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属矿产
icon
搜索文档
出口走强和中美博弈加剧有哪些信号?
2025-10-14 22:4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外贸、全球电子产业链、航运及资源进口行业[1] * 公司涉及中国外贸企业、集成电路出口商、以及受中美博弈影响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海事造船业[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出口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4年9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3% 进口也明显快速上涨 均超出市场预期[2] * 出口走强受益于去年同期低基数 以及外需环比动力回升至正常季节性水平之上[2] * 全球电子周期展现韧性 9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增速维持在30%左右[1][3] * 新兴经济体需求强劲 对印度、拉美、东盟及非洲的出口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力[1][3] * 二季度以来中欧双边贸易持续改善 欧元区经济温和复苏和财政扩张为中国终端消费品出口带来机会[1][3] * 近期PPI回升和人民币升值缓解了外贸企业以价换量的压力[1][3] **进口表现与内需信号** * 进口方面积极信号包括 中国内地对香港的贵金属商品需求强劲 占比约80%[1][5] * 从俄罗斯、非洲、拉美等资源型国家的金属矿产和能源制品进口快速上行[1][5] * 大宗商品价格修复是本期进口上行的重要驱动因素[5] * 然而 与内需相关的机床、计算机设备和化妆品进口仍处于低位 表明当前内需动能面临压力[1][5] **中美经贸博弈的影响与展望** * 中美经贸博弈加剧 美国扩大对华出口管制名单 打压中国海事、造船业及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4] * 美国计划在11月1日左右对中国加征10%至100%的关税 但今年以来数据显示关税措施实际效果有限[4] * 短期内中美经贸摩擦可能升温 美国可能通过向外转移矛盾缓解内部压力[4][6] * 长期看 加征100%关税难以维持 通过关税排除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现实 中国外需已展现很强韧性[1][4][6] * 若实施巨额关税 将不可避免影响后续外需表现[7] 其他重要内容 * 需要密切关注APEC会议期间中美元首会面、中美经贸会谈进程以及10月1日美国关税调整政策的落地情况[1][7]
中国(南京)—东盟开放合作推介会在南宁举办
南京日报· 2025-09-18 11:10
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框架 - 南京联动广西南宁深化“3+7+N”合作模式,搭建三个政府层面框架合作体系,在展会平台赋能、出海服务集成等7个领域合作,推动与东盟经贸合作[1] - 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资源共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发展[2] - 探索构建“南京+南宁”合作路径,通过技术联合攻关与场景创新融合加速创新要素流动,并建立市场联合拓展机制共拓东盟市场[3] 人工智能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 本届东博会聚焦“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主题,凸显“AI唱主角,企业为主体”[2] - 双方合作旨在提升面向东盟的产业竞争力、市场辐射力和资源配置力[2] - 计划在贸易协作高频交流、企业出海服务集成、创新示范案例应用、人才发展体系构建等方面建立友好合作[3] 东盟水果农产品贸易 - 多个大宗商品进口水果采购项目签约,兴农优品与南京苏昊达成协议年采购量预计2000柜次约40000吨,销售额约10亿元[4] - 数果优链泰国公司与南京合昌丰达成协议年采购量预计300柜次约6000吨,销售额约1.5亿元,引入榴莲、山竹、龙眼等产品[4] - 四方企业达成东盟进口水果合作协议,构建跨境物流供应链,计划以南宁为连接点打造华东长三角水果集散地,打通东南亚—南宁—长三角物流链[4][5] 跨境电商与物流通道建设 - 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立足南宁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前沿阵地,支持东盟方向特色接续班列开行,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特色业务[6] - 业务带动金属矿产、高端机电、中草药材、生鲜食品等优质产品双向流通、优势互补[6] - 中国制造网—广西外贸优品专区正式发布,重点展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广西优势产业,助力广西优品行销全球[6] 柬埔寨合作机遇 - 柬埔寨商务部副国务秘书希望柬埔寨与南京在文化、科技、AI教育、制造业等方面进行新合作,推动南京企业到柬埔寨投资[7] - 建议南京和柬埔寨打造“智慧经济走廊”,推动贸易、电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方面发展[7] - 柬埔寨官员对南京的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教学、AI短视频等技术印象深刻[7]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05:48
行业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大宗供应链行业面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关税变化及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扰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路径分化、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等高度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3] - 国内产业链"反内卷"导向推动生产制造业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提质"转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呼应,为产业链重构供需平衡增添新变量 [3] - 行业面临三大挑战:关税改变部分大宗商品国际流向扰乱全球供应链体系、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放大风险叠加货币政策调整频繁、国内制造业面临供需错配及外需不确定性上升双重压力 [4] 行业发展趋势 - 大宗供应链CR5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4.81%提高至2024年5.42%,头部效应凸显,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6] - 制造业客户需求迭代加速,供应链服务加快向一体化与全链条模式演进,"物贸联动"模式优势不断显现 [7] - 全球制造产能重构加快,国际化布局打开行业"第二成长曲线",企业加快海外仓储网络、区域物流中心、国际贸易平台建设 [7] - 美联储释放偏鸽派政策信号,资金流动性有望改善,供应链企业融资成本高、流动性紧张等经营困难将得到缓解 [8] - 数智化建设持续深化,据商务部等八部门要求,至2030年在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要基本建立深度嵌入、智慧高效、自主可控的数智供应链体系 [8]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要经营金属矿产、农产品、能源化工、新能源等大宗商品,涵盖"黑色金属、铝、不锈钢、新能源、煤炭、油品、谷物原粮"七大核心品类 [10] - 制造业客户服务量占比整体稳定在60%左右,其中新能源供应链约70%,黑色金属、煤炭、不锈钢供应链60%以上,铝、油品、谷物原粮供应链50%以上 [12] - 在海外10个国家及地区设有驻外公司或办事处,合作客商遍及110余个国家及地区,2025年上半年实现进出口和转口业务货量约4,700万吨,进出口和转口业务总额约132亿美元,同比增长7% [1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经营货量超1.2亿吨,同比增长19.02%,营业收入2,039亿元,同比增长0.23%,归母净利10.32亿元,同比增长32.48%,净资产收益率4.99%,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 [15] - 金属矿产经营货量同比增长超5%,铝供应链期现毛利同比增长,能源化工板块油品供应链规模及期现毛利均取得显著增长,农产品板块实现货量及营业收入双位数增长 [18][19] - 新能源板块经营货量同比增长,但期现毛利同比下降 [19] 物流业务发展 - 综合物流营业收入和毛利水平同比增长,中印尼航线业务规模同比增加超15%,中越航线业务规模同比增加50%,并新增巴西航线业务 [20] - 铝产业物流营业收入增长超400%,铁路物流业务量同比增长超20% [20] - 煤炭物流服务量超2,600万吨,申请落地14个铁路物流总包项目,为客户节约煤炭铁路运费成本10%~25%,铝产品物流服务量约670万吨 [30] 战略与管理举措 - 形成"三新一高"战略新方向:秉持"产业链共建者与组织者"的行业新站位,构建多元化盈利的资管新思维,推动"资、贸、物、服、工、投"多要素经营 [16][27] - 成功发行锁价定增项目,引入招商局和山东港口两大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32.2亿元 [17] - 完成新一代核心ERP试点成功上线,孵化落地AI智能助手"屿象同学",实现单据智能识别、消息智能处理等功能突破 [17] - "屿链通"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授信规模119亿元 [31] 国际化进展 - 铝供应链加速全球化布局,推进西非物流能力构建,拓展印度、阿联酋等海外氧化铝下游渠道,参与南山铝业国际IPO项目 [23] - 不锈钢供应链推动与海外矿山稳定长协合作,有序推进矿权拓展与运营,油品供应链拓展南美、西非上游资源 [23] - 新能源供应链在锂电品类深耕非洲、南美、澳洲等区域市场,绑定非洲头部资源型企业 [23] - 中印尼精品航线市占率稳居第一,航线能力复制推广至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 [24] 未来发展规划 - 下半年重点围绕战略发展、组织管理、业务经营、国际化发展、风险控制、投研支持、数智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24][25] - 加快布局非洲、南美等重点区域境外平台,深化国际化研究布局,聚焦非洲、中亚、中东、东南亚等重点区域 [25] - 推动新一代ERP系统二期上线,推动AI数智赋能与供应链业务深度协同 [26] - 通过产业投资驱动产业链运营能力提升和资产增值,布局现有产业链关键节点,参与行业龙头战略性参股项目,加速第二增长曲线发展 [28]
五矿发展股价上涨10.02% 稀土价格走高带动板块表现
搜狐财经· 2025-08-22 17:34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向 - 最新股价9.2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84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984.63万元 占流通市值0.81%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8412.42万元 占流通市值0.85%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所属贸易行业板块 [1] - 主营业务涵盖金属矿产、冶金原料、钢材等大宗商品贸易及物流服务 [1] 稀土市场动态 - 8月以来稀土主要品种平均价格上涨超过10万元/吨 [1] - 钕铁硼N35最新报价144.5元/千克 月内涨幅达10.7% [1] - 稀土永磁板块多家公司上半年业绩呈现预增或扭亏态势 [1]
【厦门象屿(600057.SH)】经营货量基本持平,造船板块快速增长,激励计划彰显长期信心——2024年报点评(赵乃迪/周家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3 17:10
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67亿元,同比减少20.12%,归母净利润14.19亿元,同比减少9.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减少19.87% [3] - 2024Q4单季度营收689.7亿元,同比减少23.70%,环比减少26.80%,归母净利润5.29亿元,同比增长34.71%,环比增长377.95% [3] 大宗商品经营业务 - 2024年大宗商品经营业务营收3453亿元,同比减少21.4%,主要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经营货量2.24亿吨,同比小幅下滑0.3% [4] - 金属矿产类经营货量1.40亿吨,同比增长6.5%,农产品类1390万吨,同比减少31.7%,能源化工类7020万吨,同比减少4.1%,新能源类54万吨,同比增长47.0% [4] - 大宗商品业务期现毛利率同比提升0.43pct至1.83%,计提信用和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0.79亿元,影响归母净利润约10.17亿元 [4] 造船业务发展 - 2024年生产制造业务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造船业务营收59亿元,同比增长24.76% [5] - Ultramax系列散货船和1万吨以下化学品船在手订单量全球领先,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89艘,排产至2029年 [5] - 2024年造船产能整体提升超25%,通过竞拍获得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核心资产,预计2025年中复工复产,产能将提升40%-50% [5]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拟向不超过991名激励对象授予1.73亿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2.96元/股,涵盖董事、高管及核心骨干 [6] - 考核指标包括2025-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15%/30%/50%,触发值6%/12%/20%)、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值8.5%/9.0%/9.5%)及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目标值95%) [6][7] - 各考核年度净利润增长率需大于0才可解除限售 [7]
【厦门象屿(600057.SH)】经营货量基本持平,造船板块快速增长,激励计划彰显长期信心——2024年报点评(赵乃迪/周家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3 17:10
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67亿元,同比减少20 12% 归母净利润14 19亿元,同比减少9 86%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 07亿元,同比减少19 87% [3] - 2024Q4单季度营收689 7亿元,同比减少23 70%,环比减少26 80% 归母净利润5 29亿元,同比增长34 71%,环比增长377 95% [3] - 公司计提信用和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20 79亿元,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0 17亿元 [4] 大宗商品经营业务 - 2024年大宗商品经营业务营收3453亿元,同比减少21 4%,主要因大宗商品整体价格下跌 经营货量2 24亿吨,同比小幅下滑0 3% [4] - 金属矿产类经营货量1 40亿吨,同比增长6 5% 农产品类经营货量1390万吨,同比减少31 7% 能源化工类经营货量7020万吨,同比减少4 1% 新能源类经营货量54万吨,同比增长47 0% [4] - 大宗商品业务期现毛利率同比提升0 43pct至1 83%,得益于上游关键资源布局及经营管理能力提升 [4] 造船业务发展 - 2024年生产制造业务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2 54% 其中造船业务营收59亿元,同比增长24 76% [5] - Ultramax系列散货船在手订单量全球领先 1万吨以下化学品船在手订单量全球首位 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合计89艘,排产至2029年 [5] - 通过技改和效率提升,2024年造船产能整体提升超25% 竞拍获得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核心资产,预计2025年中复工复产,将提升40%-50%造船产能 [5]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拟向不超过991名激励对象授予约1 73亿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2 96元/股 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管、核心管理人员及骨干 [6] - 2025-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15%、30%、50%,触发值分别为6%、12%、20%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目标分别为8 5%、9 0%、9 5%且不低于同行业均值或对标企业75分位值 [6] - 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考核目标均为95% 各考核年度净利润增长率需大于0才可解除限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