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货船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江苏出口各类船舶突破千亿元 超去年全年
央视新闻· 2025-10-28 10:17
江苏省船舶出口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江苏省船舶出口总额达1078.4亿元,同比增长38.3% [1] - 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并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1] - 较去年提前3个月突破千亿元大关 [1] 出口主体与船型结构 - 民营企业船舶出口额为323.6亿元,占总出口额比重超过30% [1] - 液货船出口同比大幅增长134.2% [2] - 集装箱船出口同比增长12.7% [2] 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 行业锚定船舶海工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 - 着力打造通泰扬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 [2]
2025年8月中国液货船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38艘和16.74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10-27 11:04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液货船出口数量为38艘,同比增长72.7%,出口金额为16.74亿 美元,同比增长157.9%。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原油运输船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近一年中国液货船出口情况统计图 ...
解析上海经济向上曲线的“密码”
解放日报· 2025-10-23 09:31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GDP增速为5.5%,高于全国水平并超出市场预期,较上半年的5.1%有所提升 [1] - 工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多个行业指标较上半年出现明显改善 [1]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2] 工业与新动能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三大先导产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快于全市工业2.8个百分点 [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至44.1% [2] - 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9.6%、10.9%和10.3% [2] - 1至8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3%,工业企业利润率达6.3% [3] - 通过“降本增效17条”等政策,2023年为工业企业降本超520亿元,2024年目标再降本60亿至80亿元 [3] 金融与信息服务业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增长9.8% [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高于金融业 [6] - 上交所成交额增长38.4%,上期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4] - 证券营业部成交额同比增长达95.2% [5] - 服务业占GDP比重逐年升高,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为74.1%、75.2%、78.2%和79.1% [6] 外贸与出口表现 - 前三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5.4%,第三季度进出口规模创单季历史新高,9月进出口4059亿元 [8] - 出口同比增长11.3%,增速较全国高4.2个百分点 [8] - 三大先导产业出口1936.7亿元,增长10.3%,其中医药品、西药原料药出口分别增长21.5%和40.7% [9] - 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高端机床、石化机械出口分别增长41.6%、39%、36.5%、29.6% [9] - “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6.3%,锂电池出口321.5亿元增长20.7%,混动汽车出口196.1亿元增长2.1倍,液货船出口206.3亿元增长82.7% [9][10] 消费与旅游业复苏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7月、8月、9月分别增长7.8%、13%和9.2% [11] - 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9.7% [11] - 体育娱乐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7%、22.1%、28.2% [11] - 旅游入境人数达636.6万人次,同比增长37% [11] - 发放两轮10亿元“乐·上海”服务消费券及增发文化、观赛消费券 [11]
上海市前三季度外贸“阶梯式”上行 9月份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
新华财经· 2025-10-22 21:46
整体外贸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总值3.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 [1] - 出口额为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进口额为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 [1] - 进出口规模呈阶梯式上行,第一、二、三季度规模分别为1.01万亿元(同比下降2.5%)、1.14万亿元(同比增长7.2%)、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9月单月进出口额4059亿元,突破4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5%,其中出口增长9.4%,进口增长15% [1] 主要贸易主体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1.32万亿元,同比增长27.1%,拉动全市外贸增长8.9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39.5%,较去年同期提升6.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1] 主要贸易市场 - 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显著,其中对东盟进出口4748.2亿元(增长12.5%)、对中东进出口1211.3亿元(增长22.9%)、对非洲进出口1128.5亿元(增长32.5%) [2] - 对印度进出口741.4亿元,同比增长33%;对墨西哥进出口606.9亿元,同比增长17.4% [2] - 对欧盟进出口6003.1亿元,同比微降0.4% [2] 主要出口产品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强劲,集成电路出口1505.4亿元(增长10%)、通用机械设备出口290亿元(增长25%)、电气控制装置出口277.2亿元(增长20.5%) [2] - 绿色航运装备液货船出口206.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2.7% [2] -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品出口1121.7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锂电池出口321.5亿元,增长20.7% [2]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496.3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纺织服装出口882.7亿元,增长2.7% [2] 主要进口产品 -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6015.8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总体进口高5.3个百分点 [3] - 关键设备及零部件进口增长突出,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22.6%、电脑及其零部件进口增长16.1%、飞机进口增长1.2倍、飞机零部件进口增长30.2% [3] - 消费品进口3585.4亿元,同比下降6.5%,但乳品进口增长19.7%、水果进口增长15.3%、肉类进口增长2.8% [3] - 大宗商品进口2148.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金属矿砂进口增长10.4% [4]
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规模呈现“阶梯式”上行走势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8:56
总体进出口走势 - 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总值达3.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 [1] - 进出口规模呈阶梯式上行,第一、二、三季度进出口额分别为1.01万亿元(下降2.5%)、1.14万亿元(增长7.2%)、1.19万亿元(增长11.3%) [1] - 9月单月进出口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059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出口增长9.4%,进口增长15% [1] 按企业类型划分 - 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强劲,前三季度进出口值为1.32万亿元,大幅增长27.1%,拉动全市外贸增长8.9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39.5%,为历史最高值,较去年同期提升6.7个百分点 [1] 主要贸易伙伴 - 对东盟、中东、非洲进出口值分别增长12.5%、22.9%、32.5%,对印度、墨西哥进出口值分别增长33%、17.4% [1] - 对欧盟进出口值微降0.4% [1] 主要出口产品 - 集成电路、通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装置出口值分别增长10%、25%、20.5% [2] - 绿色航运装备液货船出口值大幅增长82.7% [2]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增长6.3% [2] 主要进口产品 -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值增长6.4%,增速比总体进口值高5.3个百分点 [2] - 消费品进口值整体下降6.5%,但乳品、水果、肉类等民生类消费品进口值分别增长19.7%、15.3%、2.8% [2]
前三季度上海外贸逐季向好 9月份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7:26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总值3.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 [1] - 出口额为1.48万亿元,增长11.3%,进口额为1.86万亿元,增长1.1% [1] - 外贸规模呈现逐季阶梯式上行,一、二、三季度进出口规模分别为1.01万亿元(下降2.5%)、1.14万亿元(增长7.2%)、1.19万亿元(增长11.3%) [1] - 9月单月进出口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059亿元,增长12.5%,其中出口增长9.4%,进口增长15% [1] 出口产品结构 - 主要工业品出口表现强劲,集成电路出口1505.4亿元增长10%,通用机械设备出口290亿元增长25%,电气控制装置出口277.2亿元增长20.5% [1] - 绿色航运装备液货船出口206.3亿元,大幅增长82.7% [1] - "新三样"产品出口1121.7亿元,增长6.3%,其中锂电池出口321.5亿元,增长20.7% [1] 市场主体结构 - 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增长主要动力,实现进出口1.32万亿元,增长27.1%,拉动全市外贸增长8.9个百分点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占全市比重达39.5%,较去年同期提升6.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2] 国际市场分布 - 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显著,对东盟进出口4748.2亿元增长12.5%,对中东进出口1211.3亿元增长22.9%,对非洲进出口1128.5亿元增长32.5% [2] - 对印度进出口741.4亿元增长33%,对墨西哥进出口606.9亿元增长17.4% [2] 进口产品结构 - 产业升级带动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进口高新技术产品6015.8亿元,增长6.4%,增速高于总体进口5.3个百分点 [2] - 关键设备及零部件进口增速突出,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22.6%,电脑及其零部件进口增长16.1%,飞机进口增长120%,飞机零部件进口增长30.2% [2] - 消费品进口3585.4亿元,下降6.5%,但民生类消费品如乳品进口增长19.7%,水果进口增长15.3%,肉类进口增长2.8% [2] - 大宗商品进口2148.1亿元,增长2.5%,其中金属矿砂进口增长10.4% [2]
从落后到反超全国4.2个百分点 上海外贸出口凭什么“逆袭”
第一财经· 2025-10-22 12:45
"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 员詹宇波对第一财经表示,三季度外贸增长既是产业升级阶段性成果的展现,也因为出口市场进行了多 元化调整。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贡献显著,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全国外贸的结构类似,上海出口的市场格局的确改变了。面对欧美市场占比有所下降的现实压力,新 兴市场不仅补上了缺口还带来了新增量。 前三季度,一方面,上海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为6003.1亿、3257.2亿元,分别下降0.4%、8.1%,合 计占全市外贸总值的27.7%,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非传统市场进出口增长8.7%,贡献率 达87.8%。尤其在出口市场开拓上,对巴西、印度等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增长27.7%,对非洲增长79.2%。 首先,在市场格局的调整中,企业的全球化已从初期的"卖产品"升级为涵盖技术、资本与管理的价值输 出,并在与本地化共赢的思维中实现产业链的系统性落地,同时反向赋能中国的制造转型。 从开局落后全国到大幅反超,上海三季度外贸强势"逆袭"。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增长5.4%,增速超过全国1.4个百分点。其中, 出口增势更加明显 ...
从落后到反超全国4.2个百分点,上海外贸出口凭什么“逆袭”
第一财经· 2025-10-22 12:23
前三季度,一方面,上海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为6003.1亿、3257.2亿元,分别下降0.4%、8.1%,合 计占全市外贸总值的27.7%,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非传统市场进出口增长8.7%,贡献率 达87.8%。尤其在出口市场开拓上,对巴西、印度等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增长27.7%,对非洲增长79.2%。 首先,在市场格局的调整中,企业的全球化已从初期的"卖产品"升级为涵盖技术、资本与管理的价值输 出,并在与本地化共赢的思维中实现产业链的系统性落地,同时反向赋能中国的制造转型。 作为工业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电气集团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利润实现"双增长", 其中海外营收已占集团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在高端装备和软件等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及国产化替代的 同时,上海电气在海外市场取得一系列突破。比如,旗下企业成功实现首根自主研发5G70船用低速柴 油机曲轴出口,风电集团接连中标波黑两个风电项目,振华轴承在保加利亚的首个欧洲工厂也进入调试 阶段。 从开局落后全国到大幅反超,上海三季度外贸强势"逆袭"。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增长5.4%,增速超过全国1.4个百分点。其中, 出口增势更加明 ...
2025年6月中国液货船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24艘和10.39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8-28 09:27
液货船出口表现 - 2025年6月中国液货船出口数量达24艘 同比增长50% [1] - 同期出口金额为10.39亿美元 同比增长170.5% [1] 数据来源说明 - 出口数据源自中国海关 [1] - 统计图表由智研咨询整理 [1]
2025年中国液货船行业分类、发展背景、进出口情况、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2025年上半年液货船出口额同比增长91.73%,江苏省出口量全国第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2 09:21
液货船行业概述 - 液货船是专门运载液态货物的船舶,分为油船、液化气船和液体化学品船三类 [3] - 油船根据载重吨位可分为通用型、灵便型、巴拿马型、阿芙拉型、苏伊士型和超级油轮(VLCC) [3] - 液化气船用于运输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液体化学品船用于运输醚、苯、醇、酸等液体化学品 [3] 行业发展背景 - 水运承担全球90%以上国际贸易量,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5] - 中国水运货运量从2017年66.57亿吨增长至2024年98.11亿吨,年复合增长率5.7% [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水运货运量48.96亿吨,同比增长4.27% [5] - RCEP和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为液货船行业创造有利条件 [5]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等原材料及设计配套设备 [7] - 中游为液货船制造,涵盖船体建设、舾装和涂装三大部分 [7] - 下游涉及原油、成品油、液化气等特殊货物运输及租赁维修服务 [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生铁产量4.35亿吨(同比降0.8%),粗钢产量5.15亿吨(同比降3%),钢材产量7.34亿吨(同比增4.6%) [8]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液货船进口量2艘金额1.73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口量1艘金额4.68亿元(同比增170.52%) [10] - 2024年出口量222艘(同比增54.17%)金额441.85亿元(同比增48.98%) [10] - 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136艘(同比增37.37%)金额297.61亿元(同比增91.73%) [10] - 2025年上半年江苏省出口42艘(同比增147.06%),浙江28艘,上海24艘 [11] - 行业突破包括全球首艘商用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交付和多项清洁能源船舶开工建造 [14] 企业格局与重点企业 - 形成以中国船舶集团为龙头,大连船舶重工、中远海运发展等央企为核心,江苏新扬子等地方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17] - 中国船舶2024年船舶修造及海洋工程营收753.74亿元(同比增7.03%) [20] - 中船防务2024年造船产品营收167.27亿元(同比增26.39%),承接新船订单12型56艘总值250亿元 [22] 行业发展趋势 - 大型化:开发专业化船型满足不同液态货物运输需求 [24] - 专业化:在LNG运输船突破薄膜型围护系统技术,化学品船实现多品种同步运输,液化气体船实现液氨/LPG自主建造 [25] - 绿色化:研发LNG/氨双燃料系统,优化船体设计节能装置,开发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等新型绿色船型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