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EEK(聚醚醚酮)
icon
搜索文档
新材料PEEK让机器狗“身轻如燕” 深企国恩未来发布新品智能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11-14 12:22
公司新品发布 - 国恩未来(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于11月11日举办人工智能新品发布会 [1] - 发布采用PEEK新材料+碳纤维复合骨架的智能机器人(机器狗) [1] - 新设计实现机器狗有效减重30%以上 [1] - 负载情况下续航时间可提升40%左右 [1] - 机器人可在-30℃至120℃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 [1] 产品性能与优势 - PEEK新材料应用使机器狗具备更轻、更耐用、更灵活、适用范围更广的特点 [1] - 搭载集群组网模型与多模态感知系统 [1] - 在AI编排算法下可适应复杂环境并实现多机协同作业 [1] 行业技术趋势 - 高端特种工程塑料PEEK(聚醚醚酮)是关键新材料 [1] - 新材料运用是机器人实现灵活自如行动的关键因素 [1]
国恩未来举办“深生万物 机塑未来”新品发布会,以“新材料+AI智造”布局机器人产业新未来
经济网· 2025-11-11 18:05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国恩股份旗下国恩未来在深圳举办"深生万物 机塑未来"2025人工智能新品发布会,标志着公司"新材料+"向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延伸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发布会展示了公司在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及人机交互等方面的多项技术突破 [1] - 公司发展遵循"技术验证—场景打磨—生态构建"路径:2025年为预研期,2026年上半年进行多场景实地验证,2026年下半年-2027年计划构建开发者生态并实现关节模组等规模化外供 [7] 机器人产品与技术亮点 - 人形机器人采用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算力达2070 TOPS,整机重量控制在45kg以内,具备高自由度仿生关节和稳定步态算法 [2] - 四足机器人采用PEEK+碳纤维复合骨架,实现减重30%以上,负载下续航提升40%,可在-30℃至120℃稳定运行,并具备多机协同作业能力 [2] - 家庭AI机器人集成AI大模型,搭载3TOPS算力芯片,支持远程陪护与情感化对话 [3] - 公司技术覆盖机构设计、伺服驱动等领域,实现毫秒级关节轨迹规划和厘米级定位,并拥有"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场景落地"的完整研发体系 [6] 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依托国恩股份在新材料的纵向一体化产业平台和特种工程塑料积累,特别是在PEEK材料的全产业链能力,为机器人轻量化、高负载与长寿命提供关键支持 [4] - 新材料优势为国恩未来在机器人产业确立了差异化竞争路径 [5] - 公司将发挥新材料供应链整合和轻量化特种材料部品量产体系优势,以"顶尖新材料+高端制造构建AI智慧承载平台"为核心理念 [7] - 一支具备深厚研发经验的博士团队即将加入,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技术实力 [6]
沃特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增收增利 特种材料业务构筑核心增长引擎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11:4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07%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70% [1] 业务板块与战略 - 特种高分子材料业务是公司长期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引擎 [1] - 特种高分子材料业务占营收比重达48.93% [2] - 公司通过平台化战略深度落地整合合成、改性、型材加工等一体化能力 [1] 产能扩张与产品布局 - 重庆基地20000吨LCP、1000吨PEEK树脂聚合产线及惠州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产线实现批量化销售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PEEK材料"合成-改性-型材加工"全产业链能力的厂商 [2] - LCP材料实现从树脂到薄膜的垂直整合 [2] 技术优势与产品应用 - 机器人用PEEK材料可助力整机减重15%、续航提升30% [2] - 在AI服务器领域打造业内最完整散热材料方案 [2] - LCP材料打破高频通信领域海外垄断,PTFE薄膜获国内外高频高速PCB线路板客户认可 [2] 客户结构与市场拓展 - 半导体业务客户结构优化,成功导入国内头部客户 [3] - 通过收购形成三大核心半导体氟材及部件生产基地,打通从原材料到成品零部件的全产业链 [3] - 下游应用覆盖5G通信、低空经济、半导体、机器人等多个关键高端制造领域 [2]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5G通信、低空经济、半导体、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兴赛道需求爆发 [3] - 国家对"卡脖子"材料的政策支持为行业带来机遇 [3] - 公司凭借技术积淀与平台化先发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
会通股份拟投建高温尼龙和PEEK聚合项目
智通财经· 2025-10-24 23:37
项目投资与合作协议 - 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与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投资有限公司及上海大通会幕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签订《租赁项目管理协议书》[1] - 项目总投资额为8100万元[1] - 协议涉及在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租赁厂房,总面积约7644.87平方米[1] 项目具体内容 - 公司将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开展"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PEEK)聚合项目"[1] - 项目主要产品为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PEEK)[1]
【盘点】10家国内PEEK材料上市企业,产能及应用(文末附总结图)
搜狐财经· 2025-10-23 19:31
全球PEEK行业格局与增长趋势 - 全球PEEK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由英国威格斯、比利时索尔维和德国赢创主导[1] - 中国正成为全球PEEK产能增长核心力量,其全球产能占比预计从2021年17.3%提升至2025年42%[1] - 2024年中国PEEK市场规模达19亿元,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15.5%,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 国内主要上市企业产能布局 - 中研股份现有PEEK纯树脂产能约1000吨/年,是国内年产量最大企业,全球产能占比约5%[3] - 沃特股份重庆1000吨/年PEEK树脂产线已正式投产,具备从关键单体DFBP到改性的全链条能力[6] - 金发科技拥有自主PEEK聚合技术,规划了5000吨/年的庞大产能[8] - 宁波华翔规划了全球已知最大单体PEEK产能,总1.2万吨,一期4000吨预计2026年底投产[9] - 国恩股份拟投资9.6亿元建设1000吨/年PEEK聚合及配套的改性产能[12] - 华孚科技规划PEEK产能为1000吨/年,产品包括树脂、型材及复合材料[22] - 万润股份已完成PEEK中试,中试线产能约100吨级,联泓新科已完成PEEK技术开发和中试[20][23] 企业核心优势与财务亮点 - 中研股份专注聚合-改性一体化,掌握从单体到聚合物核心合成工艺,是除英国威格斯外全球第二家能使用5000L反应釜进行PEEK聚合的企业[3] - 中研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为2.77亿元,其中PEEK纯树脂颗粒占比58.95%,在国内PEEK市场销售额占比约15%[3] - 沃特股份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7149.9万元,占营收比例6.46%,在同类企业中投入额度较高[6] - 沃特股份依托强大改性平台,将PEEK与LCP、PPA等特种工程塑料协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材料解决方案[8] - 金发科技作为全球改性塑料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100亿元,践行“聚合-改性一体化”[8] - 宁波华翔作为汽车零部件巨头,其跨界布局旨在将新材料与自身机器人代工、汽车零部件业务协同,实现“反向整合”[10] - 国恩股份战略核心是纵向一体化,目标打造从“树脂→改性料→制品”的全产业链闭环[12] PEEK材料主要应用领域 - 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于关节轴承、谐波减速器摩擦片基树脂、关节、齿轮、骨骼等核心部件[7][17][23] - 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于电池包零部件、连接器、固态电池封装、电机绝缘部件[7][16][15] - 电子与半导体领域应用于5G/6G连接器、晶圆承载架、高端连接器、绝缘部件[14][23] - 医疗健康领域应用于骨科植入物级树脂、人工关节、牙科植入物[7][23] - 低空经济领域应用于无人机与飞行汽车轻量化结构件[17][23] - 工业装备与交通运输领域应用于压缩机阀片、密封件、航空航天轻量化复合材料[15] - 3D打印领域应用于增材制造专用丝材[17]
【中研股份(688716.SH)】国产PEEK行业龙头,持续推动高端PEEK材料进口替代——首次覆盖报告(赵乃迪/周家诺等)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16 07:0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聚醚醚酮(PEEK)研发、生产及销售,于2015年登陆新三板,2023年9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4] - 公司是全球第四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也是全球第二家能够使用5000L反应釜进行PEEK聚合生产的企业 [4] - 公司是目前PEEK年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并已超越英国威格斯成为中国市场PEEK销量最大的公司 [4] - 公司拥有年产1000吨PEEK的生产能力,另有年产5000吨PEEK深加工系列产品综合厂房预计于2026年9月达到可使用状态 [4] - 公司已形成"两大类、三大牌号、六大系列"共52个规格牌号的产品体系 [4] 行业格局与市场规模 - 全球PEEK供应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目前全球PEEK现有产能约2.10万吨/年,规划新增产能约2050吨/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国 [5] - PEEK在电子电气、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及其他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 - 根据预测,在假设中国PEEK材料主要终端应用产品维持不变的情况下,2022年至2027年期间中国PEEK市场规模将由14.96亿元提升至28.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3.7% [5] 发展机遇与竞争优势 - 伴随低空经济及机器人的发展,PEEK作为性能极佳的轻量化材料将有望迎来新机遇 [6] - PEEK多用于高精尖产业及高温高压高腐蚀等环境恶劣的领域,产品质量不稳定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或加工失败造成大量损失 [6] - 公司技术积累底蕴深厚,PEEK树脂具备良好的熔体稳定性、合适的熔指和黏度平衡、良好的批次稳定性、优秀的结晶性能,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 [6]
2025高分子产业大会丨报告精华分享(上篇)
DT新材料· 2025-09-21 00:03
大会概况与核心观点 - 全球化工产业链正进行深度调整,新兴产业如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的发展正向高分子材料提出新需求,催生新市场[2][6]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材料下一个十年发展[2]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设置一大宏观论坛、高层闭门会议及六大材料及应用专题,共邀请55位报告嘉宾探讨产业新机遇[2] 院士宏观论坛观点 - 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研发取得进展,实现高性能、低成本、可控制备,但在高端产品及高性能材料领域仍存在较大差距[14][15] - 全球化工新材料热点发展趋势显示产能凶猛扩张是行业内卷主因,产品精细化与创造需求是最大希望,看好新能源、轻量化材料、生物基材料等方向[17][18] 工程塑料产业创新 - 显示用特种高分子领域,通过关键指标对比可见中日韩在电子级特种高分子上存在差距,需应对PFAS限制、供应链韧性等挑战以实现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23][24] - 高分子材料研发需拥抱材料基因工程等新模式,通过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共赢[26][27] - 改性工程塑料生产需设备、工艺、配方与体系四要素协同发展,才能打造高效生产体系[36][37] 新能源汽车材料发展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将加速,车企将更加关注PCR及回收材料使用,并通过零部件集成化设计等方式实现减碳降碳[29][30] - 高分子材料若能带来更高消费者价值,车企愿意给与更高材料成本及供应保障[29][30] 具身机器人材料解决方案 -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对材料提出轻质、柔性、安全、便宜等需求,涉及结构件、覆盖件及高消费者感知材料[55][57] - 多家公司推出人形机器人塑胶整体解决方案,核心部件涉及PC三元合金、PPA/CF、PEEK等材料,旨在实现“以塑代钢”及轻量化[59][66][73] - 灵巧手对高分子材料在耐蠕变、拉力强度、耐磨等性能指标上提出严苛要求[61][62] AI赋能材料开发 - AI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化工材料行业带来机遇,未来五到十年黑灯工厂、黑灯实验室将逐步普及[74][75] - AI技术已应用于催化剂智能设计、工艺开发、材料性能预测及逆向设计等多个环节,可突破传统试错瓶颈,提高研发效率[78][79][81][87] 其他材料技术进展 - 德国耐驰推出树脂基复材在线固化监测与智能化生产控制系统,结合AI模型可实现动态、智能化、自适应生产节拍,降低废品率及能耗[32][33][34] - 高效生物基相容剂、耐温抗老化PCT(G)树脂、尼龙弹性体、工程塑料抗老化解决方案等细分领域均取得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39][40][43][45][48][49]
PEEK行业深度报告解读
2025-09-17 22:59
**PEEK 行业深度报告解读 20250917 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与公司概述** * 报告聚焦 PEEK(聚醚醚酮)材料行业 全球市场由威格斯(Victrex)、赢创(Evonik)、索尔维(Solvay)及其分拆的世索科(Solexis)主导[5] 国内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中研股份、沃特股份、鹏鹕龙和君华股份等企业[5][25][3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PEEK消费量约1万吨 同比增长14%[1][3] 中国市场消费量约3,900吨 从2018年的1,100吨快速增长而来 年均增速超20%[1][14] 预计2027年中国市场需求将达5,100吨[15] * 市场增长动力来自下游应用匹配度提高及产业化推进 新能源和低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潜力巨大[1] 若机器人年出货量达100万台且单台用量10公斤 将新增1万吨需求[3][23] **市场格局与竞争** * 全球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威格斯产能超7,000吨 索尔维旗下世索科产能约2,500吨 赢创也是主要参与者[25] 威格斯具备从上游原材料到产品的完整产业链[25] * 国内企业中研股份现有产能约1,000吨且产销率超100%[34] 沃特股份规划1,000吨产能(其中500吨已于2025年上半年投产)[25][35] 鹏鹕龙、君华股份(山东君昊)等未上市企业也处于行业前列[25][35] **进出口与产品结构** * 中国对PEEK的进口依赖度显著下降 从2020年的近70%大幅降低[7] 2024年进口1,100吨 出口700吨 但呈现结构性矛盾:进口单价高达70-80万元/吨 而出口单价仅为30-40万元/吨 反映出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低端产品实现出口[1][16] **上游原材料(DFBP/DLBP)** * DFBP(或称DLBP)是PEEK合成中最关键的原材料 成本占比超过50% 且95%以上用于PEEK生产[6][28] 其供应与PEEK生产强相关[6][32] * 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威格斯(自供自用)、西安新材、新福新材和中兴福财[1][6][30] 中兴福财2023年二季度投产后迅速爬坡 成为最大产能供应商[30] 其投产导致DFBP价格从14万元/吨下降至2024年的9万元/吨以下[3][31] 国内主要厂商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行业格局稳定[30] **性能与应用领域** * PEEK材料性能优异 具有轻量化、机械性能好、耐热耐磨、耐腐蚀、电性能优异、自润滑和生物相容性强等特点 综合性能无显著短板[2][9][10] 其价格是其他特种工程塑料的5-10倍[12] * **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电池绝缘膜系统和800伏电机漆包线等细分材料中需求增长显著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带来特色方向[19] * **半导体与工业机械**:在半导体加工夹具和CMP部件中替代潜力巨大(但验证进度较慢) 在工业机械如石化、天然气管道密封件、风电轴承、齿轮、轴承和阀门中应用广泛[20] * **医疗健康**:生物相容性强 用于关节和颅骨修复、齿科器材等 在与钛材的竞争中渗透率已实现反超[21] * **航空航天**:用于飞机轮毂罩、整流罩、叶轮以及无人机桨叶等部件 随着波音和空客新交付飞机数量增加(总计3.9万架)及复合材料渗透率提高 市场重要性提升[21] * **机器人**:其轻量化、高刚性、高强度、长寿命稳定性及对宽温域和生物相容性的要求与PEEK特性高度契合 应用于齿轮、轴承、关节、骨骼、机械臂、电机部件和传感器外壳等[22][23] 商业化成本是目前主要挑战[22] **技术研发与趋势** * 复合材料(如PEEK与碳纤维复合)在轻量化、机械性能、耐热耐磨和自润滑特性方面取得进展 在机器人和工业制造中应用广泛[9] 3D打印专用树脂材料应用不断增加[9] * 发展历程分为1978-1992年产品研发、1993-2004年威格斯垄断、2005年至今国产化三个阶段[8] 未来趋势包括与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的发展[8] **产业链发展** * 上游:兄弟科技正在进行对苯二酚(DHB)的生产验证 大然生物在储备氟酮中间体[36] * 下游:联合新科、普利特、万凯新材等公司进行新材料改性和应用测试[36] 众多企业如蓝巨龙、季赛龙等利用PEEK进行机器人、医疗、汽车等领域的改性加工[36] **风险与挑战** * 产业化进程及下游市场需求可能不及预期[37] 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冲击企业盈利[37][39] * 存在其他材料替代风险、新技术工艺挑战以及政策变化对上下游需求的影响[37] 国际贸易冲突频发对行业造成不利影响[37] * 化工行业共性的安全环保风险 上游生产过程中的高危工艺对管理要求高[38] * PEEK材料自身存在加工工艺要求高、表面化学惰性处理难度大、价格高昂等劣势[12] 新进入厂商需跟上下游需求变化并确保产品性能[24]
鼎际得:POE项目即将投产 机器人皮肤等新材料空间广阔
中证网· 2025-09-01 15: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38亿元同比增长19.03% [1] - 归母净利润422.64万元同比下降20.52% [1] - 第二季度收入与利润环比显著改善 [1][2] POE项目进展 - 20万吨/年POE主装置预计9月正式投产 [2] - 中试产品已获下游头部企业好评 [2] - 配套30万吨/年α-烯烃装置和电解水制氢装置同步推进 [2] - 自产α-烯烃成本为外购价格的80% [2] - POE单位成本约1万元/吨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技术突破与应用领域 - 抗氧剂产品解决PEEK材料高温加工降解问题 [3] - 新产品耐温极限提升至300℃以上 [3] - POE改性材料拉伸强度提升30%且成本降低15%-20% [3] - 材料耐候性延长2倍以上 [3] - 机器人皮肤用POE材料具替代TPU潜力 [2][3] 市场前景与需求 - 电子皮肤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63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300亿美元 [3] - POE价格6月较年初下跌28%处于历史低位 [4] - N型电池渗透率提升及海外新兴市场需求推动三季度末价格触底回升 [4] 战略规划与预期 - 通过抗氧剂+POE改性材料双轮驱动布局高端材料 [3] - 第三季度起利润随产能爬坡快速改善 [4] - 2026年POE产品规模放量推动净利润大幅提升 [4] - 公司构建技术深耕、产业链延伸与全球化布局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4]
智能安防领域赛特威尔重启IPO,PEEK材料龙头君华股份开启辅导
搜狐财经· 2025-08-27 19:33
辅导备案登记受理情况 - 8月18日至8月24日期间沪深两市共有3家公司提交发行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并获得受理 [2] 新受理辅导备案公司详情 广东昭明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8月19日向广东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 [3] - 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专注于精密金属五金全制程业务,旗下拥有昭明电子、曼科五金、广文塑胶、领亿精密、赣能电子等多家子公司 [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胡海林持股56.12%,闵波直接持股8.49%,深圳市昭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直接持股7.62% [3] 赛特威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8月19日向宁波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4] - 专注于智能安防领域,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安防产品及智能家居产品于一体,致力于通过物联科技技术搭建智能安防生态圈 [4] - 2016年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凯石益正 [4] - 控股股东赛特威尔控股有限公司持股88.50%,实际控制人王杰军直接持股7.50%,宁波千壳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直接持股2.00% [4] - 曾于2017年向上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2019年终止审查 [5] 江苏君华特种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8月20日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6] - 专注于PEEK(聚醚醚酮)、PI(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零件及板棒管型材的研发及生产 [6] - 自2022年A轮融资至2024年B轮融资累计完成3次融资,投资方包括银鞍资本、国谦基金、常州君合致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 [6] - 控股股东上海君华启承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9.47%,实际控制人李军直接持股19.79%,苏丽华直接持股13.19% [6] 辅导工作进展状态 - 8月18日至8月24日期间无公司完成境内发行上市辅导工作 [7] - 同期无公司通过境内发行上市辅导验收 [8] 辅导备案终止情况 - 8月14日至8月24日期间沪深两市共有11家公司终止辅导备案 [9] - 终止备案公司涵盖医疗设备、节能材料、半导体、数控装备、医药研发、新能源材料、工业喷印、3D打印、数控机床、文旅设施及体育材料等多个领域 [10][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