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强度钢

搜索文档
“十五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材料汇· 2025-08-22 23:00
产业背景与发展形势 - "十四五"期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8.2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在超高强度钢、高性能碳纤维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4] - 部分高端材料如高端芯片用光刻胶、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仍受制于人,关键工艺装备自主化水平有待提高[4] - 全球新材料科技竞争加剧,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深度融合,主要经济体强化战略布局,供应链安全成为焦点[5]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以提升关键战略材料自主保障能力和前沿新材料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全链条发展生态[7] - 到2030年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达到80%以上,突破5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0个以上国际领先产业集群[11] - 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高,材料生产过程能耗排放强度显著下降,智能制造新模式广泛应用[11] 重点发展方向 - 先进基础材料包括超高强度汽车钢、高强韧航空铝材、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等[13] - 关键战略材料涵盖高温合金单晶叶片、300mm以上硅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高端植入器械材料等[14][15][16] - 前沿新材料涉及石墨烯规模化制备、量子点单光子源、室温超导材料、生物基可降解高分子等[17][18][19] 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 航空航天领域需航空发动机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1200℃下持久强度提升20%,碳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20%[24] - 新能源汽车领域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镍含量≥95%,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轻量化铝合金减重20%-30%[26] - 电子信息领域12英寸超高纯硅片纯度≥11N,5G基站射频材料插损≤0.3dB,OLED材料发光效率提高20%[28][29] 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 计划新建5个国家新材料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设立1000亿元国家产业投资基金[46] - 培育100家国家级产业创新联合体,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达到3%以上,认定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70] - 建设10个国家级产业互联网平台,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80%[67][69] 市场培育与标准建设 - 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专项资金规模50亿元/年,保费补贴比例提高至30%,每年支持100个以上示范项目[50][53] - 制定修订500项以上重点标准,推动200项标准国际互认,建设20个标准创新基地[62][85] - 开展"中国新材料品牌100强"评选,对上榜企业提供优先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53] 区域集群发展布局 - 在环渤海地区建设5个国家级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76] - 长三角地区培育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产业集群[76] - 目标打造10个国际影响力产业集群,30个国家级产业园,园区产值占全国总产值70%以上[78]
“十五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材料汇· 2025-08-08 21:50
新材料产业规划核心观点 - 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与先导,对推动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 - "十四五"期间产业总产值突破8.2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在超高强度钢、高性能碳纤维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4] - "十五五"期间将重点提升关键战略材料自主保障能力,目标到2030年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达到80%以上 [11] - 规划提出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规模应用"全链条发展生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 [7] 产业背景与发展形势 "十四五"发展回顾 -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形成若干特色产业集群,在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4] - 部分高端材料仍受制于人,如高端芯片用光刻胶、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等 [4] - 材料基因组、增材制造等新方法应用深化,但原始创新能力与顶尖人才团队仍需加强 [4] "十五五"面临形势 - 全球新材料科技竞争空前激烈,新材料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深度融合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新材料性能、可靠性、绿色化提出更高要求 [5] - 供应链安全与韧性成为焦点,需推动产业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5] 总体要求 发展目标(到2030年) - 突破5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建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高地 [11] - 形成20个以上国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1] - 材料生产能耗、排放强度显著下降,智能制造新模式广泛应用 [11] 重点发展方向 先进基础材料 - 先进钢铁材料:超高强度汽车钢、高耐蚀海工钢、绿色低碳冶金技术产品 [13] -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高强高韧铝合金、高性能镁合金、钛合金精密型材 [13] - 先进化工材料: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13] 关键战略材料 - 高端装备用特种材料:高温合金单晶叶片、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 [14] - 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大尺寸硅片、碳化硅/氮化镓衬底、先进光刻胶 [15] - 新能源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钙钛矿电池材料 [16] 前沿新材料 - 低维与智能材料:石墨烯规模化制备、形状记忆合金、仿生材料 [17] - 量子信息材料:量子点单光子源、拓扑绝缘体、量子磁性材料 [18] - 生物基与可持续材料:高性能生物基高分子、CO₂基材料 [18] 重点任务与重大工程 突破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 - 航空航天领域: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1200℃高温下持久强度提升20% [24] - 新能源汽车领域: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镍含量≥95%,能量密度达350Wh/kg [26] - 电子信息领域:12英寸超高纯硅片纯度达11N,光刻分辨率达28nm以下 [28] 布局前沿新材料 - 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原位聚合方法使拉伸强度提升50%以上 [40] - 量子点单光子源纯度达到95%以上,为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40] - 形状记忆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形状回复精度达到0.1mm以内 [41] 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 计划新建5个国家新材料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46] - 设立规模为1000亿元的国家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 [46] -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实行175%加计扣除政策 [46] 保障措施 - 设立新材料产业基金规模500亿元,对重点项目给予30%资本金补助 [82] - 实施"材料人才专项计划",培养100名战略科学家、1000名青年领军人才 [83] - 建立"新材料标准领航工程",制修订800项关键标准 [84]
受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 抚顺特钢上半年净利润预亏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8:59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亿元至-2.6亿元,同比减少214.06%至231.60%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非净利润为-3亿元至-2.6亿元,同比减少217.24%至235.27% [1] - 上年同期净利润2.28亿元,扣非净利润2.22亿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部分产品订单及价格较上期下降 [1] - 新建项目转固投产后实际产量低于预期,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上升 [1] - 提升产品质量管控导致质量成本升高 [1] 2024年经营数据 - 钢产量60.39万吨,同比减少10.91% [2] - 钢材产量44.05万吨,同比减少13.04% [2] - "三高一特"产品入库8.68万吨,同比提升14.25% [2] - 营业收入84.84亿元,同比降低1.06% [2] - 净利润1.12亿元,同比降低69.18% [2]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净利润-1.25亿元,上年同期为1.15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1.23亿元,上年同期为1.06亿元 [2] 产品结构调整 - 2024年持续进行品种结构调整,高附加值产品技改项目投产 [2] - 高端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保证收入稳定 [2] - 未来将继续调整品种结构,高端产品产量持续提高 [2] 产品价格与订单 - 高端产品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售价较前期降低 [2] - 继续降价空间有限,2025年3月起超高强度钢订单增长 [2] 产能与成本 - 部分项目投产后未完全达产达效,固定资产折旧成本上升 [3] - 需求恢复后新产能完全达产达效,收益预计大于折旧成本上升 [3] 出口业务 - 出口以工模具钢、汽车钢为主,出口地包括欧美、南美、亚洲等 [3] - 出口韩国汽车钢大幅降低,出口欧洲、东南亚工模具钢、不锈钢持续增长 [3] - 每年出口收入约3000万美元 [3]
【中信特钢(000708.SZ)】25Q1归母净利润率创近8个季度新高,资产负债率创2019Q3以来新低——25Q1报业绩点评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0 21: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8.40亿元,同比下滑5.59%,环比增长4.44% [3] - 归母净利润13.84亿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增长7.31% [3] - 归母净利润率达5.16%,创2023年Q2以来新高 [4] - 资产负债率59.20%,创2019年Q3以来新低 [4] 出口与关税影响 - 2024年出口美国销量4.2万吨,占公司出口比例较低,受美国加征关税直接影响小 [5] - 公司采取四项措施应对关税影响:调整销售策略、加快海外基地布局、加强重点市场开发、推进国产替代 [5] 机器人产业链布局 - 公司在机器人关键材料领域布局全面,包括滚珠丝杠、RV减速机材料、谐波减速机材料等 [6] - 谐波减速机柔轮用钢实现进口替代,产品已供应全球前五大谐波减速机生产商中的两家 [6] 产业转型与研发 - 重点研发风电、高铁、航空航天等领域高端钢材,如轴承钢、齿轮钢、高温合金等 [7] - 聚焦"深地""深海""新能源"等国家战略领域的关键材料需求 [7] 国际化战略 - 制定"资源+主业+分销"全产业链国际化战略,实施"并购优先、由后往前"策略 [8] - 2025年是国际化项目落地关键年,将推进重点项目快速落地 [8]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2 05:00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是抚顺特钢2024年年报及相关议案公告,介绍公司基本情况、行业环境,展示经营业绩与财务指标,还提及多项议案审议情况及未来业务计划,如关联交易、授信、理财等[1][8][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属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特殊钢和合金材料研发制造为主营业务,产品应用广泛,经营模式传统[2][8] - 公司采购有稳定供货渠道,采用“以销定产”模式,销售以直销为主,已通过多项质量体系认证[10][11][13] 行业情况 钢铁行业 - 2024年全球发达经济体需求低迷,新兴市场基建投资支撑需求,铁矿石供应增加但需求疲软,价格高位震荡,成本高位压缩盈利空间[3] - 中国粗钢产量微降,钢材产量增长,行业产能过剩、需求疲软态势未改,新兴需求增长明显,产能向沿海和资源富集地区集中,成本仍处高位,企业经营压力大[3][4] 特钢行业 - 特殊钢分中低端、中高端和高尖端产品,我国主要特钢企业生产设备以转炉为主,中低端及中高端市场竞争严峻,高尖端产品与发达国家有差距[6] - 2024年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价格震荡下行,中游企业成本压力缓解但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下游应用广泛,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高端特钢未来需求有望增长[7] 公司经营业绩与财务指标 - 2024年公司钢产量60.39万吨,同比减少10.91%;钢材产量44.05万吨,同比减少13.04%,“三高一特”产品入库8.68万吨,同比提升14.25%[18] - 实现营业收入84.84亿元,同比降低1.06%;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同比降低69.18%[18] 公司主要产品 高温合金 - 能在高温下抗氧化、抗腐蚀、抗蠕变,是航空航天等领域重要材料,公司掌握核心技术,产品规格多,质量稳定,信誉度高[14] 超高强度钢 - 高强度、高韧性合金钢,用于国防军工等领域,公司产品质量性能水平国内领先[15] 工模具钢 - 公司设备先进,能生产多种系列产品,规格超2100个,自主研发的FS、FT系列认可度高[16] 不锈钢 - 公司有多条冶炼生产线,产品质量稳定,杂质和有害气体含量低,应用广泛[17] 公司重要议案审议情况 董事会会议 - 审议通过24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利润分配、关联交易、授信、理财等,部分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67][76][79] 监事会会议 - 审议通过8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利润分配、关联交易、资产减值准备等,部分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9][21][27] 公司未来业务计划 综合授信 - 2025年度拟向金融机构为公司及子公司申请不超过65亿元综合授信,期限以协议为准,额度可循环使用[46] 票据池业务 - 拟在不超过8亿元额度内与商业银行开展票据池业务,期限12个月,可提高流动资产使用效率、降低成本[49][51][52] 委托理财投资 - 拟自董事会批准起12个月内开展委托理财,最高余额不超过8亿元,额度可循环,单个产品持有期限不超24个月[107][108]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 - 拟续聘天职国际为2025年度财务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聘期一年,预计费用94万元[117][125] 公司利润分配方案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18元(含税),以总股本扣除回购账户股份余额为基数,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5,317,225.80元(含税),占净利润比例31.62%,不送红股、不转增股本,方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96][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