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锅炉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 2025-11-07 17:39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依托煤炭矿区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序实 施矿区清洁能源替代,推动煤炭产业链延伸发展,建立完善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促进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 发展。到"十五五"末,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成熟,电能替代和新能 源渗透率大幅提高,建设一批清洁低碳矿区,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业。有效盘活矿区土地资源,在光照资源丰富的矿区,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工业广场、 排土场、复垦区等场地,加快推进光伏电站建设,推动新能源发电就近就地消纳,为矿区提供更多绿色电力。鼓励拥有集 中连片土地资源、具备良好电网接入条件的产煤地区,规划建设大型光伏基地,提升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水平。创新"光伏 +"多元业态发展模式,支持在煤矿复垦区发展光伏和农林业种植、畜牧饲养等,实现空间互补集成应用,在成塘成湖的采 煤沉陷区建设水上光 ...
国家能源局发布重要指导意见!
中国能源报· 2025-11-07 17:37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能发煤炭〔2025〕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派出机构,有关 中央企业: 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煤炭矿区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构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调发展新格局,对夯实能源稳定供应基 础、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煤炭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新型能源 体系,提出以下意见。 11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下为原文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 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依托煤炭矿区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序实施矿区清洁能源替代,推动 煤炭产业链延伸发展,建立完善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促进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到"十五五"末,煤炭与新能源融 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成熟,电能替代和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高,建 ...
国家能源局:加快煤炭生产重点环节电气化改造
证券时报网· 2025-11-07 17:23
人民财讯11月7日电,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积极推 动矿区用能清洁替代。加快煤炭生产重点环节电气化改造,推广电驱钻机、电动铲机等装备应用,扩大 终端用能设备电气化比例。推进矿区运输设备新能源替代,在有条件的露天煤矿规模化应用电动、氢能 矿卡,井工煤矿根据运输方式逐步应用电动矿用无轨胶轮车,提升矿区运输系统清洁低碳化水平。支持 矿区结合生产生活需求合理布局建设充换电站、加氢站,鼓励建设"光储充放"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完善 矿区绿色交通服务基础设施。加快淘汰矿区内低效落后老旧锅炉,因地制宜推广电锅炉、生物质锅炉、 瓦斯氧化供热锅炉、清洁高效煤粉锅炉等先进锅炉,降低矿区自用煤消耗。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能源网· 2025-11-07 17:21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依托 煤炭矿区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序实施矿区清洁能源替代,推动煤炭产业链延伸发 展,建立完善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促进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到"十五 五"末,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成熟, 电能替代和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高,建设一批清洁低碳矿区,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动能进一步 增强。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能发煤炭〔2025〕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 改革委、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派出机构,有关中央企业: 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煤炭矿区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构建传统能源与 新能源协调发展新格局,对夯实能源稳定供应基础、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煤炭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新型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范霁红:工业供热零碳转型是长三角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第一财经· 2025-08-30 14:09
工业碳排放现状 - 工业领域碳排放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68%至69% [2] - 工业碳排放结构中直接排放占比约62% 外购热力和电力间接排放占比38% [2] - 工业供热相关碳排放总量约58亿吨 占全国总排放量约50% [2] - 工业燃烧及工艺过程排放为主体 2022年热能和电能相关二氧化碳排放达66.2亿吨占工业总排放83% 其中现场直接燃烧贡献49.7亿吨 [2] 长三角地区工业碳减排 - 长三角以全国4%国土面积承载25%工业产量 工业园区数量19378家占全国29.24% [3] - 碳排放重点行业包括钢铁 化工 电力热力生产 纺织 造纸和建材 [3] - 区域供热系统低碳化转型预计2030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亿吨/年 [3] 低碳技术路径分析 - 燃煤锅炉供热碳排放强度约为热电联产1.6至1.8倍 燃气锅炉略低于燃煤热电联产 [4] - 电锅炉碳强度显著偏高 低温工业热泵在现有电力碳强度下已优于燃煤热电联产 [4] - 高温热泵可覆盖至120°C 生物质锅炉及工业余热回收技术代表当前最低碳排放强度 [4] - 热泵技术主要适用于100°C以下低温场景 余热利用集中于200°C以下热能回收 [4] 零碳目标实现策略 - 需将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例从目前28%~29%提高至50%以上 [5] - 需推动燃煤 燃气锅炉及内燃机设备转向使用绿氢 绿氨 绿醇等绿色合成燃料 [5] - 工业锅炉总规模达35.2亿千瓦 相当于全国电力装机总量 [5] - 短期推广电锅炉 余热利用及热泵应用 中长期依靠绿色燃料技术突破和大规模替代 [5]
绿色电能到万家
经济日报· 2025-06-16 06:05
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 - 织里镇从传统燃煤蒸汽锅炉改造为电锅炉后 生产效率提升至每5秒熨烫一件童装 同时消除了烟尘和煤渣污染 [1] - 童装产业通过电能替代实现品质与品牌价值双提升 推动产业集群逆势增长 [1] - 政府以绿色低碳为导向 同步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对供电需求显著增加 [1]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十四五"期间实施供电设施环境融合改造 包括乡村电网共建与高标准农田配套电力建设 [2] -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加速布局 光伏装机容量已达276兆瓦 覆盖村民及企业屋顶 [2] - 220千伏雁沙变电站投运 采用全电压等级"一键顺控"技术 操作效率提升50%以上 实现东北部电网绿色智能化升级 [2] 碳效管理与绿电应用 - 推出"碳效码"评价体系并组建碳效工程师团队 为企业提供降碳方案 [3] - 湖州东尼半导体科技通过购买115万千瓦时绿电 抵消896吨二氧化碳排放 提升产品竞争力 [3] - 国际RE100组织认可中国绿证 推动产业链"含绿量"持续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