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保险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跨境金融再跃升 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 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
金融时报· 2025-06-23 11:09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与影响力 - 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涵盖货币、债券、股票、外汇、黄金、保险、期货等全球最完整金融市场体系之一,"沪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深化,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2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47% [3] - 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上海金融机构总数1782家,外资金融机构占比约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中心等重要国际金融组织落户 [3] - 金融科技创新引领全球,在金融科技应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突破 [3] -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重要资金配置中心,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 [3] 《行动方案》出台背景与意义 - 体现国家金融开放战略关键布局,全球金融格局深刻调整背景下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求的具体行动 [2] - 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和开放支撑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持续提升 [4] 跨境金融服务现存痛点 - 跨境资金周转效率待提升,企业全球资金调配流程繁琐、审批周期长 [4] - 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待完善,中小企业缺乏多元化、低成本避险工具 [4] - 跨境融资渠道待畅通,企业境外投资、并购时融资难、融资贵 [5] 《行动方案》优化措施 - 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外汇业务管理模式和展业流程,完善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体系,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6] - 汇率避险服务:扩大外汇市场参与主体范围,丰富避险工具,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功能和全球覆盖面 [6] - 融资服务: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鼓励银行扩大跨境贸易信贷投放 [6] - 保险保障和综合服务:支持保险机构创新跨境保险产品和服务,促进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 [6] 政策亮点与企业红利 - 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直接降低企业跨境贸易融资成本 [7] - 扩大融资来源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7] - 优化上海自贸试验区全功能资金池跨境资金调拨功能,实现全球资金"一盘棋"管理 [7] - 提高跨国企业全球资金运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金配置 [7] 监管优化方向 - 构建分类分层监管框架,建立合规评级制度,对高信用评级企业实施简化审批流程 [8] - 完善数据监管与共享机制,建立跨境金融业务数据统一采集和共享平台 [8] - 推动监管科技创新应用,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智能风控系统 [9] - 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与合作,推动建立跨境金融风险共同防范机制 [9]
香港险企入局内地市场再迎政策东风,影响几何
北京商报· 2025-06-05 22:23
跨境保险政策支持 - 深圳市发布《实施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立子公司,并鼓励开发深港跨境保险产品 [1][3][4] - 金融监管总局取消港澳金融机构入股境内保险公司的总资产门槛(原要求不低于20亿美元),新规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 [4] - 政策背景基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需求及内地居民跨境保险需求激增,2023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新增保费同比飙升27倍,2024年Q1达628亿港元(占香港个人业务总新增保费28.6%) [5][6] 香港保险公司内地布局方向 - 深圳成为理想门户,业务聚焦健康险、养老险,并开发贴合内地需求的产品(如跨境医疗、美元资产配置) [6][7] - 利用深圳数字贸易生态拓展中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及高附加值产业保单融资,需打通跨境资金结算(如FT账户创新) [7] - 关键成功要素包括精准把握内地需求(如产品本地化)、加强品牌宣传、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数字化转型 [7] 内地保险公司赴港发展动态 - 中国人寿再保险、泰康人寿等已在港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中国太保推出"保险+养老"服务面向香港居民 [8] - 中国平安探索将寿险业务扩展至香港,重点满足大湾区客户医疗健康养老需求 [8] - 核心竞争要素包括整合香港高端医疗资源、借鉴灵活产品设计(如储蓄险分红结构)、建立跨境合规团队应对监管差异 [9] 市场协同与趋势展望 - 政策将加速深港金融市场联动,预计跨境车险、医疗险等"一站式"服务覆盖80%深港人群 [6] - 香港中小保险公司可能通过深圳子公司降低运营成本,内地头部机构(如平安)或通过"医疗+保险"生态争夺高净值客户 [7][9] - 两地市场差异要求保险机构发挥渠道优势、产品创新及投资能力(如长期稳定收益)实现差异化竞争 [9]
金融机构化身出海“服务站” 直接帮跨境卖家做运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20:28
企业出海趋势 - 深圳企业如日丽丰科技正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产品出口占业务80%,总经理李小瑞计划赴中东考察投资建厂可行性[1] - 企业出海需求集中在物流、市场准入、合规经营、税收政策、跨境融资和本地化运营等领域[2] - 2024年深圳跨境收支规模全国第三,人民币跨境收支金额超5万亿元,同比增长34.1%[3] 金融机构服务升级 - 银行如宁波银行提供从产品标题优化到法律咨询等非金融服务,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推出资源对接服务和"全球撮合家"平台[2] - 宁波银行开发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平台,覆盖贸易结算、融资理财和全球开店等业务[3] - 工银巴西针对中资出海企业提供跨境结算等服务,巴西雷亚尔贷款利率高达20%-50%[3]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CIPS系统2024年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4] - 深圳计划创新跨境人民币产品,建立企业快速响应机制,推动FT账户试点和优质企业名单共享[4] - 拉美国家在贸易中增加人民币使用,降低企业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3][4] 保险服务创新 - 中国信保提供出口贸易险、特险及海外投资险等产品,覆盖政治风险和信用风险[5] - 深圳"大统保"服务支持2.2万家中小微企业,2024年承保出口额909.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5] - "跨境电商保"试点启动,6家保险机构组成共保体,针对应付账款风险提供低费率保障[5][6]
金融30条 南沙再迎政策红利
广州日报· 2025-05-14 03:19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政策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南沙金融30条",部署27项金融改革创新工作,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金融开放试验示范窗口打造[1][2] - 政策目标包括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等6大领域[2] 三大政策亮点 立足湾区 - 重点推动绿色金融、数字金融、航运金融等特色产业发展,支持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海洋产业[3] - 鼓励银行业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新模式,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高技术产业[3] 协同港澳 - 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化,试点信用卡视频面签,便利港澳居民跨境支付[3] - 支持广期所与港交所合作推出跨境交易品种,推动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跨境保险产品[3][7] 面向世界 - 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等多元化投资机构[4] -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基地,支持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4] 南沙金融业发展现状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8%,落地2000亿元广州产投创投母基金[5] - 形成全国飞机租赁产业第三极,累计推出超百项金融创新成果[5] 政策实施重点方向 - 发展产业链金融支持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债券等融资模式[5][6] - 拓展飞机船舶国际租赁业务,建设期货金融全要素产业园区[6] - 深化跨境贸易投资开放试点,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度[6] 市场反应与机构布局 - 广期所计划推出电力期货,强化与港交所跨境品种合作[7] - 农行广东分行将重点支持南沙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构建[7] - 南航租赁计划加大南沙飞机租赁业务投放,引入航空上下游产业链[8] - 汇丰全球最大培训中心年内落地南沙,设立新经济信贷基金服务科创企业[11]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南沙再迎重磅支持 “南沙金融30条”来了
广州日报· 2025-05-13 03:14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南沙金融30条",通过7个维度30条措施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1][2] 7个维度30条措施 - 加快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南沙方案》的战略部署,聚焦金融互联互通、规则衔接及跨境业务创新 [2] - 措施涵盖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等7个维度 [2] 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新模式 [3]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重点支持高端制造业、数字产业、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 [3] - 加大对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3] 发展特色金融服务 - 发展服务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航运金融业务,引导航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加快航运保险发展并研发创新型产品 [4]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大力发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 [4] - 创新发展国际租赁和保理业务,支持境内机构使用自有外汇收入支付境内经营性租赁外币租金,取消船舶和飞机境外融资资本金限制 [4][5] 推进互联互通及扩大对外开放 - 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 [6] - 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适合南沙区居民的商业保险年金、跨境车辆保险等跨境保险产品,积极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6] 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 - 推动跨境支付服务便利化,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试点开展信用卡视频面签,支持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7] - 推动跨境信用融资便利化,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允许南沙和港澳地区均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开展内部数据跨境流动试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