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器模组
搜索文档
银轮股份(002126):2025年三季度利润同比提升,服务器液冷、机器人等新领域持续拓展
国信证券· 2025-11-05 13:1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银轮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7][39]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7.4%至38.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至2.3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10.6亿元,同比增长20.1%,累计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11.2% [2][11]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的恢复以及数字能源业务的快速放量,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商用车销量达99万辆,同比增长20.2% [2][12] - 公司新能源业务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收入达52.8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42% [12]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9.4%,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但净利率为6.9%,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净利率下降主要受关税、汇兑损失等因素影响 [3][20]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费用率为10.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显示出降本增效成果,但第三季度财务费用率因汇兑变化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 [21] 海外拓展与产能布局 - 公司海外工厂运营改善,墨西哥工厂已于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波兰工厂也已投产并开始交付产品 [4][28] - 北美银轮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净利润0.3亿元,欧洲板块预计全年将实现扭亏 [3][20] - 公司持续进行国内外产能建设,墨西哥工厂增资扩产后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可达16.75亿元人民币,国内西安、合肥等新设子公司也将贡献新增收入 [25][28] 新业务领域拓展 - 公司在数字能源业务(包括数据中心、储能、超充热管理等)取得突破,初步形成“3+3+N”的客户布局,相关项目合作进展积极 [5][31] - 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已申请多项相关专利,并顺利完成第一代旋转关节模组、执行器模组的开发,通过合资设立公司等方式提升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5][36] 订单与未来展望 - 公司在手订单充裕,2024年新获订单预计达产后将新增年销售收入约90.73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订单68.43亿元,数字能源业务订单9.53亿元 [4][33] - 报告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期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9/13.85/16.25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29/1.64/1.93元 [5][39] - 公司2025年股权激励目标为营业收入不低于150亿元,净利润不低于10.5亿元 [23]
银轮股份(002126):三季度业绩同/环比增长 第三/第四成长曲线蓄势
新浪财经· 2025-10-31 18:46
25Q3业绩表现 - 25Q3实现收入38.90亿元,同比增长27.4%,环比增长3.7% [1] - 25Q3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4.5%,环比增长0.7% [1] - 25Q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1.2% [1] - 公司业绩同环比均实现增长,收入结构整体改善 [1] 分业务表现 - 乘用车业务预期表现平稳,主要客户特斯拉全球Q3销量53.9万台,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23.6% [1] - 特斯拉中国25Q3销量24.2万台,同比下降2.9%,环比增长26.2% [1] - 主要客户吉利销量89.7万台,同比增长39.1%,环比增长9.3% [1] - 主要客户比亚迪销量111.4万台,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2.7% [1] - 商用车及非道路业务同环比预计小幅提升 [1] - 出海业务和第三曲线数字能源贡献主要收入增量 [1]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5Q3毛利率达19.4%,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改善主因是数字能源业务和海外业务占比提升,收入结构优化 [2] - 期间费用率达11.1%,同比提升1.5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69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为1.6亿元,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13.1% [2] - 研发费用自25年以来逐季增加,主因在机器人及液冷新兴赛道加大投入 [2] 新兴业务进展 - 液冷业务形成覆盖服务器机柜内外的产品布局,包括兆瓦级浸没一体式液冷设备等 [2] - 液冷部分品类已进入逐步放量阶段,部分品类处在验证阶段 [2] - 机器人业务形成1+4+N产品体系,覆盖热管理模组、旋转关节模组等 [2] - 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下一增长极 [2] 未来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营收151.3亿元,同比增长19% [3] - 预测公司2026年营收180.9亿元,同比增长20% [3] - 预测公司2027年营收212.3亿元,同比增长17% [3]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21% [3] - 预测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7% [3] - 预测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3% [3]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5倍、27倍、20倍 [3]
银轮股份(002126):25Q3业绩点评:业绩稳健增长,数字能源与具身智能协同发展
甬兴证券· 2025-10-31 18: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8]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10.57亿元,同比增长约20.12%;归母净利润约6.72亿元,同比增长约11.18% [1] - 25Q3单季度营收约38.90亿元,同比增长约27.38%,环比增长约3.69%;归母净利润约2.30亿元,同比增长约14.48%,环比增长约0.68% [1] -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海外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约22.42%提升至2025H1的约25.94% [2] - 利润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受车企年降及关税的持续影响 [2] 财务表现 - 25Q3公司毛利率约19.39%,同比提升约1.65个百分点;净利率约6.94%,同比下降约0.88个百分点 [3] - 25Q3期间费用率合计约11.11%,同比上升约1.5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约2.77个百分点,主要系海外及新兴业务市场开拓费增加所致 [3] 业务发展 - 数字与能源板块新项目定点增速较高,据客户需求预测,量产后预计为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6.37亿元 [4] - 数据中心业务覆盖服务器机柜内外部的液冷产品,部分品类已逐步放量,并初步形成“3+3+N”的客户布局 [4] - 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产品体系包括热管理模组、旋转关节模组等,部分品类已实现量产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50.15亿元、178.57亿元、213.76亿元,同比增长约18.2%、18.9%和19.7%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2亿元、12.38亿元和15.72亿元,同比增长约19.0%、32.8%和27.0% [5]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约为34.33倍、25.86倍、20.36倍 [5]
银轮股份 | 2025Q3:业绩符合预期 具身智能加速布局 【民生汽车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30 22:35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0.6亿元,同比增长20.1%;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11.2%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8.9亿元,同比增长27.4%,环比增长3.7%;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4.5%,环比增长0.7% [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9.4%,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及规模效应 [4] 公司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及数字能源业务订单陆续释放,是推动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稳健增长的主要原因 [4] - 2024年北美经营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5%,并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北美银轮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净利润0.3亿元,净利率为4.4% [6] - 2024年公司数字能源业务新增年化订单9.5亿元,2025年上半年新增年化订单6.4亿元,部分品类已进入逐步放量阶段 [7] 公司战略布局与新业务进展 - 公司推行事业部全球业务模式,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区域建设属地供应链,以增强应对不确定风险的能力 [6] - 数字能源业务围绕数据中心、储能、充换电、低空飞行器四大领域布局 [7] - 具身智能业务作为第四增长曲线,形成了1+4+N的产品体系,主要产品包括热管理模组、旋转关节模组等,并与数家高校开展战略合作 [8] 公司未来业绩目标与预测 - 根据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25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目标分别不低于150亿元和10.5亿元,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率分别为73.7%和63.8% [5]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156.1亿元、184.7亿元、21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亿元、12.7亿元、15.9亿元 [9]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19元、1.51元、1.88元 [9]
银轮股份(002126):Q3业绩符合预期,关注机器人及液冷业务兑现
国金证券· 2025-10-29 09:5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该公司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稳健,第三、第四成长曲线业务进展顺利,未来有望持续为业绩提供强劲向上动能 [5][6] - 公司积极拓宽热管理业务边界,在数据中心液冷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形成产品布局 [5] - 尽管短期面临关税影响和年降压力导致利润增速放缓,但长期增长前景明确 [4][6] 业绩简评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10.57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6.72亿元,同比增长11.18% [3] - 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8.90亿元,同比增长27.38%,环比增长3.69%;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14.48% [3] - 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18.24% [3] 经营分析 - 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9.39%,净利率为6.94% [4] - 利润增速放缓主要受北美地区关税影响(上半年北美销售收入约11亿元,占比15.5%)以及国内自主品牌客户价格年降压力影响 [4] - 25年第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0%/4.82%/0.62%/4.07% [4] - 三费合计2.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0.91%,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3%,主要系海外及新兴业务市场开拓费用增加所致 [4] 后续展望与盈利预测 - 公司上半年累计获得超200个项目,生命周期内新获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55.37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50.63亿元/180.06亿元/210.86亿元,同比增长18.58%/19.54%/17.10% [6]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9.8亿元/12.2亿元/15.2亿元,同比增长25.10%/24.24%/24.91% [6] - 预计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174元/1.459元/1.822元 [11]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4.37%/16.13%/17.97% [11]
斯菱股份(301550):业绩符合预期,布局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盛证券· 2025-10-27 16:0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斯菱股份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2% [1] - 公司正持续加快全球化布局,并前瞻性布局机器人领域,有望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2] - 基于全球化布局和机器人领域的拓展,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2.2亿元、2.6亿元、3.5亿元 [3] 业绩表现与财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1.9亿元,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3%,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23% [1]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4.3%,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4.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3.3%,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21.4%,环比下降5.5个百分点,主要系第二季度财务收益相对较大所致 [1] - 预计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9.52亿元,同比增长23%,2026年营业收入为11.71亿元,同比增长23%,2027年营业收入为15.81亿元,同比增长35% [4]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18亿元,同比增长14.5%,2026年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8.9%,2027年为3.47亿元,同比增长34.2%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36元、1.62元、2.18元 [4] 全球化产能布局 - 公司拥有新昌和泰国两大生产基地,新昌基地的"年产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智能化建设项目"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释放产能 [2] - 泰国基地已于2024年完成第二期投资并实现产能释放,设备利用率提升,第三期投资建设正顺利推进 [2] - 公司已建立北美市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以加快主业全球化产业布局节奏 [2] 机器人产业布局 - 公司新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基于轴承工艺拓展至总成、谐波减速器、丝杠类产品 [2] - 谐波减速器第一条生产线已完成投产,公司正同步开发执行器模组,丝杠产品已处于研发阶段 [2] - 汽车轴承与机器人丝杠在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装配技术上具备共同点,公司有望快速打通车端和机器人零部件工艺 [2]
2100次调研!外资机构最新动向!
证券时报· 2025-09-30 22:28
外资机构A股调研活跃度 - 今年下半年以来共有442家外资机构对A股公司进行了近2100次调研 [1] - 8月跨境资金净流入32亿美元,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1][7] - Point72 Asset Management下半年合计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70次调研,位居首位 [4] 外资调研行业与公司焦点 - 外资机构调研高度聚焦于机械、电子、电气、医疗等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 [1] - 电气部件与设备行业以451家次调研数据位列第一,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等细分行业调研次数均在200家次以上 [2] - 汇川技术下半年获得了419家机构32次调研,其中外资机构达188家 [2] - 埃斯顿下半年获得了176家机构13次调研,其中107家为外资机构 [2] - 华明装备下半年获得了225家机构27次调研,其中101家为外资机构 [2] 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具体进展 - 汇川技术正积极开发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产品 [3] - 埃斯顿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布局大模型、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 [3] - 奥比中光表示其Gemini系列双目结构光相机及Femto系列iToF相机可满足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 [4] 主要参与机构及动向 - 高盛下半年对A股上市公司调研次数达63次,仅次于Point72 [5] - IGWT Investment下半年调研次数为52次 [6] - 美银证券、花旗环球、野村证券、摩根士丹利等知名外资机构下半年以来调研次数均在30次以上 [6] 外资对中国市场观点与资金流向 - 瑞银投资银行观察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7]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建议逢低吸纳,并看好民企龙头、人工智能、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投资主题 [8] - 截至9月19日当周,追踪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和债券的交易所交易产品资金流入规模最大 [7]
2100次调研!外资机构最新动向!
证券时报· 2025-09-30 22:23
外资机构调研A股市场概况 - 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活跃,外资机构频繁调研,截至9月29日共有442家外资机构对A股公司进行了近2100次调研 [1] - 外资机构调研方向高度集中于机械、电子、电气、医疗等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 [1] - 8月跨境资金净流入32亿美元,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1] 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调研详情 - 电气部件与设备行业获外资机构调研451家次位列第一,工业机械、电子元件、医疗保健设备、电子设备和仪器、集成电路等行业调研次数均在200家次以上 [3] - 汇川技术下半年获得419家机构32次调研,其中外资机构188家,公司正积极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的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零部件产品 [3] - 埃斯顿下半年获得176家机构13次调研,其中外资机构107家,公司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 [3] - 华明装备下半年获得225家机构27次调研,其中外资机构101家 [3] 重点外资机构调研活动 - Point72 Asset Management下半年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70次调研位居首位,调研公司包括奥比中光、威胜信息、山推股份等 [6] - 高盛下半年调研次数达63次,9月以来调研澜起科技、微导纳米、中控技术等公司 [7] - IGWT Investment下半年调研52次,9月以来调研中控技术、澜起科技、通宇通讯等公司 [8] - 美银证券、花旗环球、野村证券、摩根士丹利等知名外资机构下半年调研次数均在30次以上 [9] 外资资金配置动向 -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8月跨境资金净流入32亿美元,银行结售汇顺差146亿美元,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12] - 瑞银投资银行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达到近年最高水平,投资者关注行业从互联网和消费进一步扩大 [12]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建议逢低吸纳,看好民企龙头、人工智能、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投资主题 [12] - 根据彭博汇编数据,截至9月19日当周,追踪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和债券的产品资金流入规模最大 [12]
市值一年涨近4.5倍!斯菱股份于机器人赛道再开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6 22:07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国内汽车轴承售后市场领军者 正从单一轴承供应商向精密制造平台型企业跨越[1] - 产品涵盖轮毂轴承系列 轮毂轴承单元系列 圆锥轴承系列 离合器 涨紧轮及惰轮轴承系列等精密部件[3] - 前瞻性切入机器人谐波减速器赛道 形成汽车轴承与机器人业务双轮驱动格局[1][17]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技术中心获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主持或参与起草2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5] - 截至2025上半年获授权专利62项 79项产品通过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5] - 在柔性生产线研发 套圈成型磨削 专利密封件设计等生产环节积累丰富技术成果[5] - 产品型号覆盖率行业领先 四大类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缩短交付周期[6] - 实验室获CNAS认证 具备国际认可检测校准能力[5]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5.25亿元增至7.74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10.2%[7] - 毛利率从2020年24.99%提升至2024年32.52%[7] -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0.42亿元增至2024年1.9亿元 四年涨近3.5倍 年复合增速45.84%[9] - 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75%至3.91亿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至34.82%[11][12] - 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5%至0.99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48%至0.95亿元[12]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拥有浙江新昌和泰国大城府两大生产基地共四个现代化厂区[15] - 年产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智能化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建成后将新增629万套年产能[15] - 泰国工厂获IATF16949体系证书和美国海关E-Ruling认证函 第三期投资建设顺利推进[15] - 建立北美市场本地化服务能力 加速全球化产业布局[16]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2020-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从2531万辆增至3009万辆 CAGR 6% 海外汽车销量从5435万辆增至6263万辆 CAGR 5%[13] - 2023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约1340亿美元 同比增长2.9% 预计2030年达2340亿美元 2023-2030年CAGR 8.3%[13] - 全球轴承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八大企业占75%市场份额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15]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达1.24万台 市场规模63.39亿元 2030年销量接近34万台 市场规模超640亿元[16]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约53亿元 2027年达200亿元 2025-2027年CAGR 94%[16] 机器人业务进展 - 2024年4月设立机器人零部件事业部 投资1.17亿元建设机器人零部件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17] - 布局谐波减速器 执行器模组 丝杠三大类产品 覆盖工业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领域[17] - 2025上半年投资建设第二条产线提前储备产能 业务进展顺利[17] 资本市场表现 - 自2024年9月24日起股价呈现上涨行情 截至2025年9月25日累计涨幅达447.9%[1] - 期间参与资金达1319.27亿元 累计增长市值超170亿元[1]
超百家外资盯上!近一周机构调研个股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9-21 09:18
机构调研概况 - 近一周机构调研个股数量达620多只 其中汇川技术以394家机构调研位居首位 包括64家基金公司 24家证券公司 32家私募 21家保险公司及164家海外机构[1] - 聚合材料 晶盛机电 厦钨新能分别获263家 122家及101家机构调研[5][6] - 近一周机构调研股平均下跌0.46% 但长飞光纤 苏大维格 德明利 广东宏大等个股涨幅均超20%[6][7] 汇川技术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通用自动化业务营业收入约88亿元 同比增长17% 增速远高于行业水平[1] - 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 锂电 物流设备 工程机械电动化等高景气行业的结构性需求[2] - 通过优化战区资源配置 多产品组合销售策略 带动伺服系统 低压变频器等产品份额提升[3] - 正积极开发电机 驱动 执行器模组等人形机器人相关零部件 并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3] - 公司最新市值达2200亿元 位居机器人概念板块第二 股价近期创历史新高[3] 其他重点公司调研动态 - 聚合材料与SK Enpulse合作 依托韩投集团资源优势 寻求解决国内"卡脖子"问题的半导体核心原材料标的[5] - 晶盛机电在半导体衬底材料领域拥有碳化硅衬底 蓝宝石衬底及培育金刚石规模化产能 8英寸碳化硅技术国内前列 并突破12英寸技术[6] - 厦钨新能在固态电池领域重点布局正极材料和电解质 氧化物路线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 硫化物路线正与头部企业合作验证 并实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吨级生产[6] 市场表现突出个股 - 长飞光纤本周大涨超35% 其空芯光纤具备超低时延 超低损耗等颠覆性优势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7] - 苏大维格本周大涨超34% 拟收购常州维普51%股权 标的公司为国内极少数实现半导体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规模化量产的企业[7] - 德明利股价连创新高 受益于AI投入增加带来的存储需求增长 预计四季度存储价格维持上涨趋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