运过境货物转运应用场景 [11] - **智慧物流领域**: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物流枢纽等发展,创新无人运输、无人装卸、无人配送、智慧仓储等应用场景 [4][11] - **现代农业领域**:加快种业应用场景建设,加强设计育种、生物育种等科学技术支撑,推出智慧农(牧、渔)场等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4][12] 行业领域应用场景 - **应急管理领域**:加强智能感知、无人救援、航空救援等技术和装备创新应用,提升灾害智能监测预警能力 [13] - **矿山安全领域**:集成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构建高水平矿山安全生产智能化应用场景 [13] - **智慧水利领域**:推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水网工程建设管理等应用场景开放,提升流域智能防洪、水网智能调度能力 [4][13] - **施工安全领域**:集成智能风险预警、无人设备自主巡检等技术,构建智慧工地、施工动态数字孪生模型等应用场景 [13] - **林业草原领域**:加强低空、遥感等技术空天地一体融合应用,推出林草湿荒调查监测、生态治理等应用场景 [13] 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 - **政务服务领域**:推动智能预约、智能身份认证、智能审批、智能监管等智慧政务服务建设 [14] - **智慧城市领域**:围绕智慧社区、市政交通、城市智能中枢等,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场景 [15] - **乡村建设领域**:开放一批和美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场景,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16] 民生领域应用场景 - **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集成应用,创新健康咨询、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 [5][17] - **养老助残托育领域**:创新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终端服务系统等应用场景 [17] - **文化和旅游领域**: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加强数字演艺、沉浸式体验等多业态集成,建设数字文旅应用场景 [17] - **跨界融合消费领域**:加强商业、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交通等消费跨界融合,培育5G、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拓展沉浸式互动式场景 [5][17] 场景开放与资源配置 - 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培育和开放综合性重大场景,强化跨领域跨区域协作 [18] - 促进场景资源公平高效配置,完善资源配置规则,健全供需对接匹配方式 [18] - 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探索创新空天、深海、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 [19] - 发挥场景对制度建设的试验作用,在特定场景下开展监管压力测试,推动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9] 政策与组织保障 - 强化政策保障,加强各类政策协同配合,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 [20] - 健全管理制度,根据场景培育实际需要及时研究完善管理规定,鼓励管理制度创新 [20] - 加强组织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加强指导和统筹协调,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 [21]
利好来了!国办重磅印发!
证券时报网· 2025-11-07 19:24
政策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具体情境,连接技术和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 政策目标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发展路径 [4] - 政策聚焦打造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等5方面,提出22类重点领域 [2]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 - 深入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支持数据分析挖掘、流通使用、安全防护等领域技术创新,丰富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 [5] - 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应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5] -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满足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各领域发展需要 [6] 全空间无人体系与生物技术领域 - 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 [6] - 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场景 [6] - 推动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新材料、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创新场景,重点开放生物基材料替代、生物能源低碳转化、天然产物绿色制备等应用场景 [6] 清洁能源与海洋开发领域 - 推动清洁能源在铁路、公交、环卫、重卡、农机、物流等领域开放应用,建设清洁能源车辆运输走廊,同步布局能源供给站点 [6] - 创新数字化智能化能源生产运行管理、智能电网、绿电直供、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一批应用场景,推进绿色能源国际标准和认证机制建设 [6] - 推动深海探测、深海开采、深远海养殖、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场景培育和开放,打造一批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 [7] 制造业与交通运输领域 - 制造业领域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生物、工业智能等核心技术应用,创新柔性生产线、智能工厂、绿色工厂、高标准数字园区、零碳园区等应用场景 [8] - 支持重点制造业企业向自主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产品开放应用场景,遴选培育工业领域垂直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 [8] - 交通运输领域推动新技术应用,创新智能交通管理、车联网、智能调度等应用场景,开拓国际航班空运过境货物转运应用场景,强化城市货运中转功能 [8] 智慧物流与现代农业领域 - 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等发展,探索与新技术、新业态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和公铁、水水、铁水智慧联运新场景 [8] - 加强仓配运智能一体化、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创新无人运输、无人装卸、无人配送、智慧仓储等应用场景 [8] - 现代农业领域加快种业应用场景建设,加强设计育种、生物育种等科学技术支撑引领,推出育种、制繁种、扩繁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 [9] - 支持建设旱区、寒区、高原、盐碱地等特色种业应用场景,推出智慧农(牧、渔)场等一批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9] 应急管理与矿山安全领域 - 应急管理领域聚焦应急救援体系数字化场景,加强智能感知、无人救援、航空救援等技术和装备创新应用,提升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应急指挥通信、抢险救援、应急物资供应能力 [10] - 矿山安全领域集成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实现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综合管控,提升矿山安全生产全流程自动化水平 [10] 智慧水利与施工安全领域 - 智慧水利领域推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水网工程建设管理、江河湖库巡查等应用场景开放,提升流域智能防洪、水网智能调度、河湖库立体空间智能监管、水利工程智能运管等能力 [10] - 施工安全领域集成智能风险预警、无人设备自主巡检、高危作业替代、智能监控等技术,构建智慧工地、施工动态数字孪生模型等应用场景 [11] 林业草原与政务服务领域 - 林业草原领域加强低空、遥感等技术空天地一体融合应用,推出林草湿荒调查监测、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灾害防治等一批应用场景 [11] - 政务服务领域推动智能预约、智能身份认证、智能审批、智能监管等智慧政务服务建设,探索创新高校毕业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公共服务场景、数字社保场景及企业用工需求场景 [12] 智慧城市与乡村建设领域 - 智慧城市领域围绕智慧社区、市政交通、城市智能中枢、城市运行管理、民生服务等,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场景 [12] - 乡村建设领域开放一批和美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场景,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健全基层智慧治理和服务标准体系 [12] 医疗卫生与养老助残领域 - 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集成应用,创新健康咨询、问诊指引、辅助诊断、远程医疗、用药审核等医疗应用场景 [13] - 养老助残托育领域创新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终端服务系统、在线家庭医生药师等应用场景,打造科技助残、家政服务、托育照护、康复医疗、健康服务等相结合的生活服务场景 [13] 文化旅游与跨界融合消费领域 - 文化和旅游领域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加强数字演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多业态集成,建设快速通行、预约预订、智能导游、客流管理、虚拟浏览相融合的数字文旅应用场景 [13] - 跨界融合消费领域加强商业、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交通等消费跨界融合,培育互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拓展沉浸式互动式场景 [13] 场景开放与资源配置机制 - 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培育和开放综合性重大场景,强化跨领域跨区域协作,注重产业全链条场景开放 [14] -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发掘市场需求,探索拓展新场景 [14] - 促进场景资源公平高效配置,完善场景资源配置规则,健全场景供需对接匹配方式,不得在地域、业绩、规模、企业性质等方面违规设置限制条件 [14] 要素改革与政策保障 - 协同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优化、场景培育和开放、要素创新配置,探索创新空天、深海、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 [15] - 强化政策保障,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推动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强化场景培育和开放与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各类创新支持政策的协同衔接 [16] - 通过相关中央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场景配套基础设施予以支持,并同步推进“软建设” [16] 组织实施与协调机制 - 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强化协同配合,加大场景培育和开放力度,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强化示范引领 [18]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加强指导和统筹协调,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围绕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 [18]
国办重磅发布
第一财经· 2025-11-07 18:21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对相关工作作 出部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25〕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制度政策的 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 体,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为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 规模应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改革推动、因地制宜、安全有序、系统推进、融合发展,充分发 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支持建设一批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高价 值小切口场景,扩大生产场景、工作场景、生活场景供给,推动场景资源开放,促进场景资源公平高效 配置,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 ...
国办印发,事关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中国证券报· 2025-11-07 18:00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聚焦5大方面,提出22类重点领域,旨在通过场景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1][2][5] - 政策目标是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发展路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5][6] - 强调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和高价值小切口场景 [5] 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 - 数字经济领域: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支持数据分析挖掘、流通使用、安全防护等技术,探索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场景的应用 [8] - 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满足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等各领域需求 [8] - 全空间无人体系: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拓展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工业生产、城市规划、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场景 [9] - 生物技术领域:推动生物技术在新材料、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创新,重点开放生物基材料替代、生物能源低碳转化、天然产物绿色制备等场景 [9] - 清洁能源领域:推动清洁能源在铁路、公交、环卫、重卡、农机、物流等领域的开放应用,建设清洁能源车辆运输走廊,创新智能电网、绿电直供、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场景 [9] - 海洋开发领域:推动深海探测、深海开采、深远海养殖、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场景培育,打造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 [9] 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应用场景 - 制造业领域: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生物、工业智能等核心技术,创新柔性生产线、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园区、零碳园区等场景,支持工业软件和垂直大模型应用 [11] - 交通运输领域:推动新技术应用,创新智能交通管理、车联网、智能调度等场景,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开拓国际航班空运过境货物转运场景 [11] - 智慧物流领域: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发展,探索公铁、水水、铁水智慧联运新场景,创新无人运输、无人装卸、无人配送、智慧仓储等应用 [11] - 现代农业领域:加快种业应用场景建设,加强设计育种、生物育种等科技支撑,推出育种、制繁种、扩繁等数字化场景,支持旱区、寒区、高原、盐碱地等特色种业场景,创新智慧农(牧、渔)场和全产业链应用 [12] 行业领域应用场景 - 应急管理领域:聚焦应急救援体系数字化场景,加强智能感知、无人救援、航空救援等技术应用,提升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应急指挥通信、抢险救援、物资供应能力 [13] - 矿山安全领域:集成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实现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综合管控,构建高水平矿山安全生产智能化场景 [13] - 智慧水利领域:推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水网工程建设管理、江河湖库巡查等场景开放,提升流域智能防洪、水网智能调度、河湖库立体空间智能监管能力 [13] - 施工安全领域:集成智能风险预警、无人设备自主巡检、高危作业替代、智能监控等技术,构建智慧工地、施工动态数字孪生模型等场景,强化安全隐患动态识别与智能处置 [13] - 林业草原领域:加强低空、遥感等技术空天地一体融合应用,推出林草湿荒调查监测、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灾害防治等场景,加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监测与巡护 [13] 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 - 政务服务领域:推动智能预约、智能身份认证、智能审批、智能监管等智慧政务服务建设,探索高校毕业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公共服务场景、数字社保场景及企业用工需求场景 [14] - 智慧城市领域:围绕智慧社区、市政交通、城市智能中枢、城市运行管理、民生服务等,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场景 [14] - 乡村建设领域:开放和美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场景,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健全基层智慧治理和服务标准体系 [15] 民生领域应用场景 - 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集成应用,创新健康咨询、问诊指引、辅助诊断、远程医疗、用药审核等医疗场景 [16] - 养老助残托育领域:创新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终端服务系统、在线家庭医生药师等应用场景,打造科技助残、家政服务、托育照护、康复医疗、健康服务相结合的生活服务场景 [16] - 文化和旅游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推广应用,加强数字演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多业态集成,建设快速通行、预约预订、智能导游、客流管理、虚拟浏览相融合的数字文旅场景 [16] - 跨界融合消费领域:加强商业、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交通等消费跨界融合,培育互联网、5G、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拓展沉浸式互动式场景,打造智慧街区、智慧商圈等体验式消费场所 [16] 场景开放和资源配置机制 - 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培育综合性重大场景,推动跨领域跨区域协作,各地区因地制宜培育早期场景,国有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支持民营企业发掘市场需求 [17] - 促进场景资源公平高效配置,完善资源配置规则和供需对接方式,不得在地域、业绩、规模、企业性质等方面违规设置限制条件,发挥国家重大项目对场景培育的牵引作用 [17] - 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探索空天、深海、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发挥技术、数据、人才、资本等要素支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 [18] - 发挥场景对制度建设的试验作用,通过场景验证制度政策、管理规则、监管体系,在特定场景下开展监管压力测试,推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19] 政策保障与组织实施 - 强化政策保障,加强各类政策协同,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推动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强化与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支持政策的协同衔接 [20] - 健全管理制度,根据场景培育需要完善管理规定,鼓励管理制度创新,完善新场景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避免重复建设,防范市场分割行为,统筹新技术应用与高质量就业 [20] - 加强组织实施,各地方各部门强化协同配合,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强化示范引领,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指导协调,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 [21]
重大利好!国办印发,聚焦五方面,提出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
上海证券报· 2025-11-07 17:31
政策核心与总体要求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场景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1][3] - 场景被定义为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产业与市场的桥梁 [3] - 政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集成式场景及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发展路径 [4][7] 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 - 数字经济领域将挖掘数据要素潜能,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应用 [8] - 人工智能领域将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以满足科技、产业、消费等多领域需求 [8] - 全空间无人体系将推动海陆空全域应用,涵盖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及工业生产、交通、安全防护等领域 [9] - 生物技术领域将推动生物基材料替代、生物能源低碳转化等应用,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 [9] - 清洁能源领域将推动在运输、环卫、重卡等领域的应用,建设清洁能源车辆运输走廊并布局能源站点,创新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等场景 [9] - 海洋开发领域将推动深海探测、开采、养殖及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等场景培育 [9] 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应用场景 - 制造业领域将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核心技术,创新柔性生产线、智能工厂、零碳园区等场景,并培育工业垂直大模型应用 [10] - 交通运输领域将创新智能交通管理、车联网等应用场景,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并开拓国际空运货物转运场景 [10] - 智慧物流领域将加快智慧公路、港航、物流枢纽发展,探索无人运输、无人配送、智慧仓储及多式联运新场景 [10] - 现代农业领域将加快种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支持特色种业场景,并创新智慧农场、种养殖全产业链等应用 [11] 行业领域与社会治理应用场景 - 应急管理领域将加强智能感知、无人救援等技术应用,提升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 [12] - 矿山安全领域将集成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安全生产全流程自动化、可视可控的智能化场景 [12] - 智慧水利领域将推动一体化监测感知、水网工程管理等场景开放,提升防洪调度、河湖监管能力 [12] - 政务服务领域将推动智能预约、审批、监管等智慧政务建设,创新就业公共服务及数字社保场景 [13] - 智慧城市领域将围绕社区、交通、城市中枢等推进新型基建,创新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场景 [13] 民生与消费领域应用场景 - 医疗卫生领域将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技术集成应用,创新远程医疗、辅助诊断等场景 [14] - 养老助残托育领域将创新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应用,打造科技助残、健康服务相结合的生活服务场景 [14] - 文化和旅游领域将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加强数字演艺、沉浸式体验等多业态集成,建设数字文旅应用场景 [14] - 跨界融合消费领域将培育5G、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拓展沉浸式互动场景,打造智慧街区、商圈等体验式消费场所 [14] 场景开放与资源配置机制 - 政策要求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强化跨领域跨区域协作,推动重点产业体系升级,并支持民营企业发掘市场需求 [15] - 将促进场景资源公平高效配置,完善资源配置规则,不得在地域、企业性质等方面设置限制条件 [15] - 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探索空天、深海等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 [16] 政策保障与组织实施 - 将强化政策协同,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并与首台套装备、首版次软件等创新政策衔接 [1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 [19] -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将强化示范引领,共同推动场景培育和开放 [19]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告解读:科技自强、文化自信
联合资信· 2025-10-24 20:17
战略定位与核心逻辑 - 确立科技自立与文化自信为“十五五”时期发展路径,系统回应在风高浪急国际环境中夯实发展根基的课题[2] - 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新时期[4] - “十五五”时期是国际地位竞争关键节点,外部环境从“顺势而为”战略机遇期演进为“逆势而上”战略竞争期[5] 经济发展与产业战略 - 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预计“十五五”规划将对经济增速提出明确要求[6][7] - 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置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首位,推动产业生态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协同演进[8] - 完善内需主导型增长体系,把扩大内需作为调结构、稳增长的战略基点[11] 科技创新与安全保障 -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发展选项”升级为“生存必需”,外部压力可转化为国内市场需求[9] - 构建覆盖政治、经济、科技、数据、意识形态等各领域的全方位安全防护网络[15] - 国防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打造与大国地位相称的现代化武装力量[15] 文化、民生与绿色发展 - 以信息技术赋能文化创新,发展“中国文化+数字技术”模式,培育万亿级文化消费市场[12] - 民生建设从追求“人口红利”转向经营“人才红利”,构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体系以降低家庭成本[13] - 坚定绿色发展定力,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技术成本优势明显,开辟数十万亿级蓝海市场[14]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产业创新
经济日报· 2025-10-08 06:07
产业创新与数字经济 - 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需要融合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探索新组织模式 [1] -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和数字场景为依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来源和场景供给 [1] 数字技术的作用 - 数字技术作为通用技术,能够创造新产业、改造升级现有产业和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2] - 数字技术为新产业涌现提供支撑,例如与相关技术融合形成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 [2] - 数字技术通过赋能千行百业促进现有产业转型升级,例如提高信息流通速度、促进生产过程智能化以提升生产效率 [2] - 数字技术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为平台经济崛起创造条件,推动产业向平台化、共享化、网络化发展 [2] 数字场景的作用 - 数字场景是通过数字技术构筑的生产生活场景,以数据流动、智能交互、实时响应为特征 [3] - 数字场景为新技术应用创造机会,例如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技术整合 [3] - 数字场景加速新产品创造和迭代升级,通过技术整合和数据驱动帮助企业优化产品并洞察市场需求 [3] - 数字场景驱动产业组织模式变革,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催生平台组织发展 [3] 未来发展路径:技术引领 - 需构筑数字技术的领先优势,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进计算、6G、类脑芯片等战略领域加强攻关 [4] - 需针对高端芯片、AI框架、工业操作系统等"卡脖子"环节开展攻关,并主导技术标准制定 [4] - 需强化数据流通规则、数据产权保护、算法治理等制度供给,创造高效率、低风险的制度环境 [4] - 需构建区域协同格局,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平台与产业链协同布局,以降低边际成本、提高创新扩散效率 [4] 未来发展路径:场景生态 - 需完善数字场景生态,通过整合多种前沿技术创造超越单一技术或产业的"超级场景" [5] - 需发挥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场景密度高、落地快的优势,以应用牵引技术优化迭代 [5] - 可推动公共部门开放内部经营场景作为"试验场",供技术提供商测试、验证和优化 [5] - 需强化应用场景驱动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超前研究制定互联互通、数据接口、安全等关键标准 [5] - 需优先建设支撑应用场景的关键基础设施,并鼓励建设研发平台、中试基地等,降低企业研发测试成本和技术应用门槛 [5][6]
淳中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201.99%,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4 06:58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44.85% [1] - 归母净利润-4001.86万元,同比下降201.9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8969.01万元,同比下降43.53%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550.23万元,同比下降176.71% [1] - 扣非净利润-4336.78万元,同比下降217.42% [1]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订单量下滑影响 [2]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43.59%,同比下降18.13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30.89%,同比下降289.92个百分点 [1] - 营业成本下降33.47%,降幅小于营业收入降幅,因虚拟现实和专业芯片产品收入占比提高 [2] - 历史净利率16.73%,显示产品或服务附加值较高 [3] 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5022.12万元,占营收比38.98%,同比上升56.99% [1] - 销售费用下降15.02%,因职工薪酬和展览费减少 [2] - 管理费用上升4.62%,因职工薪酬、折旧及摊销费上涨 [3] - 财务费用下降117.55%,因上年可转换债券转股导致利息费用减少 [3]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1元,同比下降38.61% [1] - 货币资金5.02亿元,同比微增0.64% [1] - 应收账款2.16亿元,同比下降17.33% [1] - 应收账款/利润比达251.77%,需关注应收账款状况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39.59%,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 [3] 投资与筹资活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181.75%,因购买理财导致投资支付现金增加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上升64.73%,因股权激励期权行权及上期股份回购影响 [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长120.75%,因本期参股投资沐曦股份 [2] 资本结构 - 有息负债516.67万元,同比上升34.49% [1] - 每股净资产6.8元,同比上升1.92% [1] - 现金资产状况非常健康 [4]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62.17%,因支付上年度年终奖 [2]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4] - 研发费用下降1.14%,因技术服务费减少 [3] - 历史ROIC中位数15.18%,2023年最低为2.44% [3]
淳中科技股价上涨1.44% 上半年亏损4002万元
金融界· 2025-08-23 01:05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113.0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4% [1] - 开盘价110.07元 最高价115.00元 最低价109.16元 [1] - 成交量114109手 成交金额12.79亿元 [1] 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涵盖专业视听、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专业芯片四大系列产品 [1] - 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领域 [1] - 探索新兴商业模式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亿元 同比下降44.8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02万元 [1] - 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共计1543万元 [1] 经营状况 - 传统视听业务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1] - 新签订单同比下滑 [1] - 海外大客户未形成营业收入 [1] 公司治理 - 8月22日召开第四届第九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相关议案 [1]
百亿大牛股,跌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6:20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8月19日股价跌停 收盘价114.02元/股 单日跌幅10% 总市值跌至232亿元 [2] - 7月以来累计涨幅超250% 因液冷服务器概念受市场炒作 [2][4] - 公司公告称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 可能申请停牌核查 [2][4] 业务与财务现状 - 液冷服务器业务未形成实际收入 仅参与测试环节 市场空间有限 [4] -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计提存货减值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078.65万元 [4]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亏损4100万元至3840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45% [9] - 传统视听业务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新签订单同比下滑 [9] 市场传闻与公司回应 - 市场传言公司与英伟达存在"联姻"关系 被公司认定为谣言 [5][6][8] - 董事会秘书表示已准备就谣言报警处理 [8] - 液冷测试设备业务与客户N公司合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受产品迭代及测试进度影响 [4][5] 公司背景与业务结构 - 成立于2011年 2018年2月于沪市A股主板上市 [9] - 主营业务为专业音视频显控产品 涵盖专业视听、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专业芯片四大产品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