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数据库

搜索文档
达梦数据(688692)达梦数据25H1点评:业绩高增态势延续 数据库龙头地位稳固
新浪财经· 2025-09-01 16: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48.65% [1] - 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98.36%,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98.1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57.39万元,同比增长39.97% [1] - 销售费用率32.66%,同比下降6.1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9.15%,同比下降3.64个百分点 [1]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研发人员512人,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52人 [1] - 研发投入1.12亿元,同比增长21.55%,占营收比例21.36% [1]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67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16项,其他知识产权61项 [1] - SQLarkV3.5版本发布小百灵AI应用,搭载多模型打造数据库开发管理工具 [1] 市场拓展与业务进展 - 在党政、能源、金融、交通、信息技术、运营商、制造等领域收入全面增长 [2] - 中标国家电网2025年第十六批采购调度类软件关系数据库两个标包,共55套关系数据库份额,中标比例超98% [2] - 一体机A系列在交通、制造等多个行业项目中陆续交付使用 [2]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应用场景从传统OA办公系统延伸至运营管理、生产控制等核心业务环节 [3] - 中国金谷国际信托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投产,实现金融核心系统国产化替代关键突破 [3] - 获2024年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及事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国内厂商双料第一 [3] - 以13.48%份额斩获中国金融行业集中式事务型数据库国产厂商市场份额冠军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数据库产品体系完善,拥有全栈数据库产品能力 [3] - 集中式数据库DM8技术自研,迁移兼容性广阔 [3] - 渠道建设区域健全,支撑信创核心系统替换深入实施 [3]
信创赛道备受关注 达梦数据为机构投资者详解核心优势与AI战略
搜狐财经· 2025-08-23 12:1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坚守原始创新、独立研发的技术路线 掌握数据库领域大量核心前沿技术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 - 产品线丰富 系统成熟度高 安全性强 性能优异 为各领域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1] - 通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和国家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自主原创检验与测试 [1] 技术发展规划 - 以智能化、一体化、平台化为导向持续深化自主创新 [1] - 通过AI赋能数据库 打造集中-分布式一体化架构 研发多模数据融合引擎及云原生技术 [1] - 扩充和强化图数据库、缓存数据库、文档数据库、时序数据库等技术实力 [1] 市场地位与上市表现 - 2024年6月1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开盘价310元较发行价上涨256% 市值最高超过200亿元 [3] - 被誉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 上市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3] - 实现从外围到核心的业务拓展 在金融、党政、电力、通信、交通、医疗、央国企等行业取得显著进展 [3] 生态建设与产学研合作 - 计划构建中国数据库创新生态圈 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 [1] -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积极推动市场拓展和生态建设 巩固本地部署市场领先地位 [3] 业务拓展战略 - 持续扩大产品应用场景 推动国产数据库向更广泛的市场渗透 [4] - 凭借强大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成为国产数据库领域领军企业 [3]
计算机软件2025年二季度投融市场报告
Wind万得· 2025-08-12 06:36
行业概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利润总额8,581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高于一季度[8] - 细分领域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最高(68.5%),达48,362亿元,同比增长12.9%;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2.1%[8] - 软件业务收入前五省市为北京(+12.6%)、广东(+9.0%)、江苏(+14.4%)、山东(+12.9%)、上海(+18.0%)[8] AI技术影响 - 超97%开发者使用AI编程工具,美国(90%)、印度(81%)、巴西(61%)、德国(60%)开发者认为AI提升代码质量[9] - AI智能体重塑软件交互界面,金蝶、美图等企业布局,鸿蒙电脑生态应用数量突破2,500款[9][12] 基础软件国产化 - 国产数据库获大额订单,如吉林省农信社703万元采购腾讯云TDSQL和达梦数据库[9] - 华为鸿蒙电脑发布标志国产操作系统在PC领域突破,麒麟软件完成30亿元股权融资[12][14] 投融动态 - 2025Q2计算机软件领域融资案例126起(环比+6.8%),金额88.2亿元(环比-3.3%)[18] - 基础软件融资金额最高(30.1亿元),商业生产力软件案例最多(35起)[18] - 融资轮次后移,中后期(B-F轮)金额占比达46.6%,早期(种子-A轮)降至19.3%[19][21] 地域分布 - 融资案例集中江苏、广东、浙江、北京、上海(合计占比77.8%),天津因麒麟软件融资以30.9亿元居金额榜首[24][25] 数据库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596.16亿元(占全球7.3%),预计2027年达837.42亿元(CAGR11.99%)[33][41] - 关系型数据库占76%份额,华为云(12.8%)、阿里云(27.9%)分列本地部署和云部署市场第一[35][39] - 国产替换率党政领域达85%,金融/能源领域分别为60%/30%[42][46] - AI融合加速,Gartner预测2028年33%企业软件将含AI代理(2024年<1%)[42] 代表企业:九有数据库 - 专注超融合数据库技术,获17项专利和20项软著,通过中国电科院60项安全检测[50][51] - 应用于金融、政务、央国企,计划拓展交通、医疗、教育领域[51] - 2025年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大米创投),总融资2次[52]
如何进一步促进“技术—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产学研各界人士共话科创板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6:56
科创板制度创新成果 -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以来已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 通过全链条系统性制度创新塑造"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1][3] - 制度创新包括发行 上市 交易 退市 再融资 并购重组等基础性制度 以及股权激励创设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和股份减持创设询价转让制度 [3] - 科创板推动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加快融合 在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形成示范和集聚效应 [3]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中复神鹰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实现百吨级T11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量产 并开发出高强高模高韧M50X M55X级碳纤维 [1] - 达梦数据研发中国第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CRDS 实现国产大型数据库"从0到1"的突破 [2] - 凯赛生物上市后在新产品研发方面陆续推出新产品和新应用 产品性能不断优化 应用领域持续拓宽 [2] 研发投入与创新机制 - 中复神鹰在科创板助力下研发投入实现跨越式增长 深化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机制 与高校 科研院所和应用企业共同推进产业链发展 [1] - 达梦数据通过科创板资本与市场"加速器"更坚定加大研发投入 实现自主产品从"可用"到"好用"的飞跃 [2] - 科创板激励机制使核心研发人员与企业深度绑定 极大激发团队创新热情 [2] 产业应用与国产替代 - 中复神鹰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新能源等国家战略领域 实现高性能碳纤维国产替代使命 [1] - 达梦数据致力于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系统 [1][2] - 科创板将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要素深度串联 加速技术 资本 人才高效流动与整合 [2]
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公布:达梦数据冯裕才入选
财富在线· 2025-07-17 11:09
公司荣誉与业绩表现 - 达梦数据创始人冯裕才教授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该榜单基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市场规模、净利润及增长率等核心维度综合评估 [1] - 公司于2024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2024年总资产37.87亿元,营收10.44亿元(同比增长31.49%),营业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22.91%) [1] - 公司拥有专利345项,软件著作权402项,体现技术积累优势 [1] 核心技术与市场地位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路线,掌握数据库领域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构建中国数据库的"代码根" [2] - 达梦数据库已落地金融、电力、能源、党政、央国企、医疗、交通等数十个关键行业,其中金融领域服务超200家金融单位,上线超2000个业务系统 [2] - 赛迪顾问报告显示达梦数据库在中国金融行业集中式数据库稳居国内厂商第一,银行、保险、证券三大子市场均位列第一 [2] - IDC数据显示达梦数据以13.48%市场份额登顶2024年金融行业集中式事务型数据库国产厂商榜首 [2] 研发布局与人才战略 - 公司布局上海、武汉、北京、苏州、成都、重庆六大研发中心,分别聚焦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一体机、图数据库等新型产品 [3] - 实践"AI For DB"融合路径,AI深度嵌入数据库核心功能并在运维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3] - 技术人员占比超70%,培养数据库相关人才10多万人,覆盖企业3000多家,颁发证书10000多张,合作院校100多所,开发教材20余本 [3]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公司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构建,推动国产数据库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业务覆盖关键行业并拓展海外市场,为数字经济变革提供支撑 [3]
计算机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AI赋能,国产崛起
东莞证券· 2025-06-17 17:20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计算机行业“超配”评级,建议关注AI应用、AI算力、信创领域发展机遇,重点关注相关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3][4] 计算机行业行情及业绩回顾 - 行情走势:2025年1月至3月上旬,受DeepSeek发布推理大模型影响,SW计算机行业指数攀升;3月中下旬至5月30日,受AI主题投资情绪回落、财报季临近、国际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影响,指数进入阶段性调整行情,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65%,跑赢沪深300指数4.06个百分点 [13] - 业绩表现:2024年行业利润端承压,2025Q1业绩明显改善,营收端加速增长,利润端增速迎来拐点。分板块来看,2025Q1算力基建、信创和网络安全板块营收增速提升,智能驾驶、能源IT、金融IT、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板块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显著增长 [14]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关注AI应用、AI算力发展机遇 模型端 - 海外科技巨头集中更新大模型,呈现向“长上下文+强推理+低成本+多模态”方向发展趋势,如OpenAI推出GPT - 4.1系列、谷歌更新Gemini 2.5模型等 [25][26] - 国产开源大模型快速崛起,与美国顶级模型性能差距缩小,如DeepSeek - R1、阿里通义千问Qwen2.5 - Max等模型表现优异,有望推动国内AI应用端加速繁荣 [28] 应用端 - 2025年有望成为AI Agent商业爆发元年,AI Agent重塑人机协作方式,可主动与环境及其他主体互动,从“工具附庸”升级为“智能协作者” [31] - 国内通用型AI Agent快速落地,如Monica发布Manus、字节推出扣子空间等产品,资本市场对通用型AI Agent领域偏好更强,其商业应用更成熟 [32][35] - MCP和A2A协议并行运行,MCP协议打通Agent与工具/数据连接,A2A协议解决多Agent间操作,推动AI Agent生态加速繁荣 [38] - AI Agent有望率先在企业服务类和需求简单、容错率较高的消费级场景中落地,办公/OA/ERP/CRM等SaaS厂商有望受益 [42] 算力端 - 训练端算力维持增长态势,AI Agent爆发将拉动推理端算力需求激增,因Agent任务复杂、应用场景拓展需更多算力支持 [43][44] - 2025Q1北美四大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高增,未来全球AI算力需求预计保持高位;国内科技巨头持续加码AI投入,中国AI算力增速高于预期,未来两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45][48] - 英伟达占据全球AI芯片主导地位,其GB300系统将于第三季度面世,AI计算领域持续创新;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控趋严,为国产芯片提供发展窗口,华为昇腾引领国产AI芯片厂商逆势崛起 [53][56] - 全球AI服务器需求旺盛,ODM厂商订单增长强劲,2025Q1头部ODM厂商业绩同比显著增长;2024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激增134%,IDC预测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 [62][66] 信创迎来发展新机遇,基础软件替换空间广阔 外部不确定性增强自主可控紧迫性,内部政策及资金支持加速信创落地 - 外部不确定性增强,国际贸易摩擦升级、美国科技制裁加码、信息安全事件频发,以信创为代表的科技自主可控领域或成确定性主线 [67] - 内部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布节奏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化债方案为信创产业提供资金保障和采购意愿支持 [68][70] 核心基础软件国产化率较低,短期或将迎来替换高峰期 - 国产基础软件领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将迎来替换高峰期,距离2027年100%全面替代目标差距大,政策支持密集,产品矩阵拓展 [74] - 数据库:党政领域替代率达85%,替换向地市和区县下沉;八大行业替代率整体不高,金融、通信及能源为竞争重要阵地,随着2027年节点迫近,有望加速渗透并向核心系统替换突破 [77] - 操作系统:国产操作系统渗透率低,但在政策支持下逐渐突破外资垄断格局,预计2025 - 2027年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在党政及八大关键行业范围内有望加速替换 [90]
达梦数据: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17:22
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49股,转增后总股本从76,000,000股增加至113,240,000股 [4] - 本次转增股本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76,000,000股为基数,共计转增37,240,000股 [4] - 转增股本来源为公司股本溢价发行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不涉及扣税 [5] 实施细节 - 转增股本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根据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股东持股数按比例直接计入股东账户 [5] - 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及上市日等具体日期未在公告中明确 [3][4] 财务影响 - 实施送转股方案后,按新股本总额113,240,000股摊薄计算的2024年度每股收益为3.65元 [5] - 公司首发战略配售股份未全部上市流通 [1][5] 股东会审议 - 转增股本方案经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会议日期为2025年5月8日 [4] 股本结构变动 - 本次变动前A股股本为76,000,000股,变动后增至113,240,000股 [5] - 公司股本总数从76,000,000股增加至113,240,000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