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见青梅酒

搜索文档
三重困境压顶,低度酒饮能否成为酒商中秋突围的救命稻草?
搜狐财经· 2025-09-04 16:22
当2025年的秋风掠过酒窖的铜锁,中国酒商正站在行业变革的悬崖边缘。 这个中秋与国庆的双节窗口,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旺季,而成为检验酒业生存能力的"压力测试 场"。 在政策调控、消费迭代、技术革命的三重挤压下,白酒行业积攒多年的矛盾集中爆发——库存积压如 山、价格体系崩塌、消费场景重构,这场静默的危机远比表面数据更惊心动魄。 01 三重压力下的生存挑战:900天库存周转背后的行业寒冬 相较于前两年的艰难,2025年双节前夕酒商面临的困境更具系统性,从库存周转到价格体系,再到市场 需求,全链条压力集中爆发,每一项困境都直指经营要害,一众酒商哭声载道,"活着"成为最首要的任 务。 ①库存积压严重,现金流濒临断裂 6月18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宛如一记重锤,让本就迷茫挣扎的 酒商们更加看不到未来。 报告显示,上半年超58.1%的经销商库存呈现增加态势,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飙升至900天,较上年 同期大幅增加10%,存货量更是同比激增25%。 走进酒商的仓库,各类白酒堆积如山,从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到区域中小品牌,无一幸免。大量 资金被库存牢牢套牢,使得酒商们资金周转困难重重 ...
2025年双节临近,酒商的困境与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02 20:21
白酒行业整体困境 - 2025年双节前酒商面临库存、价格、需求三重压力叠加的经营困境 [1] - 超58%经销商库存同比增加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突破900天 存货量同比激增25% [3] - 超50%经销商遭遇价格倒挂 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跌破1850元 800-1500元价格带受双重冲击 500-800元产品动销最差 [3] - 禁酒令新规导致商务宴请、企业礼赠需求减少 婚宴单桌用酒档次降至200-300元价格带 [5] - 白酒行业营收增速降至1.7% 葡萄酒销量销售额双降 啤酒增长平缓利润压缩 黄酒发展滞缓 [5] 低度酒饮市场崛起 - 低度酒饮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7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5% [5] - 消费主力年轻化推动低度化、健康化趋势 果酒、精酿啤酒、气泡酒等品类崛起 [7] - 精酿啤酒2019-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1300亿元 [10] - 优布劳品牌通过2000多家线下门店实现年销袋装精酿超1亿袋 [10] - 青梅酒品牌梅见2025年1-7月逆势同比增长超20% 部分渠道增长86% 库存周转仅两个月 [10] - 会稽山气泡黄酒营收同比增长60.47% 茅台悠蜜蓝莓气泡酒线上首发24小时GMV达35万元 [12] 酒企转型策略 - 五粮液推出29度低度白酒"一见倾心"主打商务轻社交场景 [8] - 古井贡酒上线26度"年份原浆轻度古20"瞄准年轻女性消费者 [8] - 泸州老窖计划推出28度国窖1573适配夏季餐饮场景 [8] - 传统"品牌溢价+渠道压货"增长模式失效 酒企通过低度化和多元化布局抢占市场 [5][8]
搜狐酒馆第22期|蔡学飞:年轻化的核心是文化渗透而非讨好式营销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26
政策影响与市场反应 - 政务消费占比已不足5%,白酒市场以商务和民间消费为主,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品牌格局稳定 [3] - 资本市场初期反应敏感但短期下跌后趋于平稳,实际影响未达"崩盘"预期,市场担忧更多源于历史阴影及行业自身问题如产能过剩、库存积压 [3] - 禁酒令对政务场景饮酒影响显著,但多数消费者感受不明显,因白酒消费已完全市场化 [4] 消费转型与渠道调整 - 企业需聚焦民间消费场景如婚宴、升学宴及大众光瓶酒市场,以高性价比和场景适配性吸引普通消费者 [5] - 电商渠道成为核心流量入口,直播电商、本地即时零售(如19分钟送达)可有效触达用户,部分白牌产品通过电商实现高销量 [5] - 行业需平衡传统经销与数字化新零售,摒弃"电商=线上经销商"旧思维,自建运营团队并接受电商促销引流常态 [6][7] 年轻化与国际化的策略 - 年轻化需通过文化渗透如酒厂文旅、混饮文化培养认知,而非讨好式营销,产品需利口化与健康化如低度酒、果味酒 [6] - 茅台邀请张艺兴代言契合品牌调性,通过明星影响力触达Z世代,结合音乐、体育等年轻人关注领域弱化酒桌文化标签 [8] - 国际化需借力国家影响力如"一带一路"和中餐全球化,同时进行本土化改造如调整酒体口味,参考日本清酒路径 [12] 行业周期与产品创新 - 行业处于"三叠加"周期(经济放缓、消费转型、产能调整),名酒凭借品牌韧性和刚需属性有望2025年底触底,2026年反弹 [10] - 梅见青梅酒销量几何级增长显示行业转向"味道竞争",传统白酒需打破陈规如开发一人饮小酒、健康功能酒 [11] - 茅台股东大会以自助餐形式举办反映行业转向务实转型,传递"少饮酒、多沟通"新风向 [9] 未来趋势与破局方向 - 白酒消费属饮食文化范畴,国际化需依托中餐出海,在海外中餐馆推广白酒搭配中餐 [12] - 行业需以品质为基、创新为翼,借鉴新酒饮逻辑如灵活饮用场景、地域特色产品开发 [11][12]
中国白酒“得青年者得天下”:从脱节到共鸣的转型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5-08 15:27
青年消费新趋势 - 青年人口规模达4亿人,占全国人口28.35%,年消费潜力达11.29万亿元 [2] - 青年消费倾向高、意愿强,品种丰富,是扩内需的关键群体 [2] - 超40%青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悦己消费"成核心动机,"心价比"超越"性价比" [2] - 青年消费具有"乘数效应",能带动中老年人尝试新型消费 [2] 消费行为特征 - 社交属性强化,消费决策依赖大数据分析和社交网络反馈,形成"分享—购买—再分享"闭环 [3] - 互联网平台通过算法推送和社交传播加速消费共识,催生"网红爆款" [3] - 信息透明化促进理性决策,但分享行为易刺激冲动消费 [3] 白酒消费新特征 - **口感偏好**:83%青年倾向低于20%酒精度的低度酒或果味酒,如梅见青梅酒、泸州老窖果酒 [4] - **消费场景**:转向聚会、露营、音乐节等社交活动,汾酒"桂花泡酒"短视频获3.4亿次播放 [4] - **价格敏感**:200元以下中低端产品受青睐,黄盖玻汾单价50元,2024年销量增30% [4] - **价值观驱动**:健康需求推动低度酒,品牌需通过国潮设计、非遗工艺建立情感连接 [5] 代际鸿沟挑战 - 仅9%青年常喝白酒,葡萄酒、威士忌等低度酒占比超60% [7] - 传统品牌形象老化,茅台依赖"国宴"形象难触达日常,需跨界产品破局 [8] - 营销话语断层,江小白以文案瓶身、短视频抢占市场 [8] - 高端白酒与"悦己消费"脱节,小瓶装、联名款复购率待提升 [8] 年轻化破局路径 - **产品革新**:降度工艺(泸州老窖38度国窖1573)、风味调配(茅台蓝莓气泡酒) [9] - **品类延伸**:开发含酒精咖啡、冰激凌等跨界产品 [10] - **数字化营销**:酒水直播GMV增25.6%,抖音"小酒馆"单场销售额破亿 [10] - **社交媒体渗透**:洋河"微短剧"单条播放量破千万 [11] - **文化重塑**:国潮融合非遗技艺,江小白"表达瓶"成情感宣泄载体 [12] 未来趋势 - **健康化**:低度酒、无糖酒份额或达30%,果酒规模或至千亿元 [13] - **科技化**:智能酿造、AR酒文化游戏构建虚实融合场景 [13] - **全球化**:茅台海外营收增58%,东南亚市场采用"茶酒融合"策略 [14]
从中秋、国庆拆解消费结构性变化逻辑:酒商的出路在哪里?
商业洞察· 2024-10-12 17:16
行业现状分析 - 中秋至国庆期间白酒行业消费疲软,高端品牌动销下滑5%-10%,次高端价格带下滑"双位数",仅100-300元大众价位带动销较好 [2] - 白酒产量连续7年下滑,2023年产量449.2万千升同比下降2.8%,2024年1-8月产量261.9万千升同比下降2.1% [8] - 葡萄酒产量从2012年138.2万千升降至约10%,进口量仅为巅峰时期三分之一 [10] 经销商困境 - 茅台酒批价波动下滑,名酒标品价格普遍"倒挂",线上补贴导致价格战 [2] - 传统利润来源受阻:茅台酒倒卖亏损,厂家返利和补贴减少 [6] - 经销商转向调货商模式,削弱客户培育和网络拓展功能 [6]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行为呈现"祛魅求真"特征,注重质价比和健康化 [14] - 饮酒观念从社交悦人转向健康悦己,传统酒品增长受阻 [14] - 新酒饮如梅见满足低酒度、轻负担需求,2023年9月同比增长超25% [15] 新酒饮代表案例 - 梅见3年成为10亿级品牌,构建完整产业供应链确保品质 [15] - 产品定位百元内价格带,适合家庭聚餐和餐饮佐餐场景 [19] - 2024年1-9月永辉渠道销售同比增长38%,9月单月增长超45% [22] 解决方案建议 - 经销商需调整产品结构,转向符合新消费趋势的品类 [21] - 梅见等新酒饮品牌具有利润确定性和增长潜力 [22] - 佐餐和家宴场景成为"蓝海"市场,替代传统商务宴请需求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