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

搜索文档
富瑞特装:产品具体应用场景将根据客户的需求决定
证券日报· 2025-08-25 19:4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专业从事天然气液化和LNG储存、运输、终端应用全产业链装备制造 [2] - 公司提供一站式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及运维服务 [2] - 公司业务涵盖重型装备制造 [2] 产品应用场景 - 产品具体应用场景根据客户需求决定 [2]
重庆港股价下跌1.55% 公司探索"物流+产业"合作模式
金融界· 2025-08-14 01:19
股价表现 - 重庆港股价报5 7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55% [1] - 当日成交量为17 49万手 成交金额达1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69 39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0 1%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1051 28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0 16% [1]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港口装卸 仓储 运输等业务 属于航运港口行业 [1] - 正在探索"物流+产业"合作模式 并考虑向其他自有港口推广 [1] - 旗下江津港务已引入金龙鱼作为战略投资者 [1]
2025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214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7 06:52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总体情况 - 2025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 [1] - 按人民币计值:货物贸易出口21185亿元,进口15112亿元,顺差6073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437亿元,进口3480亿元,逆差1043亿元 [1] - 按美元计值:总出口3292亿美元,进口2591亿美元,顺差701亿美元 [2] 货物贸易细分数据 - 货物贸易顺差6073亿元人民币(846亿美元),出口21185亿元(2952亿美元),进口15112亿元(2106亿美元) [3] 服务贸易细分数据 主要服务项目规模 - 运输服务进出口1639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1603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967亿元,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进出口659亿元 [1] 服务贸易分项差额 - 加工服务顺差9亿美元(出口11亿/进口3亿) [3] - 维护维修服务顺差4亿美元(出口12亿/进口8亿) [3] - 运输服务逆差42亿美元(出口93亿/进口135亿) [3] - 旅行服务逆差136亿美元(出口44亿/进口180亿) [3] - 建设服务顺差7亿美元(出口14亿/进口7亿) [3] - 保险养老金服务逆差15亿美元(出口3亿/进口18亿) [3] - 金融服务顺差1亿美元(出口3亿/进口3亿) [3] - 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35亿美元(出口10亿/进口44亿) [3] - 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顺差24亿美元(出口58亿/进口34亿) [3] - 其他商业服务顺差41亿美元(出口88亿/进口47亿) [4] - 个人文化娱乐服务逆差3亿美元(出口1亿/进口4亿) [4] - 政府服务逆差1亿美元(出口1亿/进口2亿) [4] 统计口径说明 - 货物贸易统计包含所有权转移的进出口,剔除来料加工等非所有权转移项目,采用离岸价格计价 [5] - 服务贸易涵盖12个子类,包括运输、旅行、知识产权等,贷方记录出口/借方记录进口 [5][6][7][8][9]
苏能股份: 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增加2025年度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21
关联交易基本情况 - 本次关联交易事项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 - 关联交易为公司生产经营需要产生 遵循市场公允原则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1] - 董事会表决结果为7名非关联董事全票赞成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1] - 独立董事全票赞成 认为交易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不影响公司独立性 [2] 关联交易金额及类别 - 2025年增加关联交易预计金额 但未披露具体数值 因无法预估全年同类业务规模 [2][3] - 交易类别为向关联方采购运输及仓储服务 用于满足客户业务需求及提升电厂铁路发运经济效益 [3] 主要关联方介绍 -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 注册资本80亿元 江苏省政府100%持股 主营业务涵盖煤炭电力铁路运输等多元化领域 [3] - 陕西宝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为联营企业 注册资本11 36亿元 主营铁路货物运输 股东包括陕西铁路投资集团等 [4] 交易定价及影响 - 定价原则为政府定价优先 无政府定价则参照市场协商 确保公允性 [6] - 关联交易为正常经营行为 对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无不利影响 [6] - 公司与关联方业务往来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与其他企业同等对待 [6]
强化科技创新 引领支撑交通强国邮政篇建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8 07:07
邮政业科技发展总体目标 - 到2027年目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全行业研发投入有效增长,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显著提升,创新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1] - 到2035年目标:全面建成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拥有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科研平台 [1]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 - 健全科技研发体系、打造高质量技术产品体系、建立高水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优化科技标准人才培养体系 [1] - 推动服务创新、智慧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管理创新 [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现状与规划 - 人工智能已在邮件快件收寄、分拣、运输、投递、仓储、客服等环节广泛应用,提升生产服务与管理决策效率 [2] - "十五五"期间将印发人工智能+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深化AI技术应用,加快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云仓规模化应用 [3] 城乡物流与乡村振兴举措 - 通过智能化装备投入、无人配送技术应用、完善冷链寄递设施,提升县乡村三级物流效率,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2] "十五五"期间重点行动计划 - 推动建立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3] - 持续开展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试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3] - 编制"十五五"邮政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围绕绿色、安全、智能领域研制标准,扩大标准对外影响力 [3]
A股新纪录!2.39万亿元分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3 20:25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A股5403家上市公司中56.17%实现营收正增长,55%新上市企业达成"营收+净利润"双增,75%公司实现盈利 [2][5] - 创业板38家新上市公司中22家营收利润双增,珂玛科技营收同比增长78.45%,净利润暴增279.88%;科创板15家新企近半数双增,先锋精科净利润增长166.52% [6] - 2024年三季度后金融业回暖、消费恢复、出口加速带动上市公司业绩韧性显现,一季报增速改善 [2] IPO审核与上市质量 - 2024年沪深两市IPO终止审查300余家,为上交所145家(主板73+科创板72)和深交所196家(主板50+创业板146),为当年新上市公司数量的3倍 [7] - 2025年4月IPO终止仅2家,同比减少57.3%,严审下新上市公司超80%集中于八大战略新兴行业,超半数属战略性新兴产业 [7][8] - "科创板八条"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西安奕斯伟材料成为首家适用第五套标准的未盈利受理企业 [8] 退市机制与市场出清 - 2024年退市55家创纪录,2025年已有22家确定退市(重大违法2家+财务类9家+交易类8家+主动退市3家) [9] - 退市新规将主板财务指标从"净利润为负+营收<1亿"提升至"营收<3亿",70家企业触及双低指标,26家净资产为负 [9][12] - 退市威慑倒逼32家公司拟撤销风险警示,*ST恒宇通过主业改善使2024年营收达1.80亿元、净利润0.27亿元 [12][13] 分红与回购动态 - 2024年A股分红总额2.39万亿元(含中期分红6994.7亿元)同比增长7.2%,近五年累计分红超10万亿元 [15] - 985家公司宣告中期分红为2023年的4.3倍,贵州茅台等首次中期分红,336家公司披露2025年中期计划同比增154.6% [15] - 科创板365家公司披露分红方案,禾迈股份每10股派32元,国有企业贡献62.8%分红(六大行4206.8亿+"三桶油"1819.7亿) [16] - 2024年上市公司回购1470单合计2123亿元,金额为2023年的1.5倍 [16]
A股2024年报全景:超半数公司营收正增长 近七成披露“现金分红”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3 16:21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市场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表现亮眼,业绩持续修复,这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显效,包括严把入口关、加速市场出清、推动分红回购等,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断提升 [1][2] 分组1:A股市场整体表现 - 5403家上市公司中3035家实现营收正增长,占比56.17%;2024年上市的100家公司中超半数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创业板和科创板新贵表现亮眼 [1][4] - 2025年一季报营收利润增速改善,业绩持续修复,受金融业回暖、居民消费恢复、出行物流火热、出口贸易加速等因素带动 [1] 分组2:严把入口关 - 2024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文件从严加强企业发行上市活动监管,2024年沪深两市IPO终止审查项目达300余家,是当年新上市公司的三倍多 [5] - 2025年IPO终止审查数量呈“前稳后降”特征,截至5月1日累计终止38家,较2024年同期减少57.3% [5][6] - “科创板八条”强化“硬科技”定位,支持未盈利优质科技企业上市;其他板块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超80%新上市公司分布在八大战略新兴行业 [7] 分组3:清退与救助并举 - 常态化退市局面形成,2022 - 2024年退市数量分别为50家、46家、55家,2025年截至4月30日已有22家公司确定退市 [9] - 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意见严格退市制度,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修订审核规则,调整主板财务类退市指标 [9] - 退市新规下预计更多公司触发退市风险警示,但多家公司主动提质增效,预计32家公司将撤销风险警示 [10] 分组4:注重投资者回报 - 2024年近七成沪深上市公司披露年报现金分红方案,全年分红总额达2.39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近五年累计分红超10万亿元 [13] - 2024年985家上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红计划,金额合计6994.7亿元,336家公司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安排,同比增加154.6% [14] - 科创板公司积极履行投资者回报责任,部分公司拟现金分红金额超15亿元或每股派现金额较高 [14] - 国有企业是分红主力军,2024财年合计分红1.5万亿元,占全市62.8%;民营上市公司也积极响应,多家企业年内多次分红 [14][15] - 2024年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积极性提升,共披露1470单回购计划,金额合计2123亿元,分别是2023年的2.1倍和1.5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