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行平台

搜索文档
华为切入五菱,尚界之外的另一场布局
经济观察报· 2025-08-12 19:35
华为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 - 华为与上汽通用五菱的联合项目将在年内推出产品,大概率采用华为HI模式(Huawei Inside)[1] - 合作项目可能涉及宝骏品牌一款定价约15万元的新SUV,搭载华为ADS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配备激光雷达和无图城市NCA功能[1] - 这是华为首次将其高阶智驾能力推入20万元以下市场区间[2] 上汽集团的双线布局 - 上汽与华为共建全新品牌"尚界",覆盖智能座舱、智驾系统、制造与销售,首款车型定位15万至20万元中高端纯电市场,计划秋季亮相[2] - 尚界旨在补齐上汽中高端新能源品牌短板,而五菱与华为合作目标是将高阶智驾下探至更低价格带[2] - 上汽集团通过尚界与五菱项目形成价格带内部分层,中高端市场强化品牌溢价,低价位市场提升高阶智驾渗透率[3] 五菱品牌的智能驾驶策略 - 五菱旗下宝骏品牌已在悦也、云朵、享境等车型尝试将高阶智能驾驶功能普及到10万元级别,采用纯视觉算法与轻量化算力降低成本[2] - 宝骏云海上市至今累计销量不足两万辆,享境仍处于市场爬坡阶段[2] - 宝骏中高配车型可能引入华为ADS方案,卓驭的产品或配置到更低价的五菱红标车型上[3] 华为HI模式的市场影响 - HI模式输出软硬件方案并深度参与系统架构与持续升级,具备更强品牌心智和市场拉动力[3] - 进入15万元区间将直接面对硬件成本、量产爬坡和服务体系的综合挑战[3] - 若成功,将提升华为在车企合作中的议价力,加快智能驾驶普及化进程[3] 卓驭科技的竞争挑战 - 卓驭科技依托大疆在视觉算法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积累,推出成行平台,以7个摄像头和100TOPS算力实现无图城市领航功能[2] - 在华为等竞争者进入后,卓驭需将纯视觉与端到端算法优势转化为稳定市场规模[4] - 中国智能驾驶价格分层正在重绘,15万元价格带成为竞争关键[4]
头部玩家格局加速重塑,智驾行业圈地运动不断升级
经济观察报· 2025-07-19 17:55
智能驾驶行业新态势 - 高阶智能驾驶进入爆发前夕,头部玩家展开"圈地运动",整车企业与智驾公司合作成为主流模式[2] - 宝马中国与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专属智驾方案,Momenta已与十多家整车企业达成合作[2] - 行业早期全栈自研模式遇挫,当前转向共同开发模式,双方形成互补关系[2] 智驾公司与整车企业绑定 - 宝马选择Momenta因其基于高通平台实现量产的潜力,避免开发周期过长[5] - 跨国及自主车企为快速补足技术短板,积极与领先智驾公司合作[6] - 2025年"智驾平权"浪潮下,技术迭代慢的企业面临淘汰压力[7] 智驾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玩家集中为华为、卓驭科技、地平线、Momenta、轻舟智航、元戎启行六家[13] - Momenta市场份额达60.1%,华为Hi模式占29.8%,百度等三家合计不足10%[12] - 轻舟智航转型后交付超60万台,主要供应理想汽车[13] 头部智驾公司动态 - Momenta合作车型从2023年8款跃升至2024年26款,累计超130款车型[11] - 元戎启行推出不依赖高精地图的DeepRouteIO方案,2025年目标量产20万辆[13][14] - 卓驭科技在32TOPS算力芯片上实现高阶功能,已落地20余款车型[14] 行业发展趋势 - 车企与供应商合作趋向深度股权化与生态化,单纯采购关系将被淘汰[16] - "车位到车位"功能成为高阶智驾新标尺,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8][9] - 车企锁定优质供应商需求迫切,供应商团队资源有限导致竞争加剧[9]
头部玩家格局加速重塑,智驾行业圈地运动不断升级
经济观察网· 2025-07-19 12:38
行业合作模式转变 - 智能驾驶行业从整车企业全栈自研转向与智驾方案公司共同开发的主流模式[2] - 宝马中国与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是"整车企业+智驾公司"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2] - 整车企业因技术难题放弃自研,智驾方案公司需依赖车辆实际场景,双方形成共同成就关系[2] 头部智驾公司格局 - 华为、卓驭科技、地平线、Momenta、轻舟智航、元戎启行成为智能驾驶领域六大头部玩家[3][8] - Momenta市场份额达60.1%,华为Hi模式占29.8%,百度Apollo、Bosch+WeRide和元戎启行分别占6.9%、1.8%和0.9%[7] - 轻舟智航2024年底交付超60万台,主要供应理想汽车,目标2025年实现百万NOA量产上车[8] 车企与供应商深度绑定 - 跨国车企及中国自主车企为快速补齐技术短板,积极与领先智驾方案公司合作[5] - 车企加大投资锁定优质供应商,如安波福投资MAXIEYE 5.7亿元,北汽投资小马智行7000万美元[6] - 长城汽车独家投资元戎启行1亿美元C轮融资,并计划追加投资[6] 技术竞争与市场动态 - 高阶智驾竞争转向"车位到车位"能力,成为检验智驾第一梯队的新标准[6] - 元戎启行推出国内首个不依赖高精地图的"端到端"模型智驾方案DeepRouteIO[8] - 卓驭科技在32TOPS算力芯片上实现高速领航驾驶功能,已落地20余款车型[9] 市场淘汰与转型 - 星行科技、禾多科技、纵目科技等智驾公司在淘汰赛中倒下[5] - 图森未来转型做游戏和AI,百度Apollo、蘑菇车联转向"车路云一体化"[5] - 极越汽车倒闭,岚图汽车倒向华为,百度智驾在L2+赛道淡出[8]
21对话|卓驭陈晓智:用有限算力做极致性能,这是我们血液里的东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0 08:36
公司技术路线与产品策略 - 公司定位为软硬一体供应商,通过自研硬件和软件实现极致成本控制,如补盲雷达成本控制在千元以内[1][5] - 采用7V+32TOPS低算力配置实现城市记忆领航、高速领航驾驶功能,对比行业主流254TOPS方案显著降低成本[1][7] - 推出基于英伟达Thor平台的VLA大模型,单颗700TOPS域控成本低于双OrinX(500TOPS×2)方案[3][6] - 2024年推出"成行平台"提供7V/9V方案,通过BEV+双目视觉技术降低对高精地图与激光雷达依赖[2] 市场定位与客户拓展 - 聚焦8万-15万元中低端市场,已实现8万元车型标配高阶智驾功能[1][3] - 2024年合作客户包括一汽、大众、比亚迪等9大车企,20余款车型量产+30款待量产[2] - 计划拓展豪华品牌及海外客户,推进本土化车型合作[7] 核心技术突破 - 强化"视觉优先"策略,认为激光雷达主要起安全冗余作用,2024年将量产激目1.0系统[5] - 世界模型技术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驾驶,通过思维链推理生成N种未来场景进行决策[12][15] - 强化学习与模仿学习结合提升安全性,可使长尾场景处理能力提升一个数量级[13][17] - 2024年技术重点为强化学习与世界模型落地,预计年内实现L2级更自然的车位自主寻找功能[12][20] 行业趋势判断 - 中低端市场将成为2025年智驾主战场,公司在该领域具备先发优势[3] - 世界模型将成为2024-2025年行业技术升级方向,推动端到端驾驶体验革新[19] - L3落地需以L2功能完善为前提,当前重点为硬件预埋而非商用推广[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