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钍基熔盐实验堆
icon
搜索文档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我国航空制造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最大蒙皮拉伸机通过验收; 我国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07:00
航空制造与高端装备 - 世界最大蒙皮拉伸机通过验收,成型精度达0.1毫米级,远超传统设备水平 [1] - 该设备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一键成型,标志着在航空制造、高铁等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 [1] - 设备与配套的多点成型装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使我国在飞机蒙皮成型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1] 核能技术突破 - 我国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初步证明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 [2][10] - 该实验堆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 [2][10] - 实验堆整体国产化率大于90%,关键核心设备100%国产化,供应链自主可控 [2] 航天与机器人技术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对接,历时约3.5小时,创造交会对接最快纪录 [3] - 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在单臂1.6kg负载下以拟人奔跑姿态完成百米传递 [8] - 今年9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7.63万套,同比增长28.3%,1-9月累计产量59.5万套已超上年全年总产量 [9] 低空经济与未来科技 - 低空经济蓝皮书预测2030年有望实现低空载人出行的商业化运行 [4] - 马斯克预测未来5-6年传统手机和APP将消失,内容将由AI实时生成,手机将演变为AI推理的边缘节点 [6] 资本市场动态 - 全球长线投资机构柏基对中国维持积极看法,致力于长期深耕中国并挖掘优质成长企业 [5] - 燧原科技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公司无控股股东,共同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28.14%表决权 [7]
世界唯一!我国新建成的这座核能系统技术优势明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1 21:56
项目核心突破 - 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钍基熔盐实验堆在甘肃武威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 [1] - 该堆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 [4] -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熔盐堆里面加钍,初步证明了钍资源利用的可行性 [6] 技术优势与特点 - 该系统以钍作为核燃料、以液态氟化物熔盐作为冷却剂,具有本征安全、无水冷却、常压工作和高温输出等优点 [4] - 运行温度为700摄氏度,可实现高温制氢,制氢效率高且过程绿色环保 [28][30] - 无水冷却技术使其可建设在内陆干旱地区,不再局限于沿海 [30] 安全设计创新 - 采用一体式堆本体创新设计,将堆芯、燃料盐泵、换热器等核心设备集成在主容器内,显著降低放射性泄漏风险 [8][18] - 燃料盐不出堆本体,堆容器外还有安全容器,形成多层保护 [20] - 液态燃料避免了堆芯在高温下熔毁的风险,常压运行相比高压体系更安全 [22] 资源与战略意义 - 该系统有望打破我国核电对铀燃料的依赖,将我国储量丰富的钍元素作为核燃料 [1] - 我国钍资源丰富,若全部电力用钍资源供应,可供应上千年,完全确保能源安全与独立 [14] - 为未来的示范堆建设以及商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6] 研发成果与工业应用基础 - 科研团队自2011年项目立项以来,突破并掌握了材料、仪器、设备研发和系统集成等相关核心技术 [8] - 成功解决熔盐强腐蚀性难题,将熔盐对材料的腐蚀控制在每年约2微米,远低于国际报道的20微米水平 [24] - 实现了整体国产化和核心设备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8] 多能互补与应用前景 - 钍基熔盐堆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系统,可与高温熔盐储能、高温制氢、太阳能、风能等结合,形成多能互补、低碳复合的能源体系 [10] - 建在甘肃武威旨在打造多能源互补系统,熔盐堆可起到平衡稳定电网的作用 [12][32] - 该系统为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保障 [1][22]
【财闻联播】这一药企巨头,裁员9000人!吉尔吉斯斯坦外交部已恢复签发电子签证
券商中国· 2025-11-01 20:46
宏观政策与数据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黄金税收新政 明确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免征增值税 该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至2027年12月31日 [2] -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现场登记于11月1日启动 调查涉及约500万住户、1400万人 内容涵盖年龄、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住房等 [3]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9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项目7218个 其中光伏发电项目7184个(工商业分布式7150个) 风电项目32个 生物质发电项目2个 [6] 能源行业技术突破 - 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第四代钍基熔盐实验堆在甘肃武威建成 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 该系统具有本征安全、无水冷却、常压工作和高温输出等优点 [7] - 钍基熔盐堆是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 有望打破核电对铀燃料的依赖 利用我国储量丰富的钍元素 [7] 金融机构表现 - 浙江网商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末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大关 达5214.6亿元 较年初增长10.7% [9] - 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1.3亿元 同比微降1% 净利润同比增长30.2%至29.4亿元 [9] 国际市场动态 - 10月31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纳指涨0.61%月累涨4.7%实现月线7连涨 标普500指数涨0.26%月累涨2.27% 道指涨0.09%月累涨2.51% [1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当日收涨0.53% 但10月累跌4.19% 终结此前月线5连涨 [12] - 阿根廷内阁首席部长弗朗科斯于10月31日宣布辞职 前总统府发言人曼努埃尔·阿多尔尼将自11月3日起接任 [8] 公司战略与运营 - 诺和诺德CEO宣布针对9000人的全球裁员计划已接近完成 此次裁员是9月启动的全公司转型重组计划的一部分 [14] - 美团闪购双11大促首日近800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手机销量增长2倍 白酒销量增长超5倍 运动相机、黄金等品类销量同比增超10倍 [15]
里程碑式突破!我国自研,首次实现
中国能源报· 2025-11-01 10:57
技术突破与项目概况 - 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并首次在堆内实现钍铀转化,初步证明了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1] - 该实验堆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3] - 项目从2011年立项,科研团队突破并掌握了材料、仪器、设备研发和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3] 技术优势与核心设计 - 反应堆采用钍作为核燃料,液态氟化物熔盐作为冷却剂,具有安全、无水冷却、常压工作和高温输出等优点[3] - 创新采用一体式堆本体设计,将堆芯、燃料盐泵、换热器等核心设备集成在主容器内,显著降低放射性泄漏风险并提高安全性[3] - 实验堆整体国产化率大于90%,关键核心设备实现100%国产化,供应链自主可控[3] 战略意义与资源禀赋 - 钍基熔盐堆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系统,可与高温熔盐储能、制氢及可再生能源结合,形成多能互补、低碳复合的能源化工体系[5] - 我国钍资源极其丰富,发展该技术可推动国家实现战略性能源独立[5] - 该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5]
国际首次、目前唯一 中国建成钍基熔盐实验堆引领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09:19
项目核心成就 - 中国建成国际目前唯一运行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并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 [2] - 项目在国际上首次获取钍入熔盐堆运行后实验数据 初步证明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 [2] - 实验堆于2024年6月首次实现满功率运行 出口温度达650℃ 并于2024年10月完成世界上首次熔盐堆加钍 [7] 技术优势与行业定位 - 熔盐堆是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 具有固有安全、无水冷却、常压工作和高温输出等优点 [3] - 该技术路线契合中国钍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 能与中国太阳能、风能、高温熔盐储能、高温制氢等产业深度融合 [3] - 项目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中国在世界熔盐堆研究领域的引领地位 [2] 研发与产业化进展 - 项目整体国产化率超过90% 关键核心设备实现100%国产化 供应链自主可控 [6] - 近百家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集团深度参与 钍基熔盐堆相关技术产业链雏形已基本形成 [6] - 项目团队正围绕加钍后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 为实验堆、研究堆、示范堆"三步走"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9] 未来发展路径 - 下一步将与中国能源领域领军企业深度合作 共建钍基熔盐堆产业链和供应链 [9] - 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百兆瓦级钍基熔盐堆示范工程并实现示范应用 [9] - 项目旨在加速技术迭代与工程转化 为国家提供安全可靠的钍基能源发电新路径 [9]
我国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
财联社· 2025-11-01 08:36
技术突破与项目意义 - 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初步证明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1] - 该实验堆为后续规模化利用钍燃料奠定了重要科学基础[1] - 该实验堆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1] 技术特点与优势 - 钍基熔盐实验堆以钍作为核燃料、以液态氟化物熔盐作为冷却剂[1] - 该技术具有安全、无水冷却、常压工作和高温输出等优点[1] - 该实验堆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1] 国产化与供应链 - 钍基熔盐实验堆已实现整体国产化率大于90%[1] - 实验堆关键核心设备100%国产化[1] - 实验堆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1]
核心设备完全国产化 我国钍基熔盐实验堆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
央视新闻· 2025-11-01 07:04
技术突破与项目概况 - 钍基熔盐实验堆于近期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初步证明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1] - 该实验堆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1] - 项目自2011年立项,科研团队突破并掌握了材料、仪器、设备研发和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1] 技术优势与设计特点 - 反应堆以钍作为核燃料,以液态氟化物熔盐作为冷却剂,具有安全、无水冷却、常压工作和高温输出等优点[1] - 实验堆采用创新的一体式堆本体设计,将堆芯、燃料盐泵、换热器等核心设备集成在反应堆主容器内,显著降低放射性泄漏风险并提高安全性[1] - 该技术可与高温熔盐储能、高温制氢、太阳能、风能等结合,形成多能互补、低碳复合的能源系统和化工体系[2] 供应链与产业化基础 - 钍基熔盐实验堆已实现整体国产化率大于90%,关键核心设备100%国产化,供应链自主可控[1] - 我国钍资源极其丰富,建设钍基熔盐堆可实现钍资源的工业应用[2] - 该技术为后续规模化利用钍燃料奠定重要科学基础,并推动国家在战略上实现能源独立[1][2]