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创新药ETF(513120)

搜索文档
ETF持续活跃 成交额再破4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4:16
8月14日半导体股再度走强,相关ETF也水涨船高。截至收盘,全市场涨幅前十的ETF中有5只半导体、 芯片相关品种,其中,芯片ETF(159995)涨幅为1.76%。 ● 本报记者 张凌之 8月14日,市场全天震荡,创业板指调整幅度较大。半导体股再度走强,相关ETF涨幅居前。全市场涨 幅前十的ETF中,有5只半导体、芯片相关品种。ETF当日成交额再次突破4000亿元,达4351亿元,与 前一交易日相比,成交额增加近25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只ETF成交额突破200亿元。 数据显示,8月13日科创债ETF嘉实获资金净流入最多,净流入额达40.77亿元,这也使得科创债ETF嘉 实成为首只规模突破200亿元的科创债ETF。 半导体相关ETF涨幅居前 中信证券分析称,当前半导体周期处上行通道,人工智能(AI)持续强势,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进入 复苏阶段。未来,AI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中国半导体厂商在AI产业发展中受益程度 有望显著提升,投资逻辑可分为两条主线,云端看自主掌握,终端看下游增量。 当日全市场涨幅居前的ETF榜单中,出现了一只港股通非银ETF,涨幅超1%。中国平安近日举牌中国太 保H股的消息成 ...
159509,提示溢价风险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20:20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8月5日港股创新药板块爆发,全市场涨幅前十的ETF中9只为港股创新药相关ETF [1][4]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收涨3.17%领涨全市场,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涨3.11%紧随其后 [4][5] - 银华基金指出创新药企成本下降、获批数量大增(上半年43个创新药获批,同比增59%),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量攀升推动行业增长 [5] ETF市场交易动态 - 短融ETF(511360)成交额达225.09亿元居首,8只ETF成交额破百亿元,包括银华日利ETF(511880)180.01亿元、上证公司债ETF(511070)169.05亿元 [2][9][10] - 科创债ETF持续吸金,上周科创债ETF易方达(551500)获41.39亿元净流入,香港证券ETF(513090)、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净流入均超30亿元 [11][12] 行业及市场展望 - 机构预计2025年医药生物行业业绩企稳向上,创新药ETF可分散个股风险并捕捉行业红利 [6] - 富国基金建议关注科技成长(AI、军工、创新药)、政策倾斜领域(内需消费、新能源)及红利资产 [13] - 招商基金认为港股科技板块因高成长性和技术壁垒或成资金重点方向,盈利修复驱动行情 [13] ETF产品动态 - 鹏华恒生指数ETF(159271)将于8月11日上市交易并开放申赎 [14] - 鹏华ESGETF(159717)因净值连续4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面临终止风险 [14] - 纳指科技ETF(159509)溢价显著,景顺长城提示交易风险并可能采取停牌措施 [3][15] 其他市场表现 - 国联中证500ETF(515550)跌1.27%,科创芯片、云计算主题ETF跌幅居前 [7][8] - A股银行、通信、钢铁板块领涨,沪指站上3600点 [4]
港股估值持续修复 四大赛道ETF受机构关注
中证网· 2025-08-05 17:13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7月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均超过2 8%,恒生港股通涨幅达4 7% [1] - 港股市场迎来内资与外资共振式流入,资金面持续宽松 [1] - 港股相对A股仍处于合理估值区间,重点关注五大方向:互联网与AI龙头、港股创新药、资源与大宗商品、新消费、非银金融机构 [1] 行业投资方向 - 互联网与AI龙头估值仍较低,具备投资价值 [1] - 港股创新药预期反转持续发酵,中长期配置价值突出 [1][3] - 资源与大宗商品受益于反内卷政策 [1] - 新消费基本面持续强势,贴合Z世代消费潮流 [1][2] - 非银金融机构业绩持续改善,趋势有望延续 [1][3] 相关ETF产品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覆盖小米、腾讯、中芯国际等30家科技企业,前十大成分股权重超70%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今年以来收益超100%,规模突破160亿元,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布局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等龙头 [2] - 恒生消费ETF(159699)跟踪恒生消费指数,成分股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50家港股消费龙头 [2] -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规模达125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超40%,覆盖中国平安、友邦保险等龙头险企及港交所 [2] 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估值修复与资金面宽松双重驱动 [3] - 反内卷政策深化及全球通胀预期升温,科技与医药板块中长期配置价值突出 [3]
收涨3.17%!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单日涨幅全市场居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6:13
市场表现 - 沪指8月5日收盘站上3617.6点创阶段新高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全天成交额突破110亿元收盘大涨3.17%涨幅居全市场ETF首位 [1] - 该ETF年内收益超105%最新规模突破160亿元成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翻倍ETF [1] 行业基本面 - 国内创新药企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达成超百亿美元海外授权合作推动行业估值修复 [1]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药43款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 [1]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市盈率TTM为40.06倍处于历史42%分位估值具备性价比 [2] 指数与成分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生物制药与化学药权重占比达92.5% [2] - 指数集中布局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等龙头公司 [2] 机构观点 - 中金公司认为国产创新药从跟随时代走向FIC/BIC创新未来10年将深度参与全球市场 [2] - 长江证券指出A/H两地医药公司溢价格局边际收窄港股医药资产或迎价值重估 [2] - 市场分析人士强调行业进入"真创新、真国际化"阶段现金流改善预期明确 [2]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年内收益翻倍!规模突破15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5:27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震荡收涨 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 多只相关ETF涨幅居前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单日成交额突破116亿元 单日收涨4.42% 实现四连阳 [1] - 该ETF年初以来涨幅超105% 最新规模突破151亿元 成为全市场1234只ETF中规模最大的"翻倍基" [1] 指数与成分股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紧密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 聚焦港股不超过50家创新药研发公司 [1] - 指数中生物制品与化学制药行业权重占比高达92.5% 是纯度较高的创新药主题指数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龙头药企 合计权重达67.94% [1] - 该ETF支持T+0交易机制 提供高效资金流动性和操作灵活性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2025年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推出16条具体支持举措 行业进入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期 [2] - 中国创新药企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跨境License-out交易占比从2017年低位攀升至2024年超60% 首付款金额屡创新高 [2]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潜在120亿美元合作协议 验证国产创新药国际认可度 [2] 行业前景 - 截至2024年底 中国成为创新药研发数量第一的国家 源头创新成果逐步显现 [2] -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 临床数据驱动和BD预期强化 创新药板块正迎来系统性估值重塑 [2] - 广发证券医药团队认为 行业在"研发-支付-保障"全链条政策支持下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2]
基建、周期全线爆发 全市场百余只ETF单日涨超2%
中证网· 2025-07-22 18:55
市场表现 - A股延续强势格局 沪指五连阳再创年内新高 全天成交额达1 93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2000亿元 全市场902只ETF上涨 占比达73 5% [1] - 老基建 中字头 能源资源板块集体爆发 资金持续涌入低估值周期品种 相关ETF表现亮眼 有106只ETF单日涨超2% [1] 广发基金ETF产品表现 - 广发基金旗下9只ETF单日涨幅超2% 数量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1] - 基建50ETF(516970)单日大涨5 56% 单日成交额超11亿元 近4日累计涨超12% 最新规模近30亿元 是全市场规模最大 交投最活跃的基建品种 [1] - 工程机械ETF(560280)单日涨幅4 9% 上一交易日获资金净买入2000万份 最新规模约1 78亿元 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品种 [1] - 能源ETF广发(159945)涨超4 5% [1] - 材料ETF(159944) 稀有金属ETF(159608) 央企创新ETF(515600)等覆盖周期与基建主线 单日涨幅均超2% [2] 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单日成交额达108 49亿元 最新规模超145亿元 规模 交投位居全市场医药类ETF首位 [2] - 截至7月21日 港股创新药ETF近1年净值上涨118 18% [2]
创新药大反攻 港股创新药ETF盘中价再创历史新高
中证网· 2025-07-15 15:13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盘中一度涨超3% 盘中价再创历史新高 成交额突破90亿元 居全市场医药类ETF第一 [1] - 近1个月获资金净买入超11亿元 日均成交额达68亿元 最新规模超136亿元 为全市场规模最大 交投最活跃的创新药品种 [1] - 近一年回报达101.62% 位列全市场国际股票型基金第一 [1]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优势 - 2019年至今 港股创新药指数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医药指数 波动率明显低于其他医药指数 [1] - 夏普比例远好于其他主要医药指数 指数弹性更大也更抗跌 [1] 港股创新药配置优势 - 港股创新药是更纯粹的创新药指数 [2] - 前十大样本对创新药投资的代表性较高 [2] - 中国药企在海外市场的License-out交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现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全球竞争力 [2] - 在政策与AI加持下 创新药有望在2025-2026年迎来收获期 [2] 产品信息 - 场外投资者可关注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的联接基金(A份额:019670 C份额:019671) [2]
药企“卖青苗”是贱卖资产吗?资深律师解析创新药BD交易背后的隐秘博弈:“报价优渥”的交易并不总是最佳选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2 09:01
创新药板块表现 - 2025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成为成长赛道最大黑马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一年收益率达103% 在全市场963只成立满一年的ETF中仅有7只实现业绩翻倍 [1] 行业动态与BD交易 - 全球医药巨头加速在华BD交易 本土Biotech企业License-out活动升温 赴港上市创新药企数量增加反映本土原研药全球影响力提升 [2] - 资本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投资人关注领域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转向ADC T Cell Engager GLP-1 小核酸药物等差异化产品 更看重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潜力 [11] - 高质量BD交易显著提升企业估值预期 跨国药企的尽调背书增强投资人信心 IPO与BD交易存在协同效应 前者为后者降低信息不对称门槛 [12] IPO挑战与策略 - 港股18A章上市存在非标准化挑战 案例显示合并阶段临床试验设计面临监管解释模糊问题 需补充技术细节 监管沟通记录等多维度材料 [4][7] - IPO时机选择至关重要 市场情绪冷淡期可能导致估值大幅低于预期 需平衡融资需求与市场周期 [8] - 2018-2024年港股生物医药经历完整周期 2024年市场重新升温 企业需根据不同周期调整资本故事叙述方式 [10] BD交易深度博弈 - "卖青苗"现象引发行业争议 部分企业通过早期管线变现反哺研发 但估值体系不成熟导致负面标签 实际可能提升成药概率并通过里程碑付款获得长期回报 [14][15] - 交易结构设计比首付款更重要 需植入勤勉责任条款(如研发节点要求) 混合收益结构(股权+转售分成)可保护长期利益 避免合作方资源投入不足导致项目搁置 [16] - 案例显示海外药企可能因资源不足延误开发 合同需设定违约赔偿或终止权机制 确保药物开发连续性 最终标准是药物能否惠及患者而非单纯交易金额 [15][16] 代表性企业与服务案例 - 科律律师事务所服务客户包括信达生物 荣昌生物 康方生物 维昇药业等港股上市药企 并协助完成与GSK 辉瑞 礼来 赛诺菲等跨国药企的License-out交易 [2] - 维昇药业(长效生长激素) 南京维立志博(自身免疫疾病抗体药)等企业因产品差异化优势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11]
政策助力+估值历史低位,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规模首破140亿元大关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45
资金流入与规模增长 -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1个月累计获资金净流入29.28亿元,最新规模达140.98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该ETF成为全市场规模最早突破140亿元的创新药类ETF,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创新药类ETF [1] - 近1月日均成交额达76亿元,居同类产品首位,叠加T+0交易机制,为资金高效配置提供便利 [1] 政策支持与行业转型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项支持政策,行业进入系统性扶持新阶段 [1] - 政策深化将加速药企从"仿创"向"首创"转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1] - 国内创新药"国际化+自主可控"的双轮驱动逻辑正逐步兑现,板块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1] 业绩表现与估值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一年回报率达97.69%,在全市场932只非货ETF中排名前十 [2]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当前市盈率35.65倍,处于近5年18.8%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2]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67.94%,集中覆盖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全球化创新药企 [2] 商业模式与市场趋势 - 2025年一季度港股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额同比激增222%,印证"研发在中国,变现于全球"的商业模式已成规模 [2] - 南下资金持续加速流入港股市场,主要流向港股创新药、AI、新消费等核心资产 [2] - 港股创新药板块兼具"稀缺性+高弹性"特征,叠加政策红利与估值低位,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3] 指数表现对比 - 港股创新药指数今年涨跌66.0%,市盈率36倍,处于发布以来38%分位数 [4]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今年涨跌16.1%,市盈率21倍,处于31%分位数 [4] - 港股通汽车指数今年涨跌21.1%,市盈率17倍,处于52%分位数 [6]
港股创新药概念涨幅扩大!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成交显著放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2:07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涨幅超3%,成分股康方生物涨10%,信达生物涨7%,荣昌生物涨6%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早盘涨超3%,成交额超65亿元,较前5个交易日显著放量 [1] - 该ETF最新规模超137亿元,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主题指数基金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具体支持政策 [1] - 政策落地深化将加速行业从"仿创"向"首创"转型,具备全球化布局和细分领域创新能力的药企或率先受益 [1] - 创新药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若干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3] 资金流向与估值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5个交易日累计获净流入3.11亿元,最新规模达137.44亿元,创近一年新高 [2] - 该ETF近1月日均成交70.30亿元,居同类产品第一,T+0交易机制提升资金效率 [2]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仅33.99倍,处于近5年18.8%分位,估值低于历史81%以上时间 [2] 行业前景与投资建议 - 医药真创新和真国际化时代将迎来回报,有望带动板块稳步向上 [3] - 建议围绕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三个领域进行布局,尤其是最具贝塔效应的创新药领域 [3]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94%,集中覆盖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