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牛肉

搜索文档
李在明上台,韩国转机将至?
国际金融报· 2025-06-04 22:18
韩国经济现状 - 韩国5月CPI同比上涨1.9%,低于央行2%目标,为五个月来首次回落至2%以下 [1] - 核心CPI同比上涨2.0%,环比上涨0.2%,个人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2%,其中外出用膳和其他个人服务分别上涨3.2%和3.1% [3] - 石油产品价格同比下降2.3%,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跌3.5%和5.5%,新鲜食品指数同比下跌5.0% [3] 物价结构分析 - 加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1%,为2023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拉动整体物价上升0.35个百分点 [4] - 牲畜价格同比上涨6.2%,创2022年6月以来最大涨幅,猪肉、国产牛肉、进口牛肉、鸡蛋价格分别上涨8.4%、5.3%、5.4%和3.8% [4] - 保险服务费(16.3%)、生鱼片(5.6%)、公寓维护费(4.8%)等项目涨幅显著 [3] 经济增长预期 - 韩国央行将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5%下调至0.8%,近乎腰斩 [4] - 41家机构中有21家(51%)预测韩国今年经济增长率为0%左右,36家海外投行中有11家预测增长率为0.3%-0.7% [5] - 韩国历史上经济增长率低于1%的情况仅出现过5次 [5] 贸易与政策影响 - 美国将钢铁、铝关税从25%上调至50%,韩国占美国钢铁进口总额的13.1%,5月韩国出口额同比下降1.3% [8] - 韩国国会通过13.8万亿韩元(约725.7亿元人民币)补充预算应对特朗普关税冲击 [4] - 韩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涨超10个基点至2.90%,30年期国债拍卖投标倍数创2022年4月以来新低 [9] 货币政策与市场反应 - 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2.75%下调至2.5%,为2024年10月开启降息周期后的第四次降息 [10] - 高盛预测韩国终端政策利率在年底或降至2.25%,韩元对美元存在升值预期 [10] - 韩国股市迈入"技术性牛市",市场预期新政府将推动经济加速扩张 [10] 新政府经济政策 - 李在明宣布组建紧急经济检查小组,承诺通过财政支持战略行业和治理改革来增强股市 [8][9] - 新政府可能推出更多财政刺激措施,2025年债券发行量或达230万亿韩元(原计划207.1万亿韩元) [9] - 市场担忧财政扩张可能导致政府债券供应量大幅上升,10年期收益率或在下半年升至3.0% [9]
华中最大冷链食品交易基地试运营 预计冻品年交易额超200亿
长江商报· 2025-05-20 09:52
荆楚食品等首批入驻企业已存入上千吨货物,该企业负责人介绍,玉湖冷链货仓毗邻滠口火车站与阳逻 港的区位优势,结合中欧班列及海运航线,使企业的跨境冷链物流成本直降25%。此外,交易中心的集 采功能能帮企业找货卖货,每年可帮企业节省上亿元的成本费用。 超300家国内外冷链企业签约 冷链食品48小时达全球 湖北省重点项目——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首仓正式开仓,标志着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化冷链 食品交易基地投入试运营。 湖北牵手香港玉湖集团,始于2021年,在收到湖北发出的多次诚挚合作邀请后,玉湖落子武汉,2021年 12月,双方正式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这家港资企业正式进军中部地区。2023年,玉湖冷链交易中 心项目又成功落户襄阳,湖北成为玉湖全国版图上的重要一环。 作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冷链物流枢纽,该项目依托智能化设施与创新服务模式,将推动中国冷链产业 迈入"四流合一"的数字化时代,助力武汉打造国际冷链食品中部交易核心。项目首期启用的D1、D2冷 库各拥有7000吨库容,配备26个智能垛口及全天候温控穿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程精准控温。待全 部8座冷库,总库容21.4万吨投产后,将形成"超级冰箱"集群效应 ...
中金:需求不足问题仍较突出——2025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中金点睛· 2025-05-14 07:39
4月CPI分析 - 4月CPI环比上涨0.1%,强于季节性均值(-0.1%),主要受黄金饰品(+10.1%)、进口牛肉(+3.9%)及旅游(+3.1%)价格带动,分别贡献环比涨幅0.06和0.10个百分点 [4] - CPI同比连续第三个月为负(-0.1%),猪价连续6个月环比下跌,以旧换新品类中家用器具零增长,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价格环比下跌,衣着、酒类等服务价格弱于季节性 [4] - 出行相关价格显著上涨:飞机票(+13.5%)、交通工具租赁费(+7.3%)、宾馆住宿(+4.5%)涨幅均超季节性 [4] PPI表现与行业分化 - PPI同比跌幅从-2.5%扩大至-2.7%,环比下降0.4%,30个行业中有22个环比未增长,PMI购进价格(47.0%)和出厂价格(44.8%)下滑预示PPI跌幅或进一步扩大 [6] - 出口相关行业价格走弱: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家具制造业价格环比下跌,国际油价下跌拖累石油天然气开采(-3.1%)和加工(-2.6%) [7] - 黑色金属产业链受地产投资拖累:采掘业和冶炼加工业价格环比下跌0.9%-1.0%,煤炭开采(-3.3%)因供暖结束和新能源替代 [7]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可穿戴设备、服务器等价格上涨1.0%-3.0%,带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5%)和冶炼业(+0.3%)环比上涨 [7] 政策与需求端影响 - 央行强调将物价回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指出供强需弱矛盾突出,需通过财政、货币、社保政策合力扩大内需 [9] -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放缓:4月同比分别增长10.1%和6.5%(3月为13.4%和7.3%),显示外需支撑减弱 [7] 数据分项对比 - 食品CPI同比拖累减少(-0.2% vs 3月-1.4%),鲜果价格同比上涨5.2%(3月+0.9%),鲜菜跌幅收窄至-5.0%(3月-6.8%) [10]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3%,强于季节性均值(0.2%),核心CPI同比维持0.5% [10]
热点思考 | 贸易冲突的“终局”?——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七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3 00:02
美英贸易协议增量信息 - 美国保留对英国加征的10%基准关税,降低汽车关税至前10万辆适用10%,超出部分征收27.5%,并降低钢铝关税[6][57] - 英国扩大农产品开放,为美国乙醇提供14亿升免税配额,进口牛肉1.3万吨配额,并承诺购买100亿美元波音飞机[6][57] - 协议为框架性文件,无法律约束力,美英盟友关系及贸易规模有限(英国占美国逆差仅3%)加速达成[12][57] 美国贸易谈判策略调整 - 关税成为核心目标,特朗普政绩优先(净支持率-10.3%),协议缺乏细节或为短期政治宣传[15][57] - 谈判姿态缓和:规避数字服务税(英国征收2%)和药品贸易(英国顺差77亿美元),聚焦农业、汽车等行业利益[15][58] - 优先推进与17个经济体谈判,印度、日本、越南进展较快,小型经济体(如斐济、莱索托)或成突破口[21][59] 主要贸易矛盾焦点 - 欧盟谈判核心矛盾:数字服务税(法国3-5%、匈牙利7.5%)、汽车关税(美国25% vs 欧盟10%),2024年欧盟对美顺差1982亿欧元(机械及车辆占51%)[24][26][59] - 日本谈判僵局:汽车逆差487亿美元(总逆差656亿),美国要求取消汽车壁垒,日本自民党保护农业(大米关税700%)[30][32][59] - 贸易不平衡指数显示印度、欧盟、越南不公程度高,加拿大、新加坡、瑞士等或更易突破[37][39][59] 贸易冲突未来路径 - 短期全面协议概率低,可能拆分议题(如芬太尼相关20%关税)达成局部协议[43][60] - 历史经验:7次贸易冲突中,3种结局(国内政治反噬、目标达成、WTO裁决),当前类似二战前高关税周期[49][50][60] - 美英协议模式或成样板:松散框架先行,细节后续补充,加速谈判或牺牲实质内容[43][59]
热点思考 | 贸易冲突的“终局”?——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七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12 07:43
关注、加星,第一时间接收推送! 摘要 5月8日,美国宣布与英国达成《经济繁荣协议》。这是对等关税落地后,美国与贸易伙伴达成的首份贸 易协定。如何看待其中的增量信息,未来贸易谈判或将如何演绎? 一、美英贸易协议中的增量信息?关税即目标,手段更灵活 美英达成首个贸易协议,美国保留10%关税。 5月8日,美国宣布与英国达成《经济繁荣协议》,美国保 留对英国加征的10%基准关税,降低对英国加征的汽车关税、钢铝关税。英国扩大农产品开放程度,为 美国乙醇产品、进口牛肉提供进口配额,并承诺购买美国波音飞机。 为何先与英国达成协议?或与英国特殊的盟友地位相关,贸易协议的经济重要性或相对有限。 一方面, 美国贸易协议的定位仅为框架性文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达成难度较低;二是美英双方具有长期的盟 友关系;三是美对英的贸易规模并不影响美国整体贸易格局。 美国贸易谈判诉求有所调整,优先服务特朗普政绩,提高关税收入已成为核心目标之一。 在已达成协议 的情形下,美国仍保留关税,关税已是目标本身。就任以来,特朗普净支持率已下跌至-10.3%。在美英 贸易协议仍缺乏细节的情况下,便急于抛出协议,服务政绩的目的或更强。 谈判策略层面,美国鹰派 ...
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七:贸易冲突的“终局”?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1 20:43
美英贸易协议 - 美国保留对英10%基准关税,降低汽车、钢铝关税,免除飞机发动机关税;英国扩大农产品开放,承诺买100亿美元波音飞机[2][10] - 先与英达成协议或因协议无法律约束力、美英是盟友、美英贸易不影响美整体格局,英占美贸易逆差仅3%,2024年英出口美汽车9.2万辆[15] - 美贸易谈判诉求调整,提高关税成核心目标,特朗普政绩优先,其净支持率降至 -10.3%,谈判策略缓和,规避复杂问题[2][20] 贸易谈判矛盾 - 美重点与17个经济体谈判,与小型经济体谈判或助其快速达成协议,印计划7月前、日目标6月13日前达成协议[26] - 美欧谈判矛盾在数字消费税、汽车进口壁垒,2024年欧盟对美顺差1982亿欧元,机械及车辆占比51%,美对欧进口汽车征25%关税,欧盟为10%[31] - 美日谈判矛盾在汽车与农产品,2024年美对日贸易逆差656亿美元,汽车逆差487亿美元,美对日本汽车征27.5%关税,日本对进口大米征700%关税[34] 贸易冲突演绎 - 美或先以小型经济体为谈判突破口,英、加、新等国对美贸易不公程度低,日、韩等对美军事依赖大[36][38] - 美与核心经济体短期难达成全面协议,今年额外加征关税中20%因芬太尼、91%为报复性、34%为对等基准税率,前两者可谈判性高[40] - 1890年以来美发起7次大型贸易冲突,结局有国内反对执政党选举失败、达成目标、WTO裁决违法三种[45][47]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美联储超预期转“鹰”[49][50]
解码会员店,拉开高效零售序幕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4-02 17:57
作者: 贺晓青,科尔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总裁 王娅欣,科尔尼董事 李古岳,科尔尼项目经理 全文首发于《中欧商业评论》 2025 年 4 月 2 日 本文是 " 科尔尼深度 ——2024 中国消费市场大洗牌:五大趋势洞察新拐点 " 系列文章的渠道话题延伸。 如果说以卖场为代表的现代渠道是中国零售渠道变革的第一波浪潮,百花齐放的线上化是第二波浪潮,那 么在线上获客成本上升的当下,我们看到了 第三波渠道变革的趋势。无论是电商还是线下渠道,新零售业 态的发展都吸引了市场的目光。 值得注意的是,线下实体渠道虽然在过去被电商遮掩了光芒,但是随着会员店、折扣店等新兴渠道的兴 起, 线下渠道这个最贴近消费者、最具温度的渠道正在重新回到市场的聚光灯下 —— 未来或成为渠道组合 中的独特机会点。 前言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消费者心态也在悄然变化,由从前的" 任性消费 "向" 理性消费 "回归。 消费者并非"断舍离"式的节衣缩食,而是不再被漫天的营销噱头和品牌溢价所裹挟。 反观供应端,零售业在经历过疫情前围绕"场"和"货"的迭代与试错后,围绕" 人 "的消费趋势也在变化 ——即重构"货场"价值链,以更有的放矢地搭配满足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