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电绿证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8大亮点出炉!甘肃电力现货市场“周岁礼”
中国电力报· 2025-09-11 10:53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运行一周年核心成果 -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自2024年9月正式运行以来连续稳定运行52个月 成为全国连续结算运行时间最长的现货市场之一 也是全国第四个、西北首个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 [1] - 市场机制实现新能源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全国首家实现新能源发电企业"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 [1] 新能源参与市场机制进展 - 325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完成"报量报价"功能改造 覆盖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的98.5% 其中风电企业156家 光伏企业169家 [2] - 2024年新能源企业自主申报电量680亿千瓦时 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84.4% 申报准确率达92.3% 较2023年提升8.7个百分点 [2] 新能源装机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4月底新能源装机规模达6720万千瓦 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64.7% 规模排名全国第二 其中风电3494.57万千瓦 光伏3536.89万千瓦 [2] - 新能源装机占比从2020年42%提升至2024年64.68% 四年间提升22.68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5.67% [2] 新能源发电效率与利用率 - 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821亿千瓦时 占全省总发电量35.8% 发电量占比位列全国第二 [3] - 风光综合利用小时数1450小时 较2020年1280小时提升13.3% 风光综合利用率达93% 较2020年89.2%提升3.8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3] 节能减排效益 - 按火电煤耗310克标准煤/千瓦时计算 全年新能源发电替代标准煤2545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17万吨 [4] 电力系统优化与成本降低 - 现货市场价格信号引导最大用电负荷时段由晚间转移至午间 削峰填谷负荷约230万千瓦 [5] - 市场机制累计降低社会用电成本超15亿元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5] 绿电交易与绿证发展 - 截至2024年底省内绿电交易电量累计11.14亿千瓦时 参与电力用户超220家 涵盖大数据中心、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 [5] - 2024年省间绿电交易量11.0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8% 覆盖陕西、重庆、江苏等省市 [5] - 2024年绿证核发2274.5万张 同比增长17倍 2025年1-4月绿证交易量559.65万张 其中省内用户购买272.83万张 同比增长9.49倍 [5] 储能市场建设与收益 -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442万千瓦/1141万千瓦时 规模跻身全国前十 [5] - 2024年储能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电量9.76亿千瓦时 产生现货价差收益1.21亿元 平均价差0.2278元/千瓦时 [5] - 10家独立储能电站参与调频辅助服务 贡献调频里程1961万兆瓦 获得调频补偿1.77亿元 [5]
国开行:执绿色金融之笔 为塞上山川添秀色
人民网· 2025-08-18 13:49
绿色金融推动宁夏转型 - 国家开发银行通过绿色贷款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助力宁夏绿色转型 [1] - 宁夏分行累计发放贷款1.44亿元支持大唐闽宁绿电小镇共享储能电站建设,采用"前期贷款+中长期项目贷款"组合降低融资成本 [3] - 宁东基地164万千瓦复合光伏项目获19亿元贷款支持,180天建成并网,年发电量达30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26万吨 [4][5] 新能源技术应用与突破 - 闽宁镇共享储能电站累计充放电3608万千瓦时,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可独立支撑局部电网运行,预计年充放电340次以上,年放电量5900万千瓦时 [2][3] - 光伏项目创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立体生态模式,在4.52万亩煤矿压覆区安装300余万块光伏板 [4][5] - 储能电站实现新能源电力24小时平衡消纳,使闽宁镇供电区域白天全绿电供应,夜间缺口通过储能补充 [2] 水资源管理与农业升级 - 香山兴仁供水工程获2.84亿元贷款,延伸扬水管线23万亩灌溉区,解决中部干旱带核心区3万人用水问题 [6][7] - 工程投运后将替代压砂种植模式,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支持文冠果、枸杞等经济作物种植 [6][7] - 长城水务数字化改造获1400万元贷款,漏损率从15%降至9%,年新增供水量124.6万立方米 [8][9] 金融创新与服务模式 - 宁夏分行通过规划合作、联合调研先行先试,运用人民银行碳减排工具降低新能源项目融资成本 [3] - 建立行领导牵头专班为宁东光伏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实现短周期高标准建设 [4][5] - 以存量项目现金流为还款来源支持水厂数字化改造,实现授信评审与放款流程优化 [9]
山东: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9:47
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山东省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1] - 方案提出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 纳入机制的电量受机制电价保障 相应电量不再参与绿电交易 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 [1] - 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政策 市场申报和成交价格应分别明确电能量价格和相应绿色电力证书价格 [1] 绿电交易机制 - 绿电交易电量的绿证收益按当月绿电合同电量 扣除机制电量的剩余上网电量 电力用户用电量三者取小的原则确定 [1] - 省内绿色电力交易中不单独组织集中竞价和滚动撮合交易 [1]
新能源发电保持高速增长 超越煤电成为系统第一大电源
新能源装机容量与结构 -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4.1亿千瓦 同比增长33.9%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比重42% 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1] - 风电装机5.2亿千瓦 太阳能装机8.9亿千瓦 分别连续15年与10年居全球首位 约占全球总装机45.8%与46.9% [1] - 2024年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3.6亿千瓦 为2023年1.2倍 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83% 成为新增装机主体 [1] 发电量与利用效率 - 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1.8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5% 占总发电量比重突破18% 对发电量增长贡献率超60% [1] - 新能源利用率连续7年维持在95%以上 得益于电力系统与市场持续完善 [1] - 2024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9569亿千瓦时 占新能源发电量52.3% 其中国家电网经营区交易量769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6.6% [3] 电网建设与系统优化 - 截至2024年底建成42条特高压输电通道 电网覆盖广且可靠性强 [2] - 通过火电深度调峰 储能利用提升 需求侧调节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增强系统灵活调节与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 [2] - 实施跨省跨区输送 调峰互济与备用共享机制 促进新能源多发满发 解决局部消纳困难 [2] 电力市场机制创新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 完善新能源跨省区消纳机制 缩短交易周期 提高交易频次 丰富交易品种 [3] - 电化学储能 需求侧响应 虚拟电厂等新兴主体参与市场取得突破 [3] - 2024年绿证交易量4.46亿个 同比增长364% 其中单独交易2.77亿个 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69亿个 [3] 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预计新增新能源装机4.3亿至5亿千瓦 "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保持3亿千瓦高速增长 [4] - 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有望超30亿千瓦 较2024年实现总量翻番 [4] - 发展驱动因素包括能源转型提速 行业产能释放 地方发展诉求提升及国际贸易壁垒加剧 [4]
新能源发电保持高速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6
核心观点 - 新能源行业已成为中国电力系统第一大电源 装机容量达14.1亿千瓦 占比42% 超越煤电 [1] - 新能源发电量1.8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5% 占总发电量18% 贡献超60%电量增长 [1] - 特高压输电通道达42条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 新能源利用率连续7年超95% [2] -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52.3% 绿证交易量达4.46亿个 同比激增364% [3] - 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4.3-5亿千瓦 2030年总装机超30亿千瓦 实现规模翻番 [4] 装机规模 - 新能源累计装机14.1亿千瓦 同比增长33.9% 其中风电5.2亿千瓦 太阳能8.9亿千瓦 [1] - 新增装机3.6亿千瓦 为2023年1.2倍 占全国新增电源装机83% [1] - 风电与太阳能装机分别连续15年、10年全球第一 约占全球总量45.8%和46.9% [1] 发电与利用 - 新能源发电量1.8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5% 占全国总发电量18% [1] - 利用率连续7年维持在95%以上 得益于电网优化与调节能力提升 [2] - 通过火电调峰、储能应用及人工智能预测技术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2] 电网建设与市场机制 - 建成42条特高压输电通道 实现跨省跨区资源优化配置 [2] -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9569亿千瓦时 其中国家电网区域交易量7699亿千瓦时 同比增36.6% [3] - 绿证交易量4.46亿个 同比增364% 其中单独交易2.77亿个 绿电交易配套1.69亿个 [3] 发展前景 - 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4.3-5亿千瓦 "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3亿千瓦 [4] - 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预计超30亿千瓦 较当前水平翻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