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饰件总成
icon
搜索文档
领益智造营收规模连续5季超百亿 拟24亿收购浙江向隆拓展汽车业务
长江商报· 2025-10-31 08:00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全资子公司领益科技拟以24.04亿元现金收购浙江向隆机械有限公司合计96.15%股权 [1][2] - 交易完成后,浙江向隆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 - 业绩承诺方承诺浙江向隆2025至2027年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75亿元、2亿元及2.25亿元,三年累计不低于6亿元 [3] 被收购方浙江向隆业务概况 - 浙江向隆是一家以专业研发、制造、销售汽车等速驱动轴、传动轴为主的汽车零部件厂商 [2] - 客户广泛覆盖大众、丰田、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及燃油车整车厂商,以及庞巴迪、北极星等全球全地形车头部品牌 [2] - 财务数据显示,浙江向隆2024年营业收入19.94亿元,净利润1.27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69亿元,净利润0.92亿元 [2] 收购战略意图与协同效应 - 本次收购可与公司现有动力电池结构件业务及拟收购的汽车饰件总成业务形成协同,完善汽车领域产品矩阵 [3] - 旨在为迎合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奠定基础,丰富收入结构 [3] - 公司正积极拓展汽车散热模组、车内软包产品、充电产品和车载充电机等,并已切入车用刹车系统一线品牌客户体系 [6] 公司财务状况与资金支持 - 根据三季报,截至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达45.8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4.46亿元,有足够资金支持此次收购 [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65亿元,同比增长12.91%;归母净利润为10.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28% [2][5][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90亿元,同比增长19.25%;归母净利润19.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66% [5] 公司业务发展历程与近期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已连续5个季度超过百亿规模,此前四个季度营收分别为123.7亿元、126.9亿元、114.9亿元、121.3亿元 [2][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4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5%至17.53亿元,主要由于成本增加以及资产减值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83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5.01%;AI终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8.65亿元,营收占比为88.32% [6] 公司在汽车领域的持续布局 - 此次收购并非公司首次收购汽车零部件公司,2025年6月公司公告拟以3.32亿元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 [3] - 江苏科达是奇瑞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理想汽车等多家知名整车厂商的一级供应商 [3] - 2024年,公司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实现收入21.17亿元,营收占比为4.79% [6]
千亿巨头,大动作不断!
中国基金报· 2025-10-30 00:15
重大战略举措 - 公司全资子公司领益科技拟以24.04亿元现金收购浙江向隆机械有限公司96.15%的股权 [2]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6] 收购交易细节 - 交易价格为24.04亿元,占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2.09% [11] - 交易采用收益法评估,浙江向隆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25.10亿元,较其归母所有者权益增值16.83亿元,增值率达203.55% [14] - 业绩承诺方承诺浙江向隆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75亿元、2亿元、2.25亿元,累计不低于6亿元 [15] 收购标的概况 - 浙江向隆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销售汽车等速驱动轴、传动轴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3] - 客户覆盖大众、丰田、长城汽车、比亚迪、蔚来、零跑等主流新能源及燃油车厂商,以及庞巴迪、北极星等全球全地形车品牌 [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浙江向隆总资产23.35亿元,净资产8.27亿元;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94亿元、9.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9204.89万元 [13] 战略协同与布局深化 - 收购旨在加速深化公司在汽车产业的布局,完善汽车产业产品矩阵 [5][13] - 浙江向隆业务与公司现有动力电池结构件产品及拟收购的汽车饰件业务具有较强协同性 [13] 近期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39.65亿元,同比增长12.91%;归母净利润10.12亿元,同比增长39.28% [17][18]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AI终端产品进入新品发布季,新产品量产交付及产线稼动率提升 [18] - AI终端硬件产品已成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 [6] 国际化战略与全球布局 - 筹划港股IPO旨在进一步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加强海外业务布局,拓宽海外并购和融资渠道 [6] - 公司海外工厂收入大幅增长,海外基地已实现全面本土化运营 [20] - 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58个生产据点及研发中心 [20]
“果链”公司0.5亿投入人形机器人,领益智造募投项目巨变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11:55
公司动态 - 领益智造控股股东领胜投资减持259.9万张可转债,占发行总量12.16% [1] - 公司2024年底发行2137.41万张可转债募资21.37亿元,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曾芳勤合计认购占比61.11% [1] - 公司变更可转债募投项目,调减田心制造中心等项目资金,新增0.5亿元投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4][8] 募投项目调整 - 原募投项目包括六大方向:两个制造中心建设及四个产品/产线项目,强调区域协同、成本优化及智能穿戴设备产线升级 [2][3] - 调整后:田心制造中心投入降至1.65亿元,智能穿戴设备产线投入降至0.57亿元,新增碳纤维项目7.43亿元及人形机器人项目0.5亿元 [4] - 平湖制造中心用途变更,原计划由深圳赛尔康负责智能终端部件产能提升,现改为租赁厂房生产电源适配器,平湖设施转作他用 [5][6] 人形机器人布局 - 公司宣称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技术及结构件产品,技术积累支持人形机器人项目 [10] - 行业对比:宇树科技2024-2025年融资17亿元,银河通用三轮融资23亿元,星动纪元融资9亿元,公司0.5亿元投入规模较小 [8] - 人形机器人领域已有汇川技术、绿的谐波等龙头布局,技术门槛较高 [10] 跨界战略 - 公司2009年进入苹果供应链,2019年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2021年收购浙江锦泰电子拓展汽车结构件业务 [12] - 2024年拟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估值5.05亿元,增值率104.06%),标的为奇瑞、比亚迪等车企一级供应商 [12][1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账面商誉23.46亿元,减值准备11.72亿元,收购江苏科达将新增商誉1.95亿元 [13]
从果链到车链,领益智造超3亿元跨界收购江苏科达
国际金融报· 2025-04-23 20:39
收购交易概况 - 领益智造计划以3.32亿元收购江苏科达斯特恩汽车科技66.46%股权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07亿元 [1] - 交易需通过监管部门批准 采用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组合方式完成 [1] 标的公司业务与客户 - 江苏科达专注于汽车饰件总成研发设计生产 是奇瑞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理想汽车、江淮汽车等多家整车厂商的Tier1供应商 [1] - 主要配套车型包括智界S7、艾瑞泽8、星纪元ES、奇瑞iCarV23、荣威D7、捷途X70、腾势D9、比亚迪夏、比亚迪海豹、理想L7/L8/L9等 [1] 财务表现与估值 - 江苏科达2023年营收8.15亿元 2024年营收8.99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1.99万元和4097.88万元 [2] - 标的公司100%股权评估值5.05亿元 较账面净资产2.47亿元增值2.58亿元 增值率104.06% [2] 业绩承诺条款 - 交易对方承诺江苏科达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700万元、5600万元和6500万元 [2] 战略转型意义 - 收购将使领益智造汽车业务实现从Tier2向Tier1供应商转型 增强客户粘性并保障业务稳定性 [3] - 公司获得汽车内外饰件系统零部件及模具设计制造能力 深化汽车产业布局 [3] 公司背景与业务演进 - 领益智造前身为2006年成立的领益科技 2018年重组上市 专注精密功能件、结构件和模组业务 [3] - 自2009年起为苹果Mac供应零部件 后扩展至苹果所有主要产品线提供数千种组件 [3] 行业转型趋势 - 多家果链企业包括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和长盈精密正探索智能汽车领域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4] 现有汽车业务基础 - 领益智造已布局动力电池结构件产品 包括方壳、电芯钢/铝外壳、圆柱电芯铝壳、顶盖、盖板、防爆阀等 [4] - 同时生产柔性软连接母排、注塑件等汽车精密结构件 并拓展散热模组、车内软包、充电解决方案领域 [4]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领益智造2024年营收442.11亿元 同比增长29.56% 但归母净利润17.53亿元同比下降14.5% [4] - AI终端业务占比92% 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营收21.17亿元 占比仅4.7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