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莫德罗
icon
搜索文档
巴菲特大幅加仓的星座品牌,近五年亏三年?
搜狐财经· 2025-05-30 20:08
巴菲特增持星座品牌 - 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买入562.43万股,价值12.43亿美元 [2] - 2025年第一季度增持638.47万股,持仓增加113.52%,总持股达1200.9万股,持股比例从不足3%跃升至6.6%,持股市值约22亿美元 [2] - 减持银行股的同时,星座品牌成为一季度最大增持标的 [2] 公司基本面分析 - 全球最大葡萄酒、啤酒和烈酒生产商之一,业务覆盖美国、墨西哥、新西兰和意大利 [5] - 啤酒业务为核心,科罗娜(Corona Extra)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莫德罗(Modelo Especial)等品牌在美国进口啤酒市场份额领先 [5] - 葡萄酒业务拥有100多个品牌,如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金克劳福德(Kim Crawford) [7] - 烈酒业务涵盖威士忌、龙舌兰、伏特加等,但表现不佳 [7][8] 财务表现 - 近五年营收稳定增长2%-7%,2025财年营收102.09亿美元 [4][13] - 净利润波动剧烈:2025财年亏损0.81亿美元,2024财年盈利17.27亿美元,2023财年亏损0.71亿美元 [4] - 波动主因:对Canopy Growth投资亏损(2018年投资40亿美元持股38.6%,现市值仅2.5亿美元)及葡萄酒/烈酒业务商誉减值(2025财年计提28亿美元) [16][17][18] - 经营性现金流稳定,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19.38亿美元 [32] 战略调整与行业前景 - 剥离低效业务:2024年出售SVEDKA品牌,2025年出售库克、美欧米等葡萄酒品牌 [24] - 聚焦高端啤酒:全球啤酒市场预计2028年达27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1% [27] - ROE有望重回20%,剥离拖累业务后利润和现金流将改善 [29] 估值与股东回报 - 2025财年真实市盈率约17倍,预期市盈率12倍 [32] - 连续10年提升分红,2025年每股股利4.05美元,年增长率10.05% [33] - 2025年启动40亿美元回购计划(2025-2028年),年均回购13.3亿美元,综合股东回报率约6% [32][33] 华尔街机构动向 - 富达、先锋、贝莱德、高盛等机构2025年一季度同步增持 [22][23] - 增持逻辑:稳定现金流、成瘾性赛道、投资风险释放、估值修复 [24]
巴菲特已加仓!这个行业有绝佳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5-21 21:42
巴菲特持仓变动 - 伯克希尔一季度大幅减持银行股(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同时加仓消费股星座品牌(酒企)和Pool Corl(泳池设备)[1] - 星座品牌市值2500亿人民币,介于五粮液和山西汾酒之间,85%业务为啤酒(科罗娜、莫德罗品牌),15%为葡萄酒和烈酒[1] - 加仓逻辑符合"好公司+好价格"理念:公司营收年化增速0-5%但稳定性强[1] 全球酒企股价表现 - 2018-2024年星座品牌股价下跌3%,同期标普500上涨120%[5] - 2021年底至今全球前10大酒企中8家下跌:帝亚吉欧(-42.6%)、五粮液(-37%)、保乐力加(-55.5%)、泸州老窖(-47%)跌幅居前[7] - 仅百威英博(+10.7%)和安贝夫(+4.8%)实现正收益[7] 酒企财务表现 - 近3年部分酒企保持增长:山西汾酒净利润增长130.4%、泸州老窖现金流增长149.2%、茅台净利润增长64.4%[9] - 部分企业出现下滑:帝亚吉欧营收下降6.95%、保乐力加现金流下降13.6%、喜力净利润下降70.6%[9] 估值收缩现象 - 酒企PE普遍腰斩:茅台从51.4倍降至22.3倍,五粮液从38倍降至15.4倍,帝亚吉欧从34.8倍降至17.8倍[11][12] - 市现率PCF同步下降:茅台从40.7倍降至21.5倍,五粮液从33倍降至10.2倍[11] 估值收缩原因 - 疫情后健康观念转变导致烈酒需求下降,高端烈酒从奢侈品定位回归普通消费品[16][18] - 中国白酒表现相对较好,但估值同样从40-50倍降至10-20倍区间[15][17] 投资价值分析 - 星座品牌真实PE约15倍,年利润增速5%,2024年自由现金流20亿美元全部用于分红回购(综合股息率6%)[22][23] - A股白酒股息率约4%,若提高分红率至星座品牌水平,潜在股息率可达5-7%[24] - 自由现金流指数成分股(如美的集团自由现金流率14.53%)显示A股公司潜在股息率可达10%+[28][29]
巴菲特最新持仓曝光:防御性调仓背后的“护城河”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5-17 22:17
持仓调整策略 - 伯克希尔清仓花旗集团全部1463.95万股持仓,减持美国银行4866.01万股(减持比例超7%),削减第一资本金融公司约4%股份 [2] - 金融股持仓占比仍达35%,但减持动作延续2024年趋势(当时已减持美国银行15%) [2] - 消费板块增持显著,星座集团持仓增幅达113.5%至1200.90万股,首次重仓酒精饮料行业 [2] - 能源股西方石油和泳池设备供应商Pool Corp获得增持,前者因页岩油资产和需求复苏逻辑被看好 [2] 核心持仓分析 - 苹果持仓保持稳定,仍持有3亿股市值666亿美元,占投资组合25% [3] - 苹果兼具科技与消费属性,持续分红能力符合"理想企业类型"标准 [3] - 可口可乐自1988年买入后从未减持,累计分红超70亿美元 [3] - 美国运通自1991年持有至今未减持,凭借高端客户群和全球支付网络抵御周期波动 [5] 现金管理策略 - 现金储备规模达3340亿美元,其中超3000亿美元投资于短期美债 [4] - 美债持仓占美国国库券市场近5%,超过美联储持仓规模 [4] - 现金储备策略既为应对宏观风险(如关税政策冲击),也为捕捉市场动荡中的机会 [4] 行业配置特征 - 投资组合行业分布:科技28%、金融35%、消费15%、能源11% [6] - 日本五大商社持仓未披露,但2024年已通过优先股锁定8%股息收益 [7] - 消费类资产在经济不确定性中显现配置价值,科技股需平衡估值与业务韧性 [7] 投资哲学演变 - 早期"烟蒂股"策略因德克斯特鞋业等失败案例被摒弃 [5] - 转向"护城河"策略,典型案例包括喜诗糖果(累计贡献超19亿美元税前利润) [5] - 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过早抛售导致错失股价翻倍机会,强化"聚焦能力圈"原则 [5]
21深度|加仓中概股!透视华尔街调仓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22:41
全球机构资金流向 - 全球机构资金持续"大搬家",加仓中国资产成为"潮流" [1] - 伯克希尔一季度买入31.8亿美元股票,卖出46.8亿美元股票,美股持仓"十连斩" [1] - 伯克希尔持仓市值从前一季度的2670亿美元减少至2590亿美元 [1] - 伯克希尔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短期国债总额升至347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伯克希尔持仓调整 - 伯克希尔一季度没有新进任何股票,仅小幅加仓7只股票,减仓6只股票,清仓2只股票 [1] - 伯克希尔对美国银行股的减持动作显著,减持4866万股美国银行,持仓比例从11.19%下降至10.19% [2] - 伯克希尔对美国银行的持股已从去年7月的10.3亿股减至6.32亿股 [2] - 伯克希尔加仓638万股星座品牌,增幅高达113.5%,持仓占比从0.47%上升至0.85% [2] - 伯克希尔前十大持仓股市值占其全部持仓的89.02% [3] - 伯克希尔一季度加仓西方石油76万股,这是前十大持仓中唯一的增持动作 [3] - 伯克希尔对苹果的3亿股持仓未变,价值666亿美元,占其投资组合比重的25.76% [3] 美股市场表现 - 今年一季度道指跌1.28%,标普500指数跌4.59%,纳指跌10.42%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13.33% [1] - 美股科技股重挫,桥水减持谷歌、英伟达、AppLovin和Meta [7] 中国资产受青睐 - 中概股成为香饽饽,桥水加大中概股布局,爆买540万股阿里巴巴 [6] - 桥水一季度加仓百度187.9万股,期末持仓总额1.9亿美元 [6] - 桥水加仓近50万股拼多多,持仓规模达到174万股 [6] - 桥水新进京东,期末市值达到1.14亿美元 [7] - HHLR Advisors持仓总市值从28.87亿美元增至35.39亿美元,升幅接近23% [7] - HHLR Advisors一季度新进和增持近20只中概股,增持的8只股票以信息科技和消费行业为主 [7] - HHLR Advisors的十大重仓股中中概股占据九席,十大重仓股占总持仓比重为88.46% [8] 中国科技与新消费板块 - 中国科技和新消费板块受青睐,摩根士丹利看好中国科技和新消费板块 [9] - 互联网大盘股作为中国股市具有指征性和代表性的板块,市值和流动性巨大 [9] - 中国新消费板块有望在全球市场蓝海里获得更多投资者青睐 [9] 巴菲特投资策略 - 巴菲特解释囤积天量现金储备的原因,现金数量确实相当高,但好的机会不会每一天都出现 [1] - 巴菲特表示不会将市场最近的动荡描述为"巨大"波动 [4] - 巴菲特一直在谨慎寻找投资机会,希望减少手头现金,未来可能降至500亿美元 [4] - 伯克希尔的大部分资金仍然投资于股票,这种偏好不会改变 [4] - 巴菲特的股票仓位大致在50%左右,同时掌握着一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5]
神秘重仓、悄然减持 巴菲特又出手了!
金十数据· 2025-05-16 17:40
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动态 - 公司正在秘密买入一只未公开的股票 监管机构已批准保密建仓 这种做法有助于控制市场波动 上一次类似操作是去年投资安达保险时 [1] - 公司庞大的股票投资组合最近达2750亿美元 新增仓位通常需动用数十亿美元资金 建仓周期可能长达数月 [1] 银行股持仓调整 - 第一季度完全清仓花旗集团 该持仓在2024年底市值超过10亿美元 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持有 [2] - 连续三个季度减持美国银行 目前持仓降至6.316亿股 市值超过260亿美元 仍是第四大股票持仓 [2] 加码星座品牌 - 上季度将星座品牌持仓翻倍 目前市值约22亿美元 本季度购入638万股 持仓增加113%至1200万股 [3] - 星座品牌旗下拥有科罗娜、莫德罗等知名啤酒品牌 啤酒占其本财年前六个月销售额的86% [3] - 公司股价受特朗普对墨西哥商品关税政策冲击 今年以来下跌约14% [3] 苹果持仓及其他 - 维持苹果持仓3亿股不变 市值近670亿美元 仍是最大单笔持股 去年曾减持三分之二 [3] 管理层变动 - 巴菲特计划2026年初卸任CEO 由格雷格·阿贝尔接任 本人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 [4]
抛弃美国?巴菲特一季度大幅减持银行股 清仓花旗集团(C.US)
智通财经· 2025-05-16 06:26
伯克希尔哈撒韦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组合调整 - 大幅减持银行股 清仓花旗集团1464万股 完全退出投资 减持美国银行4866万股 持股比例减少7% 但仍持有6315亿股 为重要大股东 减持第一资本信贷30万股 降幅4% [1] - 银行股减持占投资组合比例变化 美国银行减持占组合1% 花旗集团减持占组合039% 第一资本信贷减持占组合0% [2] 主要增持方向 - 最大买入为星座品牌 增持638万股 增幅113% 总持股达1200万股 占投资组合比例增加039% [3] - 其他增持标的包括VeriSign增持占组合028% 西方石油增持占组合017% Pool公司增持占组合01% 达美乐披萨增持占组合009% [4] 核心持仓情况 - 苹果仍为最大持仓 保持3亿股不变 占投资组合2576% 未进行进一步减持 [5] - 前五大持仓分别为苹果2576% 美国运通1577% 可口可乐1107% 美国银行1019% 雪佛龙767% [6] 背景信息 - 13F文件披露机构公开市场长期持仓 信息滞后45天 不包含空头头寸和部分组合交易 [7] - 巴菲特宣布年底卸任CEO 由阿贝尔接任 [7]
谁又成功逃顶了?
投资界· 2025-04-09 15:11
美股市场暴跌 - 4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同步暴跌 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创2020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5] - 科技七巨头集体遭遇血洗 特斯拉单日跌幅10.42%居首 市值较历史高点1.5万亿美元腰斩至7701亿美元 [5] - 英伟达单日跌幅7.34% 市值从1月高点3.66万亿美元跌至2.3万亿美元 缩水近四成 [5] - 苹果股价从去年12月260美元/股跌至188美元/股 市值从3.92万亿美元缩水至2.83万亿美元 蒸发1.09万亿美元 [5] 富豪财富变动 - 全球前十大富豪中八位身家缩水 均来自科技界 [5] - 特斯拉CEO马斯克财富缩水1300亿美元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资产下降452亿美元 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财富蒸发281亿美元 [5] - 巴菲特财富逆势增长127亿美元 以1550亿美元个人财富成为全球第六大富豪 [7] 巴菲特投资策略 - 2023年四季度开始减持苹果股票 持股比例从最高5.86%降至2%以下 持股量从9.06亿股减至3亿股 [7][8] - 2024年全年净卖出1340亿美元股票 创公司历史最高值 [11] - 现金头寸膨胀至3340亿美元历史高位 相当于股票投资组合2720亿美元的1.23倍 [12] - 减持金融类股票 包括美国银行(降幅14.72%) 第一资本金融公司(降幅18.13%) 花旗银行(降幅73.5%) [13] 巴菲特持仓调整 - 新增持仓星座品牌公司3.11%股份 成为第19大个股 [14] - 单季度增持达美乐86.49% 持股6.95%成为第四大股东 [14] - 消费股增持意图对冲科技金融能源为主的投资组合估值风险 [14] - 苹果仍为最大持仓个股 美国运通和美国银行分列第二三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