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W(09988.HK)2QFY26前瞻:云继续加速增长 闪购亏损达到单季度峰值
格隆汇· 2025-10-12 11:14
整体财务表现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456亿元,同比增长4% [2][4] - 预计经调整EBITA为85亿元,同比下降79% [2][4] - 预计经调整EBITA利润率为3.5%,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2][4] - 利润下降主要由于第三季度为闪购业务投入高峰,以及AI相关算力投入增加 [2][4] 云智能业务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云智能收入同比增长30%,继续保持加速增长 [2][4] - EBITA利润率预计保持稳定 [2] - 公司积极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2] - 本季度发布7款AI模型,其中Qwen3-Max位列全球第三 [2] - AI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推出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等新产品 [2] 中国电商业务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中国电商集团收入环比下降13%,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及闪购业务投入影响 [2][4] - 预计GMV同比增长5%,增速接近行业大盘 [2] - 预计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即时零售贡献约2%-3%的增长 [2] - Take rate继续实现同比提升 [2] 国际数字商业与即时零售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7% [2][4] - 预计即时零售业务整体经调整EBITA亏损365亿元 [2] - 8月达到单量和单均亏损峰值后,9月开始进入扭亏节奏 [2] - 公司当前以市场份额为主要目标,专注于履约能力和用户心智建设 [2] 其他业务 - 预计AIDC收入增速将继续放缓,本季度维持接近盈亏平衡 [2] - 预计所有其他业务亏损较上季度扩大至50亿元左右 [2] - 亏损扩大主要由于AI模型训练、应用算力投入及盒马、高德等业务投入增加 [2] 未来展望与预测 - 小幅调整公司2026至2028财年收入预测至10503亿元、11879亿元、13050亿元,调整幅度分别为-1.5%、-0.1%、0.3% [3] - 调整公司2026至2028财年经调整净利预测至1084亿元、1502亿元、1772亿元,调整幅度分别为-14%、-10%、-10% [3] - 预测调整主要由于闪购业务及AI相关投入高于预期 [3]
国产阵营加码超节点:华为阿里领跑,AI算力走向系统级效率
贝壳财经· 2025-10-11 15:53
超节点成为AI算力新形态 - AI算力需求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级整合,超节点正成为突破传统算力瓶颈的新型主导性产品形态和AI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常态 [1] - 国内科技巨头华为推出CloudMatrix384超节点,集成384颗昇腾NPU和192颗鲲鹏CPU,单卡推理吞吐量达2300 Tokens/s [1] - 阿里云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集成自研CIPU 2.0芯片和高性能网卡,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 [1] 超节点的技术定义与挑战 - 超节点是由AI计算节点通过高速互联协议组成、具备更大内存空间的AI系统,需支持32及以上AI芯片,芯片到交换芯片带宽不小于400GB/s,交换设备时延小于500ns [2] - AI算力建设面临通信墙、功耗散热墙、复杂度墙三大挑战,千亿级模型一次梯度同步产生TB级数据使传统以太网带宽难以承受 [2] - 超节点通过Scale Up组网突破单机算力边界,通过Scale Out组网实现集群化扩展,这两大能力决定AI模型训练与推理的效率 [2] 华为超节点进展与规划 - 华为Atlas 900超节点自今年3月上市已累计部署超300套,服务20多个客户 [3] - 华为Atlas 950超节点将于2026年第四季度上市,相比英伟达NVL144,其卡规模是56.8倍,总算力是6.7倍,内存容量达1152TB是其15倍,互联带宽达16.3PB/s是其62倍 [3] - 华为云将开放灵衢2.0互联协议技术规范,并推出全球首个通用计算超节点TaiShan 950超节点 [3] 阿里巴巴及其他厂商布局 - 阿里巴巴强调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需要更稠密算力、更高效网络、更大集群规模 [4] - 阿里磐久128超节点可实现Pb/s级Scale-Up带宽和百ns极低延迟,同等AI算力下推理性能提升50% [4] - 阿里巴巴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持续追加投入 [4] - 中科曙光发布国内首个基于AI计算开放架构的AI超集群系统,浪潮信息发布超节点AI服务器"元脑SD200",沐曦股份发布多种超节点形态 [4] 全球AI基建加速发展 - OpenAI与AMD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6吉瓦AMD GPU算力,首批1吉瓦AMD Instinct MI450 GPU部署预计2026年下半年启动 [7] - OpenAI与英伟达计划部署至少10吉瓦英伟达系统,英伟达计划对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 [7] -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为期五年、总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的算力合作协议 [7] - 英伟达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9]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中美AI竞争从单卡性能走向系统级效率,中国正通过集群建设+开源生态+工程化交付方式实现AI基建弯道超车 [1] - 超节点总线级互联与平等协同机制使万卡集群在逻辑上作为一台统一计算机运行,实现计算与内存资源全局调度 [5] - 超节点驱动智算中心向高密度、高效率、高弹性、大规模的四高特征变革 [6] - 全球科技巨头持续加大AI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将驱动模型能力迭代和多个领域AI应用商业化加速 [10]
阿里华为双双押注AI“超节点”,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获资金加仓,近4日均净流入达2.4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3:47
指数与ETF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下跌3.76% [1]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下跌3.91%至1.5元,盘中换手率达23.71%,成交6.51亿元,规模达28.09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科创半导体ETF近2周份额增长2.34亿份,近4个交易日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9.79亿元,日均净流入2.45亿元,但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出6605.50万元 [1] 成分股表现 - 中芯国际领跌6.77%,沪硅产业下跌6.45%,天岳先进下跌6.23%,中微公司下跌5.89%,安集科技下跌5.49% [1] 行业技术进展与产品发布 - 阿里云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集成自研CIPU 2.0芯片,推理性能较传统架构提升50% [2] - 华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已销售300余套,服务20余家客户,并计划于2026年四季度推出算力规模8192卡的Atlas 950 SuperPoD,2027年四季度推出算力规模15488卡的Atlas 960 SuperPoD [2] - 芯上微装截至3Q25已交付超500台先进封装用步进光刻机,全球市占率35%,国内市占率90%,并于9月发布多款光刻机新品 [3] 行业瓶颈与国产替代前景 - 算力芯片放量瓶颈在于先进制造产能,其瓶颈又在于良率培养与核心主设备供应,光刻机为前道设备核心技术瓶颈 [3] - 国内光刻机等核心主设备厂商技术突破,有望在前道光刻、刻蚀与薄膜沉积等过程逐步实现自主可控,为下游先进代工厂打开产能释放空间 [3] 相关ETF产品概况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跟踪指数囊括科创板中半导体设备(59%)和半导体材料(25%)公司 [3]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指数中半导体设备(59%)和半导体材料(24%)占比靠前 [4] -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国产化率较低、国产替代天花板较高,受益于AI半导体需求扩张、科技重组并购及光刻机技术进展 [3]
阿里巴巴-W(09988):2QFY26前瞻:云继续加速增长,闪购亏损达到单季度峰值
国信证券· 2025-10-10 10:5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预计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二季度(2QFY26)总收入为2456亿元,同比增长4%[3][5] - 预计2QFY26经调整EBITA为85亿元,同比下降79%,经调整EBITA利润率为3.5%,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3][5] - 云智能集团收入预计同比增长30%,继续保持加速增长态势[3][5] - 预计2QFY26即时零售业务经调整EBITA亏损达到365亿元,单均亏损5.3元,8月为单量和单均亏损峰值[18] - 小幅下调公司FY2026-FY2028收入及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主要因即时零售业务投入及AI相关算力投入增加[4][20] 整体财务预测 - 2QFY26预计总收入2456亿元,其中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17%,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30%,中国电商集团收入环比-13%[3][5] - 2QFY26经调整EBITA利润率预计为3.5%[3][5] - 下调FY2026-FY2028收入预测至10503/11879/13050亿元,调整幅度为-1.5%/-0.1%/0.3%[4][20] - 下调FY2026-FY2028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1084/1502/1772亿元,调整幅度为-14%/-10%/-10%[4][20] - 公司当前对应FY2026年市盈率(PE)为28倍[4][20] 云智能集团 - 预计2QFY26收入同比增长30%,EBITA利润率保持稳定[3][11] - 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3][11] - 云栖大会发布7款模型,其中Qwen3-Max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位列全球第三[11] - 发布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模型训练成本较密集模型Qwen3-32B降低超90%,长文本推理吞吐量提升10倍以上[11] - AI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推出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新一代高性能网络HPN 8.0等[13] 中国电商集团 - 预计2QFY26GMV同比增长5%,客户管理收入(CMR)预计同比增长约10%[3][18] - 即时零售业务预计对CMR增长带来约2%-3%的带动[18] - 预计电商业务EBITA实现同比正增长,但利润率延续下滑趋势,下滑幅度预计优于上季度[18] - 即时零售业务日均单量约7400万单,公司预计FY26Q3单月单均亏损较7-8月峰值减亏一半[18] - 当前阶段公司以市场份额为主要目标,重点建设履约能力和用户心智[18] 其他业务 - AIDC业务在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收入增速预计继续放缓,本季度维持接近盈亏平衡[19] - 所有其他业务预计2QFY26亏损扩大至约50亿元,主要因模型训练需求增加、AI应用算力投入以及盒马、高德相关业务投入增加[3][19] - 模型训练、AI应用算力投入以及到家到店业务投入增加带来的亏损预计未来将持续[3][19]
国信证券10月通信行业投资策略:AI高景气度延续 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受益
智通财经· 2025-10-09 17:18
全球AI投资高景气度延续 - 北美主要云服务提供商计划2025财年资本开支超过3700亿美元,同比增长40% [1] - 甲骨文2026财年第一季度末剩余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较上季度增加3170亿美元,公司计划2026财年资本开支达350亿美元 [1] - 英伟达主要代工厂鸿海精密9月营收达8371亿新台币,环比增长38.01%,同比增长14.19%,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2.1% [2] - OpenAI与英伟达和AMD达成战略合作,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OpenAI与AMD将共同部署6GW的MI450 GPU集群 [2] 国内AI算力投入与产业化进程 - 中国主要云服务提供商预计2025年投入AI算力支出超过4500亿元 [3] - 阿里云栖大会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中兴通讯展出支持64张GPU的超节点服务器并展示先进芯片规划,华为发布支持52万至近百万NPU的算力集群 [3] 光模块与新技术发展 - 芯片头部厂商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加强,高端芯片需求上修,台积电持续提升CoWoS先进封装产能 [4] - 博通CPO交换机在Meta平台实现累计一百万小时等效稳定运行,阿里和华为超节点在机柜互联中倾向于采用OCS全光互联技术 [4] 投资关注领域与标的 - 算力基础设施供应商第三季度财报有望验证行业高景气度 [5] - 推荐关注光器件光模块、通信设备、液冷以及端侧等细分领域 [5] - 三大运营商经营稳健,分红比例持续提升,具备高股息价值 [5] - 具体推荐标的包括中国移动、中际旭创、中兴通讯、广和通 [5]
阿里华为双双押注AI“超节点”,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涨超3.6%,成分股芯原股份拉升超1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4:40
指数与ETF表现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于2025年10月9日强势上涨3.71% [1] - 指数成分股芯原股份上涨14.21%,恒玄科技上涨7.31%,合合信息上涨6.52%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上涨3.61%,最新价报1.61元,冲击3连涨 [1] - ETF盘中换手率达12.78%,成交9715.06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1] - ETF最新规模达7.40亿元,最新份额达4.77亿份,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4.41亿元,日均净流入达8828.66万元,最高单日净流入2.08亿元 [1] AI算力基础设施进展 - 阿里云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集成自研CIPU 2.0芯片,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同等算力下推理性能提升50% [2] - 华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已销售300余套,服务20余家客户,主要需求来自政企 [2] - 华为计划推出Atlas 950 SuperPoD超节点,算力规模8192卡,预计2026年四季度上市 [2] - 华为新一代产品Atlas 960 SuperPoD算力规模将达15488卡,预计2027年四季度上市 [2] 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 OpenAI与英伟达的意向书展示了科技巨头对AI基建的大规模投入 [2] - 英伟达GPU的支持有望加速OpenAI大模型的进化,大模型反向推高算力需求 [2] - AI驱动下云基础设施需求持续旺盛,AI算力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投资主线 [2] - 科创人工智能ETF覆盖全产业链优质企业,兼具高研发投入与政策红利支持 [2]
AI高景气度延续,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受益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09 09:01
行业资本开支与AI投入 - 北美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甲骨文)计划2025财年资本开支超过3700亿美元,同比增长40% [1][3] - 甲骨文FY26Q1末剩余履约义务(RPO)达4550亿美元,较上季度末增加3170亿美元,公司预计2026财年资本开支达350亿美元 [1][3] - 中国云厂商(字节、阿里、腾讯、百度等)预计2025年在AI算力领域的支出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 [4] 市场表现与行业数据 - 2025年9月,沪深300指数上涨3.20%,而通信(申万)指数下跌0.15%,行业表现弱于大盘,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 [2] - 通信行业主要公司9月PE估值为23.8倍,低于过去10年历史中位数33.6倍 [2] -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在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145亿美元(约10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 [1][3] 产业链高景气度验证 - 英伟达主要代工厂鸿海精密9月营收达8371亿新台币,环比大幅增长38.01%,同比增幅14.19%,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OpenAI与芯片厂商合作深化,英伟达计划向其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OpenAI与AMD共同部署6GW的MI450 GPU集群 [3] 技术与产品进展 - 国产超节点算力集群产业化加速,阿里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中兴通讯展出支持64张GPU的服务器,华为发布支持52万至近百万NPU的算力集群 [4] - 博通宣布其共封装光学(CPO)交换机在Meta平台实现累计一百万小时等效稳定运行,阿里和华为的超节点在机柜互联中倾向于采用光学电路交换(OCS)技术 [4] - 台积电作为CoWoS先进封装核心供应商,持续提升产能,带动光模块需求上升 [4] 细分领域与个股表现 - 2025年9月,通信行业细分领域中光器件光模块、IDC、光纤光缆表现相对靠前 [2] - 当月涨幅靠前的个股包括腾景科技(上涨66%)、淳中科技(上涨92%)、源杰科技(上涨44%) [2] 投资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AI算力基础设施发展,包括光器件光模块(如中际旭创)、通信设备(如中兴通讯)、液冷(如英维克)、端侧(如广和通)等领域 [4] - 三大运营商经营稳健,分红比例持续提升,高股息价值显著,建议作为红利资产长期配置 [5] - 2025年9月重点推荐组合包括中国移动、中际旭创、中兴通讯、广和通 [6]
重视本土晶圆代工的估值扩张,推理需求激化存储涨价周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09 08:56
市场表现与核心观点 - 节前一周上证指数上涨0.21%,电子行业上涨3.51%,其中半导体子行业大幅上涨7.64% [1] - 同期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费城半导体指数和台湾资讯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17%和1.12% [1] - 双节假期间港股半导体表现亮眼,国内两大代工厂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股价接连创下历史新高 [1] - 核心观点是重视本土晶圆代工的估值扩张,以及推理需求激化存储涨价周期 [2] 晶圆代工与半导体制造 - 面对迅速扩张的AI算力需求以及高端芯片设计能力的提升,国内晶圆代工能力在"量"和"质"上都有着超预期的进阶表现 [2] - 预计2024-2028年中国晶圆厂产能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1%,高于全球的5.3% [3] - 按工艺节点看,中国主流节点(22nm-40nm)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26.5%,2024年其产能占全球25%,预计2028年将提升至42% [3] - 国产芯片高端化和制造本土化共同推动对中国产能的需求 [3] 存储芯片与NAND市场 - AI推理需求增长推动NAND景气度提升,传统大容量HDD供不应求,云服务提供商将储存需求快速转向QLC企业级SSD [2] - 根据Trendforce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NAND Flash各类产品合约价将全面上涨,平均涨幅约5-10% [2] - NAND Flash经历了上半年减产与库存去化,原厂库存与价格压力缓解,且产能端资本开支有所收窄 [2] - 国产存储厂商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机遇期 [2] 长江存储动态 - 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9月25日召开股份公司成立大会,标志其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 [4] - 长存集团旗下子公司涵盖长江存储、武汉新芯等多家企业,其中长江存储估值已超1600亿元 [4] - 9月5日长存三期(武汉)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7.2亿元,其中长江存储持股50.19% [4] - 长存在半导体设备方面已经实现了较高的国产化率,后续扩产计划有望推动国产前道设备公司订单提升 [4] AI基础设施与面板市场 - 阿里云在2025云栖大会上宣布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5] - 阿里云发布全新一代自主研发设计的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 [5] - 9月下旬32/43/55/65寸LCD电视面板价格分别为35/64/124/173美金,各尺寸价格环比持平 [5] - 供给端面板厂预计10月休假减产,预计10月LCD电视面板产线稼动率下降至79%,面板价格将维持稳定 [5] 重点公司关注 - 晶圆代工及制造链建议关注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 [3][4] - 存储产业链建议关注德明利、江波龙、佰维存储、翱捷科技、兆易创新等 [2] - AI基础设施建议关注工业富联、华勤技术、沪电股份、龙芯中科、联想集团、立讯精密、晶晨股份等 [5] - 面板及出海产业链推荐京东方A、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等 [5]
电子行业周报:重视本土晶圆代工的估值扩张,推理需求激化存储涨价周期-20251008
国信证券· 2025-10-08 22:46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重视本土晶圆代工的估值扩张,推理需求激化存储涨价周期 [1] - AI推理需求增长推动NAND Flash景气度提升,国产存储厂商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机遇期 [2] - 国产芯片高端化和制造本土化共同推动对中国产能的需求,预计2024-2028年中国晶圆厂产能复合年增长率为8.1% [3] - 长存集团股份制改革完成及三期公司成立,后续扩产计划有望推动国产前道设备公司订单提升 [4] - AI仍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投资主线,阿里云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7] - LCD电视面板价格预计维持稳定,产业竞争格局洗牌充分,增强了国产电视品牌及ODM的出海竞争力 [8] 市场表现 - 节前一周上证指数上涨0.21%,电子行业整体上涨3.51%,子行业中半导体上涨7.64% [1][11] - 同期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费城半导体指数、台湾资讯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17%、1.12% [1][11] - 双节假期间港股半导体表现亮眼,国内两大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1] 存储芯片领域 - AI推理需求增长导致传统大容量HDD供不应求,云服务提供商将储存需求快速转向QLC企业级SSD [2] - NAND Flash经历上半年减产与库存去化,原厂库存与价格压力缓解 [2] - 根据Trendforce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NAND Flash各类产品合约价将全面上涨,平均涨幅约5%-10% [2] - 推荐关注德明利、江波龙、佰维存储、兆易创新等国产存储厂商 [2] 晶圆制造与设备材料 - 预计2024-2028年中国晶圆厂产能复合年增长率为8.1%,高于全球的5.3% [3] - 按工艺节点看,中国主流节点(22nm-40nm)产能复合年增长率最快,为26.5%,其全球产能占比预计从2024年的25%提升至2028年的42% [3] - 长江存储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其估值已超1600亿元,长存三期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7.2亿元 [4] - 长存在半导体设备方面已实现较高国产化率,后续扩产计划有望推动国产前道设备公司订单提升 [4] - 推荐关注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生产链企业 [3][4] AI算力与基础设施 - 阿里云在2025云栖大会上升级全栈AI体系,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7] - 阿里云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 [7] - 推荐关注工业富联、华勤技术、沪电股份、龙芯中科、立讯精密等AI基础设施相关公司 [7] 显示面板领域 - 2025年9月下旬各尺寸LCD TV面板价格环比持平,32/43/55/65寸面板价格分别为35/64/124/173美元 [8] - 2025年第三季度品牌客户针对年末促销准备,TV面板需求转强 [8] - 预计2025年10月LCD电视面板产线稼动率下降至79%,面板价格预计维持稳定 [8] - 推荐京东方A等面板厂商,以及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等受益于国产供应链崛起的公司 [8]
货币宽松交易下半段?交易美联储接班人
36氪· 2025-09-30 20:02
宏观前景与市场回顾 - 长期(2026年)宏观前景积极,驱动因素包括TGA重建结束、降息周期启动、关税政策温和及AI基建大周期[1] - 近期市场在降息落地后表现分化,除中国成长资产持续重估外,全球多数市场下跌,市场关注点转向2025年余下时间的走势[1] 美联储政策与降息预期 - 美联储当前指引为余下两次降息,背景是消费强劲、通胀小幅走强,但劳动力市场岗位流通和新增就业不足[3] - 基于当前劳动力动态趋势,10月降息是大概率事件,即使10月初的非农就业报告可能因政府关门而延迟发布[3] - 美联储9月会议经济预测显示,2025年GDP增长1.6%,PCE通胀3.0%,核心PCE通胀3.1%,政策利率3.6%,失业率4.5%[4] - 与6月预测相比,2025年GDP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政策利率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4] - 10月降息后,市场焦点将转向新一届美联储主席的筛选及其政策态度,这将影响未来宽松预期的尺度[4][5] AI产业发展与投资机会 - 美国AI叙事通过财报季、AI产品推新、投资并购事件三个维度推进,已从模型竞争进入算力降本与应用开花阶段[6] - 三季度业绩期将至,需关注阿斯麦的销售指引,以寻找AI存储需求拉动传统半导体回升的信号[7] - 美股科技巨头将制定2026年资本开支预算,英伟达的业绩指引和巨头的开支计划是关键刺激因素,结合宏观宽松,科技股有望继续上涨[7] - 经济复苏预期可能带动顺周期资产板块表现[7] - 中国科技板块受益于外部宽松环境及半导体投资周期,成长资产存在持续机会,但消费板块与科技板块表现分化[9] 投资组合表现与个股分析 - 虚拟组合Alpha Dolphin上周下跌0.1%,跑输沪深300(+1.1%),但跑赢MSCI中国指数(-0.9%)、恒生科技指数(-1.6%)和标普500指数(-0.3%)[10] - 组合下跌主因网易、哔哩哔哩等中概资产回调及Costco业绩走弱,黄金资产因美国政府关门风险上升形成对冲[12] - 自2022年3月25日测试开始至上周,组合绝对收益110%,相对MSCI中国指数的超额收益为90.8%,初始虚拟资产1亿美金增长至超过2.15亿美金[13] - 阿里巴巴周涨5.6%,因云栖大会发布多款AI软硬件产品,管理层强调AI投入,包括计划至2032年将数据中心功耗提升十倍及发布万亿参数模型[14] - 台积电周涨3.2%,受益于AI芯片需求旺盛(如博通新客户、甲骨文大额订单),在AI半导体产业链中具备稀缺性[14] - 开市客周跌3.7%,因季报显示同店客流增长放缓及成本上升导致零售业务利润率收缩[14] - 观察池中,英特尔周涨20.0%,因获得美国政府、软银、英伟达注资,合作有望助力数据中心及AI PC业务[14] - 阳光电源周涨4.8%,受益于行业供给侧优化及新能源、储能、AIDC概念受捧,公司成立AIDC事业部发力海外市场[14] - Wolfspeed周跌45.7%,SiC业务平淡,公司仍处破产保护程序,经营面难见好转[14] 资产配置结构 - 虚拟组合持仓18只个股与权益型ETF,其中7只标配,其余低配,权益资产与黄金/美债/现金等防守资产配置比例约为55: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