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发动机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研判: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国内发动机产量出现下行波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0 09:24
行业概况 -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被誉为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摩托车等领域 [2] - 根据动力来源不同可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双燃料发动机等,根据排列方式可分为直列发动机、V型发动机、水平对置发动机等 [2]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零部件供应环节,中游为发动机产品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为发动机应用需求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行业 [4] 产业现状 - 2024年我国发动机产量为2377668万千瓦同比下降15%,2025年1-4月累计产量778678万千瓦同比下降07% [6] - 华东地区发动机产量占比最大约为3883%,其次为西南、华南、华北地区占比分别为19%、1274%、1166% [8] - 航空发动机应用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国内发动机行业或迎来新增长机遇 [6] 产业下游 - 2024年我国燃油车市场整体销量127674万辆同比下降11%,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10][12] - 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使得传统燃油发动机的需求减少,进而影响了发动机整体产量 [12] - 航空旅行需求日益旺盛叠加货运航空的迅猛发展刺激了货机航空发动机的市场需求 [14] 企业格局 - 航空发动机领域国内市场仍高度依赖于美国通用电气、普拉特·惠特尼、罗尔斯·罗伊斯、赛峰等跨国企业的进口 [15] - 汽车发动机领域呈现传统燃油、新能源双赛道并行格局,外资品牌在高端燃油发动机领域仍具优势,自主品牌依托新能源技术迭代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扩张 [15][16] - 潍柴动力2024年营业收入215691亿元同比增长081%,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7464亿元同比增长192% [18] - 航发动力2024年营业收入4788亿元同比增长948%,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165亿元同比下降171% [20] 发展趋势 - 航空发动机行业正加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推动自主化与国产替代进程,军用航空发动机有望逐步改善供不应求的格局 [22] - 汽车发动机行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等高效节能技术普及,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技术成为主流 [23][24] - 发动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与国际合作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25]
【汉中】以重点项目“强健”产业“筋骨”
陕西日报· 2025-06-16 08:12
项目落地与产业链建设 - 陕西奥弗斯汽车发动机总成加工生产项目25天签约、3个月试生产,填补西乡县汽车发动机动力制造领域空白,与12家本地汽配企业形成产业链协同,产品远销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1][2] - 汉中市通过项目建产业链条、以链条聚产业集群,集中打造5个千亿级和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1][3] - 一季度汉中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6.6%,绿色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3%,重点产业链群成为高质量发展支撑[3] 汽车产业发展 - 汉中市抢抓新能源汽车机遇,发挥工业基础好、配套半径短、物流成本低优势,聚焦底盘系统、制动器系统、发动机零部件等细分领域,推动汽车配套产业成为新增长点[2] - 陕西奥弗斯动力科技拥有汽车零部件打孔定位、管内径检测等核心专利,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际华三五〇三服装汉中基地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和自动化设备,8条智能化生产线日产量3000多件,年产量预计130万套件,产值近3亿元[4][5] - 汉中市构建"研发+中试+孵化+应用"创新链,推动链主企业与上下游联合攻关,今年发布"揭榜挂帅"技术清单23项,转化科技成果56项[5] 营商环境优化 - 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涉企诉讼服务专门窗口,开辟快立、快调、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发放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6] - 汉中市通过降低企业时间、融资、用人等六大成本,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建立市县一体化运行机制、强化融资对接服务[7]
【行业政策】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7日-4月13日)
乘联分会· 2025-04-14 16:37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标准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正在征求《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 第3部分:风冷系统》等3项行业标准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17日 [3] - 三项标准分别针对风冷系统、加热器和直冷直热系统,将填补行业技术标准空白,统一评价体系 [4][7] - 风冷系统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7章,适用于电池风冷系统及零部件研发测试 [4] - 加热器标准适用于膜式加热器(PI加热膜、硅胶加热膜等)和非膜式加热器的研发测试 [8] - 直冷直热系统标准适用于以HFC-134a、HFO-1234yf为介质的直冷直热板 [9] 混合动力汽车用双电层电容器标准 - 正在征求《混合动力汽车用双电层电容器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意见,截止日期2025年6月6日 [12] - 标准修改采用IEC 62576:2018,增加了外观、极性标识等要求,补充了测试环境条件 [12][14] - 标准将规范混合动力汽车用双电层电容器产品质量,统一测试方法,便利产品开发与评价 [14] - 预期将显著提升电容器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15] 汽车发动机碳足迹与排放标准 - 正在征求《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汽车发动机》等两项行业标准意见,截止日期2025年5月21日 [16] - 碳足迹标准包括量化方法、清单分析等9章,将指导发动机企业开展节能减排优化 [17][18] - 排放核算标准明确了发动机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方法等,适用于以发动机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19] - 标准将解决当前核算边界模糊、数据来源混杂问题,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