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酒饮

搜索文档
“悦己”的Z世代改写中国酒业
环球时报· 2025-06-09 16:09
行业趋势 - 中国Z世代正在改变传统酒类市场格局,饮酒场景从商务应酬转向情感陪伴,更注重"悦己体验" [1] - 低度、果味饮品成为行业创新重点,目标消费群体从中年男性拓展至都市年轻女性等多元人群 [1] - 中国潜在年轻酒类消费者达4.9亿,酒精含量约10%的饮品最受青睐 [1] 市场数据 - 2025年中国低度酒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 [2] - 传统白酒销售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受消费放缓和商务社交需求减少影响 [2] 产品创新 - 重庆白沙镇农户从种植高粱转向栽培青梅,以适应果酒生产需求 [1] - "新酒饮"概念持续走热,包括预调鸡尾酒、果酒、配制酒、起泡酒和果味啤酒等品类 [1] - 高端白酒品牌已推出果酒产品线以应对市场变化 [2] 消费特征 - 年轻消费者偏好单价约100元人民币的低度酒,相比传统白酒更具价格优势 [1] - 果酒口感清冽、果味浓郁,更符合年轻人口味变迁 [1]
会稽山盘中大跌8%,黄酒股股价“狂飙”暂止
第一财经· 2025-06-03 13:01
黄酒行业近期股价表现 - 会稽山股价5月以来累计涨幅达78 5% 从15元上涨至最高的26 78元 上周前4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超过32% 但近两个交易日股价明显回落 盘中下跌超过8% [1] - 古越龙山和金枫酒业5月以来到近期股价最高点累计涨幅分别超过32%和37 9% 近2个交易日股价也有明显回落 [1] - 黄酒股大涨背后是白酒股受禁酒令等消息面影响 部分投资者转向黄酒行业 政策预期与资本情绪主导了这波行情 [4] 黄酒行业业绩表现 - 2024年会稽山 古越龙山和金枫酒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 6% 8 6%和1% 净利润同比增长17 7% 3 5%和-94 5% [3] - 受春节备货前置影响 2025年一季度三家黄酒股的业绩增速有不同程度放缓 [3] - 会稽山管理层透露两款年轻化黄酒产品快速增长 其中气泡黄酒增长了476% 但年报中还没有明确数据体现 [5] 黄酒行业创新与挑战 - 主要黄酒企业通过加汽 降度 增加口味 养生等方式推出年轻化黄酒产品 蹭上了新酒饮的概念 [4] - 年轻化 低度化 基酒化等方向让黄酒有了破圈的可能 但消费场景越来越小仍是行业关键难题 [4] - 年轻化等创新给行业带来新活力 但品类仍未能摆脱区域销售 人群老化等困局 [1]
啤酒、饮料攻防战:互相卷进对方的赛道|新酒饮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09:02
新式酒饮市场扩容 - 酒业调整期持续演进,精酿啤酒、预调酒、无醇酒、果酒、米酒、西打酒、低度气泡酒、国产威士忌等新式酒饮持续扩容,成为酒业谋增量的重要方向 [1] - 酒企纷纷加码无酒精饮料等其他品类,打破酒水、饮料的界限 [1] - 鲜啤福鹿家以茶饮思路做精酿,推出6块6的鲜啤、9块9的IPA等低价产品,加快全国布局 [2][5] 啤酒企业跨界饮料 - 重庆啤酒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天山鲜果庄园汽水,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青岛啤酒整合崂山矿泉水、崂山可乐等饮料品牌 [6][9] - 啤酒与饮料在生产、渠道、供应链等环节高度协同,加码饮料业务有先天优势 [6]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收入接近1800亿元,切入碳酸饮料市场意味着找到另一个体量相当的天地 [12] 饮料企业反向加码酒饮 - 元气森林推出气泡酒"浪",东鹏饮料推出VIVI鸡尾酒,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也曾推出低度酒 [7][23][25] - 饮料企业的低度酒产品在市面上并未掀起水花,主要因目标消费群不清晰或市场投入不足 [26] - 5度以下的低度酒度数对男性消费者偏低且偏甜,5度以上预调酒需要较高费用投入铺货 [27] 行业竞争策略 - 啤酒企业从熟悉的既有业务出发,从优势市场拓展覆盖饮料品类 [16] - 低价是饮品的核心竞争指标,啤酒企业和饮料企业推新产品初期多掏费用换市场 [19][20] - 饮料行业门槛越来越低,3000箱定制生产降至1000箱,对产品创新迭代速度要求更高 [22] 未来发展展望 - 啤酒企业、饮料企业之间的攻防战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28] - 国外知名饮品企业的跨品类产品经历了漫长探索,但一旦抓住核心消费者就有机会成为长期热卖的大单品 [27]
从中秋、国庆拆解消费结构性变化逻辑:酒商的出路在哪里?
商业洞察· 2024-10-12 17:16
行业现状分析 - 中秋至国庆期间白酒行业消费疲软,高端品牌动销下滑5%-10%,次高端价格带下滑"双位数",仅100-300元大众价位带动销较好 [2] - 白酒产量连续7年下滑,2023年产量449.2万千升同比下降2.8%,2024年1-8月产量261.9万千升同比下降2.1% [8] - 葡萄酒产量从2012年138.2万千升降至约10%,进口量仅为巅峰时期三分之一 [10] 经销商困境 - 茅台酒批价波动下滑,名酒标品价格普遍"倒挂",线上补贴导致价格战 [2] - 传统利润来源受阻:茅台酒倒卖亏损,厂家返利和补贴减少 [6] - 经销商转向调货商模式,削弱客户培育和网络拓展功能 [6]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行为呈现"祛魅求真"特征,注重质价比和健康化 [14] - 饮酒观念从社交悦人转向健康悦己,传统酒品增长受阻 [14] - 新酒饮如梅见满足低酒度、轻负担需求,2023年9月同比增长超25% [15] 新酒饮代表案例 - 梅见3年成为10亿级品牌,构建完整产业供应链确保品质 [15] - 产品定位百元内价格带,适合家庭聚餐和餐饮佐餐场景 [19] - 2024年1-9月永辉渠道销售同比增长38%,9月单月增长超45% [22] 解决方案建议 - 经销商需调整产品结构,转向符合新消费趋势的品类 [21] - 梅见等新酒饮品牌具有利润确定性和增长潜力 [22] - 佐餐和家宴场景成为"蓝海"市场,替代传统商务宴请需求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