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水果

搜索文档
上海外贸“成绩单”: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2.4%,二季度规模为历史同期之最
第一财经· 2025-07-22 15:30
上海外贸表现分析 - 上半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9527亿元增长11.1%,进口1.2万亿元下降3.6% [1] - 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7.2%较一季度由降转增,其中进口从一季度下降12.6%转为增长5.4% [1] - 民营企业数量达4.1万家同比增加7.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出口增长7%高于整体增速 [2] - 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4亿元占全市出口25.2%,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占全国近4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2]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合计进出口8644.5亿元增长7.3%,其中外高桥保税区规模近5000亿元占全市23%,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增速超20% [3] - 上海口岸占全国进出口总值近四分之一,海运占全国24.4%,空运占50.8%,汽车出口月均超10万辆 [3] 重点产业表现 - 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出口在全国占比均超10% [2] - 铜进口占全国超5成,塑料进口占比近4成,箱包/钟表/首饰占比超7成 [3] - 进口水果129.7亿元,包括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等快速通关产品 [3] - 保税燃料油出库89.29万吨,通过功能叠加试点节约企业成本 [5] 海关便利化措施 - 出台33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开展200余次"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 [4] - 进口服装/化妆品等远程查检试点作业时长压缩一半以上,支持2.63万吨冰鲜水产品快速通关 [4] - 进境肉类检疫实现"秒级"出证,锂电池包装智慧检验试点助力"新三样"快速放行 [4] - 为20个国际消费品牌近2万款首发新品提供灵活检验监管 [5] - 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款2.53亿元,监管36.38万票海运跨境电商出口包裹 [6]
上半年成都两机场货运量增长率均超20%,占西南地区总量50%以上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50
航空货运吞吐量增长 -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上半年货运吞吐量达21.62万吨,同比增长24.43% [1] -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上半年货运吞吐量达35.56万吨,同比增长21.68% [1] - 成都航空货运吞吐量占西南地区超过50% [1] 国际货运航线拓展 - 成都已开通直飞达卡、德里、阿姆斯特丹等国际全货机航线 [2] - 中州航空新开直飞捷克布拉格、英国东米兰德的国际货运航线,每周执飞1班,单次载货量约103吨 [4] - 京东航空开通直飞缅甸仰光的国际货运航线,主要运输水产资源 [4] - 成都在飞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数量超80条,为中西部地区最多 [4] - 成都全年计划新开、复航及加密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28条 [4] 外贸进出口表现 - 四川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4305.2亿元,同比增长7.5%,全国排名第8 [2] - 成都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超3500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四川省进出口总值的81.7% [2] 进口水果中转效率提升 - 四川云港航空物流上半年空运进口水果总量1507.63吨,其中榴莲1051.76吨,同比增长69% [5] - 该公司90%的进口水果通过空空中转或空公中转运往全国,主要目的地为广州、深圳、上海 [5] - "进口空侧内转"模式节约航空转运操作时间5小时,每公斤中转货物节约转运处置费约0.5元 [7] 航空物流供应链体系 - 成都构建5小时"亚太空中货运圈"与11小时"亚欧空中货运走廊" [8] - 航空物流供应链体系与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 [8]
香港物价到底是上海几倍?
虎嗅· 2025-07-01 08:07
香港与上海物价比较 食品 - 超市包装的30枚湖北蛋香港售价25元,上海约20多元,两地蛋价差价不大 [3] - 绿色蔬菜香港售价10元/磅,季节性波动可达7-20元/磅,上海一般不超过10元/斤 [6] - 新鲜猪肉香港售价50-60元/斤,牛肉100多元/斤,上海猪肉约十几元/斤,牛肉几十元/斤 [7] - 进口水果香港价格与上海持平或略低,但香港水果品质普遍较好,内地水果经过严选后价格比内地贵不少 [10] - 香港两送饭快餐价格25-40元,上海约15-25元,香港品质更好 [12] - 香港中档餐厅人均300-400元,上海100-300元,香港高档餐厅人均800-1000+元,上海人均500元以上算高档 [12][14] 住房 - 香港30多平商品房(相当于上海50多平)港岛租金15000+元/月,新界九龙更便宜 [15] - 上海类似住宅内环地铁附近租金6000-8000元/月,部分过万,中环约4000元/月 [16] - 香港租房价格是上海的2.5-3倍,若面积相同可达4倍 [18] - 香港房价是上海的1-2倍,租售比是上海的2倍左右 [19] 交通 - 香港公交车地铁费用较高,过海费用十几元,跨境去深圳50多元,月均交通消费约500元 [22] - 上海交通费用较低,月均最多200元 [23] - 香港打车平均10元/公里,上海约4元/公里 [24] - 香港交通费用是上海的2-3倍 [25] 收入 - 香港底层人士(清洁工、保安等)月薪1万-2万元,上海约3000-8000元,相差2-3倍 [30] - 香港专业人士月薪3万-6万元,部分年薪100万以上,税后收入较高 [31] - 高收入人群(年薪100万以上)香港比例低于预期,企业高管收入上海可能更高,但内地降薪后或持平 [32] - 香港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7300户,600万资产富裕家庭52.39万户,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20.8万户 [34][35] 整体感受 - 香港生活物价消费整体是上海的2-3倍,居港不易,不如上海生存容易 [28][35]
家门口购全球
经济日报· 2025-06-02 06:28
展会概况 - 第二届拉萨进口商品展览会于5月16日至20日举行 吸引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家企业参展 [1] - 展会展出面积8000平方米 展出品类超1500个 展品数量多达1万多款 [2] - 展会客流量超20万人次 现场销售额达1.36亿元 同比增长29.5% [2] 进口水果行业 - 进口水果展区累计销售额达51万元 越南火龙果销量最佳 累计售出1470斤 泰国金枕榴莲被抢购一空 [1] - 拉萨消费者更注重水果产地和新鲜度而非价格 [1] - 奇妙人生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开设实体店 主打精品水果 提供当日达、次日达服务 [1] 进口酒水行业 - 法国红酒展位吸引众多品鉴者 西藏红酒市场规模超预期 [2] - 法国酒商杰夫瑞在拉萨已有老顾客并洽谈新合作 [2] 纺织品行业 - 蒙古国羊绒制品(羊绒衫、围巾、羊皮包)受消费者青睐 [2] - 万泰信合集团去年展会现场销售额40多万元 后续获300多万元西藏订单 [2] 展会平台价值 - 展会成为企业推广新产品和与西藏代理商沟通的重要平台 [2] - 参展商普遍共识是通过展会展示产品高品质并开拓西藏市场 [1] 西藏特色产品 - 展会设置"拉萨好物"专区 展示藏香、牦牛绒制品、青稞制品等特色产品 [3] 区域经贸合作 - 展会旨在深化拉萨与"一带一路"国家(南亚、中亚、中东欧)的经贸合作 [3] - 拉萨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项目为进口商品常态化流通提供保障 [3]
进口水果隔天到、老家土特产包邮进城 离不开这条“智能纽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6 15:08
数智供应链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供应链数智化推动消费者购物偏好直接改变工厂生产线,实现"反向定制"生产模式 [3] - AI技术分析消费者购物喜好和习惯,降低库存风险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 [3] - 行业从"工厂主导生产"转向"消费者需求驱动"模式 [9] 数智供应链的绿色效益 - 生鲜品类通过数据计算将叶菜类损耗率从30%降至10%,相当于每100斤减少20斤浪费 [5] - 智能物流路线规划实现省油减排 [5] - 全程溯源技术让生鲜商品可追踪"产地到餐桌"全流程 [5] 数智供应链的城乡协同效应 - 县域快递站成为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 [7] - 电商平台助力偏远地区农产品全国销售,实现城乡物资供给同质化 [7] - 物流时效从"三天等待"提升至"半小时达"级别 [9] 数智供应链的技术应用 - 摄像头与数据计算技术实现进货量精准控制 [5] - 智能系统自动规划物流运输路线 [5] - 扫码溯源技术增强食品透明度 [5]
SKP黄牛江湖:薅富人的羊毛,月入10万
36氪· 2025-05-24 17:22
SKP黄牛生态 - 黄牛通过收购客户积分礼金再转售赚取差价 形成客户得实惠 商场有业绩 黄牛赚服务费的三方闭环 [14] - 积分兑换阶梯制导致客户需不停凑单消费 部分客户选择直接找黄牛折现 [11][12] - 老铺黄金代购成为特殊黄牛群体 通过满50万送金币活动在45天促销期可净赚10万 [19][26] 黄牛运营模式 - 黄牛分为东北派 北京派 河北派等帮派 存在层级加价模式 顶级黄牛经手流水超千万 [29][30] - 团队作战效率更高 不同楼层同步进行积分收购与转售以应对礼金使用期限 [30] - 部分黄牛转战线上 通过社交平台接单 客户输入会员卡号完成交易避免见面 [40] 商场与品牌态度 - SKP通过签保证书 调整大客户政策等方式限制黄牛 但效果有限 [36] - 品牌柜员对黄牛态度分化 部分借助黄牛冲业绩 存在隐匿交易 [17] - 老铺黄金柜姐称黄牛也是顾客 因其能集中出货减少推荐工作 [26] 行业影响 - SKP2023年销售额265亿 2024年下滑至220亿 失去保持13年的全国店王地位 [36] - 黄牛乱象导致商场秩序混乱 曾发生抢购踩踏事件 引发顾客投诉 [8][21] - 部分黄牛转战西安SKP或线上 反映北京市场已过度竞争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