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锅炉
icon
搜索文档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范霁红:工业供热零碳转型是长三角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第一财经· 2025-08-30 14:09
工业碳排放现状 - 工业领域碳排放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68%至69% [2] - 工业碳排放结构中直接排放占比约62% 外购热力和电力间接排放占比38% [2] - 工业供热相关碳排放总量约58亿吨 占全国总排放量约50% [2] - 工业燃烧及工艺过程排放为主体 2022年热能和电能相关二氧化碳排放达66.2亿吨占工业总排放83% 其中现场直接燃烧贡献49.7亿吨 [2] 长三角地区工业碳减排 - 长三角以全国4%国土面积承载25%工业产量 工业园区数量19378家占全国29.24% [3] - 碳排放重点行业包括钢铁 化工 电力热力生产 纺织 造纸和建材 [3] - 区域供热系统低碳化转型预计2030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亿吨/年 [3] 低碳技术路径分析 - 燃煤锅炉供热碳排放强度约为热电联产1.6至1.8倍 燃气锅炉略低于燃煤热电联产 [4] - 电锅炉碳强度显著偏高 低温工业热泵在现有电力碳强度下已优于燃煤热电联产 [4] - 高温热泵可覆盖至120°C 生物质锅炉及工业余热回收技术代表当前最低碳排放强度 [4] - 热泵技术主要适用于100°C以下低温场景 余热利用集中于200°C以下热能回收 [4] 零碳目标实现策略 - 需将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例从目前28%~29%提高至50%以上 [5] - 需推动燃煤 燃气锅炉及内燃机设备转向使用绿氢 绿氨 绿醇等绿色合成燃料 [5] - 工业锅炉总规模达35.2亿千瓦 相当于全国电力装机总量 [5] - 短期推广电锅炉 余热利用及热泵应用 中长期依靠绿色燃料技术突破和大规模替代 [5]
绿色电能到万家
经济日报· 2025-06-16 06:05
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 - 织里镇从传统燃煤蒸汽锅炉改造为电锅炉后 生产效率提升至每5秒熨烫一件童装 同时消除了烟尘和煤渣污染 [1] - 童装产业通过电能替代实现品质与品牌价值双提升 推动产业集群逆势增长 [1] - 政府以绿色低碳为导向 同步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对供电需求显著增加 [1]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十四五"期间实施供电设施环境融合改造 包括乡村电网共建与高标准农田配套电力建设 [2] -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加速布局 光伏装机容量已达276兆瓦 覆盖村民及企业屋顶 [2] - 220千伏雁沙变电站投运 采用全电压等级"一键顺控"技术 操作效率提升50%以上 实现东北部电网绿色智能化升级 [2] 碳效管理与绿电应用 - 推出"碳效码"评价体系并组建碳效工程师团队 为企业提供降碳方案 [3] - 湖州东尼半导体科技通过购买115万千瓦时绿电 抵消896吨二氧化碳排放 提升产品竞争力 [3] - 国际RE100组织认可中国绿证 推动产业链"含绿量"持续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