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产业赋能贷
icon
搜索文档
在津银行机构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超27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09 14:43
天津银行业投贷联动进展 - 截至今年6月末天津银行机构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27.3亿元 [1] - 9家银行基于投资机构清单开展投融资撮合及产品研发 推出"投联贷""新兴产业赋能贷"等创新产品 [1] - 天津市金融监管局等六部门5月印发方案 提出拓展"投资机构清单"并推动"科产融"良性循环 [1] 投资机构清单更新与政策支持 - 新发布清单包含20家京津冀地区注册且中基协登记的基金管理人 [2] - 银行可与清单内机构在信息共享 项目推介 产品创新等方面合作 采用"贷款+外部直投"等模式支持科创企业 [2] - 天津市政府印发措施 提出创新投贷联动模式并建立"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 [2] 未来银投合作方向 - 天津市银行业协会将联合基金业协会持续完善清单 推动银投合作深入发展 [2] - 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2]
股权投资扩容后深圳首支AIC试点基金设立 农行深圳分行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6-30 20:46
深圳深投控千帆企航AIC基金设立 - 深圳深投控千帆企航AIC基金规模20亿元,是深圳市首支AIC试点基金,也是深圳市和农银系统内规模最大的AIC试点基金之一 [3] - 基金将围绕深圳"20+8"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开展股权投资,支持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3] - 基金储备项目超30个,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低空经济、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 [4] 农行深圳分行科技金融服务 - 农行深圳分行已服务1.2万户科创企业,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超1100亿元,上半年增量超300亿元 [3] - 公司组建产行业小组,制定产行业图谱,针对性创设产品和配置资源,支持产行业强链稳链补链 [4] - 公司设立股权投资团队,推动集团内科创基金落地深圳,创新运用"新兴产业赋能贷"等产品 [7] 科创企业融资支持 - 公司打造科技金融"投、贷、债、服"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包括"创新积分贷""科捷贷"等信贷产品矩阵 [7] - 公司推出"科担e贷"产品,以"银行+担保"模式提升中小型科创企业融资获得感 [7] - 公司落地"腾飞贷""科技初创通"等业务,提供更高金额、更长期限、更灵活定价的授信 [7] 科创生态建设 - 公司联合80余家机构组建融智联盟,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 [8] - 融智联盟提供上市培育、产业赋能、股权激励等全流程服务,丰富"融资+融智"生态环境 [8] - 公司在科创企业集聚区域的5家一级支行增设科技金融部一级部,延伸服务触角 [9] 深圳科创产业发展 -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多年超过40% [4] - 农行深圳分行与深圳市重点科创企业合作覆盖率达80% [9]
科技服务为创新添动力(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00
科技金融服务 - 云遥宇航计划发射90颗自主研发气象卫星组建全球商业气象监测星座[1] - 单颗卫星重量控制在15千克但发射费用仍达数百万元量级[2] - 农业银行天津分行为云遥宇航提供3000万元授信额度支持研发[2] - 目前"云遥气象星座"已成功发射46颗卫星掩星数据产能国内领先[2]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 青岛农业大学杨建明团队光合固碳产能技术通过产学研对接实现快速转化[3][5] - 技术经理人段继文协助团队完成股权融资并成立喜海生物科技公司[5] - 喜海生物已完成100升、1吨发酵放大中试正推进工业量产[6] - 青岛市工研院提供"超前孵化-产品工程化-全链条孵化-企业赋能"服务体系[6] 技术推广服务 - 中国农科院王力荣团队培育的黄金蜜蟠桃等新品种使农民收入从每亩五六千元增至两万多元[9] - 团队年均开展科技服务50余次培训果农和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7] - 针对雨季问题提出彩条布铺地、"帽子袋"等解决方案提升果实品质[9] 知识产权服务 - 南京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帮助摄像器材企业快速获得专利证书顺利参展[10] - 预审需评估技术领先性(1-2年建议专利保护5-6年建议商业秘密保护)[11] - 预审员需持续学习行业技术文献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领域[12]
【读财报】上市银行科技金融透视:信贷余额普增 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增速居前
新华财经· 2025-06-09 07:30
政策导向与行业背景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银行业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以支持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2] - 监管政策明确要求增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提升研发和成果转化资金保障水平,优化风险分担机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2] 科技贷款整体情况 - 2024年四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2%,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5.63万亿元同比增长7.5%[4] - 35家上市银行科技贷款规模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建设银行以超3.5万亿元余额居首,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均超1万亿元[4] - 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9689.16亿元)、浦发银行(6024亿元)、招商银行(5904.56亿元)余额领先,城商行北京银行(3642.79亿元)位列第一[4][5] 银行科技贷款增速与占比 - 青岛银行(46.73%)、齐鲁银行(46.64%)、郑州银行(44.50%)增速居前,9家银行增速超30%[5][6] - 浙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的科技贷款占总贷款比例均超16%,沪农商行等12家银行占比超10%[7]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 - 工商银行(超3.1万亿元)、建设银行(2.84万亿元)、农业银行(2.57万亿元)、中国银行(2.47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规模领先[8][9] - 华夏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该业务增速超25%[8] 专精特新贷款 - 中国银行以6034.23亿元专精特新贷款余额居首,民生银行(1174亿元)、光大银行(1153.78亿元)、北京银行(1067.66亿元)紧随其后[12][14] - 中国银行(超50%)、张家港行(超50%)增速显著,民生银行专精特新客户达2.57万户同比增长19%[12][16] 银行创新服务模式 - 农业银行推出新兴产业赋能贷和"贷款+外部直投"模式,与18个城市签署股权投资试点基金协议[18] - 浦发银行建立"浦科5+7+X"全周期产品体系,北京银行打造"京心领航"品牌并推出"领航e贷"4.0版本累计放款超1000亿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