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药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巨头鏖战AI医疗千亿市场,谁能打通最后一公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8:33
互联网巨头布局AI医疗 - 京东健康旗下"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于2024年2月启动开源,成为国内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的垂类大模型 [1] - 华为于2024年3月成立医疗卫生军团,重点构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体系,与瑞金医院合作开发的RuiPath病理大模型覆盖19个常见癌种,占我国每年全癌种发病人数90% [1][3] - 蚂蚁集团于2024年6月发布AI健康应用AQ,提供上百项AI功能,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近百万名医生、近200个名医AI分身 [1] AI医疗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我国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92亿元增长到94.61亿元 [2] - 预计到2025年,中国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突破242亿元 [2] - 超百家三级医院已完成AI本地化部署,生成式AI在医学问答测试中表现超越人类专家 [2] 科技巨头差异化战略 - 蚂蚁集团打造"三端一体"全景医疗生态系统,整合29万名注册医生资源,依托支付宝覆盖7亿医保支付用户和3600家医院 [3][4] - 华为采用"技术底座+生态联盟"模式,围绕AI影像平台、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和盘古医学大模型三大支柱展开 [3] - 腾讯以微信生态为核心,连接超10000家医疗机构,采用"双AI引擎驱动"策略,在深圳医保项目中为1700万参保人处理近100项医保业务 [4] AI医疗应用挑战 - 医疗数据量大但质量不高,结构化和标准化不足,不同医院系统互不兼容形成数据孤岛 [7] - 中国95%的AI医疗研究集中在医学影像类,医疗机器人、知识库、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相对不足 [7] - 商业模式存在不确定性,医院对高价辅助诊疗系统采购决策慎重 [7] 破局路径探索 - 华为通过组建医疗卫生军团,开发垂直场景应用模型如RuiPath病理大模型,将单切片诊断时间缩短至数秒 [7] - 蚂蚁AQ向县域开放名医资源,弥补全科医生缺口 [7] - 私有化部署模式可能解决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 [8]
国内外科技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医疗行业,港股互联网ETF(159568)回调蓄势,盘中交投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3:45
流动性方面,港股互联网ETF盘中换手12.93%,成交4166.97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1日,港股互联网ETF近1年日均成交1.73亿元。 国内外科技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医疗行业。国内公司:京东,2023年7月京东健康发布自研医疗模型"京医千询"。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健康即时零售 已与全国超15万家药店门店建立合作。字节跳动,2020年通过收购医学科普平台"百科名医网"、互联网医疗公司幺零贰四进入医疗行业,并布局AI+生命科 学上游技术,组建AIDD(人工智能赋能药物研发)部门。腾讯:推出"腾讯觅影"AI影像平台,用于肺炎、肺癌、眼底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开发"AI辅助诊断 系统",提升医生诊断效率。推出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云深智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新药研发。海外公司:谷歌,2024年11月11日宣布开源AI蛋白 质结构预测工具AlphaFold3的源代码和模型权重。英伟达,2024年11月19日宣布开源AI制药框架BioNeMo,超200家药企采用。微软,2025年3月4日发布医 疗界首个用于临床工作流程的AI助手Microsoft Dragon Copilot。 截至7月1日 ...
C端AI医疗应用推出行业生态逐步整合
华金证券· 2025-07-01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医疗相关应用伴随技术发展逐步由B端向C端渗透,各科技互联网公司基于技术与数据优势推动行业发展,建议关注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京东健康、美团 - W、水滴公司等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6月26日,蚂蚁集团发布AI健康应用「AQ」,应用内提供上百项AI功能,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近百万医生、近200个名医AI分身等专业医疗服务,且已与健康管理设备合作,与可穿戴设备打通,可提供专属健康建议 [5] 模型发展与政策指引助力AI医疗行业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AI + 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88亿元激增至2033年的3157亿元,十年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3.1% [5] - 截止2024年底,对外提供医疗领域AI应用的产品和服务且已备案的模型和算法数量已达101个,分布为问诊对话占比48%、健康评估与咨询占比24%、病历生成与结构化医学报告生成占比14%、辅助诊断占比5% [5] - 2017 - 2024年中国AI + 医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从早期推动“互联网 + 医疗健康”和医学影像标准化,到2024年细化84个场景应用,覆盖诊疗全流程,强化基层医疗能力建设与数据互通共享 [5] - 2024年以来,对AI医疗技术的政策导向以“场景驱动、规范先行”为核心,地方政府与医疗机构普遍持开放态度 [5] 国内外科技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医疗行业 国内公司 - 京东2023年7月京东健康发布自研医疗模型“京医千询”,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健康即时零售已与全国超15万家药店门店建立合作 [5] - 字节跳动2020年通过收购医学科普平台“百科名医网”、互联网医疗公司幺零贰四进入医疗行业,并布局AI + 生命科学上游技术,组建AIDD部门 [5] - 腾讯推出“腾讯觅影”AI影像平台用于疾病早期筛查,开发“AI辅助诊断系统”提升医生诊断效率,推出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云深智药”加速新药研发 [5] 海外公司 - 谷歌2024年11月11日宣布开源AI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AlphaFold3的源代码和模型权重 [5] - 英伟达2024年11月19日宣布开源AI制药框架BioNeMo,超200家药企采用 [5] - 微软2025年3月4日发布医疗界首个用于临床工作流程的AI助手Microsoft Dragon Copilot [5]
七轮融资超30亿元,镁信健康港股IPO募资猜想:有望成为下半年港交所最大IPO
华夏时报· 2025-07-01 12:23
华夏时报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完成七轮融资后,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镁信健康")正式启动港股IPO。 6月30日,镁信健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高盛(亚洲)、中金公司(601995)以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7年的镁信健康自2018年开始向机构投资人进行融资,至今共进行了七轮融资,融资金额 达到31.37亿元。工商注册信息显示,目前股东有38家,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小栋通过以其名义实益持有的股份及 上海盈卓、上海盈雅及上海盈颂等公司合计持有镁信健康约26.22%的投票权;另外前五大股东中,上海医药 (601607)大健康及上药云健康合计持股10.72%,云鑫创投持股10.63%,Prismatic Frame持股7.16%,创新工场合 计持股6.50%。礼安镁上、富达成长基金、亚洲礼来基金、AIHC MASTER FUND等共计12家外资股东参投了前七 轮融资,共计持股比例约为27%。 招股书显示,镁信健康目前仍为亏损状态,但亏损额逐年收窄,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净亏损4.46亿元、2.88 亿元、0.76亿元。 以镁信健康此前融资金额测算,业内人士估计 ...
镁信健康:6月30日拟赴港上市,亏损渐收前景可期
和讯网· 2025-07-01 12:04
【保险服务类公司再添赴港上市新员,镁信健康6月30日递表】6月30日,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赴港上市。高盛、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镁信健康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知名医药多元支付平台。招股书显示,其开发了智药、智保两大行业解 决方案,分别服务药企和保险公司。 按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计算,镁信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 决方案提供商;按服务保单数量算,是最大的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2024年底,累计服务 保单约3.93亿,与超140家药企、超90家保司合作。 业绩上,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0.69亿 元、12.55亿元、20.35亿元;毛利分别为3.32亿元、4.61亿元、7.29亿元,增长明显。 经营效益方面,镁 信健康仍处亏损,但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的4.47亿元减至2023年的2.9亿元,2024年进一步减至0.8亿 元,亏损逐步收窄。 招股书称,历史亏损归因于中国医药多元支付市场特性和发展初期,以及公司搭 建基础设施和创新投入大。公司认为短期亏损是策略投资,将带来长期成长。 行业预测显示,中国创 新药械市场规 ...
又一保险服务平台冲刺上市!镁信健康启动港股IPO
券商中国· 2025-07-01 09:58
镁信健康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知名医药多元支付平台。招股说明书显示,镁信健康已开发两大行业解决方 案:智药解决方案主要为药企提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商业化服务;智保解决方案则为保险公司提供端到端 方案,推动健康险创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GPV)计算,镁信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 供商,同时以服务的保单数量计算,公司是规模最大的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累计服务保单数量约3.93亿,与超140家药企以及超90家保司达成合作。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0.69亿元、12.55亿元、20.35亿元;毛利分别为3.32亿元、 4.61亿元、7.29亿元,增长态势明显。 从经营效益来看,镁信健康目前仍处亏损状态。不过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由2022年的 4.47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2.9亿元,2024年进一步减少至0.8亿元,亏损逐步收窄。 招股说明书显示,历史亏损主要归因于中国医药多元支付市场的独特性和处于发展初期,加上公司策略重点在 于搭建基础设施及不断进行创新。自成立以来,公司已投入大 ...
镁信健康拟赴港上市,药险“链接者”是如何实现一年20亿营收的?
经济观察网· 2025-06-30 23:59
得益于创新药与商业健康险的发展,镁信健康的营业收入呈现出较快的增长,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镁信健康的收入分别为 10.68亿元、12.54亿元以及20.35亿元,毛利由2022年的3.3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29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达38%。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镁信健康累计服务保单数量约3.93亿,与超140家药企以及超90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2024年,镁信健康智药解决 方案、智保解决方案、面向消费者的服务营收分别为12.07亿元、7.31亿元和0.98亿元,占比分别为59.30%、35.90%和4.80%。 | | 2022年 | | 2023年 | | --- | --- | --- | --- | | | 人民幣 | % | 人民幣 | | | | | (以千計,百分 | | 智藥解決方案 ... | 659,268 | 61.7 | 675,861 | | 智保解決方案 | 382,439 | 35.8 | 527,459 | | 面向消費者的服務 .. | 27,166 | 2.5 | 51.225 | | 總計 | 1, ...
镁信健康冲刺港交所:中国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2024年营收超20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6-30 17:59
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的估值为116.775亿元人民币。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镁信健康 ")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 市,高盛、中金公司和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 2017年的 镁信健康致力于解决患者、保司与药企面临的筹资与支付挑战,助力推动中国医疗支付体系变革。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镁信 健康 现已成为 中国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 。 截至 2024年12月31日,镁信健康 基于自己的 解决方案累计为患者节省自付费用约 67亿元。 截至目前, 镁信健康 已 开发了两大行业解决方案: 其一、 智药解决方案 : 为药企提供了药品全生命 周期 的商业化方案,帮助药企整合多元支付方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 2024年GPV计算,镁信健康在中国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中排名第一。 其二、 智保解决方案整合自有 AI技 术、更优质的医疗健康资源,为保司提供端到端方案,推动健康险创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 ...
AI驱动多元支付平台革新,镁信健康递表启动港股IPO
格隆汇· 2025-06-30 13:51
镁信健康身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赛道,正通过AI革新,有效破解 "看病贵、用药难" 等民生痛点,其业 务布局与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及社会需求将形成高度共振。(完) 6月30日,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镁信健康"或"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 股说明书,拟赴港上市。高盛(亚洲)、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公开资料显示,镁信健康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公司致力于解决患者、保司 与药企面临的筹资与支付挑战,助力推动中国医疗支付体系变革。依托AI技术,镁信健康重构医疗支 付生态,成功实现了医疗体系相关各方的协同与共赢,在创新药械支付解决方案与商业健康险服务两大 赛道均位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围绕患者、保险公司与医药企业三方协同需求,构建了两大行业解决方案:智药解决方案主要为药 企提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商业化服务,助力创新药械进入多元支付渠道并提升患者管理效率;智保 解决方案则为保险公司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端到端的支持,涵盖精算设计、定价咨询、营销分销、理 赔处理与健康管理,依托AI能力与优质的医药资源,推动健康险创新与运营提升。同时,公司面向用 户推出一站式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