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CVD设备

搜索文档
中微公司(688012):2025H1点评:业绩加速增长,平台化快速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9-05 18: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总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扣非归母净利润5.39亿元,同比增长11.49% [2][5] - 2025Q2营收27.87亿元,同比增长51.26%,环比增长28.25%,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46.82%,环比增长25.47%,扣非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9.16%,环比下滑19.39% [2][5] - 预计2025-2026年营收119亿元、154亿元,归母净利润24.0亿元、33.0亿元,对应PE分别为56倍、41倍 [11] 业务分项表现 - 刻蚀设备销售约37.81亿元,同比增长约40.12% [11] - LPCVD设备销售约1.99亿元,同比增长约608.19% [11] - 高端刻蚀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11] 研发与平台化进展 - 2025H1研发投入14.92亿元,同比增长53.70%,占营业收入比例30.07% [11] - CCP刻蚀设备累计装机量超过4500个反应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900个 [11] - ICP刻蚀设备累计装机量超过1200个反应台,在50多个客户生产线大规模量产 [11] - MOCVD设备保持氮化镓基市场领先地位,Mini-LED设备国际领先,Micro-LED设备获重复订单 [11] - 薄膜沉积设备已推出六款产品(包括CVD钨、HAR钨、ALD钨、ALD氮化钛、ALD钛铝、ALD氮化钽),EPI设备研发进展顺利 [11] 产能扩张计划 - 南昌14万平方米基地和上海临港18万平方米基地已投入使用 [11] - 上海临港滴水湖畔10万平方米总部大楼暨研发中心建设中 [11] - 规划在广州增城区及成都高新区新建生产和研发基地 [11] 运营数据与订单储备 - 存货和合同负债同环比提升,印证订单增长 [11] - 当前股价214.17元,总股本6.26亿股,流通A股6.26亿股 [9]
上海证券:给予中微公司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31 16: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1] - 2025Q2单季度营收27.87亿元,同比增长51.26%,环比增长28.25%,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46.8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5.39亿元,同比增长11.49%,但Q2单季环比下降19.39% [1] 产品收入结构 - 刻蚀设备2025H1销售收入37.81亿元,同比增长40.12%,因高端产品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制造中出货量显著提升 [2] - LPCVD设备2025H1销售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608.19%,超过2024年全年规模,多款设备获重复订单 [2] 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 - 综合毛利率39.86%,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14.23%,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96.65%,研发投入总额14.92亿元,占营收比例30.07% [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合计1.68亿元,较2024H1亏损0.08亿元增加1.76亿元 [3]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刻蚀设备覆盖28纳米及以上绝大部分应用,超高深宽比刻蚀机(深宽比60:1)大规模用于先进存储产线 [4] - 薄膜沉积设备已推出6款产品,钨系列通过关键存储客户端验证,ALD设备完成多个先进逻辑客户验证 [4] - 量检测设备通过新设超微公司开发电子束检测设备,MOCVD设备在碳化硅功率器件和Micro-LED应用取得进展 [4] 机构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20.12/155.44/199.74亿元,同比增长32.51%/29.41%/28.50% [5]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21.31/30.60/39.95亿元,同比增长31.91%/43.60%/30.53% [5]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66/46/35倍,90天内17家机构中13家给予买入评级,4家增持,目标均价224.11元 [5][10]
中微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升 20多款新设备正在开发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20: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88% [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06亿元 同比增长36.62% [1] - 毛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5.52亿元 [3] - 研发投入14.92亿元 同比增长53.70% 占营业收入比重30.07% [1][4] 产品与业务 - 刻蚀设备销售额37.81亿元 同比增长40.12% 覆盖95%以上刻蚀应用 技术延伸至5纳米及更先进制程 [2] - LPCVD设备销售1.99亿元 同比增长608.19% [2] - 高端刻蚀产品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中实现大规模量产 [2] - MOCVD设备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氮化镓基LED设备制造商 [4] - 在研项目涵盖六大类设备20多款新产品 包括CCP/ICP刻蚀设备、金属刻蚀、LPCVD、ALD、外延EPI等 [1] 技术与研发 - 已申请专利3038项 其中发明专利2507项 已获授权专利1901项 其中发明专利1593项 [5] - 采用矩阵式研发管理 独立团队与共享资源结合 [5] - 研发流程包含概念与可行性、Alpha、Beta、量产四个阶段 [5] - 模块化平台化设计缩短新品开发周期 [6] - 布局量检测设备领域 成立子公司"超微公司" [2] 市场与行业 - 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2026年有望达1300亿美元 中国和韩国是主要支出区域 [7] - 中国大陆2030年预计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晶圆代工中心 产能占比从2024年21%提升至30% [7] - 绑定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头部客户 [8] - 直接触达终端晶圆厂商 深度参与产线规划 [8] 经营策略 - 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三大原则 [1] - 构建"设备+工艺+服务"生态闭环 形成长期稳定现金牛业务 [7] - 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单位生产成本 [3] -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3] - 采用"预研—量产—迭代"三级研发体系 [6]
中微公司(688012):业绩符合预期,受益半导体设备国产化
平安证券· 2025-08-29 10:55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9 61亿元 同比增长43 88% 归属净利润7 06亿元 同比增长36 62% [4][8] - 受益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 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型企业 在刻蚀 MOCVD等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并持续推进国产替代 [1][8][9]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4 92亿元 同比增长53 70% 占营收比例达30 07% 涵盖六类设备开发 [8] - 产品线不断丰富 刻蚀设备 CCP累计装机超4500反应台 ICP超1200反应台 MOCVD设备保持国际领先 EPI设备进入先进制程验证阶段 [8][9] - 财务表现稳健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 63亿元 30 84亿元 40 59亿元 对应PE 60倍 46倍 35倍 [7][9] 财务数据 - 营收增长强劲 2024年营收90 65亿元 同比增长44 7% 预计2025-2027年营收持续保持30%增速 [7][11] - 盈利能力改善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43% 净利率从17 8%提升至20 4% ROE从8 2%提升至14 2% [7][11] - 每股指标提升 预计EPS从2024年2 58元增至2027年6 48元 每股净资产从31 52元增至45 54元 [7][11] - 资产负债结构健康 资产负债率预计从24 7%升至32 7% 流动比率保持在2 6以上 无短期借款 [10][11] 业务进展 - 刻蚀设备销售亮眼 2025年上半年刻蚀设备销售37 81亿元 同比增长40 12% LPCVD设备销售1 99亿元 同比增长608 19% [8] - 高端产品突破 PrimoHD-RIEe累计装机超120反应台 PrimoUD-RIE超200反应台 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中实现大规模量产 [8][9] - 国际市场拓展 12英寸深硅刻蚀设备在欧洲客户产线获得认证机会 PrimoMenova金属刻蚀设备付运国内重要客户验证 [8][9] - MOCVD设备领先 PRISMO UniMax在Mini-LED显示设备领域国际领先 自2021年发布以来获客户广泛认可 [9] - EPI设备进展 减压EPI设备进入先进制程工艺验证和客户验证阶段 研发团队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平台 [9]
从传统到新兴 关键词彰显竞争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3:55
中芯国际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 [2] - 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长39.8% [2] - 晶圆销售数量468.2万片(折合8英寸),同比增长19.9% [2] - 平均售价6482元,上年同期为6171元 [2] - 晶圆代工业务收入303.53亿元,同比增长25.9% [2] - 研发投入23.75亿元,占营收比重7.3% [3] - 累计授权专利1.4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23万件 [3] 中微公司业绩与技术进展 - 上半年营收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 [2][3] - 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2] - 研发投入14.92亿元,同比增长53.7%,占营收比重超30% [3] - 刻蚀设备收入37.81亿元,同比增长40.1%,覆盖95%以上刻蚀应用 [3] - 薄膜沉积设备收入同比增长608.2% [4] - 计划通过有机生长和外延扩展覆盖50%-60%半导体高端设备市场 [4] 微导纳米业务突破 - 上半年营收10.50亿元,同比增长33.42% [6] - 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348.95% [6] - 半导体设备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27.17%,占营收比重18.45% [7] - 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23.28亿元,较年初增长54.72% [7] - 光伏设备收入8.03亿元,同比增长31.53% [7] - 研发投入1.53亿元,占营收比重14.59% [8] - 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1.7亿元扩大半导体设备产能 [8] 格力电器经营状况 - 上半年营收973.25亿元,同比下滑2.46% [10] - 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0] - 消费电器收入762.8亿元,同比减少5.09% [12]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智能装备收入均增长超15% [12] - 外销收入163.35亿元,同比增长10.19%,占营收比重16.71% [15] - 研发投入38.92亿元,同比增长7.05% [13] - 累计申请专利131921项,发明专利授权28229项 [13] 影石创新业务扩张 - 上半年营收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 [17] - 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0.25% [17] - 研发费用5.61亿元,同比翻倍,占营收比例15.30% [18] - 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近1000项,其中发明专利222项 [18] - 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67.2%,运动相机市占率全球第二 [20] - 计划推出自有品牌及联合品牌全景无人机 [20] - 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
中微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增43.9%,净利润增长36.6%,刻蚀设备销售额增长40.1%|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19:5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88% [1][6] - 净利润7.06亿元 同比增长36.62% [1][6] - 毛利率39.85% 较去年同期41.33%略有下降 主要受产品结构影响 [6] - 经营性现金流2.03亿元 同比下降46.87% 主要因营运资金需求增加 [6][7] 核心业务进展 - 刻蚀设备销售额37.81亿元 占总营收76% 同比增长40.12% [2][6] - LPCVD设备销售额1.99亿元 同比大增608.19% [3][6] - CCP刻蚀设备累计装机超4500个反应台 较去年同期增长超900个反应台 [2][6] - 双反应台产品累计装机突破3300个反应台 [2] - 5纳米及以下逻辑器件制造高端产品实现大规模量产 [3][6]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4.92亿元 占营收比例高达30.07% [4][6]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4% 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水平 [5]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从去年同期39.6%下降至20.7% [5] - 在研项目涵盖六类设备 包含多个关键制程工艺核心设备开发 [5] - 预计总投资规模超过40亿元 [5] 盈利质量 - 扣非净利润增速仅11.5% 与净利润增速差距主要来自1.67亿元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7] - 存货增加10.4亿元 应收账款增加6亿元 [7] - 现金流增速明显滞后于利润增速 [7]
中微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88% 加速迈向全球半导体设备第一梯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9: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88% [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06亿元 同比增长36.62% [1] - 研发投入14.92亿元 同比增长53.7% 研发费用率30.07% 显著高于科创板10%-15%的平均水平 [1] - 对外股权投资产生收益1.68亿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0.08亿元改善1.76亿元 [1] 刻蚀设备业务 - 刻蚀设备销售收入37.81亿元 同比增长40.12% 占总收入75%以上 [1][2] - 技术覆盖95%以上刻蚀应用 延伸至5纳米及更先进制程 [2] - 高端产品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1] 薄膜沉积设备业务 - LPCVD设备销售收入1.99亿元 同比增长608.19% [1][3] - ALD设备系列产品通过多个先进逻辑客户验证 薄膜性能达世界先进水平 [3] - 钨系列产品通过关键存储客户端量产验证并获批量订单 [3]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至两年内 在研项目覆盖六大类设备二十余款新品 [2] - 研发项目包括新一代CCP/ICP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外延设备及量检测设备 [2] - MOCVD设备在氮化镓基LED市场保持领先 并拓展至碳化硅、氮化镓功率器件等新兴领域 [3] 产能扩张与基地建设 - 上海临港和南昌高新区生产基地产能稳步提升 [4] - 临港10万平方米总部研发大楼预计2025年底建成 [4] - 启动广州增城区和成都高新区新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4] 行业前景与战略规划 - SEMI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1210亿美元 2026年将增长至1390亿美元 [4] - 公司计划通过有机生长和外延扩展覆盖半导体高端设备50%-60%市场 [3] - 长期愿景成为全球第一梯队半导体设备公司 [4]
中微公司(688012.SH)上半年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格隆汇APP· 2025-08-28 19:0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1] - 基本每股收益1.13元 [1] 产品业务 - 刻蚀设备销售约37.81亿元,同比增长约40.12% [1] - LPCVD设备销售约1.99亿元,同比增长约608.19% [1] - 高端刻蚀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关键工艺中实现大规模量产 [1]
中微公司:上半年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7: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1] - 基本每股收益1.13元 [1] 产品业务 - 刻蚀设备销售约37.81亿元,同比增长约40.12% [1] - LPCVD设备销售约1.99亿元,同比增长约608.19% [1] - 高端刻蚀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关键工艺中实现大规模量产 [1]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721
东吴证券· 2025-07-21 08:29
核心观点 - 2月特朗普关税落地后美国核心通胀连续5个月不及预期,原因包括贸易商进口与库存周期前置、墨西哥商品输入通缩、关税敏感商品权重小及关税对服务和总需求有负面影响,未来一季度美国CPI环比增长中枢或不及预期,25H2美联储2次降息难实现 [1][10] - 科创债ETF发行能提高科创债配置需求、市场流动性并吸引中长期资金,从供需两端盘活科技创新领域投资 [2][14] - 推荐自主车灯龙头星宇股份,因其所处赛道优质、行业地位提升且绑定头部客户,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1/21.89/26.83亿元 [3][4][16] - 新能源运营商受消纳、电价、补贴三大因素压制,中央136号文推动反转,推荐关注优质绿电、海风、火转绿运营商 [5][17][18] - 保险行业负债端与资产端改善,利差损风险有望缓解,维持“增持”评级 [5][20] - 看好增程汽车国内市场发展前景,预计2027年渗透率达10 - 15%,下一代30万元级以上增程纯电续航或400km+,第三代发动机热效率或达44%+ [6][20] - 推荐宏华数科,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4/6.9/8.7亿元,因其受益于数码印花渗透率提升 [7] - 中微公司2025H1业绩高增,平台化布局加速,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8][23] - 特步国际主品牌稳健,索康尼推进升级,维持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买入”评级 [9][26] 宏观策略 海外经济:关税落地后美国通胀连续不及预期原因 - 贸易商进口与库存周期前置、墨西哥商品进口规模增大且输入通缩、关税敏感核心商品在CPI中权重小、关税对服务部门和经济总需求有负面影响 [1][10] 关税成本传导及贸易商应对 - 2018 - 19年仅0.2%价格压力传导至美国CPI,本轮美国贸易商通过前置商品进口、加大免税和低价商品进口对冲高关税冲击 [10] 关税对美国通胀综合影响 - 关税造成商品部门滞胀与服务部门衰退冲击,核心CPI在核心服务拖累下下行,PCE通胀上行主要来自供给因素 [10] 美国通胀未来影响 - 交易员预期未来一季度美国CPI环比增长中枢0.3%,但考虑多种因素实际或不及预期,25Q3同比增速有望保持在3%以下,美联储下半年大幅降息难实现 [10] 固收金工 科创债ETF发行情况 - 2025年6月18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中上报,7月2日获批,7月7日发行,截至7月15日共募集289.88亿元,占计划募资规模上限约96.63% [12] 科创债ETF跟踪指数成分券结构 - 中证、上证和深证AAA科创公司债指数成分券数量分别为825只、678只和146只,存量规模分别为10747.35亿元、9306.05亿元和1418.30亿元 [12] - 剩余期限以5年以内中短期为主,深证指数成分券期限中枢或稍低,加权平均久期与中证、上证指数有差距 [12] - 发行主体评级均为AAA级,以央国企为主,行业分布于传统行业,深证指数主体分布更广泛分散 [12] - 票面利率主要集中于2 - 2.5%区间,深证指数票息中枢上移,收益率两极分化显著 [12] - 科创债较普信债有超额利差,非永续科创债超额利差分化大,深证指数前十大发行人利差压缩空间大 [12] 科创债ETF对市场影响 - 提高科创债配置需求,规模增长带来成分券配置需求,底层成分券或迎行情 [2][14] - 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活跃度,压缩流动性溢价,提高定价效率 [2][14] - 吸引中长期资金,匹配机构投资者配置需求,盘活科技创新领域投资 [2][14] 行业 车灯行业 - 国内呈现“两超多强”格局,技术升级使份额向头部集中,日系衰退、欧系稳定、自主崛起 [15][16] - 推荐星宇股份,因其所处赛道优质、行业地位提升、绑定头部客户,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1/21.89/26.83亿元 [3][4][16] 公用事业行业 - 新能源运营商受消纳、电价、补贴压制,中央136号文推动反转,电价有底、消纳缓解、国补欠款风险小 [17][18] - 推荐关注优质绿电、海风、火转绿运营商 [5][18] 保险行业 - 新准则下财务指标波动加剧,25Q1净利润与净资产短期波动,下半年上市险企面临净利润高基数压力 [19] - 负债端新单增速改善,推动分红险转型,预计NBV延续增长,代理人队伍稳定,银保渠道贡献提升 [19] - 资产端持续增配债券与OCI股票,Q2以来资本市场环境转暖 [19] - 监管政策友好,看好行业利差损风险缓解,维持“增持”评级 [5][20] 增程汽车行业 - 需求维度上,2025Q1渗透率5.0%,价格带和车型渗透率分化,预计2027年渗透率达10 - 15% [20] - 供给维度上,品牌以理想、鸿蒙智行等为主,EREV比EV BOM成本低,定价和销量因价格带而异 [20] - 未来“大电池”或为趋势,第三代发动机热效率或达44%+ [6][20] 推荐个股及其他点评 宏华数科 - 提供数码印花设备+墨水解决方案,2024年业绩增长,海外收入高增,业绩高增态势有望持续 [21] - 社会消费习惯转型使数码印花性价比提升,带动设备和墨水市场扩容 [21] - 深度绑定京瓷构建技术壁垒,内生外延打开新增长极,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4/6.9/8.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21] 中微公司 - 2025H1业绩高增,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研发投入加大,在手订单充足 [7][8][23] - 刻蚀产品领先,镀膜产品拓展顺利,覆盖多种设备领域,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买入”评级 [7][8][23] 特步国际 - 2025Q2及上半年经营数据显示,主品牌零售流水增长,折扣加深、库存增加,索康尼流水高速增长 [24] - 主品牌下半年推新品,推进DTC模式,索康尼调整电商战略,加快开店,维持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买入”评级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