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元启元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机器人智元启元大模型商标注册成功
新浪财经· 2025-11-20 10:25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功1枚"智元启 元"商标,国际分类为设计研究,已申请商品服务包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研究、人工智能技术领域 的研究等。公开信息显示,智元启元是智元机器人发布的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 ...
10倍大牛股,复牌!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6:41
要约收购结果 - 要约收购期限于10月29日届满,预受要约股东账户总数为22户,预受要约股份总数为1.36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3.63% [1][4] - 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7.78元,收购人将按约定条件购买上述股份 [4] - 要约收购完成后,收购人智元恒岳直接持有公司58.62%股份,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63.62%股份,共计2.57亿股 [4][9] - 公司股票将于10月30日开市起复牌 [3][9] 收购过程回顾 - 收购计划始于7月8日,智元恒岳及其核心团队计划至少收购公司合计63.62%股份 [5] - 9月22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完成1.21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29.99%)的过户登记,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邓泰华成为实际控制人 [7] - 随后,智元恒岳发起要约收购,计划收购公司37%股份,要约收购期限为9月29日至10月28日,预计最高资金总额为11.61亿元 [7] 收购方背景 - 收购人智元恒岳系智元机器人及核心管理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 [10]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致力于AI+机器人融合创新,拥有通用业务部、灵犀业务线、精灵业务线三大核心业务线 [10] - 智元机器人推出业界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并于2025年1月实现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 [10] - 2025年7月,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共同中标总预算高达1.24亿元的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其中智元新创中标金额为7800万元 [10] 市场表现与公司业务 - 自7月9日入主消息公布至10月28日,公司股价累计大涨超过1290% [11] - 截至10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为108.21元/股,总市值攀升至436.5亿元 [11] - 上纬新材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核心业务围绕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和循环经济材料四大产品线展开 [10] 收购目的与展望 - 收购人及股东认同上市公司长期价值和A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服务能力,旨在通过要约收购进一步增强对公司的控制权 [14] - 收购完成后,收购人将以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和股东权益为出发点,发挥科技创新企业在整合产业链资源、突破技术瓶颈和加速产业升级方面的优势 [14]
要约收购期限届满,上纬新材股票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10-29 21:42
要约收购完成情况 - 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要约收购上纬新材股份期限届满,公司股票于2025年10月30日复牌 [2][6] - 预受要约股东账户总数为22户,预受要约股份总数达1.36亿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3.63%,要约收购价格为7.78元/股 [3] - 要约收购完成后,智元恒岳直接持有公司58.62%股份,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公司63.62%股份 [5] 收购方背景与动机 - 收购人智元恒岳系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及核心管理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 [5] - 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智元机器人)致力于AI+机器人融合创新,打造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成立于2023年2月 [6] - 收购人认同上市公司长期价值,拟通过本次主动要约收购进一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不以终止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 [5] 公司市场表现 - 自要约收购事项公布后,上纬新材股价开启暴涨模式,成为2025年首只"10倍股",自7月9日以来股价累计大涨1290% [6] - 截至10月28日收盘,上纬新材股价报108.21元/股,总市值达436亿元 [9] 未来发展展望 - 收购完成后,收购人将以有利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股东权益为出发点,发挥科技创新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突破技术瓶颈的优势 [5] - 智元机器人依托"一体三智"架构,推出了三大机器人家族及通用具身基座模型,2025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纪录 [6]
人形机器人概念走高,睿能科技3连板,珠海冠宇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1:37
公司产品发布 - 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 [1] - 智元精灵G2以工业标准打造,搭载高性能运动关节、高精度力矩传感器,并集成先进的空间感知系统 [1] - 机器人支持快速学习部署,拥有出色的多模态语音交互能力,具备工业、物流、导览等多场景通用能力 [1] - 公司已推出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及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 [1] 公司市场地位与产能 - 智元是国内头部机器人厂商之一,2025年初通用机器人累计下线就达千台 [1]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显著的软硬件协同优势 [1] 市场反应 - 人形机器人概念20日盘中发力走高,珠海冠宇涨超17%,睿能科技涨停斩获3连板 [1] - 星网宇达、中信重工、三联锻造、东山精密等均涨停 [1] 机构观点:产品意义与前景 - 智元精灵G2的发布是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级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 精灵G2的多功能集成和跨行业复用能力,为具身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 - 随着首批商用交付顺利开启及数亿元订单陆续交付,精灵G2有望在多个领域推动智能化转型 [2] 机构观点:公司展望 - 凭借技术整合能力、明确的场景聚焦及积极的产业合作态势,智元有望持续引领国内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进程 [2] - 2025年公司发布灵犀X2、精灵G2等产品,有望在2026年快速放量 [2] - 看好智元引领国内泛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放量,关注智元核心供应链及应用场景合作商 [2]
智元精灵G2发布 关注核心供应链及应用场景合作商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09:20
公司产品发布 - 智元机器人于10月16日正式发布精灵G2机器人 [1] - G2机器人设计核心目标为工业场景可靠性,搭载高性能关节执行器、多种传感器及高性能AI计算平台 [1] - 凭借优异软硬件能力,G2可在商业场景胜任执勤、导览工作,并在工业场景实现高精细操作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线 - 智元为国内头部机器人厂商之一,2025年初通用机器人累计下线已达千台 [1] - 公司已推出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及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 [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发布灵犀X2、精灵G2等产品 [1]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凭借技术整合能力、明确场景聚焦及积极产业合作态势,公司有望持续引领国内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 [1] - 公司2025年发布的产品有望在2026年快速放量 [1] - 看好公司引领国内泛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放量 [1]
财经观察:中国东盟携手共创“数字未来”
环球时报· 2025-09-17 06:42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合作框架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合作成果 [1]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全面完成,并将数字经济作为首个涵盖领域,双方将深化数字基础设施、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合作 [1] - 合作惠及双方近20亿人口,并通过规则对接、标准互认和数据流动,为全球数字治理提供“亚洲方案” [1] 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商增长 - 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交易额以年均超20%的速度增长,成为双方贸易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3] - 东盟多国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越南计划到2025年将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0.5% [3] - 泰国政府力推“云优先”计划,印尼发布《2030年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以发展数字金融和电子商务 [3] 人工智能技术展示与市场对接 - 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的“AI+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易厅”陈列110余件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无人机、自动驾驶设备、数字人等 [4] - 该展厅已接待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商务代表团,一名越南厂商代表下单300万美元 [4] - 示范基地作为服务渠道,帮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国际化布局 [4] 广西的“桥头堡”作用与平台建设 - 广西凭借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成为国内AI企业对接东盟市场的便利平台 [5]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于今年6月30日投入试运营,截至8月底已签约国内项目51个,东盟国家项目16个 [5] - 该中心聚焦农业、医疗、旅游、教育、金融、物流等领域,与东盟机构共同打造AI垂直应用解决方案 [5] 企业出海战略与市场机遇 - 智元机器人计划将其人形机器人在越南等工业发达的东盟国家落地,并考虑在越南、新加坡设立子公司 [7][8] - 东盟国家自动化水平相对滞后,存在替代人工的空间,且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竞争没有国内激烈 [7] - 公司未来考虑在东盟地区建立机器人生产线,重点开发面向工业场景的机器人及多类服务型机器人 [8] 行业展会与跨界合作 - 本届东博会首设1万平方米AI专馆,吸引华为、阿里云、科大讯飞等近200家企业和团队参展,呈现约1200项前沿产品与技术 [8] - 文莱AI企业、马来西亚Global Telecom集团、缅甸计算机协会等东南亚机构在东盟高新产品展区亮相 [8] - 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将最新的AI产品应用和解决方案带到越南及整个东盟地区 [9] 市场潜力与竞争优势 - 东盟总人口基数庞大,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汽车产业潜力非常可观 [9] -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汽车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实力是开展合作的一大优势 [9] - 东盟国家正处在汽车电动化转型关键时期,中国电动车在智能化水平、用户体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0] 人才流动与产业融合 - 随着中国影响力提升,越来越多东盟当地人才愿意加入中资企业,例如吉利收购马来西亚宝腾后的良好互动 [10] - 这种开放、融合的趋势说明大家正在共同拥抱AI与技术变革,也对中国企业更加认同 [10] - 广西南宁数字科技学院在越南的吉利汽车工厂项目中,负责工人及管理人员的技术与语言培训 [11] 多元应用场景与未来合作领域 - 中国与东盟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11] - 广西举办“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吸引超3300支参赛队伍,其中东盟10国的队伍有329支 [11] - 联赛已催生出智慧口岸、智能座舱、数字果园等一批技术成果,探索“人工智能+电竞”、“人工智能+农业”等应用场景 [11]
智元机器人推出世界模型:机器人的“大脑”,还是市值翻十倍的“样板间”?
观察者网· 2025-08-17 19:37
智元机器人世界模型GE开源 - 公司正式开源世界模型GenieEnvisioner(GE),定位为行业首个面向双臂真机的世界模型,整合"预测-控制-评估"环节,实现机器人主动模拟验证行动的能力[1][5] - GE采用视觉中心建模范式,直接在视觉空间建模机器人与环境交互动态,保留空间结构和时序信息,相比主流VLA方法实现更精确的直接建模[3] - 基于3000小时真机数据,GE-Act在跨平台泛化和长时序任务执行上超越现有SOTA技术,演示中完成制作三明治、倒茶等五项连续任务[3][5] 技术架构与行业争议 - 世界模型与具身智能分属不同发展阶段:世界模型需百万小时级互联网视觉数据构建"认知地基",具身智能依赖少量高成本真机数据优化任务执行,二者互补但不同步[13][14] - 行业存在数据飞轮派(智元主张开源千万条真机轨迹)与模型瓶颈派(宇树科技认为当前模型架构不足)的技术路线分歧[17][18] - 对比Meta V-JEPA 2(100万小时视频数据)和DeepMind Genie3(游戏引擎数据集),智元3000小时真机数据对模型基础能力提升有限,但针对性优化具身任务效果显著[10] 资本市场反应与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控股材料供应商上纬新材63.62%股权,锁定PEEK等轻量化复合材料供应,实现供应链垂直整合[1][15] - 公告后上纬新材股价从30亿元市值飙升至400多亿元,连续11个涨停,反映市场对具身智能概念的高度预期[1][15] - 资本运作使智元在技术未完全落地前已实现市值杠杆放大,形成"地基打桩"与"样板间展示"并行的特殊发展阶段[16][20] 行业技术发展阶段判断 - 世界模型当前类似ChatGPT初期的大语言模型阶段,架构快速迭代未收敛,需海量通用数据训练[13] - 具身智能技术成熟度相当于2016年自动驾驶水平:硬件基本可用,算法需工程打磨,实际工业场景要求3-10毫秒延迟,现有大语言模型(50毫秒-5秒延迟)无法满足[7][13] - 公司开源行为推动行业技术透明化,但二级市场估值已超前反映技术预期,存在技术进展与资本定价的时间差[19][20]
智元机器人掀资本运作新范式:拿风投的钱投二级市场?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12 20:25
智元机器人投资动态 - 智元机器人通过智元创新入股玉树智能5%股权 玉树智能注册资本从5000万元增至5263.16万元 [1][2] - 玉禾田因该投资连续两日累计大涨38% 股价达29.50元/股 [1][2] - 上个月智元机器人以21亿元收购上纬新材66.99%股份 交易后上纬新材连续十个涨停板 年内涨幅达1176.28% 股价报85元/股 [1][5] 智元机器人投资布局 - 直接对外投资29项 间接投资23项 包括富兴电机/千觉机器人/灵猴机器人/希尔机器人等企业 [1][5] - 4月11日投资博众精工子公司灵猴机器人 专注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 [6] - 3月15日战略注资卧龙电驱旗下希尔机器人 4月10日与大丰实业合资开发文娱体旅商人形机器人 [6] 智元机器人融资进展 - 8月1日完成LG电子与韩国未来资产联合领投的战略融资 系LG全球具身智能首投 [7] - 今年完成四轮融资:3月腾讯领投估值达150亿元 5月京东云计算/上汽投资等跟投 7月获正大机器人战略投资 [7] 玉禾田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53.94亿元增至72.03亿元 三年增速分别为11.58%/14.22%/16.93%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4.94亿元增至5.75亿元 增速分别为4.61%/5.42%/10.4%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8.82亿元同比增长10.58% 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9.2% [3] 技术发展与合作 - 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GO-1 推动机器人向通用智能体发展 [11] - 8月11日与富临精工签署数千万元协议 部署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 实现全球智能制造场景首次规模化落地 [11]
宇树推进IPO,王兴兴谈行业痛点:硬件现阶段够用,具身智能AI拖后腿
华夏时报· 2025-08-12 08:2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核心目标是让机器人干活而非表演 专注于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并进行了大量数据采集和开源工作 [1] - 公司通过低价策略促进销售 G1机器人起售价9 9万元 R1小型人形机器人起售价3 99万元 旨在通过足够出货量构建生态 [3] 商业化进展 - 公司2024年机器狗年销量达2 37万台 占全球市场份额69 75% 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突破1500台 [2] - 公司G1是2025年全球出货量最高的人形机器人 Go2是过去几年及2025年全球出货量最多的四足机器人 [2] - 行业整体仍处于商业化初期 尚未达到大规模出货阶段 [3] 财务与上市进展 - 公司2024年营收突破10亿元 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盈利 [2] - 公司已启动上市辅导 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上市被视为迈向成熟管理阶段的标志 [2] 技术瓶颈与挑战 - 当前行业最大瓶颈是具身智能AI技术不足 而非硬件问题 [4] - 具身智能大模型需处理多模态感知和实时决策 复杂度远超语言大模型 在实现 训练和部署三方面均存在极高难度 [5] - 语言大模型的Scaling Law在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尚未充分验证 现有模型架构不够统一和高效 [4] 技术研发路径 - 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应由机器人厂商主导 或与大模型厂商协作完成 因涉及专业传感器标定和场景数据 [6] - 智元机器人已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ViLLA架构 阶跃星辰与多家机器人厂商达成技术合作 [5][6] - 合作研发被视为最快产生效益的方式 因多数机器人企业缺乏AI技术能力和GPU资源 [6] 行业发展预期 - 行业临界点标志为人形机器人能完成陌生场景任务 预计最快1-2年 最慢3-5年可实现 [1] - 具身智能大模型将成为未来核心竞争力 是规模商用的必要条件 [6]
宇树推进IPO,王兴兴谈行业痛点:硬件现阶段够用,具身智能AI拖后腿|聚焦2025WRC
华夏时报· 2025-08-12 00:0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宇树科技核心目标是让机器人干活,包括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并重视数据采集与开源 [2] - 公司通过低价策略促进销售,G1机器人售价9.9万元起,R1小型人形机器人售价3.99万元起,旨在吸引更多用户并构建生态 [4] - 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上市被视为迈向成熟管理和运营阶段的关键步骤 [3] 市场表现与销量 - 宇树科技2024年机器狗年销量达2.37万台,占全球市场69.75%的份额,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突破1500台 [4] - G1是2024年全球出货量最高的人形机器人,Go2是过去几年及2024年全球出货量最多的四足机器人 [4] - 公司自2020年以来连续五年实现盈利,2023年营收突破10亿元 [4] 技术挑战与行业瓶颈 - 当前阻碍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具身智能AI(大模型)的发展水平 [2] - 具身智能大模型需实现多模态感知和实时决策,复杂度和研发难度远超语言大模型 [6] - 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实现、训练和部署三方面面临挑战,包括实时环境感知、大规模仿真训练及端云结合部署 [7] 技术研发与合作 - 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应由机器人厂商主导,或与大模型厂商协作完成,因涉及专业传感器标定、决策控制及场景数据 [9] - 智元机器人已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ViLLA架构,阶跃星辰也与多家机器人厂商合作探索"大模型+具身机器人"技术突破 [7][8] - 缺乏AI大模型技术和GPU资源的机器人企业需与传统AI企业或高校合作,以加速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 [9] 商业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商业化初期,尚未达到大规模出货阶段 [5] - 宇树科技认为机器人"ChatGPT时刻"可能在未来1-5年内实现,标志是机器人能完成陌生环境下的复杂任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