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棉布
icon
搜索文档
文明的辉煌在对话与融合中长存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文明之光,不是孤单的火炬,而是一座座灯塔,照亮彼此的前行路。在这光芒中,我们找到了归属, 也找到了自己。"在"观天下——大明的世界"展览结束语前,许多观众停驻,留影,与墙面文字无声对 话、深深共情。 南京博物院主办的这一展览自开展以来,始终保持着高热度,参观人数逾300万。为了让无法现场观展 的人们也能领略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宏阔图景,我们根据展览编写了这本《观天下:大明的世界》 (文物出版社出版),并在内容上有所延伸,满足那些意犹未尽的观众。 (作者为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对明代士大夫来说,利玛窦绘制的《山海舆地全图》《坤舆万国全图》,第一次向他们展示了明朝这 个"小世界"之外的宏大天地。面对如此真实的浩渺世界,中国人固有的天下观逐渐转变,开始思考世变 之由与因应之道,形成了"世界意识"。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启迪,互通共融,这一历史图景启示我们,文明的辉煌从不在孤立与隔绝中诞 生,而是在对话与融合中长存。 本书聚焦明代所处的14至17世纪,彼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如火如荼。明代中国人在中外文 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重构着天下观与世界观。 展柜里的银锭泛着金属的微光,这是明王朝连接世界的纽带;油画 ...
棉花:乐观情绪推动期价震荡上涨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30 14: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乐观情绪推动棉花期价震荡上涨,棉花趋势强度为0,呈中性态势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期货方面,CF2509昨日收盘价日涨幅0.29%,夜盘涨幅0.62%;CY2509昨日收盘价涨幅0.22%,夜盘涨幅0.32%;ICE美棉12昨日涨幅0.81%。CF2509成交量250,977手,较前日减少833手,持仓量875,506手,较前日增加11,714手;CY2509成交量7,428手,较前日减少1,999手,持仓量21,860手,较前日增加1,045手 [1] - 仓单方面,郑棉昨日仓单量10,302张,较前日减少32张,有效预报295张,较前日无变动;棉纱昨日仓单量2张,较前日无变动,有效预报3张,较前日减少1张 [1] - 现货方面,北疆3128机采棉价格15,010元/吨,较前日上涨40元,涨幅0.27%;南疆3128机采棉价格14,760元/吨,较前日上涨40元,涨幅0.27%;山东地区价格15,115元/吨,较前日上涨92元,涨幅0.61%;河北地区价格15,018元/吨,较前日上涨108元,涨幅0.72%;3128B指数价格15,109元/吨,较前日上涨89元,涨幅0.59%;国际棉花指数:M:CNCottonM价格76.27美分/磅,较前日上涨1美分,涨幅0.71%;纯棉普梳纱32支价格20,380元/吨,较前日无变动;纯棉普梳纱32支到港价21,933元/吨,较前日上涨9元,涨幅0.04% [1] - 价差方面,CF9 - 1价差较前日价差变动 - 60元/吨;北疆3128机采 - CF509价差较前日无变动 [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国内棉花现货交投大多冷清,市场观望情绪重,局部锁基差有成交,整体基差平稳。2024/25南北疆机采3129/29 - 30B杂3.5内销售基差在CF09 + 1300 - 1600,部分低价货源报1250 - 1300,兵团货源报1650 - 1750,内地自提。棉花出疆汽运费变动不大,北疆奎屯至山东菏泽汽运费约420元/吨,南疆阿克苏至山东菏泽汽运费约400元/吨 [1][2] - 国内棉纺织企业方面,纯棉纱价格止跌回升,主流价变化不大,局部厂家报价上调但接受度一般。纯棉布市场延续清淡,近期订单量少,厂家出货慢。家纺类坯布表现不及前期,南通地区织厂多无新订单,继续减产 [1][2] - 美棉方面,上周五ICE棉花期货延续反弹,因整体市场情绪乐观,市场等待周一凌晨USDA的面积展望和季度库存报告 [1][2]
棉花:关注下游需求和商业库存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25 09: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关注棉花下游需求和商业库存,当前棉花市场交投大多冷清,观望情绪重,期货价格有波动,美棉受交割和天气因素影响冲高回落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期货方面,CF2509收盘价13610元/吨,日涨幅1.08%,夜盘收盘价13565元/吨,夜盘跌幅0.33%,成交量322455手,较前日增加80295手,持仓量811996手,较前日增加35530手;CY2509收盘价19905元/吨,日涨幅1.04%,夜盘收盘价19860元/吨,夜盘跌幅0.23%,成交量7806手,较前日减少1999手,持仓量21344手,较前日增加1045手;ICE美棉12收盘价67.78美分/磅,日涨幅0.33% [1] - 仓单方面,郑棉仓单量10419张,较前日减少74张,有效预报300张,较前日无变动;棉纱仓单量2张,较前日无变动,有效预报0张,较前日增加2张 [1] - 现货方面,北疆3128机采棉价格14866元/吨,较前日上涨150元,涨幅1.02%;南疆3128机采棉价格14630元/吨,较前日上涨160元,涨幅1.11%;山东地区棉花价格14910元/吨,较前日下跌9元,跌幅0.06%;河北地区棉花价格14764元/吨,较前日下跌30元,跌幅0.20%;3128B指数价格14883元/吨,较前日下跌11元,跌幅0.07%;国际棉花指数:M:CNCottonM价格74.73美分/磅,较前日上涨1美分,涨幅0.90%;纯棉普梳纱32支价格20300元/吨,较前日无变动;纯棉普梳纱32支到港价21869元/吨,较前日下跌23元,跌幅0.11% [1] - 价差方面,CF9 - 1价差较前日增加60元/吨;北疆3128机采 - CF509价差较前日增加10元/吨 [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国内棉花现货交投大多冷清,观望情绪重,整体基差平稳,2024/25南北疆机采3129/29 - 30B杂3.5内销售基差在CF09 + 1300 - 1600,部分低价货源报1250 - 1300,兵团货源报1650 - 1750,内地自提;2024/25东疆哈密机采3129/29B杂3.5内主流销售基差报价暂在CF09 + 1000,内地自提 [2] - 国内棉纺织企业方面,纯棉纱市场变化不大,交投清淡,高价持续回落,主流价格平稳,纺企让价走货意愿降低;全棉布市场维持清淡,各地区织厂订单以小散单为主,整体减产,坯布成交价格视单量协商,多数织厂以优化现金流为主 [2] 美棉概况 昨日ICE棉花期货冲高回落,7月合约进入交割通知日减仓大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降雨过多可能影响棉花生长,ICE棉花12月合约一度反弹至68.4美分/磅,触及60日均线后获利了结,最终收盘在67.78美分/磅 [3] 趋势强度 棉花趋势强度为 - 1,取值范围在【 - 2,2】区间整数,强弱程度分类包括弱、偏弱、中性、偏强、强, - 2表示最看空,2表示最看多 [5]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关税战?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光学、农化制品、人造纤维、棉布、显示屏、家居用品、激光机床、图像投影仪、刀具、婴儿车、摩托车、抗生素、视频记录设备、先进制造业、消费电子及通讯设备、婴儿用品等 [1][4][10] 公司:小米、OPPO、vivo、比亚迪、奇瑞、长城、宁波拓普、三花、苹果、英特尔 [7][1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企业抵抗关税能力取决于多因素**:利润率高的企业更能承担关税,出口导向型上市公司 EBITDA 利润率中位数约 13%,生物制品、化学制药等行业 EBITDA 利润率超 25%,光学、农化制品等行业不到 10%;还取决于对美市场依赖度、产品可替代性、性价比和海外产业链布局,如人造纤维等对美依赖低产品受影响小,图像投影仪等竞争力强产品可转嫁关税,摩托车等加税仍具价格优势,有海外布局行业受冲击小 [1][2][4] - **短期应对关税措施**:提前囤货,从 2024 年 12 月延续到 2025 年一季度;调整贸易微观机制,包括布局海外中转仓、优先采用 FOB 模式、在合同中加入动态调整条款 [3][6] - **长期应对关税措施**:加速出口市场多元化,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份额;海外转移生产,如美国加征 30%关税促使企业出海 [6] - **海外投资新趋势**:投资国别多元化,扩展到东南亚、中东等地;投资环节重资产化,从贸易出海转向生产环节转移并建设本地化体系;投资协同化,供应商与主导企业一起出海;对政治不稳定国家投资轻资产化 [7] - **美国高额关税影响**:降低中国制造业直接赴美投资意愿,企业倾向通过 CAB 模式或借助当地成熟供应链生产 [8][9] - **特朗普政府关税豁免情况**:可能豁免中高端电子产品和民生刚需产业高额关税,已豁免部分消费电子及通讯设备 25%进口关税,考虑豁免婴儿用品高额进口附加费 [10] - **人民币汇率影响**:显著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盈利,外贸结算主要用美元,合同金额锁定美元使人民币收入不可控,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低 [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2025 年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多次波动,4 月前加征两个 10%反倾销税,后提至 20%,几轮调整后一度超 100%,中美会谈后降至 30%;企业在合同中提前设定动态调整机制,如关税超合同签订日税率 10%,超出部分买方承担 70%;企业对外投资保守,观望特朗普政策进展并根据关税博弈结果调整产业布局 [2][5]
中国棉花消费情况梳理-20250529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29 2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产业对需求感官差,一是内需和出口增速放缓,二是终端需求结构变化,导致纺织产业感受变差;但棉纺织产能扩张、棉花价格低等因素支撑国内棉花需求,使2024/25年度棉花需求同比增长 [2][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棉花表观消费数据和产业感官有差异 3月以来国内棉花商业库存降幅快,2024/25年度棉花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但下游纺织企业信心不足,市场反馈订单不理想且棉花被替代,表观消费数据和纺织产业感官有差异 [4] 纺织服装内需增速明显放缓、出口发生结构性变化 - 内需增速显著放缓,2025年1 - 4月国内纺织服装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3.1%,穿类网上零售额累计同比仅0.5%;服装和家纺类上市公司销售和库存数据也反映内需增速放缓,15家服装类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总和同比下滑2%,家纺类头部企业近2年数据走弱 [6][8] - 出口发生结构性变化,总体稳定但结构有差异,服装出口占比下降,纺织品出口占比上升;服装出口下降主要是对欧洲和日韩出口占比下降,对非主流经济体出口占比上升;纺织品出口增长主要是化学纤维和针织类纺织品,对非主流经济体出口占比上升,对美国和欧洲出口占比下降 [13][16][18] 棉纱产能扩张或是支撑棉花需求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0年以来棉纺纱产能持续上升,2024年接近1亿锭,比2021年增长1700万锭,产能扩张主要在山东和新疆;新增产能带来的棉花需求年平均增量是50万吨 [21] 国内棉花价格低价,限制了进口端的供应,刺激了一部分的囤货需求 - 供应端,本年度以来棉花进口量87万吨,同比少161万吨,比5年均值少71万吨;棉纱进口96万吨,同比少24万吨,比5年均值少20万吨,进口减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产棉花需求 [25] - 需求端,本年度前8个月棉纱出口量22.2万吨,同比增5.8万吨;棉布出口40.9亿米,同比多3.6亿米;偏低的棉花价格刺激了囤货需求,各环节增加库存,可能是2024/25年度棉花需求同比增长的原因之一 [27] 总结 产业对需求感官差,一是内需和出口增速放缓,二是终端需求结构变化导致订单模式改变;棉纺织产能扩张支撑国内棉花需求,特别是新疆和山东地区产能扩张抵消其他地区产能去化和开机率下降;低价棉花刺激囤货需求和出口,使2024/25年度棉花需求同比增长 [29]
突破垄断——广州体制的走私“虫洞”
经济观察报· 2025-05-26 15:47
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与衰落 - 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鸦片贸易和战争控制对华贸易,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英国政府取缔,标志着白银时代终结[2] - 公司垄断模式被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取代,贸易体系从国家主导转向"散商"主导的自由贸易[2] - 公司长期面临对华贸易逆差,需依赖散商资金网络填补缺口,1769—1792年散商注入2881万西班牙银元,覆盖93%茶叶采购成本[6] "散商"对贸易体系的冲击 - 三位苏格兰"乔治·史密斯"通过跨地域商贸活动(马德拉斯、孟买、广州)构建印太跨洋经济网络,推动茶叶、白银、棉布和鸦片流动[3] - 散商以年利率18%—22%向中国行商放贷,导致累计欠款429.6万银元,引发1779年广州金融危机[7] - 散商建立独立走私网络,利用印度棉花和鸦片与中国茶叶形成三角贸易,削弱公司垄断权[7] 广州体制与垄断结构对比 - 清朝十三行是防御性垄断,核心为政治维稳,松散官商联合体需承担外商走私连带责任(如伍秉鉴被罚16万两白银)[18] - 东印度公司是扩张性垄断,拥有军事、司法权,1757—1765年从孟加拉掠夺3700万英镑(占英国国库收入40%)[19] - 广州体制下十三行承担重税,1773—1835年累计捐银460万两,而东印度公司获国家军事支持将市场行为转化为殖民扩张[19] 工业革命对贸易格局的重塑 - 工业革命产能突破短缺经济限制,使自由贸易成为可能,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瓦特、斯密)成为思想与技术创新源头[14] - 散商推动英国政府1813年通过《印度贸易垄断废止法》,终结公司特权,将走私实践与斯密自由主义思想结合[9] - 清朝"一口通商"(1757年)与十三行制度原适应重商主义垄断,但工业革命催生的散商需求打破原有平衡[21] 三角贸易与经济地理 - 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通过商品(茶叶/鸦片/棉花)、资本与权力交织塑造近代亚洲经济格局[5] - 马德拉斯作为鸦片中转站(1640年起)、孟买作为棉花与鸦片输出港、广州作为茶叶出口与鸦片终端形成完整链条[3][4] - 散商利用公司财库系统转移白银支撑茶叶贸易,同时通过高利贷和走私构建独立盈利闭环[6][12]
魏桥纺织:“无人制造”造出两项全球第一
科技日报· 2025-05-15 07:23
"我们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智能纺纱设备,实现了生产全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以及在线监测信 息化。"4月30日,魏桥创业集团副总经理黄平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纺织业是魏桥创业集团的主导产业之一。近乎"熄灯生产,无人制造"的智能化场景,为魏桥纺织带来了 竞争力。目前,魏桥创业集团纱线、棉布两项产品产能均居全球第一。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 行榜上,魏桥创业集团以2023年度5202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列榜单第175位。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 魏桥纺织实现"开门红",出口额同比增长8.2%。 山东魏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桥纺织")的绿色智能化车间里,机器人是绝对的主角—— AGV机器人负责智能上包、并粗条筒智能化储运,智能码垛机器人在线对筒纱按质、按量细分分流, 细纱在线监测机器人对每个管纱质量进行测标……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在车间各场景中担起大任。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若参与国际竞争,人力成本是个绕不过去的坎。难题如何解决?对此,魏 桥纺织上线了自研的I3.0智能管理系统。他们在生产线上安装了15万个传感器,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 并与生产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联动,实现了设备的有序运转和高 ...
占据多个行业重要地位,印企靠“低端创新”经营非洲市场
环球时报· 2025-04-28 06:54
文章核心观点 印度商人在非洲多国金融、制药、电信、零售等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其采取家族式连续经营、团结协作、文化嫁接、低端创新等经营理念和模式,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攻击驱逐、垄断反噬、项目推进效率低等争议和挑战,未来或从“家族闭环”转向“利益共享” [1][3][11] 印度商人在非洲的经营模式和优势 家族式连续经营 - 印度人在非洲制药等行业注重家族式连续经营,家族成员紧密合作,保证企业稳定性和传承性,建立人脉和口碑 [3] - 多数印度家族企业坚持长期经营,如帕特尔商店坚持20年平价供应抗疟药,建立社区信任 [5] 团结协作 - 印度参展商在博览会上互动频繁,交流经验、分享信息、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形成强大合力 [4] 文化嫁接 - 在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印度教寺庙与本地基督教社区联合举办慈善活动,强化当地社会认同 [6] 低端创新 - 印度农业公司UPL太阳能滴灌设备成本仅为欧洲方案的1/3,适合缺电农村;仿制药企业西普拉压低抗艾滋病药价格,占非洲市场60%份额;零售家族超市通过“赊销 - 秋收结账”模式绑定农民消费群 [7] 忍受低利润率 - 与欧美企业相比,印度商人追求10%的稳定回报,而非50%的高风险收益 [8] 重视政商关系 - 在莫桑比克,印度商人普拉亚肯与当地政府合作密切,其公司业务多样 [8] 印度商人在非洲的发展现状 商业渗透广泛 - 印度裔在非洲经济各领域广泛渗透,从小生意到基建,从制药到高科技,从农业到服务业均有涉及 [10] - 印度企业主要投资金融、矿业、农业、基建、电信等领域 [10] 市场份额高 - 在东非,印度裔掌握70%的制造业和零售业;在乌干达坎帕拉,印度商人包揽80%的矿泉水标签印刷业务 [5] - 南非德班印度商人掌控80%的零售业 [12] 贸易额增长 - 2024年印非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印度成为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 [12] 印度商人在非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历史遭遇 - 1972年乌干达要求亚洲人限期离境,多数为印度裔;普通非洲人认为印裔奸诈狡猾,部分印裔商人放高利贷声名狼藉 [11] 商业争议 - 印度商人要求独家代理,引发“经济控制”争议,如南非德班抵制印度商铺游行,莫桑比克农民指控印度农业公司强占土地 [12] 企业短板 - 印度企业项目推进效率不高、交付时间经常延误,如埃塞俄比亚Fincha糖厂交付晚两年多 [12] 政府战略缺失 - 长期以来印度政府对非投资无明确战略,投资项目规模小,企业经营资质混杂 [13] 信任危机 - 新冠疫情期间,印度血清研究所退出向非洲供应新冠疫苗谈判,引发当地对印度制造商不信任 [13] 负面影响 - 印度商人形成行业垄断,阻碍非洲经济多元化转型;企业利润外流,制约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文化冲突和就业歧视问题 [14] 印度商人在非洲的未来发展方向 - 从“家族闭环”转向“利益共享”,如帕特尔劝说新商户让渡股份给本地合伙人,内罗毕印度商会外手机店推出“学徒计划”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