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业务拓展
icon
搜索文档
布局新业务!多家厦门上市公司成立子公司
搜狐财经· 2025-10-29 21:09
厦门钨业子公司投资 - 控股子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拟投资3.88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金鹭先进陶瓷材料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1.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8亿元,铺底流动资金3005万元,资金均来源于企业自筹 [1] - 项目建设周期预计3年,建成后将成为整体方案开发服务的综合平台,兼具解决方案展示与快速生产功能 [1] 欣贺股份业务拓展 - 成立厦门欣烁智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 [2] - 去年斥资1亿元成立厦门欣贺腾盈投资有限公司,拓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及新型科技等领域的创新业务 [2] - 今年5月斥资2000万元在上海市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欣贺杰鸿贸易有限公司,以支撑主营业务发展 [2] 鹭燕医药价值链延伸 - 全资子公司鹭燕嘉文拟增加投资额约6亿元,用于投资建设两家酒店,并孵化医疗康复、健康养生等健康领域业务 [3] -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设立两家酒店管理公司,并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希尔顿和经营团队负责日常管理 [3]
涪陵榨菜(00250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3收入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平稳
开源证券· 2025-10-27 18:4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报收入利润符合预期,2025Q1-Q3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6.7亿元(同比+1.8%/+0.3%),其中2025Q3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3亿元(同比+4.5%/+4.3%)[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3/9.0/9.7亿元(同比+3.7%/+8.8%/+7.6%),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9/16.4/15.3倍[4] - 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新产品新渠道有望取得突破,是维持“买入”评级的主要依据[4] 业务表现与战略 - 2025Q3收入维持平稳增长,主要系榨菜品类保持平稳增长[5] - 公司在榨菜品类实现多价格带布局,通过60g(2元)、70g(2.5元)、80g(3元)、120g脆口(5元)等不同规格产品挖掘增长点,并布局10元价格带的量贩装、瓶装及榨菜芯新产品[5] - 公司改革成效逐步凸显,同时积极挖掘萝卜、海带等品类的增长潜力[7] - 在渠道端,公司设立大客户群营业部,针对山姆、盒马等大型商超提供直营服务,并积极拥抱抖音等新兴电商平台以拓展新渠道[7]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Q1-Q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1.10/-0.51pct至53.73%/33.67%[6] - 2025Q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3.24/-0.04pct至52.93%/33.86%(环比分别+0.93/+5.77pct),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当期青菜头价格较去年同期较高[6] - 20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84/-0.32/-0.03/+0.42pct[6] - 2025Q3公司投资净收益明显增加至4112万元(去年同期为561万元)[6] 财务预测摘要 - 预计营业收入2025E/2026E/2027E分别为2509/2659/2796百万元,同比增长5.1%/6.0%/5.2%[9] - 预计归母净利润2025E/2026E/2027E分别为829/902/970百万元,同比增长3.7%/8.8%/7.6%[9] - 预计毛利率2025E/2026E/2027E分别为51.3%/51.8%/52.0%,净利率分别为33.1%/33.9%/34.7%[9] - 预计EPS(摊薄)2025E/2026E/2027E分别为0.72/0.78/0.84元[9]
华绿生物:暂无推出菌汤等即食性深加工食品的计划
格隆汇· 2025-10-24 16:21
公司业务规划 - 公司暂无推出菌汤等即食性深加工食品的计划 [1] - 公司始终关注市场趋势并对包括即食产品在内的各种业务可能性进行持续研究和跟踪评估 [1] - 任何新业务的拓展将严格基于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自身资源匹配度及投资回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审慎决策 [1]
建工修复:公司积极推进新业务的拓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7:44
业务拓展进展 - 公司积极推进新业务拓展 近年来中标和跟踪多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大宗固废处置业务 [1] - 新业务拓展进一步优化了公司业务结构 [1] - 近三年公司新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高 [1] 技术研发成果 - 公司自主研发磷石膏改性成套装备"麟龙一号" [1] - 该装备为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准确灵活的可推广解决方案 [1]
六大新茶饮巨头半年“捞金”超55亿,靠外卖撑起“半边天”?
新浪财经· 2025-09-16 16:20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六大上市茶饮品牌总营收突破330亿元 合计净利润超55亿元 [1] - 蜜雪冰城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4.1%) [2] - 古茗营收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大增121.5%) [2] - 奈雪的茶收入同比下降14.4%至21.78亿元 经调整净亏损由4.38亿元收窄至1.18亿元(亏损缩减73.1%) [2] 企业具体财务数据 - 古茗营收56.63亿元(增41.2%)净利润16.25亿元(增121.5%) [3] - 沪上阿姨营收18.18亿元(增9.7%)净利润2.03亿元(增20.9%) [3] - 茶百道营收25亿元(增4%)净利润3.33亿元(增40%) [3] - 蜜雪冰城营收148.7亿元(增39.3%)净利润27.2亿元(增44.1%) [3] - 奈雪的茶营收21.78亿元(降14.4%)净利润-1.18亿元(亏损收窄73.1%) [3] - 霸王茶姬营收67.25亿元(增21.61%)净利润7.55亿元(降38.34%) [3] 外卖渠道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 外卖平台促销活动推动行业增长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蜜雪冰城销量突破1亿单 [5] - 奈雪的茶外卖订单金额从8.55亿元增至9.2亿元 占比从40.6%提升至48.1% [6] - 奈雪6-8月同店销售额同步增长超20% 外卖补贴带来显著增量 [6] - 茶百道称外部平台促销带来可观增量客流与收入补充 [6] - 蜜雪冰城外卖渠道爆发式增长提升国内门店平均营业额和单店盈利能力 [7] 门店战略调整与下沉市场布局 - 头部茶饮品牌上半年合计关闭加盟门店超2500家 [9] - 古茗新开门店1570家 关闭305家(去年同期闭店250家) [9] - 奈雪的茶暂停新加盟并关闭160家经营不善门店(含28家加盟店) [11] - 奈雪直营门店平均单店日销售额达7600元(同比增长4.1%) 日均订单量增至296.3单(增11.4%) [11] - 古茗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提升至81% 乡镇门店比例从39%攀升至43% [12] - 沪上阿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达4824家(占总量的51.1%) 较去年同期净增583家 [12] - 茶百道二线及以上城市门店减少135家 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门店从3631家增至3825家 [13] 新业务拓展与多元化探索 - 古茗咖啡业务覆盖超8000家门店 80%以上门店上线咖啡饮品 新品中30%为咖啡类 [15] - 沪上阿姨2022年推出咖啡品牌"沪咖"以店中店形式运营 [15] - 茶百道在四川、广东门店上线现磨咖啡产品 价格定位6.9-12.9元 [15] - 蜜雪冰城旗下咖啡品牌"幸运咖"全国门店数量达8000家 [15] - 沪上阿姨推出"茶瀑布"子品牌主打2-12元极致性价比 [17] - 蜜雪冰城在10余座热门城市布局14家旗舰店 郑州旗舰店五一客流超24万 单月营收破千万 [17] - 奈雪推出轻饮轻食店"奈雪green" 引入能量碗轻食产品 覆盖全时段消费场景 [18]
迅游科技(300467) - 2025年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21:27
业务发展 - 公司未与善思开悟科技合作 [2] - 积极探索加速业务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并围绕游戏加速产业链拓展新业务 [2] - 贵阳子公司主要从事网络加速业务 [2] 资本运作 - 如有增发股份收购或重组事项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2] - 持续关注股东股份拍卖进展并将依法披露 [1] 投资者关系 - 公司投关专线028-65598000转分机号247 [2] - 投资者关系管理邮箱corp@xunyou.com [2]
奥特佳目前没有涉及军工领域的热管理产品
格隆汇· 2025-09-11 14:42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目前没有涉及军工领域的热管理产品 [1] 技术应用拓展 - 汽车热管理技术经过适应性调整可拓展至传统或新型交通工具 [1] - 公司对新业务领域拓展持开放态度以争取更大市场空间 [1]
深圳新星(603978)半年报点评:多重周期拐点叠加 盈利进入上行通道
新浪财经· 2025-09-10 18: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5亿元 同比增长29%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0.22亿元 亏损幅度大幅收窄 [1][2]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7.6亿元 同比增长15% [2]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0.25亿元 主要受六氟磷酸锂业务拖累 [2] 业务发展 - 六氟磷酸锂价格触底回升 截至9月10日报价5.65万元/吨 较7月21日上涨15% 对应提升0.73万元/吨 [2] - 年产10万吨电池铝箔坯料项目已完成建设投产 包含10条铸轧生产线和2条冷轧生产线 [3] - 第一条冷轧生产线于2024年7月试产 第二条于2024年12月试产 [3] - 铝箔项目产能10万吨 目前持续爬坡中 [4] - 2万吨三氟化硼络合物和1万吨三氟化硼气体生产线设备安装进入尾声 预计2025年10月投产 [5] - 三氟化硼主要用于生产硼10同位素 应用领域包括核反应堆控制剂和核废料处理 [5] 行业前景 - 六氟磷酸锂价格回升推动公司盈利拐点预期 [2] - 三氟化硼属于危化品 制备难度高且环评手续复杂 行业进入壁垒高 [6] - 三氟化硼产品需求前景良好 主要应用于核电领域 [5] 业绩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亿元/2.24亿元/3.92亿元 [7]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7倍/18倍/10倍 [7]
汽车巨头突发罢工,员工要求每周工作4.5天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05 07:08
罢工行动概况 - 现代汽车工会于9月3日至5日在韩国蔚山、全州和牙山工厂举行为期三天的部分罢工,周三和周四停工两小时,周五停工四小时 [4] - 罢工原因是集体谈判未达成协议,管理层提出的工资和福利方案未满足工人要求,86%投票成员支持罢工 [4] - 工会要求包括:基本月工资增加141,300韩元(约101美元)、2024年净利润30%用于特别绩效工资、每周工作时间从5天减至4.5天、退休年龄从60岁延至64岁 [4] 罢工影响与历史背景 - 罢工将影响生产所有车型的工厂,包括全球最大单体汽车工厂蔚山工厂(生产伊兰特、Palisade、Ioniq 5、捷尼赛思等车型)及全州工厂(商用车)、牙山工厂(索纳塔、Grandeur等) [6][7] - 2016年大规模罢工导致166小时停工,损失约2.5万亿韩元(约18亿美元),11.4万辆汽车未能生产 [7] - 此次为七年来首次因工资谈判发起的罢工,但属于局部罢工而非全面停工,旨在保持生产连续性同时向管理层施压 [7][9] 工会新增诉求与行业影响 - 工会要求公司在集体协议中增加"新业务通报义务",即拓展汽车行业外新业务或增加投资时必须通知工会,现行协议仅覆盖海外汽车生产 [11][13] - 该诉求与韩国《黄信封法案》相关,该法案将"影响工作条件的管理决策"列为劳动争议范畴 [13] - 行业分析师认为谈判结果可能为韩国大型制造商处理工资纠纷和工作周结构调整开创先例 [9] 管理层提案与谈判僵局 - 资方提出:基本月工资增加9.5万韩元、在400%绩效奖金基础上增加1400万韩元、提供20万韩元商品券和30股股票激励、扩大普通工资适用范围 [14] - 工会拒绝上述提案,双方在加薪、退休年龄、普通工资适用范围等问题上仍僵持不下 [13][14] 美国市场表现与本土化战略 - 现代汽车北美8月销量达88,523辆(同比增长12%),创历史纪录,其中零售销量79,021辆(增8%),纯电动车型Ioniq 5销量涨60% [16] - 起亚北美同期销量83,007辆(增10.4%),捷尼赛思销量增7%至7,925辆,均创纪录 [16] - 美国25%进口汽车关税促使现代计划长期将零部件供应链转向美国,对美投资从210亿美元增至260亿美元,用于扩大产能和提高零部件本地化率 [18][19]
美团-W(03690):2025Q2业绩不及预期,行业激烈竞争预计延续
开源证券· 2025-08-29 16: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短期即时配送行业竞争加剧 公司通过加大用户、骑手、商家补贴及生态建设投入巩固份额 到店业务利润率受订单结构影响修复缓慢 海外新业务处于初期投入阶段 [5] - 2025Q2业绩不及预期 收入918亿元(同比+11.7%) non-IFRS净利润14.9亿元(同比-89%) 主要因核心商业经营表现不及预期 [6] - 下调2025-2027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至-26/358/588亿元(原预测506/638/779亿元) 预计2026年竞争格局改善后重回盈利 2027年净利润同比增速64.2%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6/2027年16.1/9.8倍PE 中长期会员体系提升用户交易频次、竞争格局边际改善及宏观复苏有望驱动利润上修 [5] 财务表现 - 2025Q2核心商业收入同比增长7.7% 其中配送服务收入同比+2.8% 增速低于交易单量增长 due to补贴增加 [6] - 核心商业经营利润率5.7% 同比下滑19.4个百分点 [6] - 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 经营亏损18.8亿元 经营亏损率7.1%(同比扩大1个百分点) [6] - 2025年预计毛利率32.3%(2024年为38.4%) 净利率-0.7%(2024年为13.0%) [8] 业务动态 - 外卖UE受竞争及宏观环境影响或转亏 到店业务因品类结构变化及低线城市占比提升导致变现率和利润率修复缓慢 [7] - 海外业务Keeta截至2025年7月底已拓展至20个城市 上线初期持续投入 [7] - 中长期通过提升运营效率 待竞争格局边际改善驱动利润上修 [7]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01.70港元 总市值6,214.93亿港元 总股本61.11亿股 [1] - 近3个月换手率61.18% 一年股价区间101.00-217.00港元 [1] - 2025-2027年预计摊薄后EPS为-0.4/5.8/9.4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