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剂

搜索文档
仙乐健康: 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0:13
公司概况 - 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营养健康食品B端业务,是国内重要的营养健康食品合同研发生产商,具备规模化的营养健康食品生产及制造能力[3] - 公司在中国、欧洲、美国建立了七大生产基地和五大研发中心,可供应包括软胶囊、营养软糖、饮品、片剂、粉剂和硬胶囊在内的多种剂型益生菌产品[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2.11亿元,同比增长17.56%,综合毛利率为31.46%[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资产56.14亿元,总债务16.19亿元,资产负债率51.86%[3] - 2024年净利润2.8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67亿元[3] - 销售毛利率31.46%,EBITDA利润率17.21%,总资产回报率7.40%[4] - 速动比率1.87,现金短期债务比6.28,偿债能力表现良好[4] 业务优势 - 公司拥有超过6,000个成熟营养健康食品产品配方,2024年新取得多项保健食品注册批准证书及备案凭证[5] - 客户涵盖国际性和区域性医药企业、连锁药店等头部企业,客户群体优质且分散[5] - 债务结构以仙乐转债为主,EBITDA利息保障倍数9.09,现金生成能力较强[6]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球营养健康食品零售规模超过1,915亿美元,过去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5.8%[11] -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2024年规模达2,602亿人民币,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6.3%[11] - 行业线上渗透率从2020年的46%增长至2024年的58%,跨境渠道占比从2022年43%增长至2024年50%[13] 风险因素 - 部分产品产能利用率不高,片剂、粉剂、功能饮品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6] - 并购子公司Best Formulations LLC净利润持续亏损,可能面临商誉减值风险[7] - 境外收入占比达60.56%,需关注贸易政策及汇率波动影响[7]
智能+绿色双驱动 探寻新时代健康产业园的节能密码
新华财经· 2025-06-24 18:30
绿色工厂建设 - 园区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旗下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的生产基地,按国家最新节能环保要求建设,通过物联网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划分181个区域,接入246台仪表,实时监测优化能源消耗 [2] - 园区照明、制冷、生产用电优先使用2.3MW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315万度,减少煤炭消耗2003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248吨/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仅0.03吨/万元 [3] - 废物分类回收系统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大箱重复利用率达40%(21.34万个/年),废水处理后COD降至80mg/升(国标500mg/升),中水用于灌溉 [3] 绿色生产与供应链 - GMP车间采用臭氧灭菌、1小时15次换气、恒温恒湿控制,环境达10万级洁净标准,原料选用松竹梅菊等天然绿色材料 [4] - 建立绿色供应链体系,优先选择8家绿色制造企业作为供应商,执行严于国标的企业标准(如重金属控制) [4] - 生产工艺结合低温蓄冷技术,单位产值综合能耗0.009吨标准煤/万元,远低于行业水平 [5] 智能化与自动化升级 - 引入AI、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生产、输送、仓储全流程自动化,粉剂产线每小时供应3300盒产品,入选集团十大改善案例 [6][7] - 联合华为打造智能检测系统,实现外包装毫秒级检测、粉剂装量100%合格,并建立全供应链智能追溯系统 [7] - 通过工业互联网整合生产数据,以数据中台实现精益化管理,提升质量与效率 [8]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绿色供应链投入,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助力国家"双碳"目标 [8]
江苏宜兴: 院士天团“抢滩”食品生物制造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9 06:1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高校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比例长期保持在70%左右[1]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有所提升但仍有很多成果"沉睡"在实验室无法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应用[1] 宜兴市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宜兴市聚焦合成生物未来产业连续出台专项扶持计划设立合成生物技术引导资金[2] - 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江南大学院士团队牵头成立3年内聘请14位两院院士和19位学科带头人[2] - 研究院16个实验室单元已全部投入使用包括食品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和生物资源工程实验室等[2] 研究院运营成效 - 研究院研究方向覆盖食品生物技术全产业链与高校前沿课题高度契合[3] - 已为无锡本地企业开展20余次技术服务涉及技术合同总额1600余万元[3] - 助力8家生物技术与食品技术企业落地并完成工业菌种国产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企业落地与发展 - 无锡励成医学营养有限公司落户宜兴后成为国内首批特医认证企业年销售额超亿元[4] - 研究院虹吸效应吸引无锡江大益中生物和西尔曼生物两家企业入驻[4] - 宜兴生命健康产业规上企业达50家1-4月规上工业产值54.3亿元[4] 产业集群发展 - 宜兴食品生物制造等产业快速发展正在形成辐射长三角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4]
美味新高度!看萍乡经开区“舌尖经济” 如何跑出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14:03
产业发展现状 - 萍乡经开区食品产业园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高效协作 工人生产干劲十足 [1] - 赴野士(江西)生产车间订单充足 正全力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智能搬运机器人提升仓储物流效率 [2] - 甘源食品生产线数字化调控高效运转 自动化设备成为产业升级的有力注脚 [2] 产业平台建设 - 经开区打造专业化载体平台 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标准厂房 智慧冷链仓储中心 区域性食品检测中心等关键设施 [4] - 创新设立"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 整合行政审批 要素协调 人才招聘 融资对接 技术支持等全流程服务 [4] - "硬件高标准+服务全方位"双重优势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缩短项目投产周期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4] 产业集群与产能 - 经开区锚定食品医药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 以甘源食品 百约食品等龙头企业为引领 [6] - 园区已汇聚赴野士(江西) 元宝食品 悦禾食品等十余家知名企业 覆盖休闲食品 功能营养品 烘焙制品等多细分领域 [6] - 甘源五期2024年底投产 新增年产能3万吨 预计年增营收超5亿元 [6] - 赴野士(江西)年产值可达4亿元 产品包括能量补充 运动恢复等六大类营养粉剂 [6] 数字化转型 - 甘源食品应用数字化生产线 关键工艺环节精准控制 生产效率提升60% [8] - 赴野士(江西)构建可视化生产管理平台 实时数据监控与算法优化 全流程自动化率超90% [8] - 元宝食品建成智能烘焙生产线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年产能突破4万吨 [8] - 经开区与江南大学 南昌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平台 推动1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 [8] 营收与增长 - 2024年经开区食品企业实现营收30.49亿元 同比增长28.7% [10] - 随着新建产能持续释放 预计今年营收将突破40亿元 [10]
强主业 拓市场 提信心 吉林辖区上市公司集中回应投资者关切
上海证券报· 2025-05-28 02:08
业绩表现 - 一汽解放正在测试验证L4级厂区无人物流车,并寻求与华为等企业合作布局商用车智能驾驶赛道,同时推进"15333"新能源战略,今年将逐步开展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产品化以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2] - 吉林化纤目前拥有1.2万吨碳纤维复材生产线和600吨小丝束生产线,正与产业链合作单位联合开发以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产能 [2] - 吉林碳谷产品产销量均增长,坚持"大小丝束齐发展"原则,聚焦工业用和民用领域,紧密衔接下游市场 [3] - 奥来德、吉大通信等企业表示将优化产品与服务以推动业绩持续向好 [3] 市值管理 - 吉林敖东制定了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增加分红频次并提高分红率,2025年已实施《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以增强投资者信心 [4] - 一汽富维于今年4月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在市场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并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质生产力等产业转型 [4] 未来规划 - 长春高新将以自研和并购为抓手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伏欣奇拜单抗粉剂和水剂的上市审批,粉剂产品预计今年获批 [6] - 亚联机械募投项目"人造板生产线设备综合制造基地项目"预计今年建设完成,将通过济南生产基地扩大产能和销售规模 [6] 投资者互动 - 吉林辖区49家上市公司164名高管参与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共回答投资者提问927个,整体答复率为80.68% [1] - 业绩增长、市值管理、数智转型、未来规划等话题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高频词 [1]
汤臣倍健(300146):一季度业绩承压 关注改革成效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5-13 12:43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68.38亿元(同比减少27%),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减少63%),扣非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减少61%)[1] - 2024Q4总营收11.05亿元(同比减少32%),归母净亏损2.16亿元(2023Q4亏损1.55亿元),扣非净亏损1.81亿元(2023Q4亏损2.01亿元)[1] - 2025Q1总营收17.92亿元(同比减少32%),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减少37%),扣非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减少42%)[1] 盈利能力 - 2024年/2025Q1毛利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至66.69%/68.66%,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和规模效应下降[1] - 2024年/2025Q1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减少1个百分点至44.33%/30.29%,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至8.15%/5.77%[1] - 2024年/2025Q1净利率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至9.47%/26.04%,预计随着规模效应释放和费用控制加强,盈利能力将逐步提升[1] 产品与渠道策略 - 2024年片剂/粉剂/胶囊营收分别为10.49/6.25/11.03亿元,同比减少41%/42%/26%[2] - 2025Q1公司通过钙DK试点推广低客单、低日服模式,效果超预期,计划2025Q2推出新规、新装产品[2] - 公司计划在重功能、刚需赛道推出更多产品,结合差异化服务提升转化率[2] - 2024年境内线上/线下产品营收分别为12.22/31.25亿元,同比减少28%/32%,公司加强线上与线下产品区隔,线下渠道价值链下移,线上专供比例提高并定位高端化[2] 未来展望 - 2025Q1公司调整任务排放比例以平滑季度波动,后续将延续深度改革,强化渠道区隔并优化抖音直播效果[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6/0.52/0.5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21/19倍[3]
仙乐健康(300791):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5Q1国内业务企稳,盈利能力持续强化
国海证券· 2025-04-28 22: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仙乐健康为保健品行业 CDMO 龙头,拥有多种剂型研发和生产能力,致力于剂型创新和技术升级,具备中美欧三地协同的全球供应能力 2025Q1 中国区业务企稳回升,但美洲业务受短期关税扰动,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6.63 亿、53.65 亿、61.7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0 亿、5.00 亿、5.80 亿元,EPS 分别为 1.69 元、2.11 元、2.44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5、12、10X,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 2025 年 4 月 25 日,仙乐健康近 1 个月、3 个月、12 个月相对沪深 300 表现分别为 -4.7%、1.8%、 -9.5%,沪深 300 对应表现为 -3.7%、 -1.2%、7.3% [4] - 仙乐健康当前价格 25.41 元,52 周价格区间 21.22 - 43.38 元,总市值 60.2914 亿元,流通市值 50.2367 亿元,总股本 23727.41 万股,流通股本 19770.43 万股,日均成交额 5359 万元,近一月换手 1.59% [4]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42.11 亿元,同比 +17.56%;归母净利润 3.25 亿元,同比 +15.66%;扣非归母净利润 3.28 亿元,同比 +16.70% 2025Q1 实现营收 9.54 亿元,同比 +0.28%;归母净利润 0.69 亿元,同比 +8.90%;扣非归母净利润 0.65 亿元,同比 +0.21% [5] - 2024 年中国/欧洲/美洲/其他地区分别实现营收 16.61 亿、6.04 亿、16.66 亿、2.80 亿元,同比 -10.28%、 +14.25%、 +59.56%、 +77.38% 2025Q1 中国区收入企稳回升,美洲区业务受短期关税影响预计营收增速放缓,欧洲区业务 2025Q1 本地和出口收入同比增速超 35%,其他地区业务仍在快速发展期 [6] - 2024 年软胶囊/片剂/粉剂/软糖/饮品/硬胶囊/其他剂型分别实现营收 19.84 亿、3.26 亿、2.32 亿、9.95 亿、2.48 亿、2.23 亿、1.77 亿元,同比 +29.91%、 -10.05%、 -20.90%、 +34.54%、 -41.22%、 +46.83%、 +141.32%,软糖高增受益于剂型零食化,销量占比从 2022 年约 5%增长至 2024 年近 10%,年复合增长率约 40% [6] - 2024 年/2025Q1 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31.46%、33.09%,分别同比 +1.19pct、 +2.47pct,预计主要系软糖等高毛利率剂型占比提升及全球采购使大单品成本 2024 年平均降幅为 15% 2024 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8.39%、9.92%、2.99%,同比 +0.64pct、 +0.13pct、 -0.09pct,销售费用率提升主要系销售团队升级及市场营销推广 2024 年 BF 亏损 1.51 亿元 2024 年/2025Q1 实现归母净利率为 7.72%、7.19%,同比 -0.13、 +0.57pct [6][7]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211|4663|5365|6176| |增长率(%)|18|11|15|1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25|400|500|580| |增长率(%)|16|23|25|16| |摊薄每股收益(元)|1.37|1.69|2.11|2.44| |ROE(%)|13|15|17|18| | P/E|18.92|15.07|12.06|10.40| | P/B|2.48|2.20|2.01|1.84| | P/S|1.47|1.29|1.12|0.98| | EV/EBITDA|9.95|9.13|7.42|6.24|[8] 公司优势 - 各个地区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中国区业务 Q1 企稳回升且订单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在新消费市场和长青市场均有突破;美洲区出口 2025Q1 销售额达成率为 80%,影响可控,BF 承接部分美洲订单,成本持续改善,扭亏进入攻坚期;欧洲及亚太区业务持续贡献收入 [9] - 不断强化产品创新、供应链体系、AI 布局及采购多维度能力 2024 年创新产品销售贡献 35% +,毛利率高于平均;2024 年跨界订单交付周期缩短,人均产值提升;启动 Deepseek 大模型训练,赋能全流程;通过全球大规模集采优化成本 [9]
太疯狂!有人“一年花10万”“房子打没一套”,只为做这一件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5 11:58
行业现状与市场动态 - 短视频平台"长高"类内容播放量超亿次,邹市明之子生长激素治疗视频点击量突破6000万次,反映家长群体对身高问题的广泛关注[2][4] - 生长激素治疗费用高昂,家长年花费可达10万元,部分家庭甚至投入相当于"奥迪A6次顶配"或"一套房子"的资金[9] -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2024年上半年收入51.52亿元(同比+0.25%),净利润17.69亿元(同比-19.49%),母公司基因工程药品毛利率高达91.43%[11] 销售渠道与营销策略 - 长春高新生长激素销售渠道中70%以上通过民营医疗机构完成,公立医院占比不足30%[11] - 民营医疗机构采用"480元周末特惠检查"等促销手段吸引家长,部分机构暗示"骨龄偏小需干预"以诱导消费[15] - 存在灰色销售渠道,家长可通过医药代表以接近半价价格购药,部分交易通过社交平台直接转账完成[17] 技术发展与产品布局 -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成人适应症,包括抗衰老、代谢综合征(中国发病率31.1%,患病人数超4.5亿)和烧伤修复领域[13][14] - 长春高新探索生长激素与GLP-1联合疗法,通过促进肌肉生成与减少脂肪实现减重市场协同效应[14] - 长效技术路径包括PEG化、蛋白质融合和微球缓释技术,未来将聚焦给药方式革新(注射转无创)、适应症扩展和技术优化[14][21] 临床使用现状 - 专病门诊中仅不到20%儿童真正需要生长激素干预,多数案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7][22] - 标准治疗需满足四项条件:身高低于同龄3个百分位、年增长<5cm(青春期前)或<6cm(青春期)、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年以上、血液检测显示生长激素缺乏[20] - 治疗需严格随访,首月复诊后每3个月监测指标,青春期前敏感病例可能缩短至1-2个月复诊[20] 企业战略调整 - 面对一线城市新生人口下降,企业将销售重心转向下沉市场并扩大适应症范围[12] - 金赛药业长效生长激素(每周注射一次)通过降低注射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成为技术竞争重点[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